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共96页).doc

    • 资源ID:7241236       资源大小:233.50KB        全文页数:9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共9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稻草人 教材简介: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5、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稻草人的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a.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合的? b.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a.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b.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c.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 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教案设计 a.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b.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C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 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 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 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 教案设计 是什么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七总结全文 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九语段仿写: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 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 板书设计:                            1、稻草人 稻草人      飞蛾下子      老妇人 (善良)焦急、担心、愤恨、悲伤(可怜)教学后记:2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 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 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正确朗读自相矛盾,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低、中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    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    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    四、生活中有没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呢?或者你觉得这个成语用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呢?想一想、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一个人拿着矛和盾的图2寓言二则之自相矛盾    我的矛我的盾    物莫能陷也于物无不陷也    锐利戳得穿坚固戳不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画蛇添足,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势里的一则小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    (放录音讲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    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读悟探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二)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    (三)说一说小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    (四)发生: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结实“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五)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    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    (六)教师: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理解这句话。    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分组读。)    出示: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    带着理解读一读。    三、学以致用: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    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    2、你能将文言文讲给别人听吗?选择一篇试背。(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留白或成语故事的图片)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分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学习“百花园一”时交流展示。    3、收集一些语言故事,了解一下寓意。    板书设计:2寓言二则之画蛇添足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寓意:教学后记:    3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2个会认字、8个会写字,掌握词语7个。    2、 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产生理解上的共鸣。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会认字、8个会写字,掌握词语7个。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 了解课文内容。    2、 认识生字,读准字音,掌握重点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背景及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课内外的阅读你们一定认识了很多可爱的童话人物。其实很多可爱的形象都出自一位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简介作者)他的作品揭露丑恶、歌颂善良,还蕴含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交流所得。    教师指导读准多音字:喷香pèn明晃晃hung暖和huo裂缝fèng    2、尝试当堂听写词语    3、再读课文(可以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先思考后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深入阅读课文,理解感悟:    故事发生在大年夜,远远地走来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出示学习提示:    1、 学生自学    2、 集体交流:    要点:冷、饿、不敢回家(演示文稿相机出现重点句子,指导理解、朗读)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先读后议再读)        无论多冷多饿,无论打着卷落满雪花的金发多美,她都顾不上。从两次“大年夜”的出现感受到小女孩现在饥饿、寒冷、痛苦,生活很悲惨。    3、反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可灵活采取多种方式)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思考课后问题2。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    安徒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方法读懂课文,深入理解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谁还记得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新年即将来临人们的心情本应是高兴的、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却冻死在街头,你觉得她的处境是怎样的?能把你感受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吗?    二、深入阅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1、默读课文5-11自然段,出示学习提示: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3、全班汇报。    步骤一:解决“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表格    擦燃火柴 幻想 现实      学生交流补充填写。    擦燃火柴 幻想 现实    第一次 暖和的火炉 烧过的火柴梗(寒冷)    第二次 喷香的烤鹅 又厚又冷的墙(饥饿)    第三次 美丽的圣诞树 消失在夜空一颗星陨落(痛苦)    第四、五次 慈爱的奶奶 和奶奶在快乐中飞走了(无人疼爱)    步骤二:作者将幻想与现实交替表达的写作方法,让你感受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画批谈感受,再带着理解有感情地读一读。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出现文稿,重点体会: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初步阅读,体会她开始到底“敢不敢抽出一根”?可是最后“终于抽出了一根”说明什么?    -“卖火柴”是她帮助家里度日的,她是不敢轻易擦燃的。但今天又冷又饿的大年夜她实在受不了了,考虑再三“终于”擦燃了一根,可见小女孩的处境多么艰难,她多么迫切地渴望温暖。    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好“?”、“终于”)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分别指名读,这两个场景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感受到什么?    -这是火柴熄灭后小女孩眼前的景象。幻象终究是幻象。在这个黑暗、冷酷的现实中,美好的愿望终将破灭,幻象里的一切不是小女孩的现实生活。    谁愿意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语气悲伤的、惋惜的。可强调“只有”、“又厚又冷”)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自由读,谈体会。-在小女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是没有的。这句话预示着她死去了。小女孩渴望的生活这个世界没有,现实是多么残酷呀!    再体会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感情。自己试一试。    指名读10、11自然段。出示这两句话,找不同,谈感受。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对比读,你发现什么?    个人读,感受句子,你如何理解?-“大年夜”本来是欢乐幸福的,但在这个现实社会里,它只属于富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得到的是寒冷、饥饿、痛苦甚至死亡。社会太不公平了。    齐读文中的句子。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句子中有两个“幸福”,你怎样体会?-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在幻象中看到了她所向往的一切,所以说在幻象中她是幸福的。而第二个“幸福”不是真正的、现实中的、新年里该有的幸福,而是指她悲惨地死去,不再忍受现实的痛苦,所以是幸福的。    作者这样表达,你感受到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三、小结内容,情感深化:    课文将小女孩的悲惨现实生活与美好的幻象对照写出,使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可怜、悲惨,当今社会的黑暗。还有千千万万的贫苦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值得同情呀!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课文中词语。    2、再把感受深的语句读一读。    3、朗读文章后的“阅读链接”。    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    安徒生    寒冷暖和的火炉(温暖)    现实饥饿喷香的烤鹅(美食)幻象    痛苦美丽的圣诞树(欢乐)    无人疼爱慈爱的奶奶(疼爱)    悲惨、黑暗值得同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书写生字词语。    2、 展开想象,进行练笔,进一步深化理解。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深入理解课文,进行练笔。    教学过程:    一、 回顾畅谈:    1、 回顾文章内容,说一说: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把最打动你的地方读给同桌听。    2、 指名读10、11自然段,学完文章后你有些怎样的深刻?    二、 创设情景,尝试练笔。    这样一位可爱又可怜的小女孩,如果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和她说些什么呢?     自由读一读15页的“阅读链接”。     从短短的诗歌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评价标准:真情实感;尊重原著基调;语句通顺。    三、 词语检测:    1、订正作业中关键词语(如:蜷、烤、僵)    2、多音字组词语。喷缝和晃    3、比一比,组词语。    梗蜷僵    便倦疆    四、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继续进行课外阅读,为后面活动做准备。教学后记: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教学目标:    1、 学会5个会认字。    2、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尼尔斯是一个勇敢、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3、 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够自主阅读长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内容,了解人物。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学过了不少有趣的童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长篇作品的节选。这就是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部作品迄今已经被翻译成50余种文字在世界发行,还被改编为动画片,很有趣。让我们快读读吧!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诧异:觉得很奇怪。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恳求:恳切地请求。    2、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学习方法提示:借助教师提供的原著故事简介与同学探讨交流    3、全班汇总,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感受人物:    集体讨论:你认为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寻找课文中语句为发表感受的依据。评价要点:勇敢、善良、知错就改、富有爱心。)    如对比谈:-鹅的情感变化,正是对尼尔斯勇敢、善良、知错就改、富有爱心的很好诠释。    1、尼尔斯非常调皮,要么追得鹅满地跑,要么就拔鹅翅膀上的毛。鹅都非常怕他。    2、在一块巨大的浮冰上面,整群野鹅已经聚集起来,他们一见尼尔斯,就快乐地拍起翅膀来。    再如7、8自然段中尼尔斯对待马丁的态度(语言、行动),都说明他的善良和有爱心。    又如13自然段“立刻赶过去”体现他的勇敢。    四、交流学习体会:今天学习后,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如:积累了词语:蹑手蹑脚、无声无息、出其不意、百爪挠心;    了解了课文内容;    知道了人物特点;    有了继续阅读的兴趣等等    五、 布置作业:    1、 将文中的好词好句画一画,读一读。2、可以找到原著全文读一读。教学后记:    语文百花园一    口语交际及阅读平台    教学目标:    1、 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    2、 选择课内外阅读的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在本单元的新课文教授之后都布置一些与此次训练有关的内容,供学生提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畅游在“童话、寓言故事”的海洋中,亲历着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结识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故事人物。今天,让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好吗?    二、学习借鉴:    1、请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    2、交流明确:讲故事,还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故事要讲清楚明白、重点突出。寓言故事可以讲明寓意也可以让大家思考    倾听别人发言要边听边思考    三、准备发言:    1、自己在看一看活动建议,进一步明确要求。    2、准备自己的发言提纲,想一想自己是否按前三点要求准备了?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做一些调整和完善。自己先小声说一说。    四、进行活动:    1、结合教材中“活动评价”发放“活动评价表”,对听、说者的要求进一步明确。    2、小组内发言,大家共同评价,推选最佳发言者。    3、每组代表在大家的帮助下完善发言,然后在全班展示,评选出“优秀故事大王”    五、延伸阅读:    教师:看来大家的课外阅读很丰富,而且同学们在阅读中不仅用眼睛在看、用嘴在读,更是用心在感受、用头脑在思考。老师也阅读了一些作品,特别是我还发现了一种体裁-寓言诗,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1、自主阅读,思考:寓言和寓言诗又有什么异同?这两则寓言诗告诉我们什么?    2、集体交流:问题同样都给人以启迪,讲述道理但寓言诗比寓言更加短小精炼。    问题这两则寓言诗都告诉我们: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以个人的眼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客观地、公正地去认识它们。    六、 布置作业:    1、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内容”,讲给家人后伙伴听。2、 阅读“习作要求”,作好准备。教学后记:    6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耸、渠、钮、枳、聂”;会写“防、耸、旗、擎、渠、钮、徐、枳、融、司、缓”;理解“典礼、城防部队、擎、徐徐上升、缓缓、就位、肃立、瞻仰”等词语。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帮助学生掌握11个生字,理解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放一段开国大典电影片断然后介绍。)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    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    (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重点句    “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向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通过分析比较,想想哪些场面写得特别详细?哪些场面写得较为简略?    (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写作特点。)    (1)教师适时引导    (阅兵式最能体现开国大典的盛况。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很多。)    (2)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体会思想感情。    理解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看书上插图:这是董希文的著名红色经典油画开国大典,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诞生了的生动而宏大的场面。    指导朗读:把重点词语表达的感情通过恰当的停顿、节奏、轻重处理用声音表现出来。    自己读、朗读、齐读    指导背诵第七自然段。    理解2“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理解3“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着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理解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想象描绘的画面,带着体会到的情感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4、体会写作方法: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二、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第三部分。    思考: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典礼持续时间长。)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可以象征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2、指导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三、总结全文    四、小练笔: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6开国大典    热爱、激动、自豪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    重点突出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有详有略教学后记:    7*望大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2、使促学生独立认识“兮、殇”2个生字;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认识诗人。简介诗人生平及写作本诗的背景。    二、学习诗歌    1、自学生字。注意字的音和形。    “兮”“殇”都是一声;“殇”Shang,翘舌音。    2、自己读课文,注意把诗读正确、流利,了解每一小节诗的大意。    3、体会诗歌感情。    (1)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    (2)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    (3)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节。    (4)齐读第三小节:诗人都望到了什么?    (见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蓝色的,在天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    指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理解:“山之上,国有殇”    (体会诗人愿以身许国的情怀。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指导朗读    三、引导学生阅读“学习链接”    体会诗人强烈期望两岸统一的情感和渴望回归大陆的心情,体会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实现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陆、回到故乡、与故乡亲人相见的痛楚。    四、指导朗读、背诵    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首诗    朗读后试着背一背。    五、布置作业    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    板书设计:    7*望大陆    望故乡    山之上,国有殇(爱国)望大陆教学后记: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2、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语文大课堂活动“今日家乡”。着力让学生每个个体主动参与,自由选择活动合作伙伴,学习自己策划调查采访方案、自主确定汇报展示方案方式。    5、不限内容范围、文体样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语文百花园二”,安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习作”。    一、 温故知新    1、理解与运用:体会出句中带点词语所采用的打比方修辞方法,把句子描绘的情景表现得更加具体形象。    让学生在比喻句子中体会比喻修辞的作用。    (1)投影:    “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比喻)    每一声炮响,全场就有一阵十分响亮的掌声。(形容)”    (2)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3)反馈交流:    第1个句子中,采用“海洋”来比喻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很多很多,就像宽广无比的大海:后用“海上的波浪”来比喻天安门广上的红旗也很多以及飘扬翻动的样子,就像大海上翻滚的波浪。    第2个句子中,用“雷明”来比喻会场上人们的鼓掌声特别响亮,就像打雷的声音那样震天动地。    (4)学习用比喻的方法来写句子,要用上指定的比喻词。    2、拓展与交流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宁宁和丫丫二人的对话。    (2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共96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