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城市负责人绩效考核分析报告2.pdf
10 月份各城市负责人绩效考核分析报告一、概述为明确合理评价各城市负责人的工作成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创造性,达成持续改进之目的,人力资源部组织公司 10 月份的绩效考核,本次考核区总及各城市负责人 29 人.二、绩效分析1.1.各分数档员工分布各分数档员工分布考核成绩 8089 分,共计 2 人,占比 7%;70-79 分,共计 1 人,占比 3%;69-69 分,共计 3 人,占比 10;5059 分,共计 6 人,占比 21;4049 分,共计14 人,占比48;3039 分,共计 2 人,占比 7%,低于10 分,共计 1 人,占比 3,详情见下表;序号12345678910分档90-10080-8970796069505940-493039202910190-9人数02136142001占比0%7%3102148%7%0%03%以上数据显示,绩效成绩分布基本合理,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70 分以上 10,40 分以下 10%,中间人员 80;这说明本次绩效考核基本能够区分员工优劣,但是本次考核平均分为 50 分,平均分较低,说明绩效目标设定难度较高。2 2、各分数档中各个部门所占比重、各分数档中各个部门所占比重分档东区西区新区区域90-10080-8970-79606950-5940-49303920-2910190-9人数0002451000占比00%0%676729%50000%人数0211241000占比0100%100%33%3329500%00%人数0000050001占比0%0%0%0036000%100%以上数据显示,各分数档占比中,70 以上分数分布中,主要集中在西区,40 分以下员工,每个区一人,其他分数均能平均分布,说明本次成绩分布基本合理;3.各部门中各分数段占比各部门中各分数段占比分档占比9010080-8970-7960-6950-5940-4930-3920-29101909东区人数0002451000占比00017334280%000211241000西区人数占比018%9918%36%9%000%0000050001新区人数占比00%00%0%83%0%0%017%以上数据显示东区员工分布在 30-69 分之间,西区分布在 30-89 分之间,新区分布在 0-49 分之间,各部门员工主要分布在 4059 之间;这说明高分人员主要集中在西区,同时,新区员工全部分布在49分以下,显示新区较东区及西区目标设定难度不一,新区目标可实现性差;三、10 月份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1.1.指标设计指标设计1.1 问题:1.1。1 公司对于各城市的考核采取“指标考核+加减分项+一票否决的指标结构;指标考核采取“会员+流量+收入”考核结构,权重对比为“2:1:7”,对于各城市负责人的考核业绩指标占比 100%,对于其他运营指标的关注较少;1.1。2 对各城市考核项目设计中,每月对于“XX 团购”及“增值服务均有考核,虽然比重总共占比 10%,但以上考核项目在时间上均有不确定性,不适合作为月度要求;1。1.3 对各城市的考核中收入占比 70,但实际得分普遍较低,最改分 40 分,最低分 2 分,各城市负责人得分主要集中在 1030 分之间,说明本项目要求设置可实现性差;1.2 建议:1.2。1 降低对于各城市负责人业绩考核的比重,增加对于内部运营考核的比重,公司关注各城市的业绩没有问题,但忽视了,良好的运营是良好的业绩的保障,只有具有良好的运营能力,才能具有持续获得高业绩的能力。1.2。2 对于“XX 团购”及“增值服务”等发生频率不固定的项目,可采用年度、半年度或者季度考核一次的方式;1。2.3 对各各城市负责人的考核方式及考核周期进行调整,对于各城市负责人可采用“平衡积分卡”的考核方式,对于各城市负责人的考核增加内部运营及员工成长等方面的考核,使考核更加全面,提升各城市的运营,保证各各城市持续获得高绩效的能力;考核周期可以采用“年度+季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年度+月度”等考核周期,根据不同时间对于各公路港的不同要求,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2.2.红黄牌制度红黄牌制度2。1 问题:2.1。1 公司内部建立起来了红黄牌制度,但缺少红黄牌抵消制度来平衡红黄牌制度的结果;2.2 建议2。2。1 建立红黄牌的抵销制度,如在年度内或者半年度内完成公司某项重要指标,可以抵销之前累积的红黄牌,以及因为得到红牌所带来的处罚;四、小结公司在各城市负责人的考核方面,可以达到区分优劣的目的,但考核指标及周期太为单一,对于各城市负责人的考核应该更为全面;对于考核制度不断进行优化,推动绩效考核真正形成闭环,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