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管理制度DOC.pdf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管理制度1 目的为提高施工项目管理水平,促进施工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规划、指导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施工组织,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及成本目标的实现进行策划,特制定本办法。2 建设项目分类及施工组织设计分类2。1 房屋建筑工程分类工程特征重大工程中型工大型程工程列特重 要 工 特 殊 工程程一般工程其它一般工程除 重小型工程工群体建筑面 5 万10积(m2)10 万 万为 国 家 殊用途、大工程、程 造 价单位工程建 2 万5 万省(市)特 殊 结 特殊工程低于 300筑面积(m2)5 万及 公 司 构 以 及 和小型工万 元 的100的 重 点 在 特 殊 程外的工非 重 大工程条 件 下 程施 工 的10工程工 程 和特 殊 工程建 筑 物 80高度(m)建 筑 物 5深度(m)跨度(m)243610100363.3 施工组织设计分类3.3.1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以大型房屋建筑工程或群体工程为对象的总体策划,突出“规划”、“控制”、“统筹”等特点。3。3。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为对象的策划,也可是施工组织总设计在单位工程的具体化。3。3。3 专项施工方案:是以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复杂、法律法规标准所要求的重要的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新技术项目为对象编制的,用来指导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4 职责4。1 项目总工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4。2 一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总工审核,公司总工程师审批。4.3 重大工程、重要工程和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工程师审核,总承包公司总工程师审批。4。4 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涉及深基坑、桩长大于16 米的人工挖孔桩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审查。5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5.1 贯彻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工程建设、公路建设、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执行与工程建设、公路建设、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相关的现行国家、地方、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5。2 制定明确的工程项目目标,合理分解,科学规划,实施有法。5.3 按照工程建设和公路建设的基本规律、施工工艺规律和经营管理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案和施工方案。5.4 遵守工期定额和施工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交付期限,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重点突出控制工期的项目,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5。5 从实际出发,作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组织均衡施工。5。6 恰当地安排冬期和雨季施工项目,提高工程施工的均衡性和连续性。5。7 有效利用施工场地;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已有建筑和设施,减少暂设工程;合理安排物资的运输、储备和储存位置,减少库房占有和二次搬运;合理规划施工平面布置,节约资源,减少用地。5.8 选用先进适用的施工机械设备,提高项目机械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5.9 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在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安全施工、预防施工污染、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等方面发挥作用。5。10 当单位建设工程不具备一次性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条件时,可按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等分阶段编制。5。11 当编制综合性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困难时,可以按土建、给排水及采暖、自动喷水灭火、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智能建筑和电梯等专业分别编制,但要以土建为主,实现综合平衡协调。5。1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可以直接引用相关管理体系程序、工法、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的有关规定。6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6.1 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依据6。1。1 招标文件及投标书6.1。2 设计文件6。1。3 施工合同6。1。4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6.1.5 投标预算或施工预算6.1。6 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分期分批交工的要求6.1.7 现行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工程建设、公路建设、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技术标准6。1.8 集团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集团管理制度及总承包管理制度.6.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6.2.1 招标文件及投标书6.2。2 设计文件6。2.3 施工合同6。2.4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6.2.5 施工组织总设计6.2.6 投标预算或施工预算6。2。7 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6.2。8 集团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集团管理制度及总承包管理制度。7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内容7。1 前言7.1。1 编制目的7。1。2 编制依据7。1。3 适用范围7。1.4 集团质量方针、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7。2 工程概况7。2。1 工程综述工程名称、建设地点、总规模、总投资(总造价)等,工程建成后的地位和作用。建设项目的建设、设计、监理和监督单位。7.2.2 工程构成各单位工程的名称、建筑面积、结构类型、使用年限,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特征、主要作法和主要工程实物量7。2.3 施工现场条件工程地形、工程地质、场地类别、地震等级、水文、气象、周围建筑、管线、沟道、道路等7。2。4 当地地方材料、水源、电源、物资供应、交通运输等技术经济条件7.2。5 施工合同规定的工程范围、建设工期、质量要求和其他要求7。3 施工管理组织7。3。1 项目部的组织机构7.3。2 各职能部门或职能人员的职责分工7。3。3 拟执行的主要规章制度7.3.4 内部分包规划和合同管理规划7。4 施工部署7。4.1 项目管理目标7.4。1.1 质量目标7.4.1.2 职业健康安全和安全文明施工目标7。4。1。3 环境目标和指标7。4.1.4 工期目标7。4。1。5 成本目标7.4.2 工程分包计划7。4.3 劳动力提供计划7.4.4 物资供应、采购、订货规划7.4.5 主要机械设备选用7.5 主要施工方案7.5.1 主要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7.5.2 分期分批施工规划7。5。3 分区作业施工规划7。6 施工准备规划7.6。1 施工现场准备规划7.6。1.1 生产设施、库房、生活设施、围墙等的设计和施工7.6.1.2 场地平整、硬化、绿化,施工道路规划,施工用水、用电设计与施工,生活污水、施工污水排放方式及管道选用,通讯线路设置7。6。1.3 施工临时占地的申请及准备计划7。6。2 技术经济条件准备规划7.6。2。1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计划7.6。2。2 标高与平面控制测量控制桩的规划与设置7。6。2。3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设备等的试制和试验7.6。2.4 物资的加工订货,劳动力、机械等的进场计划7.7 施工总进度计划7.7.1 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7。7。2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7。7.3 施工进度控制措施7.8 资源需用计划7。8.1 劳动力需用计划7.8.2 物资需用计划7.8。3 预制加工构件需用计划7。8.4 主要机械设备和周转工具材料需用计划7.9 施工总平面布置7。9.1 施工总平面图7。9.2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7.10 质量控制措施7.10。1 物资控制7.10.2 监测装置的控制7。10.3 施工过程产品的控制7。10.4 竣工工程的控制7.10。5 成品保护措施7。10.6 季节性施工措施7。11 职业健康安全控制7.11.1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7.11.2 目标及管理方案7。11.3 安全管理措施7。11.4 安全技术措施7.11。5 文明施工措施7。11。6 消防措施7。11.7 应急准备与响应7。12 环境保护措施7。12.1 环境因素评价与重要环境因素7.12.2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7.12。3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7。12.4 环境保护技术措施7.12。5 应急准备与响应7。13 成本目标控制规划7.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14。1 施工期:施工准备期,部分投产期,单位工程工期,工期节约效益7。14。2 劳动生产率:施工项目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不均衡系数7.14。3 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指标7.14。4 施工安全:事故频率控制指标7.14.5 机械使用:施工机械完好率,施工机械利用率7.14。6 临时工程:临时工程费用比例7.14。7 材料节约:主要材料节约百分率7。14。8 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额,降低成本率8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8.1 前言8.1。1 编制目的8。1.2 编制依据8。1.3 适用范围8。1.4 集团质量方针、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8.2 工程概况8。2。1 工程综述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工程类型、建设规模、使用年限以及工程建成后的地位和作用。建设、设计、监理和监督单位8。2.2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特征及主要作法8。2.3 施工现场条件8。2.4 施工合同要求8.2.5 采用的新技术8。2.6 工程特点及难点8.2.7 主要实物工程量8。3 施工组织部署8。3。1 工程项目目标8.3。1。1 质量目标8。3。1.2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8.3。1.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8。3。1.4 环境目标和指标8.3。1。5 工期目标8。3.1.6 成本目标8.3.2 施工组织8.3.2.1 项目部组织结构8.3。2。2 部门(或人员)的职责8。3.2.3 拟执行的规章制度8.3.2.4 劳动组织8.3.2.5 内部分包项目及单位8.3.2.6 工程分包项目8。3。3 施工方案8.3.3.1 施工程序8.3.3.2 施工作业线及流水段划分8.3。3。3 施工机械选择8.3。3。4 架子工程和防护8。3.4 技术准备8。3。4.1 获取施工设计图纸、标准图、施工合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8.3.4。2 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8.3。4.3 图纸熟悉与会审8。3。4.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获取适用的技术规范、施工工艺标准和其他作业指导文件。8。3.4。5 拟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8.3。4.6 拟编制的施工工艺标准8.3.4.7 测量依据的复测和确认8.3。4。8 特殊过程确认8。3。5 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验收标准8。3。5.1 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划分及验收标准8。3.5。2 单位工程验收标准8。3。6 试验检验测量及提供8。3。7 物资准备8。3。7。1 主要物资及顾客物资需用计划8.3.7.2 构件需用计划8.3。7.3 施工机械设备、周转工具材料的需用计划8.3.8 劳务准备8。3.8。1 劳动力需求计划8.3。8.2 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入场教育或岗前培训8.4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8。5 施工平面布置8.5。1 生产设施、库房、生活设施、围墙等的设计和布置8。5.2 施工道路作法,场地硬化、绿化,生活污水、施工污水排放方式及管道选用,通讯线路设置8.5.3 施工上水用水量计算,管径选择,管材选用8。5.4 施工现场用电设计及布置,导线及用电器具的选用8.5。5 塔吊基础及附着设计8.5。6 施工平面布置图8。5。7 施工平面布置说明8。6 施工进度控制8。6。1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及劳动力曲线图8。6。2 标准层流水施工进度计划8.6。3 分阶段施工进度计划8。6。4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8.6。5 施工进度控制与保证措施8.7 季节性施工措施8.7。1 雨季施工组织技术措施8.7.2 冬期施工组织技术措施8.8 质量控制措施8.8.1 物资控制8.8.1.1 采购要求8.8.1。2 采购信息8。8。1。3 物资进场验证8.8.1.4 复试及见证取样8.8。1.5 物资标识8.8.1。6 物资质量检验试验标准8。8.1。7 不合格物资处置8。8。2 监测装置的控制8。8。2。1 校准和检定8。8.2。2 监测装置的维护和贮存8。8.3 施工过程产品的控制8.8。3。1 施工过程产品检验试验项目和依据标准8.8.3。2 隐蔽工程验收要求8.8.3。3 新技术控制8.8.3。4 特殊过程控制8.8。3。5 安全和功能检验项目和标准8。8.4 竣工工程的控制8。8.4.1 主要功能抽查和依据标准8.8.4.2 观感质量检查要求8。8。5 成品保护措施8.8。5。1 物资防护措施8.8。5。2 施工过程产品防护措施8.8.5。3 竣工工程防护措施8。8。6 分包方控制措施8.8。7 记录要求8.9 职业健康安全控制8.9。1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8.9.2 目标及管理方案8.9。3 安全管理措施8.9.4 安全技术措施8.9。5 文明施工措施8.9.6 消防措施8。9。7 季节性安全措施8。9。8 应急准备与响应8.10 环境保护措施8.10.1 环境因素评价与重要环境因素8。10.2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8。10。3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8.10.4 环境保护技术措施8.10.5 应急准备与响应8。11 降低成本措施8。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12。1 施工期:施工准备期,单位工程工期,工期节约效益8。12.2 劳动生产率:施工项目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不均衡系数8。12.3 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指标8.12.4 施工安全:事故频率控制指标8.12.5 机械使用:施工机械完好率,施工机械利用率8。12。6 临时工程:临时工程费用比例8。12.7 模架体系:模架体系费用比例8.12。8 材料节约:主要材料节约百分率8.12.9 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额,降低成本率9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按照本办法第 4 章“职责”规定执行,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10 施工组织设计的发放与保存10。1 施工组织设计由办公室负责发放,作好发放记录。施工组织设计的持有人应妥善保管.如有岗位变动交接时,原岗位人员应将施工组织设计移交接替人员。施工组织设计应作为施工技术资料之一交付建设单位和归档。11 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11.1 施工组织设计的版幅采用 A4 纸,附表和附图可根据需要采用 A3纸等对折装订,排版顺序是:封面、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目录、文字部分及图表、附录。11.2 施工组织设计正文的文字采用 4 号字。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要求数字正确、用词规范、文理通顺、语言简练、排版装订整齐、印刷清晰。11.3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注意技术保密,涉及到技术专利或需要保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配方的关键技术资料的数据可不编入施工组织设计中。11。4 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批后,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修改。如有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或在执行过程中提出了更科学、更合理、更适用的施工方案时,应按原编审程序修改和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并填写施工组织设计变更审批表。11。5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审核、审批签字、加盖公章后方能送监理单位,复审批准后才能实施。12 分析总结工程竣工后,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及执行效果逐项进行分析,对实际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评价计算,总结成功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在一个月内将总结材料报公司工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