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工程地质课件_第九章_工程地质勘察.pdf

    • 资源ID:72483235       资源大小:3.46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地质课件_第九章_工程地质勘察.pdf

    .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9 9 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一、总论一、总论勘察目的勘察目的获取建设场地的获取建设场地的地质资地质资,为工程建设的规划、,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依据,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经济合设计、施工提供依据,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经济合和正常使用。和正常使用。同时使兴建工程有于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使兴建工程有于保护自然环境,防止恶化地质环境甚至引起地质灾害防止恶化地质环境甚至引起地质灾害(如坡、(如坡、石、石、地震、石等)。地震、石等)。勘察任务勘察任务查明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含有、条件)。查明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含有、条件)。分析与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作出定性、分析与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作出定性、定评价,提出设计施工依据。定评价,提出设计施工依据。鄰选地质条件较好的建筑场地。鄰选地质条件较好的建筑场地。提出建筑物类型、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建议。提出建筑物类型、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建议。为改善和防治地质现象提供地质依据。为改善和防治地质现象提供地质依据。预测工程兴建之后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预测工程兴建之后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保护环境的措施。保护环境的措施。勘察阶段划分勘察阶段划分:(一般):(一般)可性研究勘察阶段可性研究勘察阶段选址、确定场地,选址、确定场地,评价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场地稳定性、适宜性。搜集资: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经搜集资: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经.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验等。验等。踏勘:解场地地层、构造、土性、水文、踏勘:解场地地层、构造、土性、水文、地质现象等条件。地质现象等条件。场地条件复杂的应作测绘和补勘。场地条件复杂的应作测绘和补勘。初步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 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稳定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稳定性作评价。性作评价。搜集资:可性报告、场址地形图、工程情搜集资:可性报告、场址地形图、工程情况、规模等。况、规模等。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土性、地下水条件、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土性、地下水条件、地质现象成因、分布及影响,根据需要作测地质现象成因、分布及影响,根据需要作测绘、勘探及测试。绘、勘探及测试。详勘阶段详勘阶段:结合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地质资和设计所需岩结合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地质资和设计所需岩土参数对地基进评价。对基础设计、地基处、土参数对地基进评价。对基础设计、地基处、地质现象防治等方案作出论证、建议和结论。地质现象防治等方案作出论证、建议和结论。二、勘察方法二、勘察方法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岩土测试与包括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岩土测试与观测、资分析整。观测、资分析整。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在野外地质体现象进观察描述,将其表示在野外地质体现象进观察描述,将其表示在有关图表上,反映地面地质现象,并推测地下地质在有关图表上,反映地面地质现象,并推测地下地质.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情况,情况,为勘探工作布置提供依据。为勘探工作布置提供依据。是勘察的基本方法,是勘察的基本方法,是其它勘察工作的基础与依据。是其它勘察工作的基础与依据。*测绘内容:测绘内容:野外地表填图,配合少轻型勘探、试验方法完野外地表填图,配合少轻型勘探、试验方法完成。工程地质条件的全部要素,即均地层、岩性、构成。工程地质条件的全部要素,即均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等。造、地貌、水文等。1 1、测绘、测绘范围、比范围、比工民建筑为场地范围,工民建筑为场地范围,复杂地区应适当扩大。复杂地区应适当扩大。比尺:比尺:与勘察阶段、建筑类型、等级、规模、场地与勘察阶段、建筑类型、等级、规模、场地复杂程有关。复杂程有关。一般工民建筑:一般工民建筑:踏勘:踏勘:1 150000500001 1200000200000可性勘察:可性勘察:1 1500050001 15000050000初勘:初勘:1 1200020001 150005000详勘:详勘:1 11001001 1100010002 2、测绘、测绘:一般反映在图上大于一般反映在图上大于 2mm2mm 的一地的一地质现象。质现象。3 3、测绘、测绘方法方法:主要为实地测绘法(还有像片成图主要为实地测绘法(还有像片成图法)。法)。线法;线法;布点法;布点法;追踪法。追踪法。.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地质勘探:主要查明地下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主要查明地下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方法方法:工程地质物探(地球物勘探)、钻探、:工程地质物探(地球物勘探)、钻探、坑探坑探1 1、物探物探:用专门仪器探测地壳表层各种地用专门仪器探测地壳表层各种地质体的场(电、磁、重场等)。通过测的场特性及质体的场(电、磁、重场等)。通过测的场特性及差异制明地下各种地质现象和参数。差异制明地下各种地质现象和参数。2 2、钻探钻探:勘探主要手段,从钻孔中抽取岩勘探主要手段,从钻孔中抽取岩土样进鉴别定名,取样分析测出土工参数。编制土样进鉴别定名,取样分析测出土工参数。编制钻钻孔地质柱状图孔地质柱状图,比,比1 11001001 1500500。图中标示地质。图中标示地质代、土层埋深、土层厚、标高、岩土描述、水位代、土层埋深、土层厚、标高、岩土描述、水位等。如等。如图图 10102 2 所示。所示。3 3、坑探坑探:直接开挖槽坑观察岩土层,天然状态及地直接开挖槽坑观察岩土层,天然状态及地层间接触关系。层间接触关系。.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4 4、触探:、触探:勘探布置勘探布置:平面上:以测绘、物探为基础,布置数、与勘平面上:以测绘、物探为基础,布置数、与勘探阶段相适应:即可性初勘详勘探阶段相适应:即可性初勘详勘沿基础沿基础轴线布置;轴线布置;总体布置勘探点线网总体布置勘探点线网沿地质条件变化大的沿地质条件变化大的方向布勘线;范围:大小;点线:由稀密。方向布勘线;范围:大小;点线:由稀密。深:据工程性质、地质条件考虑,符合规范和设计深:据工程性质、地质条件考虑,符合规范和设计.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需要及地质评价需要。如穿过可能的动面(坡稳需要及地质评价需要。如穿过可能的动面(坡稳定问题)、达到相应隔水层(坝基渗问题),到达定问题)、达到相应隔水层(坝基渗问题),到达压缩层以下压缩层以下 2 23 3 倍基底宽、桩基之下一定深等。倍基底宽、桩基之下一定深等。岩土岩土测试与长期观测测试与长期观测:1 1、测试测试:解岩土物、性质,获岩土参数。分为解岩土物、性质,获岩土参数。分为原位(接近实际)、室内(简单、价低、但结果与实原位(接近实际)、室内(简单、价低、但结果与实际有差距)际有差距)原位测试原位测试载荷试验(如载荷试验(如图图 10108 8 所示),所示),十字板剪、静触探、动触探。十字板剪、静触探、动触探。室内测试室内测试含水、重、强试验等。含水、重、强试验等。.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2 2、长期观测长期观测:为检验测绘、勘探的正确性,寻找为检验测绘、勘探的正确性,寻找动地质作用的规(随时间变化),预测、防治动地质作用的规(随时间变化),预测、防治地质问题、地质问题、灾害和工程兴建后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灾害和工程兴建后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内容包括:内容包括:地下水动态观测地下水动态观测评价地基承载、基坑稳定评价地基承载、基坑稳定性等。性等。地质现象观测地质现象观测解变化动态、发展阶段解变化动态、发展阶段和速(坡、崩塌等),找出原因和因素。和速(坡、崩塌等),找出原因和因素。工程兴建后的观测工程兴建后的观测如地基沉、如地基沉、差异沉等。差异沉等。勘察资整勘察资整:最终成果勘察报告书、图件。最终成果勘察报告书、图件。1 1、工程地质报告工程地质报告阐明场区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与结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与结论。2 2、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含平面图、剖面、柱状图等。含平面图、剖面、柱状图等。综合工程地质平面图综合工程地质平面图标出场地各种地标出场地各种地质条件如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如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水文、地质现象等并对场区进综合评价。质现象等并对场区进综合评价。勘探平面图勘探平面图标出勘探点位置、标高、工标出勘探点位置、标高、工程轮、场地位置等。程轮、场地位置等。工程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剖面图据各勘探点成果作出,据各勘探点成果作出,反映构造、岩性、分层、地下水、各分层岩土物指反映构造、岩性、分层、地下水、各分层岩土物指标等。标等。.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地层综合柱状图地层综合柱状图据钻孔资作出,据钻孔资作出,反映场反映场地地层变化,描述各层地质特征及各岩土层物性质地地层变化,描述各层地质特征及各岩土层物性质指标。可以指标。可以反映钻孔点个深处的岩石性质、岩层界反映钻孔点个深处的岩石性质、岩层界线、线、基岩面高程、基岩面高程、断层等构造线高、断层等构造线高、结构面产状等。结构面产状等。土工试验图表土工试验图表:抗剪强曲线、压缩曲线。抗剪强曲线、压缩曲线。原位测试图件:原位测试图件:载荷试验等。载荷试验等。三、三、建筑工程的工程地质建筑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勘察任务及及主要工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程地质问题:(一)各阶段的勘察主要任务:(一)各阶段的勘察主要任务:建筑工程地质勘察阶段通常可分为可性研究勘建筑工程地质勘察阶段通常可分为可性研究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和详细勘察阶段。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和详细勘察阶段。(1 1)可性研究勘察阶段可性研究勘察阶段,又称选址阶段,又称选址阶段,该阶段应该阶段应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2 2)初步勘察阶段应初步勘察阶段应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定性作出岩土工程评价。(3 3)详细勘察应)详细勘察应密结合技术设计或施工图密结合技术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按同建设计,按同建(构构)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工程地质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工程地质资和设计所需的各项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作资和设计所需的各项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物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物地质现象的防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结论和建议地质现象的防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结论和建议。.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1 1、地基稳定性问题地基稳定性问题:承载;承载;变形。变形。2 2、基础埋深与持层基础埋深与持层的确定的确定3 3、基础开挖施工条件基础开挖施工条件问题问题4 4、地下水对基础的、地下水对基础的侵蚀侵蚀问题(水质问题)问题(水质问题)四、桥工程的勘察四、桥工程的勘察浅性、表层建筑物,穿过同复杂地质条件与地貌,浅性、表层建筑物,穿过同复杂地质条件与地貌,地质现象对其影响大。地质现象对其影响大。(一)道:(一)道:基(堤、堑)主体基(堤、堑)主体桥隧(涵)桥隧(涵)防护建筑物(挡墙、护坡等)防护建筑物(挡墙、护坡等)1 1、内容:、内容:线勘察;线勘察;特殊地条、地质现象;特殊地条、地质现象;基基面;面;桥;桥;隧道;隧道;筑材筑材2 2、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选线选线:河谷线;河谷线;山脊线;山脊线;山坡线;山坡线;越岭线;越岭线;跨谷线。跨谷线。.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基工程基工程:边坡稳定;边坡稳定;基稳定;基稳定;冻害。冻害。3 3、道工程勘察要点:、道工程勘察要点:选线选线跨越大分山岭、跨越大分山岭、长隧、长隧、大河、大河、大规模大规模地质可性阶段。地质可性阶段。线、基初勘线、基初勘。详勘详勘。(二)桥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二)桥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桥墩、桥台地基稳定性。桥墩、桥台地基稳定性。桥台偏心受压(侧土、动载等)。桥台偏心受压(侧土、动载等)。墩台地基的冲刷。墩台地基的冲刷。勘察要点()勘察要点()五、地质勘察报告的阅读五、地质勘察报告的阅读(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粗读:(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粗读:1 1、解的主要任务与内容,包括、解的主要任务与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与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与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拟建建筑物的类型、结构、规模;拟建建筑物的类型、结构、规模;施工方法的建议;施工方法的建议;工程兴建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工程兴建工程地质环境评价。.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2 2、所属、所属勘察阶段勘察阶段3 3、所采用的工程地质、所采用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勘察方法4 4、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的布置勘察的布置5 5、建筑地区和场地的、建筑地区和场地的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包括有无地质现象);有无地质现象);岩土类型、地质结构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水文岩土类型、地质结构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物地质现象、天然建材条件等地质条件、物地质现象、天然建材条件等(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读(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读1 1、正文:、正文:(1)1)勘察任务要求及勘察工作概况;勘察任务要求及勘察工作概况;(2 2)区域自然地概述;)区域自然地概述;(3 3)场地的地层分布、场地的地层分布、岩石和土的均匀性、岩石和土的均匀性、物学物学性质、地基的承载和其他设计计算指标;性质、地基的承载和其他设计计算指标;(4 4)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侵蚀性以及土层的冻结深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侵蚀性以及土层的冻结深(5 5)综合评价)综合评价2 2、图件、图件勘察点平面布置图、钻孔综合拄状图、工程地质勘察点平面布置图、钻孔综合拄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持层顶面埋深图、岩土芯照片剖面图、持层顶面埋深图、岩土芯照片3 3、附表、附表土工试验成果表、岩石抗压强表、水质分析表土工试验成果表、岩石抗压强表、水质分析表.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三)阅读勘察报告要达到的目的(三)阅读勘察报告要达到的目的1 1、全面仔细阅读后,、全面仔细阅读后,解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解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2 2、根据工程要求,、根据工程要求,核对钻孔位置、孔深、取样数是核对钻孔位置、孔深、取样数是否合乎规范要求否合乎规范要求3 3、复核土工试验成果是否准确、复核土工试验成果是否准确、合,合,参数是否齐全参数是否齐全4 4、核对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核对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水质水质(是否具有腐蚀性)是否具有腐蚀性)、水位及地下水的变化规水位及地下水的变化规(周围的条件及补给和水位(周围的条件及补给和水位变化)变化)5 5、认真分析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认真分析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判断其合性判断其合性,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的最佳方案的建此基础上提出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的最佳方案的建议。议。五、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五、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一一)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1 1、学会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会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 2、掌握各种岩层产状、掌握各种岩层产状、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特征;3 3、掌握褶皱构造、掌握褶皱构造、断构造、断构造、岩浆岩体在地质图上岩浆岩体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的表现特征。(二(二)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 1、地质图的一般知识及读图方法步骤;地质图的一般知识及读图方法步骤;.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2 2、在地质图上分析岩层产状、接触关系、褶皱、断、在地质图上分析岩层产状、接触关系、褶皱、断构造等。构造等。(三三)仪器用品仪器用品:地质图、放大镜、笔记本等。地质图、放大镜、笔记本等。(四四)原方法原方法1 1地质图的地质图的一般知识一般知识地质图是反映各种地质现象的图件。它是地质图是反映各种地质现象的图件。它是用规定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将各种地质资按比投影到平面上的符号、颜色将各种地质资按比投影到平面上,故是一种平面图。故是一种平面图。地质图可以表示出一个地区的地质图可以表示出一个地区的岩性、岩性、地层、地质构造地层、地质构造等地质内容,是指导地质工作和土木等地质内容,是指导地质工作和土木工程的重要图件。工程的重要图件。图图是可缺少的部分,是可缺少的部分,一般地质图的一般地质图的图是用各种图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岩石的时代和性质、岩浆岩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岩石的时代和性质、岩浆岩和各种构造要素等和各种构造要素等。图是画成大小为图是画成大小为0 0 8 8l.2cml.2cm的长方形格子,通常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方。的长方形格子,通常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方。地层地层图的顺序是自上而下由新到排图的顺序是自上而下由新到排(图在图框图在图框下方,下方,则是从左至右由新到排则是从左至右由新到排),在方格左面注明在方格左面注明时代,右面注明岩石性质,方格内涂上或画上与地质时代,右面注明岩石性质,方格内涂上或画上与地质图上同层位地层的相同色谱或符号。图上同层位地层的相同色谱或符号。岩浆岩图放在岩浆岩图放在沉积岩之后沉积岩之后,按时代及酸性程排。,按时代及酸性程排。地质构造图地质构造图则放在岩石图之后则放在岩石图之后,用同符号来代表。地质图上,用同符号来代表。地质图上各种界线的颜色也是规定的,各种界线的颜色也是规定的,地层界线用黑色,断层地层界线用黑色,断层线用红色,河用浅蓝色,等高线用棕色线用红色,河用浅蓝色,等高线用棕色等等。等等。.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2 2同产状的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同产状的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1)(1)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图图 1 1 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或重合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或重合(图图 1)1)正常情况下岩层出在地形低处,正常情况下岩层出在地形低处,新岩层出新岩层出在地形高处。(在地形高处。(上下新上下新)岩层顶面与底面界线的标高差,岩层顶面与底面界线的标高差,即为该水平岩层即为该水平岩层的的厚厚。岩石头岩石头的宽与岩层厚成正比,的宽与岩层厚成正比,与地面坡与地面坡成反比。即当地面坡一致时,岩层厚大的,其成反比。即当地面坡一致时,岩层厚大的,其头宽大;当岩层厚相同时,地形坡愈大,其头宽大;当岩层厚相同时,地形坡愈大,其头宽愈窄。头宽愈窄。.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2)(2)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地质图上一般地质图上一般 用产状符号标出倾斜岩层的产用产状符号标出倾斜岩层的产状状,其符号为,其符号为,长线方向表示走向,长线方向表示走向(二个方向二个方向),短线指向为倾向短线指向为倾向(一个方向一个方向),数字代表倾角。,数字代表倾角。在在地形平坦地区,倾斜岩层的界线在地质图上地形平坦地区,倾斜岩层的界线在地质图上基本呈平线状分布,基本呈平线状分布,沿着倾斜方向一般出新岩层沿着倾斜方向一般出新岩层。在地形高低起伏地区,倾斜岩层的界线在地质在地形高低起伏地区,倾斜岩层的界线在地质图上则与地形等高线相交图上则与地形等高线相交,并,并在山坡和山谷处弯曲成在山坡和山谷处弯曲成“V V字形字形分布分布(称称“V V形法则形法则),其规由岩层倾角其规由岩层倾角大小、岩层倾向及地面坡的关系所确定大小、岩层倾向及地面坡的关系所确定。a a岩层倾向与地面坡相反时岩层倾向与地面坡相反时,岩层界线的“,岩层界线的“V V形弯曲形弯曲顶端在山坡处指向下坡顶端在山坡处指向下坡(图图 2-1)2-1),在山谷处指在山谷处指向上游向上游。地层界线比地形等高线开阔。地层界线比地形等高线开阔。图图 2-12-1图图 2-22-2图图 2-32-3b b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而岩层倾角大于地面而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坡角时,岩层界线的岩层界线的“V V 形形尖端在山坡处指向上坡尖端在山坡处指向上坡(图图2-2)2-2),在山沟处指向下游在山沟处指向下游。c c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而岩层倾角小于地面而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坡角时,岩层界线“,岩层界线“v v形形尖端在山坡处指向下坡尖端在山坡处指向下坡、山山沟处指向上游沟处指向上游,但,但地层界线地形等高线狭窄地层界线地形等高线狭窄(图图2-3)2-3)。.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图图 2-12-1(1 1)(2 2)(3 3)图图 2 2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1)岩层倾向与图地面坡向相反;(2)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3)岩层倾角与图地面坡角一致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3)(3)直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直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无论地形无论地形平坦或高低起伏与否,其岩层界线皆呈直线延伸,平坦或高低起伏与否,其岩层界线皆呈直线延伸,受地形影响。受地形影响。3 3岩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岩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1)(1)整合接触整合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岩层时代延在地质图上表现为岩层时代延续,产状一致,岩层界线彼此平延伸。续,产状一致,岩层界线彼此平延伸。(2)(2)平整合接触平整合接触表现为上下两套岩层产表现为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一致,岩层界线平排,其间有地层缺失,即岩状一致,岩层界线平排,其间有地层缺失,即岩层时代延续。层时代延续。(3)(3)角整合接触角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岩层产状同,上下两套岩层产状同,地层时代延续,其间有地层缺失。在图上常表现为地层时代延续,其间有地层缺失。在图上常表现为较的一套岩层界线被整合线割,而新的一套岩较的一套岩层界线被整合线割,而新的一套岩层的界线则与整合线大致平延伸层的界线则与整合线大致平延伸(图图 3)3)。.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图图 3 3角整合在平面和剖面图上的表现角整合在平面和剖面图上的表现上图:平面图;下图:沿上图:平面图;下图:沿 ABAB 线的剖面图线的剖面图4 4在地质图上分析褶皱构造的方法在地质图上分析褶皱构造的方法(1)(1)区分背斜和向斜区分背斜和向斜横穿岩层延伸方向,在某横穿岩层延伸方向,在某一岩层的两侧依次对称出现新岩层者为背斜,反之为一岩层的两侧依次对称出现新岩层者为背斜,反之为向斜。即从该岩层轴部向斜。即从该岩层轴部(核部核部),向两侧,向两侧(两翼两翼)逐渐出逐渐出新岩层为背斜,反之轴部为新岩层,向两翼逐渐出新岩层为背斜,反之轴部为新岩层,向两翼逐渐出岩层为向斜岩层为向斜(下图下图).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2)(2)褶皱类型的判断褶皱类型的判断根据褶曲两翼的产状: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基本相根据褶曲两翼的产状: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基本相等,等,则称为直褶皱则称为直褶皱(又称对称褶皱又称对称褶皱);两翼倾向相反,两翼倾向相反,而倾角等,则称为倾斜褶皱;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而倾角等,则称为倾斜褶皱;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为倒转翼一翼为倒转翼),而倾角较大,则为倒转褶皱;两,而倾角较大,则为倒转褶皱;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且两翼倾角很小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且两翼倾角很小(小于小于 1010,即,即近于水平近于水平)称为平卧褶皱称为平卧褶皱(参阅土木工程地质学参阅土木工程地质学3232页图页图 3-5)3-5)。根据褶曲轴的长短:在地质图上各岩层转折端顶点根据褶曲轴的长短:在地质图上各岩层转折端顶点的连线即为轴线。轴向方向代表该褶皱的延伸方向,的连线即为轴线。轴向方向代表该褶皱的延伸方向,轴线的长短表示褶曲的长短。如果褶曲轴延伸很长,轴线的长短表示褶曲的长短。如果褶曲轴延伸很长,表现为一系背斜向斜相连,是为线形褶皱;如果褶表现为一系背斜向斜相连,是为线形褶皱;如果褶曲轴较短,曲轴较短,在地质图上该褶曲形状为长圆形在地质图上该褶曲形状为长圆形(长宽比长宽比相差较小相差较小),则为长圆形褶皱则为长圆形褶皱(又称短轴褶皱又称短轴褶皱);褶曲褶曲轴短,轴短,褶曲形状近似浑圆形,褶曲形状近似浑圆形,则为浑圆形褶皱则为浑圆形褶皱(又称又称穹窿或构造盆地穹窿或构造盆地)。根据枢纽的产状:褶曲枢纽是水平的,其两翼岩根据枢纽的产状:褶曲枢纽是水平的,其两翼岩层界线大致沿走向延伸,则为平褶皱层界线大致沿走向延伸,则为平褶皱(又称水平褶又称水平褶皱皱);枢纽是倾伏的,枢纽是倾伏的,其核部必呈封闭曲线,其核部必呈封闭曲线,两翼岩两翼岩层平且逐渐呈弧形转折相交,背斜的弧形凸出方层平且逐渐呈弧形转折相交,背斜的弧形凸出方向为倾伏方向,向斜的弧形凸出方向为扬起方向,向为倾伏方向,向斜的弧形凸出方向为扬起方向,几个倾伏背斜向斜相连,在图上的岩层界线往往表现几个倾伏背斜向斜相连,在图上的岩层界线往往表现.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为“之字形转折弯曲为“之字形转折弯曲(图图 4)4)。(3)(3)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主要是主要是根据地层的角整合关系来确定根据地层的角整合关系来确定,即根即根据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时代来确定。据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时代来确定。褶皱形褶皱形成于整合面以下的一套岩层成于整合面以下的一套岩层(又称下构造层又称下构造层)中最新中最新的地层时代之后,的地层时代之后,整合面以上的一套岩层整合面以上的一套岩层(称上构造称上构造层层)中最的地层时代之前中最的地层时代之前。如图如图 4 4 尖峰地质图中组成尖峰地质图中组成该区褶皱是晚古生代的该区褶皱是晚古生代的 T1T1 和和 P2P2 两个时代的地层,图两个时代的地层,图幅西边还有中生代幅西边还有中生代 K K 地层,地层,K K 与与 TlTl、P2P2 为角整合为角整合接触,其整合线就是接触,其整合线就是K K 地层的底界线,故地层的底界线,故 K K 可称为可称为上构造层,上构造层,T1T1 和和 P2P2 组成下构造层。因此该区褶皱的组成下构造层。因此该区褶皱的形成时代是在形成时代是在 T1T1 和和 T3T3 之后、之后、K K 之前,以构造运动阶之前,以构造运动阶段说明,段说明,则褶皱是形成于印支运动则褶皱是形成于印支运动(T2(T2 末期末期)或燕山运或燕山运动动(K2(K2 末期末期)。.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5 5在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在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1)(1)断层面产状的判断断层面产状的判断1)1)断层线是断层面在地面的出线,它和倾斜岩断层线是断层面在地面的出线,它和倾斜岩层头线一样,层头线一样,可用可用“V V 形法则判断其断层面的产状形法则判断其断层面的产状;2)2)在地质图上在地质图上断层线用箭头符号标示其倾向断层线用箭头符号标示其倾向,红红长线表示断层走向长线表示断层走向,数字表示断层倾角数字表示断层倾角。(2)(2)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及断层性质的确定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及断层性质的确定1)1)走向断层或纵断层走向断层或纵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大体一致皱轴向大体一致)可造成岩层的重复或缺失现象可造成岩层的重复或缺失现象。在断在断层线上任意指定一点,层线上任意指定一点,则则出现较岩层一侧为上升盘,出现较岩层一侧为上升盘,出现较新岩层一侧为下盘出现较新岩层一侧为下盘。但当断层面倾向与岩层但当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而断层倾角小于岩层斜角时,在出现较岩倾向一致而断层倾角小于岩层斜角时,在出现较岩层一侧为下盘,较新岩层一侧为上升盘层一侧为下盘,较新岩层一侧为上升盘。断层两盘。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是正断层或逆断层。是正断层或逆断层。2)2)横向断层或斜向断层横向断层或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垂直或斜交褶皱轴向垂直或斜交)可造成岩层或褶皱的中断或错可造成岩层或褶皱的中断或错开现象开现象。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割倾斜岩层时割倾斜岩层时,地质图上,地质图上表现为表现为岩层界线错移岩层界线错移,而且岩层界线向该岩层倾斜,而且岩层界线向该岩层倾斜方向移动的一盘为相对上升盘方向移动的一盘为相对上升盘(即出现较岩层即出现较岩层)。如。如图图 5 5 显示,显示,断层断层 F F 把把 D D、C C 地层割,地层割,以以 D D 为标志层可为标志层可看出,断层的东南盘看出,断层的东南盘 D D 地层向东方向错移,而地层向东方向错移,而D D 为为.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图图 5 5 横向断层割褶皱横向断层割褶皱向东方向倾斜的地层,向东方向倾斜的地层,故此断层的东南盘为上升盘,故此断层的东南盘为上升盘,西盘为下盘。西盘为下盘。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当横向或斜向断层过褶皱时过褶皱时,则,则会使褶皱核会使褶皱核部部(或轴部或轴部)在断层两侧发生宽窄的变化在断层两侧发生宽窄的变化,背斜核部变背斜核部变宽或向斜核部变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反之为下盘宽或向斜核部变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反之为下盘。同,同,断层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断层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向,即可确定该横向或斜向断层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即可确定该横向或斜向断层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如图如图 5 5 断层断层(F)(F)向西倾,向西倾,其东南盘上升,其东南盘上升,则此断层为则此断层为正断层。正断层。横向或斜向的断层横向或斜向的断层割褶皱时,断层两盘核割褶皱时,断层两盘核部只有位置的错移而无宽窄的变化,则为平移断层部只有位置的错移而无宽窄的变化,则为平移断层。根据断层的相互割关系或断层与岩体的相互关系来根据断层的相互割关系或断层与岩体的相互关系来判定。判定。被割者时代较,割者时代较新被割者时代较,割者时代较新。.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实: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实: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在地质图上,除用专门符号表示断层位置及其性在地质图上,除用专门符号表示断层位置及其性状特征外,状特征外,尚可根据地质界线沿走向方向的突然中断,尚可根据地质界线沿走向方向的突然中断,岩层沿倾向方向呈对称的重复出或缺失等现象进岩层沿倾向方向呈对称的重复出或缺失等现象进判断,如图判断,如图6 6。图图 6 6断层形成的地层中断、缺失和重复出现象断层形成的地层中断、缺失和重复出现象(1 1)断层性质的确定)断层性质的确定断层在地质图上可断层在地质图上可用“用“V V字形法则判断断层面的字形法则判断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和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情况产状要素和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情况。通常可依照下述。通常可依照下述方法判定:方法判定:与地层走向基本平的断层与地层走向基本平的断层(即走向断层或纵断(即走向断层或纵断层)层),一般是地层较的一盘是上升盘一般是地层较的一盘是上升盘(如图(如图 6 6 中中 F2F2)。但但当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且断层倾角小于岩层当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且断层倾角小于岩层.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倾角,倾角,或地层倒转时,则与上述情况相反,或地层倒转时,则与上述情况相反,新地层分新地层分布在上升盘布在上升盘(图(图 6 6 中中 F3F3)。)。与地层走向基本垂直的断层与地层走向基本垂直的断层(即倾向断层或横断(即倾向断层或横断层),以及与地层走向斜交、倾角层),以及与地层走向斜交、倾角 9090 的断层,的断层,当其当其过两翼地层层序正常的褶皱时,背斜核部地层出过两翼地层层序正常的褶皱时,背斜核部地层出较宽的一盘为上升盘(如图较宽的一盘为上升盘(如图6 6 中中 F1F1),向斜核部地层),向斜核部地层出较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出较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反之,背斜核部地层出;反之,背斜核部地层出较窄或向斜核部出较宽的一盘为下盘。而平移断较窄或向斜核部出较宽的一盘为下盘。而平移断层则两盘核部地层出宽基本一致。层则两盘核部地层出宽基本一致。倾斜岩层中的横断层,倾斜岩层中的横断层,当断距较大时,当断距较大时,在地质图在地质图上往往形成同一地质界线在断层两侧有一定错距。这上往往形成同一地质界线在断层两侧有一定错距。这种现象既可以是由断层两盘间的垂直位移形成,也可种现象既可以是由断层两盘间的垂直位移形成,也可以是由断层两盘间的水平位移形成。以是由断层两盘间的水平位移形成。(2 2)断层形成时代的确定)断层形成时代的确定断层总是形成于被其错断的最新地层形成之断层总是形成于被其错断的最新地层形成之后、后、上覆整合面上最地层形成之前上覆整合面上最地层形成之前。如如 F4F4 断层是断层是在盆纪之后形成的在盆纪之后形成的,F2F2 和和 F3F3 分别形成于奥陶纪和分别形成于奥陶纪和二叠纪之后。二叠纪之后。当其割火成岩体或其他地质构造时,被割当其割火成岩体或其他地质构造时,被割者时代较。者时代较。同期的褶皱、同期的褶皱、断层、断层、火成岩体,火成岩体,在形成过程中,在形成过程中,处于同一应场,因而具有一定生组合规。处于同一应场,因而具有一定生组合规。.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五)(五)读图步骤读图步骤首先要看图名、首先要看图名、图幅代号、图幅代号、比尺、比尺、出版月等,出版月等,图名、图幅代号告诉我们图幅所在的地位置,比图名、图幅代号告诉我们图幅所在的地位置,比尺告诉我们地质现象在图上能够表示出来的。其尺告诉我们地质现象在图上能够表示出来的。其次是分析图,这是读图的基础,可以搞清图上采用次是分析图,这是读图的基础,可以搞清图上采用的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的意思,掌握该图幅所出的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的意思,掌握该图幅所出的地层时代、岩石类型、接触关系等地质情况。的地层时代、岩石类型、接触关系等地质情况。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因为岩层在地面上出情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因为岩层在地面上出情况,与地形起伏密相关。一般是通过水平分布或地况,与地形起伏密相关。一般是通过水平分布或地形等高线来解其地形特点和山川大势。形等高线来解其地形特点和山川大势。然后逐步阅然后逐步阅读分析地质内容。一般要阅读分析的项目有:地层与读分析地质内容。一般要阅读分析的项目有:地层与岩石的类型、产状、时代、分布及其接触关系;褶皱岩石的类型、产状、时代、分布及其接触关系;褶皱和断层的类型、特点、规模、分布规及其形成时代和断层的类型、特点、规模、分布规及其形成时代等。等。总之,总之,一幅地质图所反映的地质内容是很丰富的,一幅地质图所反映的地质内容是很丰富的,必须仔细地逐一分析,必须仔细地逐一分析,然后把各种地质现象综合起来,然后把各种地质现象综合起来,总观其规。总观其规。、地质勘察报告的阅读、地质勘察报告的阅读(一)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一)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1 1、查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有条件指出有条件和条件。和条件。2 2、分析研究与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分析研究与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做出定做出定.专业专业.专注专注.word.word 可编辑可编辑.性和定的评价,为工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性和定的评价,为工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的地质依据。3 3、选择工程地质条件优越的工程建筑场地。、选择工程地质条件优越的工程建筑场地。4 4、提出关于建筑物的类型、提出关于建筑物的类型、结构、结构、规模和施工方规模和施工方法的建议。法的建议。5 5、为拟定改善和防治物地质现象的措施提供地为拟定改善和防治物地质现象的措施提供地质依据。质依据。6 6、预计工程兴建对工程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预计工程兴建对工程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二)(二)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工程地质测绘:像片成图法、实地测绘法工程地质测绘:像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地质课件_第九章_工程地质勘察.pdf)为本站会员(hg158****2095)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