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对点训练.pdf
-
资源ID:72424447
资源大小:368.0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对点训练.pdf
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聚集高考】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聚集高考】20142014 高三生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对点训练:专题专题 1414人体内环境与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态考点 1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1.(2013模拟)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唾液、尿液也属于体液B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要进行物质交换解析: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唾液、尿液不属于细胞内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所以不属于体液。2.(2013模拟)有关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C)解析:在人体内,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只隔着毛细血管壁,水分和可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都可以在二者之间双向交换;组织液还可以渗入具有盲端的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回流到组织液,只能单向流动;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流入左右锁骨下的静脉汇入血浆中,也是单向流动。3.(2012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D)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解析:腹泻会导致消化道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减少,引起的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D 错;淋巴循环是对血液循环的补充,淋巴管阻塞使水分过多地存在于组织液中而出现组织水肿,A 正确;过敏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C 正确;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B 正确。4.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C若为胰岛 A 细胞,饭后三小时处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低于处D若为肝脏细胞,则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解析:细胞是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中的小分子的蛋白质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中的蛋白质不能进入;若为肝脏细胞,则处为动脉端,其中的氧气浓度高于处。5.人体内环境相对稳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B)小腿抽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尿毒症组织水肿A BC D解析:小腿抽搐可能是由于血浆中缺 Ca2引起的。尿毒症是体内尿素有害物质不能排出体外而造成的。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在组织间隙滞留引起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红细胞中蛋白质结构改变,导致了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6.(2013一模)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C)A抗体与相的抗原结合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解析:抗体主要分布在血,少存在于组织液,故抗体与相的抗原结合可发生在内环境中;神经递质是分泌性物质,由突触前膜分泌到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乳酸与碳酸氢钠反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在血浆中进行。7.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A 液为组织液,B 液为血浆,C 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2)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内 CO2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的 CO2浓度。(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胰岛素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A、B、C 为内环境的成分,再根据图示可得 A 为组织液、B 为血浆、C 为淋巴。由于胰腺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导致胰腺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始终比周围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根据气体扩散原理,二氧化碳不可能从低浓度一端进入高浓度一端。考点 2血糖平衡与调节1.如图所示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 6 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B)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健康人进食后,首先对食物进行消化,引起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维持在正常水平。但要注意血糖浓度是相对稳的,故 B 项比 A 项更符合题意。2.下列不属于胰岛素的作用的是(C)A促使细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B使葡萄糖转变为肝糖原而贮藏C使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D促使葡萄糖分解解析: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是减少血糖来源,增加血糖的去向。C 选项所述是强化葡萄糖的来源,不属于胰岛素的作用。3.关于血糖浓度的调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D)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主要靠激素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只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下丘脑的不同区域参与血糖浓度调节胰岛细胞只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而做出相的激素分泌A BC D解析:血糖平衡的调节,一方面血糖浓度变化直接刺激胰岛 A 细胞或胰岛B 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或胰岛素分泌,调节(升或降)血糖;另一方面下丘脑不同区域感受血糖浓度变化,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效器胰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使血糖浓度升高),引起相关激素分泌而调节血糖浓度变化。可见,血糖浓度调节属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故正确,错误。4.(2013一模)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影响胰岛 A 细胞分泌的刺激 X 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刺激 X下丘脑胰岛 A 细胞是体液调节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A BC D解析:胰岛 A 细胞可以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达到升高血糖的目的;胰岛 A 细胞可以接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也可以接受血糖降低的体液调节;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起催化作用,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其原有生理活动发生变化。5.(2012卷)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如图所示。(1)图中 X 物质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和水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该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2)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肝糖原(或肝糖元),多余的葡萄糖还可转化成脂肪以储存能量。(3)胰腺中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功能。(4)用14C 标记的葡萄糖研究肝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高尔基体。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糖代谢及调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知识。进入肝细胞中的葡萄糖,可彻底氧化分解成 CO2和 H2O 并释放能量,多余的葡萄糖可转化为肝糖原,再多余的葡萄糖可转化为脂肪而储存能量或氨基酸物质。在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过程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产生丙酮酸和少量H并释放少量能量;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水彻底分解成 CO2,并产生大量H和释放少量的能量,这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H和 O2在线粒体内膜上结合生成 H2O 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主要是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二者都需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而发挥调节作用,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白蛋白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抗体都属于细胞的分泌蛋白,其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与高尔基体,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内质、高尔基体与细胞膜,与此相关的细胞结构还有细胞核与线粒体。考点 3体温平衡与调节1.(2013)下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 25 降到 3 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D)A BC D解析:当环境温度从 25 降到 3 时,为了维持体温恒,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以增加产热;低温环境下,汗液分泌量减少,机体多余水分主要通过尿液排出,所以尿量增加;因为小鼠为恒温动物,因此小鼠体内酶活性基本不变。2.(2013)下列关于体温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人的体温是指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人体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立毛肌收缩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人体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A BC D解析: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人体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来完成的。3.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 ab 段和 bc 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的是(D)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解析:人体每时每刻进行产热、散热过程。图示中 ab 段说明产热大于散热,bc 段说明散热增强;剧烈运动导致产热增加,出汗增加引起散热增强,符合曲线变化;A、B、C 项均与曲线变化不符。4.(2013一模)下图中分别代表某种激素。下列有关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在寒冷的环境中,的分泌增加B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水平C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体温恒D给动物注射,反馈调节使和的分泌减少解析:恒温动物体温维持相对稳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动物虽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但其散热量相增加,故动物体温不会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水平。考点 4水盐平衡与调节1.野外旅游迷路的人,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C)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解析:人在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的情况下,为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胰高血糖素会增多维持血糖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维持渗透压的稳。2.(2012课标卷)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B)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3.(2013)以下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 代表激素。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A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血液联系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 的分泌均会增加C大量饮水后 d 的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D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解析:C 项中,d 为抗利尿激素,它的作用是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当大量饮水时,d 的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4.(2013四校一模)关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A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都与下丘脑有关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C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甲状腺激素也随之增加D血糖低于正常值时,肝糖原、肌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升高,从而产生渴觉。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由于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随之分泌减少。血糖低于正常值时,肝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血糖。5.(2011卷)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请据图回答:(1)某人一次性饮 1000 mL清水,1 h内尿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对相关感受器刺激减弱,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减少,其轴突末梢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降低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水重吸收减少。饮水 1 h 后,通过图中 a 所示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2)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分泌,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能量的需要。解析:(1)一次饮水过多,会使体内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则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排尿量增加,一段时间后,通过反馈调节使排尿量恢复正常。(2)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来升高血糖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