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施工设计》[浙江]抛石防波堤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doc
-
资源ID:72508051
资源大小:1.22MB
全文页数:9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组织施工设计》[浙江]抛石防波堤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doc
建筑类资料及软件团购:施工组织设计一、文字说明 1 编制依据1.1 招标文件(1) 舟山市 渔港防波堤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 舟山市 渔港防波堤工程施工图设计图(3) 施工招标文件补充文件1.2 有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规定和法规(1)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2)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98)(3)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4) 港口工程施工规范(JTJ254-98)(5) 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和规范1.3 我公司“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文件。2 工程概况2.1 地理位置及主要工程内容2.1.1 地理位置舟山 渔港位于舟山市普陀区,舟山本岛南部。港区位于 岛西南部。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地震烈度为七度。 2.1.2 主要工程内容 500m长抛石防波堤一座 2.2 自然条件2.21 气象本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台风和寒潮经常袭击或影响本地区。根据普陀区气象站19611980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主要气象数据如下:2.21.1 气温年平均气温: 16.1月平均最高温度: 26.8(8月份)月平均最低温度: 5.5(1月份)极端最高温度: 38.2(1971年8月21日)极端最低温度: 6.5(1967年1月16日)2.212 降水 岛年平均降水量为1086.4mm,主要集中在39月。年降雨天数为117.4天。2.21.3 风况根据普陀区气象站19611990年的风况资料,本区常风向为偏NNW和偏SE。前者频率为34,后者为24。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也基本上以该两方向为甚。偏SW向不但出现频率最少且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也都最小,详见表1: 普陀站各向频率、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 表1 方向项目NNNENEENEEESESESSES频率P()9649457123平均风速V(m/s)5.55.34.24.94.24.44.95.84.6最大风速Vmax(m/s)352428322024282414 方向项目SSWSWWSWWWNWNWNNWC频率P()2123412133平均风速V(m/s)4.23.03.03.55.25.75.6最大风速Vmax(m/s)15101222272528本区累年最大风速为35m/s,极端瞬时最大风速大于40m/s。2.2.1.4 台风和寒潮台风和寒潮均是本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本区易受台风侵袭。根据有关资料,19491989年影响本区的台风平均每年3.1个,最多年份为1978年达6个。除1949、1950年每年分别为1个外,其余各年都在2个以上。但近年来亦有全年未受台风影响的特例,如1991年。影响本区的台风一般集中在79月,其中尤以8月为最甚。19491989年期间对本区有极大和严重影响的台风共29个,风向以偏N风为主(17次),ESE风向2个。2.1.5 雾35月为多雾季节,其雾日占全年雾日的65。811月份为少雾季节,仅占全年的10。年最多雾日为49天,最少为25天。2.22 工程地质 根据2003年7月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审阅勘察研究总院编制的“ 渔港防波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拟建防波堤外海底地形起伏较大,海底面标高介于15.05.0m。2.2.2.1 地质分层本次勘察在场地范围内揭露的岩土层共划分为6个工程地质单元,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埋藏条件及空间分布情况自上而下依次分述如下:1层 含粘性土碎石、细砂:灰色,含有碎石(局部含量较多)及粗砂,松散,局部以含砾砂粘土为主(ZK2),饱和,层厚为0.200.50米,性质不一,分布于ZK1ZK3孔。12层 含粘性土碎石、细砂:灰色,稍密为主,含有碎石(局部含量较多)及粗砂,质不均,分布于ZK4ZK13孔。厚度为0.405.80米,性质尚好,为混合土。21层 粘土黄灰色褐黄色,可塑,干强度高,摇震反映无,韧性硬,土面光滑,含铁锰质斑点,湿,层厚为1.012.10米,厚度变化较大,除ZK13孔外均有分布。22层 卵石灰色,稍中密,仅分布于ZK2孔,厚度2.80米。3层 粘土青灰色,软塑,含腐植物,干强度高,摇震反应无,韧性硬,土面光滑,湿,层厚为1.009.90米,除堤坝两头(ZK1、ZK2、ZK3、ZK12、ZK13)外均有分布,性质较差,为主要压缩层。41层 粘土褐黄色,硬可塑,干强度高,摇震反应无,韧性硬,土面光滑,含铁锰质斑点,湿,厚度为1.206.40米,除堤坝头(ZK1、ZK12、ZK13)外均有分布,性质较好。5层 含角砾粘土褐黄色,可塑,含3050左右的碎石及少量角砾,角砾为中密状,ZK2、ZK13孔缺失,厚度为2.08.40米,性质好,为混合土。61层 强风化凝灰岩褐黄色,岩芯呈碎块状,强风化,起伏大,两头埋藏浅,中间深,一般层顶标高为2035米。62层 中风化凝灰岩青灰色,岩芯较完整,两头埋藏浅,中间深,性质好。本层未揭穿。上述各层在场地中具体的埋藏及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从图21剖面分析,堤坝两头基岩起伏大,中间地质分布较稳定,图22剖面上部变化较大,ZK5孔有12层且较厚,ZK3、ZK4薄,21层厚度也变化较大,深部地层尚可。图23剖面地层分布稳定,图24剖面地层无3层软塑粘土分布,21层变化较大,基岩也起伏较大,图25剖面3层粘土地层变化大,厚度2.609.90米,下部地层尚稳定。2.2.22 岩土工程分析工程地质单元层的岩土参数统计和确定通过本次勘察获得的土工试验成果及动探数据,按层进行统计,统计出最大、最小、平均值、变异系数、各层地基土的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见附表,特殊试验统计成果可见下表2。通过对各种土试验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大部分指标反映了土的基本特征,指标准确可靠。从统计成果分析,一般各地基土主要物理指标(W、e、WL等)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1,属低变异性指标:力学指标(a1、E0.1-0.2)的变异系数一般在0.10.2之间,属于变异性指标。根据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及浙江省标准,结合各岩土层试验指标,提供岩土层容许承载力fd及压缩模量值Es详见表2供设计使用。岩土层工程地质单元层评价通过对此次勘探获得的各岩土层的主要力学性质指标的分析,对场地内各层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分述如下:11层 松散,土质不均,承载能力较低且厚度较薄,因而此层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12层 以碎石为主,局部松散状,性质一般,当厚度较大时可作持力考虑。其分布于ZK2ZK13孔,厚度变化较大。21层 粉质粘土:属中等略偏高压压缩性土,承载能力尚可,但其下卧层3层粘土工程性质较差。可作为持力层考虑,但应进行下卧层强度验算。3层 软塑粘土:属中等偏高高压缩性土,承载能力较低,局部状态很差(接近流塑),不宜作基础持力层。41层 粘土、5层角砾土、6层凝灰岩:属中低低压缩性土,承载能力较高,工程性质良好,均可以作为基础持力层,但要注意其顶板起伏很大。综上所述,场地中12层、21层粉质粘土可考虑作浅部持力层。地基基础方案的建议根据设计,堤顶标高为9.5米,而水底标高最深达14.00米左右,当采用堆石坝时,堆填高度达23.5米,荷载较大,21层和3层土均不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设计应进行堤坝稳定性验算,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处理,如堤身加土格栅,进行填土预压、放缓坡率等,必要时采用桩基等措施。具体基础形式由设计单位根据断面形状、地质条件及指标,综合考虑造价、安全性等因素后确定。2.2.2.3结论及建议1、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值详见表2中各值。2、各层土的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附表。特殊试验指标见表2。3、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场地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区内,拟建场地土属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无液化土层。4、场地中12层、21层粉质粘土可考虑浅部持力层, 41层粘土、5层角砾土及6层凝灰岩均可以考虑作为基础深部持力层。根据拟建场地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当考虑采用厚度较大的 12层、21层粘土(ZK13处以凝灰岩)作为基础的持力层时,应进行下卧层的强度验算及堤坝稳定性验算,必要时进行地基处理。5、施工时要求控制堆填速率,尤其是3层厚度较大处并应进行沉降监测。6、由于堤坝两头基岩起伏较大,与中间地质有较大差异,设计施工时应考虑其地质变化。7、本报告可作为防波堤施工图设计的地质依据。2.2.3 工程水文2.2.3.1 潮汐、潮流2.2.3.1.1 潮汐潮汐类型根据国家海洋局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2002年2月编制的“舟山市普陀区 渔港水文测验分析报告”,由于水文测绘的验潮时间较短,进行潮位特征值计算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故引用历史资料分析潮汐类型。测验区属半日潮海区,即在一日内发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其高度比较接近,涨、落潮历时相差不一。潮流与潮位的位相关系根据水文测验报告,从东南方向注入测验区附近海域的太平洋潮波刚进入舟山境内时,基本保持了外海前进波的特性。当传到海岸或海岛附近,由于受到大陆和岛屿的阻碍、制约,潮波发生反射绕射,故进入本海域的潮波属前进波为主的变态潮波。最大流速并非发生在高(低)潮位附近,而是有一定位相差。2.2.3.1.2 潮流1、潮流运动形式由于港区地形变化大,故港区K1、K3、K4呈典型的往复流运动形式,K2站具有旋转流性质。2、单宽潮量经对实测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出下表的结果: 单宽潮量 测站潮次潮型潮量(m3)方向( °)K1大潮涨潮191600295落潮176600154小潮涨潮137000320落潮144600167K2大潮涨潮47700322落潮281800136小潮涨潮28200283落潮247500172K3大潮涨潮166730300落潮1665900117小潮涨潮577000318落潮211900141K4大潮涨潮409200313落潮439700143小潮涨潮342200310落潮2075001353、涨落潮流历时涨落潮历时是反映潮流不对称性的主要指标之一。除潮波变形外,还受气象、径流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表层受风的影响较大。平均涨落潮历时详见下表:测站潮型站 号K1K2K3K4平均涨5:492:356:326:14落6:3410:035:496:18平均涨、落潮历时 从表5来看,K1 、K2测站均为落潮流历时长于涨潮流,两测站涨落潮流历时分别为45分和7小时28分,可见K2测站落潮流历时远长于涨潮流,这于该处海域地形及流态有关。4、实测最大流速、流向各测站实测最大流速、流向见表68。表中测点最大流速为垂线上各层次中的最大值,垂线最大流速为垂线平均的最大值,它们通常发生在涨急、落急时。实测最大流速、流向 期 潮测站 测站涨潮落潮大潮小潮大潮小潮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K1测点97294563398014456154垂线88301513397415852134K2测点693183330211010177148垂线64320313019510265142K3测点228291673151891215785垂线214297563151731204782K4测点17631610730813914679131垂线1433158929611614463126实测垂线分层最大流速、流向(大潮) (单位:流速:cm/s,流向:°) 潮型表层0.2H0.4H0.6H0.8H底层垂线平均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涨潮97294962878829194302923097227988301落潮8044781537715280166651696915674158涨潮63321613246532269318643166331464320落潮9012895949598110101931188710695102涨潮215300222302216299228291219304183299214297落潮189121187121184116188118175121129130173120涨潮17631617131516731314031211931265338143315落潮13914612914412414412614110914369149116144实测垂线分层最大流速、流向(小潮) (单位:流速:cm/s,流向:°) 表8潮型表层0.2H0.4H0.6H0.8H底层垂线平均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涨潮51336563395233956339473404033551339落潮56176561545014948151601416314752134涨潮29316333023330132302302942729731301落潮77148711426514462136631405714265142涨潮56304533075931367315633175333756315落潮5785557953814383378686834782涨潮1073081042999529486289762966533389296落潮7913171120 67121661365313444131631262.23.1.3 潮位1、高程系统:85国家高程基准。2、特征潮位 平均潮差: 2.48m 平均高潮位: 1.58m平均低潮位: 0.89m平均潮位: 0.33m3、设计潮位 测站没有长期观察资料,选用定海测站19802000年共21年的年极值潮位资料, 测站1995年2月15日3月17日共31天逐时潮位观测资料,定海测站1995年2月15日3月17日共31天逐时资料,定海测站1999年1月2000年12月共2年逐时潮位资料进行相关分析而得。设计高潮位大连理工大学根据定海测站1999年年1月2000年12月逐日潮位观测资料按交通部颁发的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分析方法,得到定海的设计潮位(高潮累计频率10的潮位)为1.82m,设计低潮位(低潮累计频率90的潮位)为1.36m。 测站基面、定海测站基面及1985国家高程面之间的关系如下:1985国家高程基准 2.618m 测站基面 4.92m 7.538m定海测站基面图1 、定海基面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极端高潮位和极端低潮位依据定海测站19802000年21年潮位极值资料,按照交通部颁发的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分析方法,得到定海站各种重现期的极端高潮位和极端低潮位,详见表9:定海站不同重现期的极端高潮位和极端低潮位 表9重现期极端高潮位(m)极端低潮位(m)503.26-2.26253.08-2.20102.84-2.1252.64-2.0522.36-1.96由于 渔港和定海测站两地潮汐性质相似,地理位置临近,且均不受径流影响,大连理工大学采用同步差比法,将定海站资料推算到 渔港设计潮位,结果如下:设计高潮位: 2.17m设计低潮位: -1.79m不同重现期的极端潮位见表10: 渔港不同重现期的极端高潮位和极端低潮位 表10重现期极端高潮位(m)极端低潮位(m)503.94-2.93253.72-2.85103.42-2.7553.18-2.6622.84-2.552.23.2 盐度 从水文测验资料得知,测区内平均盐度值在27.04328.013之间,最大值为28.249,最小值为25.445。 另外,盐度值一般上层较小,下层较大,小潮盐度大于大潮,涨落潮比较接近。2.23.3 波浪 港区没有波浪观测站,大连理工大学设计波浪推算是利用距离渔港东北方向约65公里处的东福山(东经122°45,北纬30°8)海军波浪观测站资料。用该波浪观测站19711990实测波高1/10年极值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东福山20m水深处不同重现期的波浪要素,详见下表 :东福山测波站20米水深处东南(SE)方向的波浪要素 波要素重现期(年)50251052H1/108.27.365.904.783.05HS6.756.044.813.882.45T平均10.39.88.77.86.2 大连理工大学再由东福山测波站资料推算 渔港工程外海20米水深处的设计波浪。以上表为依据,按照交通部颁发的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中各种累积频率波高间的换算关系,可得到 渔港工程外海20米水深处的东南(SE)方向的不同重现期的波浪要素,详见表下: 渔港工程外海20米水深处东南(SE)方向的波浪要素 波要素重现期(年)50251052H1(m)9.68.666.965.653.63H1/10(m)8.27.365.904.783.05HS(m)6.756.044.813.882.45H平均(m)4.403.943.082.481.55T平均(S)10.39.88.77.86.2再由海外20米等深处推算出不同潮位条件下防波堤轴线处设计波要素详见下表: 渔港水深处SE方向波浪要素 水位(m)特征波高(m)周期位置水深线H平均H1/3H5H4H1smm3.943.685.085.725.846.5410.30505.02.173.604.865.355.465.791.792.813.944.736.667.517.668.585010010.02.174.546.397.237.348.261.794.345.736.306.426.993.944.596.767.858.059.2610022013.52.174.546.767.807.969.101.794.506.307.087.268.153.944.666.727.627.778.7822031011.02.174.656.637.477.628.391.794.435.946.536.727.303.944.636.447.257.408.243103608.52.174.776.367.097.237.981.794.706.707.557.708.65360460103.944.546.487.307.458.372.173.765.145.775.886.564605105.01.793.684.915.395.495.77注: 重现期为50年,位置以 岛端为0,为极端波高。2.24 泥沙运动与港区淤积分析 国家海洋局东海工程勘察设计院于2002年1月22日至1月29日进行了大、小潮水文泥沙检测。共设4个测站,即K1K4,测站位置见附图2,4个测站的全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和最大、最小垂线平均含沙量分析如下。2.24.1 泥沙运动2.24.1.1 含沙量悬沙含量是河口、港湾水域的一个重要环境参数。它的分布及随时间系列的变化,对于港湾岸滩的冲淤变化、水化学要素的分布、污染物的搬运以及海水生物量,均有明显的影响。4个测站的全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和最大、最小垂线平均含沙量统计见表14:垂线含沙量统计表 单位:kg/m3 站号潮次最大最小平均K1大潮0.6600.2510.461小潮0.6350.1190.372K2大潮0.7530.1960.470小潮0.5600.1780.342K3大潮0.7000.2610.444小潮1.0310.0510.331K4大潮0.6650.1860.476小潮0.5210.0940.296由上表可知,测区各站垂线平均含沙量(潮次平均)在0.3860.417kg/m3 之间,4个测站平均为0.399kg/m3。含沙量分布特征:K1、K2测站相对较高,分别为0.417kg/m3和0.406 kg/m3,K3、K4测站相对较低,分别为0.388 kg/m3和0.386 kg/m3。总体来说,4个测站的含沙量相差不大。2.24.1.2 输沙率 输沙率是表征某一垂线上涨落潮的单宽输沙状况。经统计,4个测站大、小潮涨、落潮垂线输沙率见下表:站号潮次涨潮落潮涨落输沙率方向输沙率方向输沙率(kg/s)( °)(kg/s)( °)(kg/s)K1大潮1.982941.961540.03K21.443221.771350.32K316.5930019.151172.57K45.003134.321430.69K1小潮1.023201.071670.05K20.392841.091690.07K33.053192.201410.85K42.073091.331340.74 从上表可知,本测区内4站点输沙率涨潮输沙方向在284322°之间,落潮输沙方向在117169°之间。 测区内输沙主要特点是:除K1测站大潮、K3测站小潮及K4测站的大、小潮为涨潮输沙占优势外,其余各测站各潮次皆为落潮输沙占优势。2.24.1.3 悬沙粒径 4个测站大、小潮全潮(落憩、涨急、涨憩、落急)平均及最大、最小粒度统计见下表 : 悬沙粒度特征统计表 单位: um站号潮次D50MZ最大最小平均最大最小平均K1大潮11.836.979.4615.748.9111.53小潮10.367.618.7713.979.0610.64K2大潮12.897.649.7814.319.4411.61小潮9.557.398.2613.068.729.86K3大潮10.566.849.0912.718.6711.13小潮9.143.887.9011.527.089.79K4大潮39.757.7611.0034.329.2513.06小潮11.145.878.6915.237.9310.72 从上表可知,中值粒径D50,4个测站平均粒度为7.911.00um,最大为39.75um,最小为3.88um:平均粒径M2平均粒度为9.7913.06um,最大为34.32um,最小为7.08um,皆属细粉砂类型。2.24.1.4 底质特征 测区内底质为粘土质粉砂(YT),K4测站未采到底质表层样。其它测点的底质情况见下表: 底质类型及其粒径组成() 表17站号潮次砂粉砂粘土沉积物名称K1大潮4.4070.6224.98YT小潮3.3970.1826.43YTK2大潮1.6064.0334.37YT小潮1.1166.4732.42YTK3大潮2.7168.728.59YT小潮2.9667.5929.45YT2.24.1.5 结论 1、含沙量的平面分布K1、K2测站相对较高,K3、K4测站相对较低。由于测区内各测站相距不远,因此含沙量也相差不大,垂线平均含沙量一般为0.30.4 kg/m3左右。 2、含沙量的垂向分布为表层低、底层高,表层大多在0.3 kg/m3以下,底层大多在0.4 kg/m3以上。 3、从含沙量的时间分布来看,大、小潮及涨、落潮变化不大,总体上涨、落潮的含沙量相差一般为0.010.02 kg/m3。 4、测区内各站点输沙率,涨潮输沙方向在284322°之间,落潮输沙方向在117169°之间。单宽净输沙方向K1测站的小潮、K2测站大、小潮及K3、K4测站的大潮皆与涨潮方向基本一致。 5、悬沙中值粒径D50在7.9013.06um之间,平均粒径MZ在9.7913.06um之间,皆属细粉砂类型。 6、底质底沙中值粒径介于0.0130.022mm,皆为粘土质粉砂一个类型。从中值粒径分布看,K1测站相对较粗(20.3321.79um)。 另外,根据浙江省 门外2530万吨级航道工程水文泥沙测验成果夏、冬两次实测资料表明,夏季测次(1994年6月观测)平均值为0.0090.380 kg/m3;冬季测次(1994年12月1995年1月观测)平均值为0.0160.753 kg/m3。可见冬季含沙量明显大于夏季,含沙量季节性变化明显。2.24.2 工程前后港区泥沙回淤变化 渔港总体规划主要阻流工程为修建防波堤(长山岛与 岛之间)和滩涂围垦方案。 渔港工程前后回淤分析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作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根据南科院2002年5月编制的“浙江省舟山市 渔港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报告”,防波堤工程修建前涨急时港区内及港区前沿流速较大,一般超过1m/s,泥沙不易在此停淤,港区内及港区前沿保持了较好的水深。修建防波堤后,落急时防波堤港内流速减缓,堤外侧形成了较大的洄流区,涨急时港区前沿形成以较大洄流区,泥沙在此落淤。围涂(一)、(二)、(三)区位于岸线不规则凹陷处,适当的围涂可使岸线平顺,从南科院报告中提供的围涂实施后落急和涨急流畅图,可见围垦并未对流场产生影响,港区淤积 主要由回流引起的。 由于修建防波堤工程后,港区淤积范围较大,淤积强度偏高,为减少工程后港区回淤强度南科院配合设计单位对防波堤全封闭,防波堤一侧留口门宽度60m及150m二个方案,在此基础上有提出离岸340m处留底宽20m,底高程2.0m,边坡1:1.5,称为双口方案及口门错开等5个方案,进行回淤分析研究,使港区回淤强度得到改善,尤其是双留口组合方案形成后,由修建防波堤引起的回流大部分破坏,年回淤强度也较前几个方案大大减少,仅在4345、4951、5658、64、7778点淤积强度超过0.5m。而这些点本身位于深水区,离岸较远段深水区的泥沙淤积不会影响船舶进出及作业。各方案年淤积强度详见表18、19。上述方案口门宽度均未考虑堤头结构型式。 单口门方案形成后港区主要回流区不复存在,仅在长山岛侧有回流,港区淤积强度大幅度减少,港区淤积强度为0.170.5米/年,比双门方案高,范围也大些,但渔船避风水域内的淤积强度两方案基本相同。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会专家组意见,设计经过反复研究,考虑到双口门方案在堤身形成三个堤头,结构设计施工难度大,故推荐单口门方案。22.5 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1991年12月出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舟山本岛及附近属七度地震烈度区,故 渔港防波堤工程按七度地震烈度设防。2.26 自然条件评价 渔港位于舟山似普陀区,舟山本岛南部。港区位于 岛西南部。渔港西、西北、南、东、东北方向岛屿众多,掩护条件好,但东南面向大海敞开,东南向浪可直冲港区,拟建防波堤堤前波高H1max9.26m,Hsmax6.76m,H5max7.85m,使防波堤结构设计难度大,方案比选余地小。港区水域开阔,水深条件好,但深槽和浅水区相间存在,水下地形复杂,增加了防波堤平面布置的难度。 渔港作为舟山地区的一个渔港,距长江口较近,海水中含沙量偏高,故阻水建筑物的建设必然会在港区形成淤积,淤积问题关系到港口的存亡。防波堤的建设总是阻水的尚且本港波高浪大,建设透空式及浮式结构又不可行,故在平面布置上寻找一个较为妥善的解决防浪与淤积二者矛盾的方案是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即建堤后,堤后港区掩护面积基本满足本港渔船避风要求,而且港区及航道潮流通顺,少回流。2.3 本工程结构2.3.1防波堤结构舟山市 渔港防波堤工程为斜坡抛石堤结构,总长约500m,内外坡均设有戗台,外侧有有护底块石。防波堤顶宽度为10m,防浪墙顶宽1m,底宽1.5m;外侧戗台上下安放16t或18t扭王字块护坡,水下棱体顶面及坡面用12t扭王字块护面,垫层为5001000Kg块石;护底块石为150250Kg块石,宽度为30m;内侧护面采用现浇C25砼框架,框架内填掺石砼;戗台为现浇C25混凝土,戗台下采用7501500Kg块石(断面0+300+110部分)和300500Kg块石护坡。 2.3.2 主要工程数量表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 目 名 称单位数 量备 注1C30砼扭王体制作12tm35230.422C30砼扭王体制作16tm312289.093C30砼扭王体制作18tm318910.594扭王体堆放12t块10025扭王体堆放16t块17666扭王体堆放18t块24167扭王体水下安放12t块10028扭王体水下安放16t块12709扭王体陆上安放16t块49610扭王体陆上安放18t块59511扭王体水下安放18t块182112C25掺石砼胸墙m38898.36掺石25%13C25掺石砼护面m33106.81掺石15%14C25砼框架梁m31555.5715C25砼戗台m33953.6916片石垫层m3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