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doc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窗体顶端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一、让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石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用新理念转化自己教学行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学校的发展依赖于师生的发展。如果说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那么学生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目的.教师发展的土壤在课堂,那么追求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将成为教师的立业之基、立身之本、立功之地。没有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师在未来社会将难以为计.同理,学生要健康发展,也依赖于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无效的或说是低效的学习将会有碍于学生发展甚至贻误其终身。教师应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教师的追求。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需要创设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教学氛围,以利于师生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成果的分享;让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首先,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改变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去想、去说、去思、去做,积极地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闪现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提供“阳光”、“空气”和“水"。其次,教师要丰富课堂师生的互动关系,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双向的、多向的互动关系。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合作交流;教师认真倾听,适时引发质疑、主动与学生合作。课堂氛围和谐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会不断激发。再次,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2、细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流程管理,创设良好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教师备课力求做到细和实,要备课标、备教材、备重点、备难点、备方法、备学生、备媒体(包括板书)、备练习、备测试。所备内容要有针对性,既要有预设性又要有扩展性和生成性.讲课要引入巧妙,讲解精当,练习合宜,反馈积极,总结系统规范,板书工整清晰,多媒体实用恰当,学生上课状态良好,积极思维,全面动脑动手,认真记录笔记。对教学过程明确要求,新课讲授一般遵循:第一环节5分钟,导入新课,集中学生注意力,振作学生精神,复习旧知识,创设科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第二环节15分钟,讲授新课内容,“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教师主要带领学生一起探究问题.教师点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重点强调充分,对难点巧妙突破,列举例题举一反三,扫清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分析、记忆和理解;第三个环节10分钟,思考、消化、训练,学生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疑解疑,了解学生反应,把握教学效果;第四个环节5分钟,展示学习成果,实践问题,让学生谈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进行指导和补充;第五个环节5分钟,总结归纳,教师对学生掌握的方法加以总结,补充新的更好的方法,提升认知规律和解题技巧,提示下节学习内容、布置作业。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力争做到知识的当堂消化,向40分钟要效。课后可以通过作业或复习进一步提高。3、建立教学反思制度,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要努力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反思:(1)把自己作为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教学;(2)通过同行中的榜样教师来反思;(3)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回顾进行反思,如写教后反思、阶段教学回顾等;(4)通过学生家长的反应反思自己的教学.具体可以对一堂课乃至一堂课中的每一环节的安排,都应进行教学反思,用一个简单的问题表达就是:“我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理论的支撑,不应是盲目的形式的追求。这样做效果不错,为什么不错?要思考、要总结、要提升、要推广;这样做效果不好,为什么不好?要思考、要寻根、要论证、要改进。教学反思制度的建立,使教师时时留心辨别教学问题,主动积极地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教师的课堂有效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4、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明确教师自我发展方向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今天,教师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包含许多方面,如教育体制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等.这些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身上。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新课程更需要专业成长的新型教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受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中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的变革和评价体系的改革等发挥了重大作用。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等理论中虽然不失过激的看法,但它给传统的教育以有力的冲击,也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当代,建构主义理论无疑会对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帮助教师树立职业生涯意识,建立清晰的个人发展规划,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工作.要指导每位教师制定一份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学校领导帮助教师确立自己的优势发展区,确立教师长期、中期和近期目标以及围绕这些目标而制订的具体措施.学校教科室或教务处要对教师制订的规划认真评估,力求做到“度身定制”;各个教研组也应该以“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为主线形成系列主题教研活动,使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遵循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途径、付诸实施,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目前,教师的专业素质若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一个适应新时代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并强化条件性知识,包括当代教育心理学知识、课程与课堂教学知识、课堂与班级管理知识、教育环境与教育技术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研究知识等等,并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成就、最新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2、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我国的教育已从传播知识为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主导方向。因此必须要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通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运用技术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整合能力等等。3、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责任感,提高教书育人的工作积极性,热爱学生,乐于教学,愿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二、让校本研修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平台通过校本研修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促使教师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厚实的师资保障。要重视优化教师队伍,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发挥骨干的示范作用,鼓励教师发展特长。培养一支乐于奉献、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形成“立足现实、有所作为、突破重点、有新作为”的发展思路,以促进教师队伍持续、有序的发展。1。重视专家引领,突破教师发展瓶颈应当充分依托校内骨干教师和校外专家的人力资源优势,使学校师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走上快车道.通过专家和骨干教师的指导和讲学,使学校教师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的培训,拓宽任职教师的培训渠道和专业视野;通过教研组骨干教师和外聘专家“传、帮、带”,使学科教师接受有效的校本研修培训,培养一批有实力的骨干教师。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尝试建立对话交流制度,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和教研人员、本地或外地的优秀教师和本校教师就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互相对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共享.以促使培训工作有效开展.2。完善实施“合作共营"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合作发展如何有效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在全面、客观地分析校情后,尝试建立同伴互助的专业机制合作共营小组,使之成为教师进行专业对话、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效能的一种形式,搭建教师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3。开展实践性研修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提升(1)建立以年级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研修小组,主要完成以下任务:第一,沟通、交流及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第二,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第三,组内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建立的教师研修小组要努力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之目的。(2)开展课例研究,基本环节为“课前设计课堂观摩课后研讨”。(3)进行课堂教学水平的评价,以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依据,采用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普通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每位教师进行“说课上课反思”。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