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共19页).doc

    • 资源ID:7234699       资源大小:4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共1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2013年6月一、复习要求: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提高期末统考的成绩,争取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目标。2、 复习时间:2011.、5、252011、6、24 共20天三、复习形式:1、分版块复习。对全章知识进行复习之后,结合习题进行巩固。2、综合练习。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在课堂上教师精讲。3、 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习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习。四、复习目标:达到这册的教学要求五、复习措施:(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先全面复习每一版块,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复习后及时进行检测。 (2)狠抓学生的计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3)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在课堂提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堂引导,课后辅导,尽量提高对基础题的理解掌握。(4)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六、复习内容: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内容,复习时按照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小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的认识、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这五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7、 根据五大块进行知识的梳理分版块复习。第一部分:小数的认识1.经历整理与复习本期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2.通过系统的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及性质的认识和理解,熟练的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在生活中应用。【复习重点】 1经历整理与复习本期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2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复习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第1课时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教学过程:(一)导学自学课开始,就让全班学生来读一个奇怪的数:360.036.003.6003600,学生也跟着报出不一样的数,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怎么数字没变,大家却报出不同的数?原来是调皮的小数点在捣乱。激趣进入教学。(二)施教施学师跟学生说:刚才一个不留神,调皮的小数点又跑到商场里捣蛋去了。看这里,一颗巧克力糖果的价格是50.00元,大家觉得价格合理吗?学生会说:小数点应该向左移一位,使价格变成5.00元。也有的学生会说:小数点向左移两位,价格变成0.50元会有更多人买。就这样,逐步引导学生探寻出小数点向左移的规律。同时我也板书出:从50.00到5.00,小数点向左移了一位,这个数也缩小到原来的1/10,列式为50÷105。当讲小数点向左移两位时,还特别要学生解释一下,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是怎么知道的,再来板书小结,然后乘兴追击,让学生得出小数点向左移三位、四位等的变化规律。最后,用蛋糕的标价0.80元来让学生同桌交流,自己归纳出小数点向右移的规律。总结后让全班齐读规律来加深记忆。(三)互教互学刚蒸出来的馒头如果不给它用小火保温,馒头就容易变硬而缺乏口感。同样,刚发现的规律如果不反复操作运用,它就会很快从学生的记忆中淡化褪去。而认知规律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动手做动脑想。所以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手来,根据题目要求来移纽扣求得数。学生说:小数点看同学们学习认真,一高兴,变成一颗纽扣来到我们身边,要跟我们做游戏,大家想玩吗?然后要求同桌轻轻倒出信封里的数字卡和纽扣,并强调游戏规则:同桌两人轮流玩,一个人移小数点的时候另一个要认真检查。在这里,体现了同桌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两人中成绩较好的一方在操作时起示范作用,当轮到另一方移时,就算遇到困难也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正。练习的处理我也是作了细心安排的,如:(1)把618缩小到原来的1/10,生移小数点得61.8。(强调整数的小数点在个位的右下角)(2)再把61.8缩小到这个数的1/100,生移小数点得0.618。(小数前面数位不够要补0)(3)接着把0.618扩大到这个数的10倍,生移小数点得6.18。(小数点向右移,最前面多余的0要去掉)(4)最后把6.18扩大到这个数的1000倍,生移小数点得6180。(小数点向右移,后面数位不够要补0)同时,为了让学生把规律和算式联系上,以便往后的灵活应用,我还让学生根据给出来的式子摆得数。6180÷100=61.8 61.8÷1000=0.0618 0.0618×10000=618(四)用教用学通过合作学习后,优生把规律理解得更好了,学困生也渐渐有了头绪。此时准备题让学生独立做,题型主要是反复巩固规律,最后的两题还有一定程度的拔高。(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 )。10倍 100倍1000倍 10000倍(2)把8.7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 )。3)把4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 )。扩大100倍扩大1000倍缩小1/100缩小1/1000(4)把0.1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 )。扩大100倍扩大1000倍缩小1/100缩小1/1000(5)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可以通过把小数点( )得到。向左移动两位向左移动三位向右移动两位向右移动三位(6)把0.06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 )。扩大100倍扩大1000倍缩小1/100缩小1/1000(7) 把最大的三位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0,得( )。第2课时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出示情境:为了参加学校组织的讲故事比赛,星期天小明去新华书店买书,其中有4本书,小明看了之后特别喜欢,但是小明身边只带了16元钱。想一想:小明最多能买几本书?为什么?猜一猜:小明可能会买哪两本书?怎么计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有这么多情况,但又都是用加法计算的,为什么?以7.82+7.11为例研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A、独立思考、计算。B、同桌相互交流计算方法C、学生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D、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E、小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计算其他几种情况的价钱,并解决小数末尾有0的处理方法。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按学生的猜测计算应找回的的钱。A、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并相互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B、讨论整数减小数的解决方法。小结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3、总结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揭示课题。4、试一试。计算:4.36+2.6410.2-8.7515.4+2.9619-8.47添数字: .10 -4.28-.0.926.86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出示讲故事比赛的情境:小明:普通话得分:8.50分、内容得分:0.88分小丽:普通话得分:8.85分、内容得分:0.45分根据这两个信息,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列式计算。同时冲进决赛的还有10号选手:小芳同学,她的内容得分是0.63分,她的普通话得多少分才能赶上或超过小明?四、课后延伸拓展运用实践活动:如果家长一周给你10元钱,你会怎样安排你的开支,请你把一周的开支情况记录下来,最后算一算,还剩下多少钱或超出多少钱,再向你的家长说说能想到些什么?五、师生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第3课时 习题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答:1.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就(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 )。3.5.24要扩大10倍,小数点向( )移动( )位,得( )。4.把42.7写成0.427,小数点向( )移动( )位。5.说说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6,如果把3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应怎样列式?得多少?7.如果把5000缩小10倍,l00倍,1000倍应怎样计算?各得多少?教师小结,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数扩大倍数要用乘法计算,把一个数缩小倍数用除法计算,我们今天应用学过的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就可以了。怎样移动呢?(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二)直接写出下面各题得数。2.48÷10 3.6÷100 54.3÷10003.16÷100 2.5÷1000 40÷1000订正时要说明怎样移动小数点?特别是添“0”的问题要引起学生高度注意。尤其是40÷1000,引导学生还要注意两点:40缩小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差一位,左边用“0”补足,小数点左边还要添一个“0”表示整数部分是0,得0.040,但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得0.04。总结性提问(1)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的方向根据什么?(2)小数点位置移动的位数由什么来决定?(3)应用小数点移位规律时应注意什么?(三)巩固反馈1.完成134页“1、2、3题”。2.完成练习二十八第1、2、3、4、题。3.填空。(1)把3.6扩大( )倍是36。(2)把30缩小( )倍是0.03。(3)把( )扩大l0倍是1.2。(4)把( )缩小10倍是0.54。第二部分:数的运算1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乘除法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数的认识与运算的认知的发展与完善。2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复习重点】 1能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能够运用运算定律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复习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4课时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教学活动(一 )基础训练【口算】4836 7529 21×3 52÷6 88÷46070 15090 4000÷5 3000140 60×8×0【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学校里原有77棵梨树,12棵杏树,又栽了23棵桃树。现在有多少棵果树?(二)加法交换律: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三) 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 课本135页5题。2. 课本138页第7题。3. 运用加法结合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 147)(2347)5623( ) 654(97a)( 654 ) 【提高练习】5. 课本31页第3题。6. 连一连。 83+315 64+(73+37)87+42+58 315+83(64+73)+37 87+(42+58)56+78+44 78+(56+44)【拓展练习】7.动动脑筋,看谁能很快算出下列各题。165+204+335+96 78+53+47+22 36+18+648. 新星小学26年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去军营 114人,去儿童福利院 76人,去敬老院 86人 , 去社区服务站124人。 9. 李庄小学今年栽树92棵,比去年少栽28棵,两年一共栽树多少棵?(四)全课总结加法交换律: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5课时 简便计算归类复习 结合自己的教学,把简便计算进行了归类,还把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型整理成纲,如果对你有帮助,可以使用。 简便计算第一种(300+6)x12 25x(4+8)125x(35+8)(13+24)x8第二种84x101504x2578x10225x204第三种99x6499x16638x99999x99第四种99X13+1325+199X2532X16+14X3278X4+78X3+78X3第五种125X32X825X32X12588X12572X125第六种3600÷25÷48100÷4÷753000÷125÷81250÷25÷5第七种1200-624-76 2100-728-772273-73-27847-527-273 第八种278+463+22+37732+580+2681034+102425+14+186 6课时 简便计算归类复习第九种214-(86+14)787-(87-29)365-(65+118)455-(155+230)第十种576-285+85825-657+57690-177+77755-287+87 第十一种871-299157-99363-199968-599第十二种178X101-17883X102-83X217X23-23X735X127-35X16-11X35 第十三种64÷(8X2)1000÷(125X4)第十四种375X(109-9)456X(99+1) 容易出错类型(共五种类型) 600-60÷15 20X4÷20X4 736-35X20 25X4÷25X4 98-18X5+25 56X8÷56X8 280-80÷ 4 12X6÷12X6 175-75÷25 25X8÷25X8 80-20X2+60 36X9÷36X9 36-36÷6-6 25X8÷(25X8) 100+45-100+45 15X97+3 100+1-100+1 48X99+1 1000+8-1000+8 5+95X28 102+1-102+1 65+35X13 25+75-25+75 40+360÷20-10 13+24X8 672-36+64 324-68+32 100-36+647课时 混合运算(1)1120(28096÷16) (2)(4238)÷(473457)(3)8509÷(1720×60937) (4)(12525×5)35 ×60 (5)200÷25120×11 (6)516(320320÷40)(7)25001352÷13×8 (8)1503÷(3028)×10(9)(180160÷20)÷4 (10)78×104228÷7(11)1980(810380÷19) (12)800÷25×(2618)(13)324÷9305÷5 (14)75×(700400÷25)(15)480(4848÷12) (16)48÷(7527)24×15(17)28825×27×4 (18)(2001239÷21)×50(19)(70204050÷18)÷45 (20)(512475)×20037÷37 第三部分:图形的认识 1 让学生清楚地掌握三角形、四边形的特征。2让学生通过对比,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复习重点】1三角形的概念、分类及特征。2各种四边形的概念、特征及之间的联系。【复习难点】各类图形之间的联系,运用图形的特征解决问题。8课时 认识图形知识点归纳图形分类1、 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1)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2)按平面图形时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3)按图形的边数来分。通过自己动手分类,对图形进行再认识,了解图形的特征。2、了解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三角形分类1、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1)按角分,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了解其本质特征: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2)按边分,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通过分类,使学生弄清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1、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2、 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三角形边的关系1、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根据上述知识点判断所给的已知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如果能围成三角形,能围成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四边形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由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了解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第四部分 条形统计图1通过对具体材料的统计,让学生再次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2进一步增强统计意识,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能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复习重点】1进一步增强统计意识,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2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9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2)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和分析统计图中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突破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2、难点:根据复式统计图发现问题。(突破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自制答题卡,直尺等教学步骤:一、情境引入(1)调查:本班同学对水果的喜好情况(梨、苹果、橘子、香蕉),现场统计,每人只选一种。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制成统计表。(2)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组织学生在答题卡上完成条形统计图。(3)小组中相互交流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画纵轴和横轴;定刻度(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写类别,画直条。二、探究学习(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将男、女生人数绘制在一张条形统计图上呢?引出课题,并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1)(2)学生在小组中共同研究讨论,并动手绘制。展示各小组绘制的统计图。你认为哪种统计图更简单、直接、美观、合理?组织学生评议,说一说。学生可能会有一些建议性的意见,但一时难以表述清,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3)组织学生自学独立完成P136页11题。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部分学生绘制的单式和复式统计图。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 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用不同的直条表示不同的数据,并标明图例于右上角。 直条的高度与相应的刻度对齐,将数据标于直条之上。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三、应用反馈(1)完成P140页13题的统计图绘制。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全班交流,回答后面的问题。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调查本班课外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完成统计图。学生分组调查,收集数据,然后绘制统计图。第五部分 解决问题1使学生能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整理能力。【复习重点】进一步掌握相遇问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正确解答相遇问题。 10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谈话: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是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的吗?(列表)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寻求策略以141页15题为例1. 产生画图的需要。提问:这道题已知哪些条件?要求的是什么问题?引导: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反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可能想到用文字摘录、列表、画图等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大家提出了一些整理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常用方法。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用哪种方法更能清楚地表示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用画图的方法比较合适)2. 尝试画图。谈话: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画示意图,也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画图)那么,你能画出这道题的示意图吗?自己先试一试。学生尝试画图,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提醒:只要画出草图)。反馈:你是怎样画图整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画出的示意图,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原来的花圃,再分别画出增加的长和增加的面积,然后在图上简要地标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提问:你觉得自己的示意图画得怎么样?需要修改吗?请需要修改的同学将自己画的图改一改。引导: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3. 自主解答。谈话:现在你能根据示意图说一说怎样求吗?反馈:先要求什么?谈话:怎样列式解答呢?请同学们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交流:你是怎样解答这道题的?提问:他说得怎么样,你有什么补充吗?4. 总结质疑。提问:我们今天是用怎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还有什么疑问吗?三、 应用拓展1. 完成“141页”第16题。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题目,理解意思。提问:怎样用示意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呢?谈话:请同学们先图上画一画,再列式解答。交流:你是怎样画图的?又是怎样解答的?指名说一说画图和解题的过程。2. 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桌讨论。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策略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反馈:你是怎样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学生可能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也可能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比较:同一道题,有的同学是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的,有的同学是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的。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小结: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时灵活地选择和应用。4、 总结反思5、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用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与体会?11课时 应用题综合练习1为“希望小学”捐图书,三年级捐152本,四年级捐的是三年级的2倍少12本,五年级捐的是三、四年级总和的2倍少12本,五年级捐书多少本?2公园里有菊花100盆,比月季花少35盆,郁金香是菊花和月季花总数的3倍还多15盆。公园里有郁金香多少盆?3水果店运来香蕉180千克,梨120千克,苹果比梨多50千克,西瓜的质量与香蕉和苹果的总质量的和同样多。运来西瓜多少千克?4水果店运来香蕉180千克,橘子是香蕉的2倍,苹果比香蕉、橘子的总数少65千克,运来苹果多少千克?5植树节六(1)班种了47棵树,六(2)班比六(1)班少种12棵,六(3)班种的是六(1)、六(2)总数的2倍,六(4)班种的是六(3)班的2倍少34棵。六(4)班种树多少棵?6修一条长5400米的公路,甲队独修要36天,乙队独修要30天,甲队比乙队平均每天少修多少米?7 某玩具厂计划30天生产玩具840套,实际24天就完成了,实际比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套?8 幼儿园买来苹果和橘子各10筐,苹果每筐32千克,橘子每筐20千克,买来的苹果比橘子多多少千克?9一辆客车,第一天行了54千米,第二天行90千米,第三天行78千米,这辆客车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105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2千克、39千克、43千克、40千克和31千克,这5个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12课时 应用题综合练习11某校一年级有学生96人,二、三年级有学生共280人,四年级有168人,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人?12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为学校捐图书,甲、乙两人共捐38本,丙、丁两人共捐70本,平均每人捐书多少本?1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为学校捐图书,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捐书29本,丁捐了21本。平均每人捐书多少本?14四辆大车运货,第一小时运货132件,第二小时运货155件,第三小时运货145件,平均每辆大车运货多少件?15小红练习跳绳,前4分钟平均每分钟跳88下,第5分钟要跳几下,才能使平均每分钟跳绳的次数达到90下?16一只鸵鸟3小时跑162千米,自行车4小时行112千米,鸵鸟每小时比自行车快多少千米?17食堂上半年烧煤78吨,下半年的用煤量是上半年的2倍少52吨,食堂全年烧煤多少吨?18 王师傅在一周的前2天平均每天加工零件730个,后5天平均每天加工681个。这一周平均每天加工两件多少个?19 玩具厂第一季度生产玩具3838套,第二季度生产玩具4024套,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玩具多少套?20水果店有哈密瓜42千克,梨比哈密瓜多105千克,苹果比哈密瓜、梨的总数少28千克,有苹果多少千克?21某洗衣机厂要生产1400台洗衣机,前5天平均每天生产80台,其余的要求在10天内完成,后十天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5)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八、综合练习。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在课堂上教师精讲。具体资料中心校负责,初步按4套测验检测题计划。安排4天完成。课时安排各老师自己决定。九、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习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习。各班根据本班情况决定具体内容。安排4天完成。每课时的安排各老师自己决定。 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共19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