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活动”.doc
数学教学中的“活动”数学教学中的“活动" 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指出,任何教育都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适当的操作活动,既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又可以促使学生眼、手、脑、口并用,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经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得出有关数学结论,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一、在操作中理解,掌握抽象概念 数学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而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光靠教师的说教,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习惯性的说教往往以“告诉”为主让学生“占有”新概念,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从而演变成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概念只是机械式的记忆,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能在教师的带动下“经历”一遍发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数学活动”就是改进数学教学方法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去发现、理解概念的实质。 例如:上无理数这课时,我准备了十个乒乓球,在每个乒乓球上分别贴上0-9这十个数字放在不透明的袋子里,上课时请同学们上来在袋中摸出一个球,并请一个同学在小数点后面写上同学所摸到乒乓球上的数字,随着一个个同学上来摸球,黑板上出现了一个不断延伸的小数:0.53467892在学生玩得起劲的时候,暂停他们的工作,然后问“同学们,如果你们不停地上来摸球,数字不断地记下去,那么我们在黑板上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小数?”学生回答“能得到一个有无限多位的小数。”我追问“是无限循环小数吗?”学生异口同声“不是”。“为什么”.有学生答“点数是摸乒乓球摸出来的,并没有什么规律。"我及时归纳:“不错,这样得到的小数,一般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这种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不同,是一类新数,我们称它为“无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这种摸球活动赋予无理数一个具体的情景,使本来遥不可及的数学概念具体地走到学生的面前,使概念更容易理解、更有意义。 二、在操作中猜想,引导定理的探索 数学定理的严密性极强,在叙述上一字之差或字词顺序稍有不同,就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对难以理解的数学定理如果只靠反复讲解,是不能达到效果的.这时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学生、教材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去猜想、去发现、去探究,给抽象的数学定理赋予具体的生活情景就会容易理解。 如:三角形是有三条边组成的,但是否任意三条线段都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要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探究这一问题并不容易,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这就显得很简单了.让学生事前准备2 cm、3 cm、5 cm、6 cm的小棒各一根,让学生摆摆看,是不是任意三根首尾相连接都能摆出三角形?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四根木棒只能摆出两个三角形.因为用四根木棒首尾相连接欲摆三角形共有四种情况:2 cm、3 cm、5 cm;2 cm、3 cm、6 cm;2 cm、5 cm、6 cm;3 cm、5 cm、6 cm.学生在动手操作发现、可以摆出三角形;、则不可以.然后再来探索三边之间的关系,由于有了实际操作的实践感知,使得抽象定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三、在操作中交流,促进知识的完整性 实践活动通常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应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鼓励每个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特别注意创设环境的交流,将学生放在问题情境中,为学生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互相学习和与他人合作,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想同自己的联系起来,在向同学解释自己的策略时,学生就不得不重新检查自己的思维,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在倾听他人的思路时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容,结合两者的思路完善自己的知识. 四、在操作中启发,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于一个知识点如果没有理解其根本和实质,一旦题目的形式发生变化都会给学生带来新的思维障碍,这样去面对作业,将有大量习题成为“难题”,无疑加重了课业负担.有些内容如果给予生动的情景以活动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去体会也许会茅塞顿开. 如在讲解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时学生总会错误地运用“边边角”进行证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进行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课上我先不急于介绍证明方法,而是让学生摆弄几个按照“边角边"“边边角”等条件设计的三角形,自己识别哪些三角形是全等的,总结归纳出证明全等的方法. 五、在操作中锤炼,培养创造性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的结果,更应关注知识的形成和产生过程。”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实现这一“再创造”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探索和应用的全过程,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到最后的解决问题都由学生自己在活动中完成,这种能让学生大脑和双手真正动起来的学习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1)从中选出几个拼成拼成一个正方形(一般会有两种图形如图1、图2),(2)思考从中你能否得出直角三角形三边有何关系(a2+b2=c2)?(3)请你用拼图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是否正确。在整个过程中充分的让学生去操作、实践,去自主探究的,加深了对知识的应用要求,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恰当的开展操作实践活动能把原本抽象的内容置于丰富的情境之中,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经历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结论得出的过程,就能使学生主动地去获取数学知识,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学生可以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结论。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并能学到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有机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