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见闻日记三篇.pdf
清明节见闻日记三篇篇一清明节,幸好没有下雨,我们一家人去竹溪扫墓;竹溪在嵊州的西北部,与诸暨市毗邻;竹溪是奶奶的娘家,我们为曾外祖父、曾外祖母去扫墓;一路上,只见车来人往,比往常热闹,大多是到乡下去扫墓的;车到浦桥,只见公路两边的山坡上到处都是桃花红,李花白,红白相蚋,风景这边独好;浦桥盛产各种水果,是嵊州的“水果之乡”,看来今年浦桥水果又是丰收年;车到崇仁,田野上到处是一片绿油油的,大地像铺上了一层绿地毯;青春的麦苗正在拔节;那金黄的油菜花,银白的萝卜花,紫红的草子花,把田野画成一幅绚丽多彩的水彩画;蝴蝶在花间翩翩飞舞,蜜蜂为采蜜而忙忙碌碌;车到竹溪,山村被群山环抱,空气格外清新甜润,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山峦连绵起伏,满山青松翠竹,郁郁葱葱;山上许多竹笋破土而出,村民们肩扛锄头,背着竹篮,兴高采烈地在掘笋;从浦桥到竹溪,公路两边的村庄都建起了一座座三、四层高新房子,不亚于城里的别墅,呈现一番新农村的新景象;爷爷说:“这几年,改革开放使农民富起来了,新房子越建越多,越来越漂亮,农村和城市没有区别了;”篇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窗外,雨意阑珊;风渐渐停下,天空黯然了些,课仍然飘着零星小雨;撑着小伞,带着攒成的花束,径向墓地走去;小道在树林中间,阳光从层层云朵中射下,树叶上露水照出了另外一个世界,花儿惺忪地开了瓣,等待着蜜蜂和蝴蝶;树林里偶尔听得见几声鸟鸣,心也从这里开始空荡;这里住着几户人家,房屋依旧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四面是墙,体现不出生气;走近了眺望,隐隐约约看见两对老人对坐着,一脸的愁容,桌上是一些纸照片之类的,然后听得一两声吸鼻声;突然,一声树枝折断的声音,几只麻雀便仓皇飞了,雨滴掉下来,冰冰的;走出小道,一眼望去,便是黄浪滔滔的菜花地,中间露出一条蜿蜒的泥地;可能是走过的人多了的原因,这泥地变得泥泞不堪,许多人小心翼翼地掂着脚,看上去似乎不忍心,可那是多么昂贵的鞋我顿了顿,中间已泥泞不堪了,两旁菜花的露水浓厚,算了吧,随意于是我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路漫漫,我化作了泥、过了小桥,那边是绵延起伏的墓地;这里有一条小河,将墓地围成一圈,然后注入大河,似乎日夜不息;在河边远远地看来,便像古书里所说的太极八卦图了;草木生得很密,攀缘着,遮住了大半碑文;幽风过处,叶子齐刷刷地朝向墓碑,时时发出一阵诡异的声响;除开草枝,墓碑映入眼里,上面刻一行行依稀在目的姓氏铭文-随着岁月流逝,全都剥蚀渐逝;这儿以后也会刻上自己的名字爷爷试着泪,然后断续地诉说起他们的不完整的故事-他们的好,我是刻骨铭心的伫立于茫茫天际,硝烟里,我的心酸酸的,但我能做些什么呢 昔人已逝,我要让存者长存,让他们享千年之福;闭目,静吸一口气,我将有所做、回来的路上,一切没变,多的只是深深的信念;篇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杏花的阵阵芳香中,春风迎来了清明节;天公不作美,哗哗啦啦的下起了大雨,风在树枝上打滚,轻拂着人的脸庞;日记四年级日记车站里,人潮拥挤,争着车位,大雨挡不住人们扫墓的脚步,车子在雨中缓缓前行;我和爸爸也踏上了归途;中午时分便到达了目的地;雨还是霹雳啪啦的下着,我们在被水覆盖的水泥路上行走,撑着雨伞,任凭风吹雨打;过河烟雨蒙蒙之中,我们搭上了船;雨水滴滴嗒嗒的落在河上,泛起阵阵波浪;我和爸爸手中提着鞭炮,黄花,纸钱以及其余的祭奠物品,东西全都被雨水所打湿,沾着水花,摇摇摆摆的;船悠悠的向对岸驶去,泊在河边;爸爸递给拉船的师傅一支烟,而我看着那些帮老师傅拉船的年青小伙子们却笑了;师傅开心的笑着说:“扫墓去”“嗯,扫墓清明嘛,风雨无阻”我和爸爸说着就上了岸;乡间的小路全是泥巴,和雨水夹在一起,让人看了就恐惧而不敢走;坑坑洼洼一大推,稍不留意,便会陷入泥潭;我们打着雨伞,艰难的行走着,乡下的路真糟糕不知是哪位好心人在路上做了手脚,用砖头铺成了小道,但仍是一团糟“这就是踏青”爸爸对我说;带着浑身的泥巴,带着浑身的雨水,带着浑身的野花香,提着东西来到爷爷的墓前;我为爸爸撑起雨伞,爸爸在雨中点燃一丝火花,烧着了稻草;于是一点一点投入火堆之中,在墓旁挂上几束鲜花;烟雾熏得够呛,弥漫了空气,悠悠浓烟飘向青天;火花时起时灭,与雨水跳着圆舞曲;放完了奠祭物品,在火苗中又点燃了一束香,散放在爷爷的坟前,雾烟飘散爸爸点燃了鞭炮,霹雳啪啦,响遍云霄,夹和着雨水,点响了对死者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