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肿瘤热》PPT课件.ppt
认识肿瘤热主持:钟金霞主持:钟金霞主讲主讲:李美玉李美玉地点地点:示教室示教室时间时间:2015-1-23:2015-1-23参加参加:补阅:补阅:定义发生原因发生机制肿瘤热的一般特点肿瘤热的诊断标准和方法与感染性发热的区别启发定义 肿瘤性发热(NF)简称肿瘤热,又名癌性发热。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是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文献报告所有的常见恶性肿瘤均可引起发热,目前已知共有46种。引起发热常见恶性肿瘤有:淋巴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病、急性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肺癌、肾细胞癌、甲状腺转移癌。通常不引起发热的疾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结肠、卵巢、前列腺、乳腺、直肠、胰腺(无转移)和大脑恶性肿瘤等。罕见引起发热的恶性肿瘤为嗜铬细胞瘤。此外,心房粘液瘤和胃、小肠平滑肌瘤等是引起发热的良性肿瘤。1 恶性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2 恶性肿瘤本身和治疗所致的机体免疫 功能损伤或免疫抑制所引发的机会感染所引起的发热。发生原因肿瘤热是由肿瘤细胞本身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肿瘤迅速生长,瘤组织相对缺血、缺氧引起瘤组织坏死,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TNF是一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分泌的多活性蛋白质,可分TNF-和TNF-,两者均有致热性,而TNF可能通过PGE2而致热,且TNF能诱导IL-1,IL-6的产生,TNF、IL-1和IL-6均为内源性致热原,而引起发热。发生机制各类肿瘤热的具体表现通常恶性肿瘤发热无论是发热的幅度、热型,还是持续时限,均无鲜明的临床特征。仅有少数几种恶性肿瘤具有鲜明的热型。如对萘普生治疗明显有效的发热常提示实体肿瘤的危险性。对于晚期和侵袭性组织学类型淋巴瘤,发热是最常见表现,部分病人可出现以发热、盗汗和消瘦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肾细胞癌是恶性肿瘤引起发热的经典例证,通常仅表现为发热,无其它表现,有时伴乏力和消瘦,15%病例呈现间歇性发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引起的镜下血尿或红细胞增多,可提示诊断。嗜铬细胞瘤发热,常见于发作性高血压病例,血压升高时体温增高,血压正常时体温降至正常,随血压而变化。位于丘脑附近的大脑肿瘤可产生高热(39)。肺癌通常不引起发热,但部分病例在没有肺炎和肺不张的条件下表现为发热。有时,恶性肿瘤发热可表现为寒颤继之急剧发热,酷似感染性疾病。肿瘤热的一般特点1热程或短或长,有的可达数月之久,可呈间歇性。2常为不规则热或弛张热,少数呈稽留热,体温在37.538.5之间。3发热时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患者有时不能感知;或无明显不适。4抗感染治疗无效,对解热镇痛药反应较好。5单纯的癌性发热常以低热为主或仅自觉身热,而体温并不升高。6血液检查: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大多正常。6肿瘤热患者多不伴有恶寒或寒战,表现为中低度发热,以下午或夜间发热为主。肿瘤热的诊断标准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体温至少出现一次超过37.5,持续时间超过2周。体检、实验室检查、放射检查缺乏感染依据,缺乏过敏机制,排除药物热等。抗生素应用7d,但发热、血象无变化者,作为诊断标准。肿瘤热的诊断过程肿瘤热的降温方法药物降温:常用的有解热镇痛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物理降温法:1酒精擦浴和温水擦浴2冰袋降温3灌肠降温肿瘤热的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有效地缓解NF,萘普生、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罗非西布等,对于NF显示出不同的疗效。萘普生与其他的药物比较显效更快,并且在鉴别NF和非肿瘤性发热具有诊断价值。在NF消退后萘普生即使减低剂量,亦能达到较好的退热效果。若长期使用应考虑其潜在的不良反应:胃炎、消化道出血,尤其是血小板减少。还应注意与萘普生相关的禁忌症,如心、肝、肾功能不全。有些患者在停用萘普生后NF可以复发,若再次出现发热,应重新评估,再次排除感染和其他原因的发热。与感染性发热的区别体温波动及规律发热周期血液检查药物治疗肿瘤热常为不规则热或弛张热,少数呈稽留热,体温在37.538.5之间。一般不伴有寒战。较长,通常为2周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大多正常。各项感染指标未见。对抗生素治疗不明显,应用化疗药物后能得到控制。感染性发热无规律,伴有寒战,可高热几天,感染源控制后缓解伴有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对抗生素治疗明显,发热得到控制谢谢聆听!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