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附3 典型地貌及其景观特点学案 必修1.doc
-
资源ID:724426
资源大小:7.17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附3 典型地貌及其景观特点学案 必修1.doc
- 1 -附附 3 3 典型地貌及其景观特点典型地貌及其景观特点学习目标:1 1.学习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 34 种常见地貌。2 2.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重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流水地貌1 1流水地貌是由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塑造而成的地貌。2 2河流地貌(1)上游:大多地处山地和高原,高差大,水流急,对河道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往往形成峡谷和瀑布。(2)中下游:水流减缓,河谷变宽,往往形成冲积平原。(3)入海口:沉积作用显著,往往形成三角洲平原。(4)出山口: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山麓冲积扇。3 3喀斯特地貌(1)在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的地区,常因流水溶蚀和淀积作用而形成特殊地形,称为喀斯特地貌。 (2)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峰林、峰丛、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3)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溶洞、地下河,溶洞中发育的石钟乳、石笋、石柱。二、风成地貌1 1风成地貌是指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沉积所形成的各种地貌。2 2风蚀地貌主要有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沙丘、黄土高原都属于风力沉积地貌。三、海岸地貌海蚀地貌主要有高耸的海蚀崖、深邃的海蚀洞、造型奇特的海蚀柱;海积地貌主要有沙滩、沙洲、贝壳堤。四、山岳地貌1 1褶皱山(1)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弯曲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作褶皱。(2)由褶皱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2 2断块山(1)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2)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断块山。3 3火山(1)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2 -(2)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有的火山口中部是低凹的封闭洼地,积水形成湖泊。(3)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沉积而成的锥形体,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自主诊断1 1所有的谷地都属于流水地貌。( )2 2峰林、峰丛、石笋、石柱都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 )3 3河口三角洲、沙丘和黄土高原都属于沉积地貌。( )【提示】 1.× 谷地不都是流水地貌,如非洲东部大裂谷是断裂陷落而成的地貌。2× 石笋、石柱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3 河口三角洲属于流水沉积地貌,沙丘和黄土高原属于风力沉积地貌,都是沉积地貌。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流水地貌及其形成归纳总结 1 1河流的沉积地貌类型位置形成特点冲积扇出山口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泥沙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山麓冲积扇呈扇形分布,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厚度逐渐变薄,沉积颗粒逐渐变细冲积平原中、下游河流中、下游水流减缓,河谷变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三角洲入海口河流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大都呈三角形,河网密布2 2.三角洲发育的影响因素三角洲的发育主要取决于河口地区水流变化的规律,因此,河流含沙量、海洋潮流作用、入海口的海滨地区地势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三角洲的发育。丰富的泥沙来源。这主要取决于河流输沙量的大小。黄河中游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就为黄河三角洲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使得河流携带大量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海流带走,在河、海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区沉积,促使三角洲的成长。海滨地区地势平坦,对波浪具有消能作用,有利于泥沙沉积,促进三角洲的发育。- 3 -1 1扇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如下图)。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深B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C图中的水体一定是海洋D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处B B 根据材料,扇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从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浅,A 错;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B 对;河流入海口处,地势落差小,没有推动冲积物由高处向低处的动力,所以扇三角洲一般不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处,C、D 错。风成地貌及其形成归纳总结 类型分布形成特点风蚀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例如雅丹地貌)和滨海地区风力吹起岩石的碎屑,并挟带沙石磨蚀岩石,形成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风蚀蘑菇上部粗大,近地面处细小,呈蘑菇状风积地貌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或气流受阻时,沙尘便降落到地面,形成各种风积地貌。风中的沙粒受阻堆积下来形成沙丘,如果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发生移动,形成流动沙丘。风中的黄土沉积下来,形成黄土地貌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2 2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 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 2 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4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C C 该地全年以偏北风特别是东北风为主,而沙山位于临湖西南一侧,且由松散沙粒组成,故沙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力沉积作用,其沙源来自枯水期露出的湖滩。沙山上的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冬季风势力强且经过湖面时摩擦力较小,风力侵蚀作用强,形成垄槽相间的地形。褶皱山与断块山归纳总结 类型形成图示举例褶皱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弯曲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作褶皱。由褶皱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山系断块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断块山华山、庐山、泰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3 3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形成图中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5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A A 本题主要考查地貌的成因。结合图片可知该山为块状山地,岩层并未产生弯曲变形,所以 A 项正确。课堂小结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1 1下列属于河流冲积(洪积)扇地貌景观的是( )- 6 -【答案】 A2 2下面是某同学在旅游中拍摄的两幅地貌景观图,图 1 中岩石 A 处发育凹沟,图 2 中红色山群陡峭。形成上述景观的共同的原因是( )图 1 图 2A流水堆积 B流水侵蚀C风力搬运 D岩浆活动【答案】 B3 3下图属于风成地貌景观的是( )【答案】 A我国干早、半干旱地区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岩石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 。据此回答 45 题。- 7 -4 4该地区可能位于( )A河西走廊B青藏高原C三江平原 D江南丘陵5 5形成这种花岗岩地貌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答案】 4.A 5.C6 6下图为日本富士山景观,该地貌属于( )A褶皱山B断块山C火山D角峰【答案】 C7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地处世界著名大河黄河的入海口处,北临渤海湾,东靠莱州湾,总面积约为 5 450 平方千米。受黄河影响,这里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增长最快的地方。(1)河流侵蚀容易形成沟谷地形,其形态呈_(“U”型/“V”型)。(2)分析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快的原因。(3)在黄河流域内,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烈河段及地形区是_,其地形地表形态的突出特点是_。【答案】 (1)“V”型 (2)河流下游,流速减慢,以河流沉积作用为主;黄河含沙量大。 (3)中游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8 8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 -(1)图 1 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_,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 2 中地貌类型界限以_(填方位)区域,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是_。(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_岩,并且气温_,降水总量_,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3)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答案】 (1)峰林 东 地下河(溶洞)(2)石灰 较高 大(3)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土壤较为贫瘠、岩层保水性能差。9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上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下图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指出图中 P 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答案】 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 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