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整理.doc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整理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知识体系整理一、知识体系整体疏理册序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统计与概率其他一上册20以内数的认识分三段呈现15和0的认识:读写数、基数、序数的含义、大小比较、数的组成,加减法含义、口算。610各数认识:读、写、数数;数的顺序、组成(几和几)、大小比较、序数含义;加减口算、连加 连减、加减混合(口算)11-20各数的认识: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凑十法为主,提倡算法多样化)。重点和难点:基础概念、技能、符号感、初步的数感、进位加法口算。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直观认识、初步感知物体特征。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直观认识这些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图形特征。图形拼组。感知由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复合过程。情景式加减应用问题:求总数、求剩余、(一图四式)、情景性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用问题。直观渗透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问题。重点和难点:学会解读情景,找出有用信息,知道应用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初步完成加减含义与实际生活现象链接(抽象与物化),掌握加减问题的“一图四式"。分类:按不同标准对具体事物进行简单分类。渗透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实物条形)统计图重点和难点:分类标准的多样性认识钟表简单构造认读整时几时半一下册20以内数退位减法:(想加算减)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写数、数位(个、十、百)、数的组成(几个十和几)、大小比较.100以内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退位)、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重点和难点: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进、退位)。数位、位数、位值概念位置:(一维空间)上下、左右、前后.(二维空间)上下与左右。图形拼组:感知图形的相互转化过程重点和难点:认识左右位置,初步的二维空间位置。图文式加减应用问题:求总数、求剩余、求部分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问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用问题重点和难点:继续学会解读情景,找出有用信息,完成部整关系向差比关系转化找规律:简单的排序规律(形状、颜色、数量等)统计:经历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填写和描述简单的统计图表(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统计表)。认识人民币:元角分、进率及化聚、币值计算。认识时间:认识计时单位时和分、进率1时60分、读写几时几分、册序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统计与概率其他二上册100以内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退位、进退位)笔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个位满十或不够减向十位进或退一)、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笔算、加减估算.表内乘法:乘法含义、九九口诀表、口诀求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重点和难点:加减笔算法则(起始阶段);乘法含义,九九口诀表感知线段:直观认识线段、测量线段的长度,会画线段。角的初步认识:各部分名称、直角、画直角;渗透锐角和钝角。观察物体:视图、对称图形、镜面反射图形文字表述式应用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用问题.乘法一步计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应用问题。乘加、乘减应用问题。统计:以一当二条形统计图学会填写统计表和画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读取数据、数据分析.重点:讨论收集数据方法(画正字),能用以一当二表现形式进行绘制。难点:以一当二策略感悟、单数如何表示(半格数据)、分析数据.概率:感知简单排列、组合、可能性问题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数学广角)长度单位:米、厘米认识;1米100厘米;简单的有关量的计算;测量线段长度。二下册表内除法:平均分含义、除法含义(等分除、包含除)、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口诀求商、一图三式,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重难点:除法的含义,口诀求商。万以内数的认识:(1)1000以内数的认识(2)10000以内数的认识重点:数的读写(数中间没有0与有0的读写法),数位顺序表(个位-万位),数位的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数的组成(几个千百十和几)、大小比较。近似数的认识。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一)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重点十位满十或不够减,向百位进1或退1),加减法估算(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平移和旋转:会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会画出平移几格后的图形.难点:画出平移几格后的图形.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认识锐角和钝角,会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画锐角钝角。图文式两步应用问题:连加、加减、连减(或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添小括号)应用问题;乘加、乘减应用问题(综合列式)。一步除法应用问题:等分除、包含除,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应用问题.乘除两步应用题(综合列式)重点和难点:继续学会解读情景,找出有用信息,找出中间问题.小括号的作用和递等式格式。简单复式统计表.经历单式到复式的合成过程,复式统计表结构认识和绘制。难点:表头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用正字记录,掌握以一当五条形统计图绘制,提出预测、合理化建议.难点:预测和建议克和千克:克和千克认识,知道1千克=1000克.有关量的计算。册序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统计与概率其他三上册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二):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加、减法的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表内除法竖式,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估算,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和连续进位,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认识几分之几,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简单计算: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1减去几分之几。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与算法;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难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图形的认识:初步认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图形的测量: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重点与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一步应用问题:有余数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应用问题及加法、减法,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问题。两步应用问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用问题,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的应用问题。重点与难点:搜集情境中的信息,选择处理相关信息,理解应用问题的数量关系。概率:感受可能性,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比较可能性的大小,根据统计规律推断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从搭配的学问中学习排列与组合的相关知识。(数学广角)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作出判断推理。难点:不确定性的体验和规律性及逆向思考的推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简单的单位换算。质量单位:吨的认识,1吨=1000千克,简单的单位换算。时间单位:时、分、秒,1分60秒,经过时间的计算。三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整百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除法(基本的笔算除法,除法的验算,有关0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估算,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乘法)。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常见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一位、两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及大小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位小数的加减法).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估算、笔算的算理与算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与算法。初步认识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图形的位置:定性认识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图形的测量:认识面积、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重点与难点:认识八个方向,会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方向,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步应用问题:求每份数、份数、求一倍数、求倍数的应用问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问题;求总数的乘法应用问题.两步应用问题: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多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求平均数)的应用问题以及乘加、乘减和乘除应用问题。解决问题专题:连乘、连除、除减应用问题.数学广角:重叠问题,等量代换。重点与难点:从图文并重的应用问题过渡到纯文字叙述的应用问题,选择处理相关信息,理解应用问题的数量关系。统计: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数据分析,求平均数。重点:认识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锯齿条形统计图的适用性和起始格,能进行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难点:根据统计图进行决策和合理化建议。时间单位:年、月、日,24时计时法和经过时间的计算.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公顷和平方千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册序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代数初步统计与概率四上册大数的认识(正整数读写的完善和延伸阶段):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亿以内和亿以上数读写,大数比较,整万整亿数改写,求大数近似数,计算工具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整数乘法结束阶段):口算,笔算,积的变化规律,估算和验算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整数除法结束阶段):口算和估算,笔算,商的变化规律,验算重难点:数概念区分、大数读写和求近似数;积的定位;灵活试商、正确定商。角的度量(从数学化的视角加以认识):射线、直线,角的定义,量角器量、画角,特殊角认识及其之间关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画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重难点:量、画等空间技能和空间观念的形成乘除练习同步问题:一步或两步一般问题;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优化问题:烧水问题、烙饼问题、卸货问题、对策方法。重难点:运筹思想和对策方法的初步体会及实际问题中的解决应用.复式条形统计图:经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合并,纵向、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制作,信息读取、分析预测。重难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制作,蕴含信息读取分析。四下册四则运算:同级、两级、有括号混和运算顺序梳理总结、三步式题计算、简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意义、读写,性质、大小比较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单复名数互化,求近似数。小数加减法:加减法笔算、加减混算、简算。重难点:小数意义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笔算和简算。位置与方向:方向、角度、长度定量描述三角形:特性(定义、各部分名称、稳定性,三边关系,三角关系),分类,图形拼组重难点:用量化方式描述、确定位置;三角形特性两步、三步复合问题:加减、乘除同级两步计算,两积之和(差)、两商之和(差)等一般两级三步计算;小数加减问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植树问题:非封闭三种情形、方阵问题重难点:理解数量关系、寻找中间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植树问题代数初步:用字母表示加法、乘法五大运算定律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结构、特点,会看、制作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发现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重难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折线统计图和读图分析。册序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代数初步统计与概率其他五上册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算理及算法;小数倍问题;乘法验算;积的近似值;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算理及算法;求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双归一、 “进一法”和“去尾法”)重点和难点: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积、商的近似值;与之相关的解决问题。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重点和难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小数乘法:一步、连乘、乘加、乘减解决问题小数除法:连除解决问题,与进一法、去尾法和近似数相关的解决问题多边形面积:与多边形面积计算相关的问题解决简易方程:用方程解加减计算问题;乘除计算问题,稍复杂的方程及其应用重点和难点:列方程解决问题;多边面积相关的解决问题代数初步: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 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和难点: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统计:认识中位数;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重点和难点: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数学广角:数字编码五下册因数和倍数:因数与倍数的概念;2、3、5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意义;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大小比较;分数小数的互化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连加、连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重点和难点:因数和倍数单元相关概念;分解质因数;分数的意义、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加减法。长方形、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认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重点和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与体积概念的形成以及相关的计算。分数加减法:简单的一两步分数加减问题解决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关于棱长计算的问题解决;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问题解决;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计算的问题解决重点和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关的解决问题。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众数的概念及意义; 三个统计量的联系和区别;复式折线统计图.重点和难点: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会求众数。认识并能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计量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的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数学广角:称找次品册序认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代数初步统计与概率其他六上册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运算意义;分数除以整数、整数分数除以分数、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重点和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和算理,计算法则,能灵活进行计算。位置(二维)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圆认识圆;圆的周长和面积。重点和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解决。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解决(用方程解).比的应用 应用比的意义和性质的问题解决(按比例分配).百分数解决问题求百分率、折扣、税款、利率等的问题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圆关于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问题解决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重点和难点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c=d或c=2rS=r2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从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比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六下册负数负数的认识;完整的数轴;数的大小比较。重点和难点对负数含义的理解。圆柱和圆锥认识圆柱和圆锥;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圆锥的体积计算.重点和难点掌握圆柱圆锥特征,掌握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圆柱和圆锥关于圆柱的表面积、体积计算的问题;关于圆锥的体积计算的问题解决。比例应用用比例解决问题(正、反比例问题解决)。比例尺 关于比例尺的问题解决(求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数学广角抽屉原理.重点和难点正反比例的应用.用字母表示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V=Sh=r2V=1/3Sh=1/3r2表示成正反比例关系的量y/xk(一定) 或xyk(一定)统计认识到不能仅关注统计图的外在表象,还应该了解具体信息,避免作出错误判断。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46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汇总整理复习资料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一) 概念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一 概念 (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 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3的倍数有3、6、9、12、15、18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1 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3.1415926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0.0333 12.109109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 0.5656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0.03333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 节只有 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 3。777 简写作 0.5302302 简写作 。 (三)分数 1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 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 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1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二) 方法二 方法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5. 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 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2。 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 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4。 大小比较 1. 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 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 1。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 1.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 3。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 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五) 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三)性质和规律三 性质和规律 (一)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二)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3。 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2. 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3。 被除数 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四 运算的意义 (一)整数四则运算 1整数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 =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 整数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二)小数四则运算 1. 小数加法: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小数减法: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 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例如 3 × 3 =32 (三)分数四则运算 1. 分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四)运算的意义(一)整数四则运算 1整数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