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pdf
长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蜿蜒盘旋、崇山峻岭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4、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5、学会网络查询资料.【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同学们,去过长城吗?想不想去看看?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先去领略一下长城的风光。(大屏幕展示八达岭长城风光图)看了以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主发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名人是怎样评价长城的。媒体显示:1、“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2、“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3、“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同学们,听了这些赞誉之词,老师心中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的伟大奇迹呢?让我们打开课文,细细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去找答案吧!二、图文对照,初读课文1、打开书读课文,读通课文,边读边用心感受.要求:不漏读,不错字。2、检查词语:刚才老师发现屏幕上的这些词语,大家很容易读错。出示词语(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嘉峪关山海关八达岭条石城砖垛子瞭望屯兵堡垒呼应陡峭智慧凝结气魄雄伟奇迹)指名认读,齐读。指导难读难记的字。解释难以理解的词语.3、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每段分别讲的是什么?(第一自然:远看长城长、有气势;第二自然段:近看长城高达坚固;第三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赞美长城是世界上“伟大的奇迹)4、媒体显示长城远、近图,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并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左面一幅是远景,右面一幅是近景。从远到近的顺序写的.)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浏览课文: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三、图文对照,学习第一段1、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并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长城的长?2、媒体显示第一句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3、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个句子把长城比做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作者将长城比喻成长龙,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介绍了长城的总貌。“崇山峻岭”说明了长城修筑的地理环境,“蜿蜒盘旋”写出了长城随山势而走向的雄伟气势。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样比喻更显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4、那么长城到底有多长呢?显示句子: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这里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长城之长。朗读句子,显示长城经过的示意图.并介绍: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人类的奇迹,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两千一百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下令修筑长城。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6、看着地图,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是啊,长城绵延万里,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位于中国北部,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 6700 公里,约 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据说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到的照片中,其他建筑物都是模糊不清的,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清晰,可见长城的气势磅礴.7、长城这样的气魄雄伟,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气势表达出来吗?齐读第一段.四、对照图片,学习课文第二段1、从远处欣赏完了长城,现在让我们走到八达岭脚下,从近处去感受一下长城的高大坚固。先读读这些词语,媒体显示:垛口、瞭望口、射口、城台、堡垒、屯兵2、默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说一说垛口、了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哪里?分别有什么作用?3、学生上台指点解释这些词语意思,并说说作用适当点拨。4、思考:你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5、假如你就是一个小导游,带着一群游客来到了八达岭上,你将怎么样给大家做介绍呢?请再仔细读课文,准备解说词。6、学生上台介绍,并媒体显示。五、结课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长城。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作者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讲.六、作业。1、抄写本课词语。2、背诵 1、2 两个自然段。3、搜集关于长城的故事以及其他资料4、欣赏歌曲长城长。板书设计17长城远望:蜿蜒盘旋近看:高大坚固气魄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