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河北省广平一中2020-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pdf

    • 资源ID:72519027       资源大小:1,002.9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广平一中2020-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pdf

    1 注意事项:1.答卷注意书写清楚。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广平一中 2020-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总分 100 时间 90 分钟 第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75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有关果酒发酵、果醋发酵、腐乳制作前期发酵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都可以使用自然界微生物作为菌种 B.发酵的实质都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C.控制的发酵温度、培养基成分有所不同 D.发酵过程中必须尽可能防止杂菌污染 2.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 和 RNA 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果酒时瓶口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 4.很多东北人冬季喜欢腌制酸菜,在腌制初期,将菜坛子加满水密封,其原因是()A防止水分蒸发 B防止菜叶萎蔫 C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 D有利于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 5.在一普通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下面左图,在右图的相关坐 标曲线图中,不正确的是()2 A B C D 6.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 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 C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 D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 7.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 12 h 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 CO2 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20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8.下图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C)9.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加盐腌制的目的不是为了 A调味 B调 pH C析出豆腐中的水分 D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10.如右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 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 5 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 12345 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11.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 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 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 3 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A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B固氮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 C固氮细菌、霉菌、放线菌 D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12.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将各成分加热溶解后倒平板 B取 104、105、106 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 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 2448 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13.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碳源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14.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是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 15.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16.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 B C D 17.下列关于细菌、放线菌、霉菌培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不相同 B.都要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 4 C菌落特征最好以表格的形式记录 D.都表现出稳定的相同的菌落特征 1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发酵液中果酒产生与否可用重铬酸钾,观察颜色是否变蓝 B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可通过比色法观察灰绿色的深浅来判断 C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可用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尿素为唯一氮源培养基是否出现紫色来 判断 D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用刚果红染色法 19.根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下列寻找目的菌株的思路不正确的是()A从热泉中寻找耐热细菌 B从成熟的葡萄皮上寻找酵母菌 C从贫瘠的土壤中寻找分解尿素的细菌 D从树林的腐殖土中寻找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20.“筛选”是分离和培养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中不能筛选成功的 是()A在全营养的 LB 培养基(普通培养基)中,筛选大肠杆菌 B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筛选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C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D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筛选抗盐突变体植物 2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22.检验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A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实验桌培养 B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窗台培养 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D将已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23.下列是对农作物和农作物在同一土壤中 N、P、K 三要素肥效试验结果。“+”表示 施肥,“-”表示未施。下列结论正确的是()肥料成分 试验产量与 原产量比(%)氮肥 磷肥 钾肥 农作物-68-+100+-+70+-89+100 农作物-35 5 -+48+-+68+-91+100 A农作物的氮素来自固氮菌 B农作物的氮素来自固氮菌 C对农作物来说,磷钾是必需元素,氮是非必需元素 D不同的农作物对磷钾的需要量是相同的 24.在涂布平板操作时错误的是()A.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 B.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 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 810 s 再用 D.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25 下列关于花药培养过程中注意事项的叙述,正确的是()A花药培养成功与否与材料选择无关 B花药培养成幼苗后,一定不能分瓶培养 C花药培养成幼苗的过程中,除了适宜的温度、pH 等,还要注意光照 D一般地讲,材料选在单核期时花药培养成功率较高 26.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灭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植体可以用酒精消毒 B镊子等器械需酒精灭菌 C操作前手需酒精消毒 D培养基需高压蒸汽灭菌 27.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同一种植物材料培养的难易程度相同 B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植物激素 C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互相独立的 DpH、温度、光照条件等对植物组织培养特别重要 28.花粉植株能否诱导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是()A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 B就同一种植物来说,所选植株的生理状况 C接种密度 D材料的低温处理效果 29.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会影响实验结果。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两种激素用量的比例影响实验结果 B两种激素使用的先后顺序影响实验结果 C两种激素使用时的浓度影响实验结果 6 D以上说法全部正确 30.关于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全部正确的为()接种室要消毒 无菌操作 接种时可以谈话 外植体如茎段、茎尖可随机 放人培养基 接种时要防止交叉污染 接种完立刻盖好瓶口 A B C D 31.花药培养技术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A培养基配制方法 B无菌技术 C接种操作 D选材 32.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用悬浮液培养胡萝卜单个细胞可形成可育的植株 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用烟草组织培养的单个细胞形成可育的完整植株 A B C D 33.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的难点之一是材料的选择,下列有关材料选择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A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盛花期的花药 B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小孢子四分体期的花粉 C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略微开放的花蕾 D从检测花粉的实验方法看,应该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花粉样品临时装片 34.下列有关花药离体培养,说法正确的是()A对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色 B材料消毒时需先用酒精浸泡,再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较强 D若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释放出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 化成再生植株 35.如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 b 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 7 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 d 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b 过程中进行诱变处理后培养,可筛选出抗逆性强的突变体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36.要将菊花茎段细胞培养成完整的植株,需要()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离体状态 导入外源基因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 素选用生长旺盛的嫩枝 A.B.C.D.37.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 pH、温度和溶解氧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 38.目前,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属于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是()A酶对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对高温、强酸、强碱非常敏感 B加酶洗衣粉因为额外添加了酶制剂,比普通洗衣粉更易污染环境 C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D酶的催化功能很强,但需给以适当的营养物质才能较长时间维持其作用 39.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接将酶制剂添加到洗衣粉中制成加酶洗衣粉 B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 C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D加酶洗衣粉相对普通洗衣粉来说有利于环保 40 固定化酶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 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 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 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8 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 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 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 3 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 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41.某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 用该植物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培育,发育成完整植株。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 用该株的()A茎尖 B子房壁 C叶片 D.花粉粒 42 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B细胞分化在胚胎时期达到最人限度 C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种类会发生变化 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保持着全能性 43.现有 4 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分别装有:溶解着 DNA 分子的 NaCl 溶液、大 肠杆菌超标的自来水、葡萄糖溶液及淀粉酶溶液。下列用于鉴别这 4 种溶液的方法 的叙述,不恰当的是()A各取 4 种液体少许,分别倒入 4 支试管中,再缓慢加入蒸馏水,出现丝状物的为溶 解着 DNA 的 NaCl 溶液 B各取 4 种液体少许,分别加入 4 个含有伊红美蓝的培养基中,把培养基放在适宜 条件下一段时间,出现深紫色菌落的培养基上加入的液体是大肠杆菌超标的自来水 C各取 4 种液体少许,分别放入 4 支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在温水中加热,出现 砖红色沉淀的为葡萄糖溶液 D各取 4 种液体少许,分别放入 4 支试管中,滴入少量碘液,溶液变蓝的为淀粉酶溶 液 44.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 9 的是()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 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酸碱度有关,与污物或衣物的性质无关 C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失去疗效 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45.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 果胶酶能将果 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 果胶酶 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 组成果胶 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A B C D 46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蛋白质、脂肪等水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 加酶洗 衣粉最常用的酶制剂是酸性蛋白酶和酸性脂肪酶 使用加酶洗衣粉可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被特殊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遇水后溶解 实际生活中,用加酶洗衣粉的水温在 2535较适宜 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宜用加酶洗衣 粉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衣服的承受能力 A B C D 47.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他的实验设计 如下:设置两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两组实验的洗衣粉用 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 涤方式等全部设置为相同 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 对这个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A未设置对照实验 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C没有自变量 D因变量不能描述 48.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的发酵,结果发现产生的酒精很少,可能的原因是 ()10 干酵母未进行活化处理 CaCl2 溶液浓度过高 加入酵母细胞前海藻酸钠溶 液未冷却 活化酵母菌用的是蒸馏水 A B C D 49.如果探究 pH 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果胶酶用量对果胶酶促 反应速率影响的三个实验中,实验变量依次为()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 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 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 D.pH、温度、果胶酶用量 50.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变量控制方法正确 的是()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研究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不必考虑 B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需尽可能保证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 C水温属于本研究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相同且恒定 D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 11 考场 考号 姓名 班级 总分 第卷 二、非选择题(共 25 分)51.(8 分)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 3 等份,进行 3 组 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 1 种或 2 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 布上的 2 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水温/10 20 30 40 50 组别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清除血渍 时间/min 67 66 88 5 2 5 1 83 3 6 3 4 77 1 1 1 2 68 9 1 1 67 清除油渍 时间/min 93 78 95 8 7 6 3 91 8 2 4 6 85 7 5 2 7 77 6 9 8 68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 。甲组在 洗衣粉中加入了 。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3)如果甲、乙和丙 3 组均在水温为 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 3 组洗涤效果 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是否有差异 。12 理由。(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用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 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 。理由。52.(9 分)如图表示花药培养及单倍体育种的大致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是把幼小的花药分离出来,在无菌条件下放在 MS 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配制 该培养基时,需要的物质应该有(至少答四种)、。(2)过程是花药在 MS 培养基所提供的特定条件下脱分化,发生多次细胞分裂,形成 ,此过程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是 。(3)过程是诱导再分化出芽和根,最后长成植株,长成的植株(不考虑核与核之间融 合)是 _植株,其特点是植株弱小,高度不育,生产上无推广应用的价 值,若要使其结子结果,可在移栽后在幼苗茎尖滴加适宜浓度的 B 物质,通常用到的 B 物 质是 _。(4)过程与过程所用培养基有差异,主要是 _的差异。13 53.(8 分)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 种分离性能测定。(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 环境采集。(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 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 择 的培养基,并在 条件下培 养。(3)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 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 A 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获得图 B 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_,接种前要进 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 条件下 进行。14 广平一中 2020-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答案 一、1-5BDDDB 6-10CDCBD 11-15CADAA16-20CDDCA 21-25ACAAD 26-30BDADD 31-35DBDDB 36-40CACAD 41-45DCDBC46-50CAADB 二、51.答案:(1)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蛋白酶 蛋白酶和脂肪酶(2)专一性(3)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活(4)未运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因为酶未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 体上,也不能重复利用 52.【答案】(1)水、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蔗糖、琼脂、植物激素、有机物等(任答 四种即可)(2)愈伤组织或胚状体 有丝分裂 (3)单倍体 秋水仙素 (4)植物激素 53.答案:(1)海滩等高盐(2)以淀粉为唯一碳源 高温(3)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4)pH 调整 高压蒸汽灭菌 无菌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广平一中2020-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pdf)为本站会员(学****享)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