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类复习及巩固练习集锦.pdf
-
资源ID:72520075
资源大小:2.60M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类复习及巩固练习集锦.pdf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类复习及巩固练习集锦 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古音通假 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古今异义 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古今词义变化 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一词多义 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著名)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复习词类活用首先要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如“指”解释为“手指”是名词,解释为“指点”“指出”是动词。其次分析词类活用还要和同音词区别开来。有的词读音相同,写法也相同,但如果它们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就不是词类活用。如“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中的“足”是指“脚”,是名词;而“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句中的“足”是“充足”的意思。(1)故 故虽有名马。马说 (所以)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学过的知识)公问其故 扁鹊见蔡桓公 (原因、缘故)桓侯故使人问之 扁鹊见蔡桓公 (特意)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因此)广故数言于亡。陈涉世家 (故意)(2)间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隔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夹杂)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参与)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中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暗中)(3)绝 以为妙绝。口技 (极点)群响毕绝。口技 (停止、消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隔绝)(4)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观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景象、景观)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看)(5)病 君之病在肌肤。扁鹊见蔡桓公 (疾病、大病)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困苦不堪)(6)书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石壕吏 (信)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 (写)(7)上 上使外见兵。陈涉世家 (皇上)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 (身体上的)(8)见 昨日见军帖。木兰诗 (看见)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拜见)才没不外见。马说 (通“现”,显露)(9)比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裙中。核舟记 (靠近)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等到)(10)少 宾客意少舒。口技 (稍微)少时,一狼径去。狼 (一会儿)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年轻的)(11)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随从,跟随)小 惠 未 偏,民 弗 从 也。曹 刿 论战 (顺从,听从)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顺从)(12)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分给,分配)舟 首 尾 长 约 八 分 有奇。核 舟记 (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这里指八分挂零,说明很小)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隆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分内,名分)(13)文 属 予 作 文 以 记 之。岳 阳 楼记 (文章)文过饰非。(掩饰)(14)世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父子相继为一世)问 今 是 何 世。桃 花 源记 (时代,朝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 (世上)(15)业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事业,功业)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职业)(16)犯 作 奸 犯 科。出 师表 (触犯)(17)达 指 通 豫 南,达 于 汉 阴。愚 公 移山 (到,达到)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做官,显贵)(18)当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抵充,相抵)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对着,面对)当 立者 乃公 子扶 苏。陈 涉 世家 (应当)(19)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在之后)(20)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 (砍伐)齐 师 伐 我。曹 刿 论战 (攻打,讨伐)伐 无 道,诛 暴 秦。陈 涉 世家 (讨伐)(21)阴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水的南面,南岸)朝 晖 夕 阴。岳 阳 楼记 (阴暗)(22)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用言语规劝)以 塞 忠 谏 之 路。出 师表 (同上)(23)极 感 极 而 悲 者 矣。岳 阳 楼记 (极点,极端)此 乐 何 极。岳 阳 楼记 (尽,穷尽)南 极 潇 湘。岳 阳 楼记 (到)初 极 狭,才 通人。桃花源记 (极其,非常。这是副词用法)(24)国 夫 大 国,难 测 也。曹 刿 论战 (国家)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国都,京城)(25)备 前 人 之 述 备 矣。岳 阳 楼记 (完备)众妙毕备。口技 (具备,齐备)(26)径 少时,一狼径去。狼 (径直,一直)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直径)(27)将 爷 娘 闻 女 来,出 郭 相 扶 将。木 兰诗 (扶,持)上 使 外 将 兵。陈 涉 世家 (率领,统率)项 燕 为 楚 将。陈 涉 世家 (将帅,将领)(28)顾 顾野有麦场。狼 (看见)三 顾 臣 于 草 庐 之 中。出 师表 (看望、访问)(29)胜 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陈涉世家 (尽,全部)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优美)(30)复 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又)(31)称 先 帝 称 之 曰 能。出 师表 (称赞,赞许)袒 右,称 大 楚。陈 涉 世家 (号称)不 以 千 里 称 也。马说 (称呼)不 能 称 前 时 之 能。伤 仲永 (符合)(32)乘 比 至 陈,车 六 七 百 乘。陈 涉 世家 (量词,辆)公 与 之 乘。曹 刿 论战 同坐(一辆)战车(33)章 又 用 篆 章 一。核 舟记 (印章)(34)惊 便 有 妇 人 惊 觉 欠 伸。口技 (受惊)波 澜 不 惊。岳 阳 楼记 (振起)(35)属 忠 之 属 也。曹 刿 论战 (一类)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隶属,管辖)神 情 与 苏、黄 不 属。核 舟记 (类似)(36)策 执 策 而 临 之。马说 (鞭子)策 勋 十 二 转。木 兰诗 (记载)策 之 不 以 其 道。马说 (驱使)(37)奇 明 有 奇 巧 人 曰 王 叔 远。口技 (奇异)舟 首 尾 长 约 八 分 有 奇。核 舟记 (零数)(38)许 高 可 二 黍 许。核 舟记 (上下、光景)杂 然 相 许。愚 公 移山 (赞同、答应)(39)舍 便 舍 船。桃 花 源记 (丢下)屋 舍 俨 然。桃 花 源记 (房屋)(40)志 处 处 志 之。桃 花 源记 (记)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志)(41)寻 寻 向 所 志。桃 花 源记 (找)寻 病 终。桃 花 源记 (不久)(42)道 会 天 大 雨,道 不 通。陈 涉 世家 (道路)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仁政)伐 无 道,诛 暴 秦。陈 涉 世家 (正道)(43)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巩固)汝 心 之 固,固 不 可 彻。愚 公 移山 (固执)戍 死 者 固 十 六 七。陈 涉 世家 (本来)(44)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 潼关怀古 (衰亡)今 亡 亦 死。陈 涉 世家 (逃跑)河 曲 智 叟 亡 以 应。愚 公 移山 (通无)(45)举 今 亡 亦 死,举 大 计 亦 死。陈 涉 世家 (发动)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举用)是 以 众 议 举 宠 为 督。出 师表 (推荐)死 则 举 大 名 矣。陈 涉 世家 (成)(46)坐 众 宾 团 坐。口技 (坐着)但 坐 观 罗 敷。陌 上桑 (因为)满 坐 寂 然,无 敢 哗 者。口技 (同座)(47)食 谨 食 之。捕 蛇 者说 (喂食)退 而 甘 食 其 土 之 有。捕 蛇 者说 (吃)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吃)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通“饲”,喂)二、通假字归纳:(1)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陈涉世家(2)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陈涉世家(3)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发起)陈涉世家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陈涉世家(5)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上)木兰诗(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兰诗(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核舟记(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还有)核舟记(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核舟记(10)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11)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放)核舟记(1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置放)愚公移山(13)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愚公移山(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16)汤熨之之所及也。(“汤”通“烫”: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17)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扁鹊见蔡桓公(18)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药剂,汤药)扁鹊见蔡桓公(19)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陷)出师表(20)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出师表(2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露)马说(2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干,本领)马说(23)系向牛头充炭直。(直通值:价值、价钱)卖炭翁(24)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岳阳楼记(25)百废具兴。(具通俱:都,全都)岳阳楼记(26)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抗拒)公输(27)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抵挡)公输(28)公输盘诎。(“诎”通“屈”:折服)公输(29)自余为僇人。(“僇”通“戮”:遭到贬谪)始得西山宴游记(30)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晒)峡江寺飞泉亭记(3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2)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3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34)衡于虑。(“衡”通“横”:梗塞,指不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3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36)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口技(37)持其赀去。(“赀”通“资”:资材)越巫(38)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吗)陈太丘与友期(39)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三峡(40)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闲情记趣(41)傧者更道。(“道”通“导”:引导)晏子故事两篇(42)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什么)晏子故事两篇(43)圣人非所熙也。(“熙”通“嬉”:开玩笑)晏子故事两篇(44)辑以翡翠。(“辑”通“缉”:连缀)寓言四则之买椟还珠(45)宣王说之。(“说”通“悦”:高兴)寓言四则之滥竽充数(4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伤仲永(4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论语十则(48)屏弃而不用。(“屏”通“摒”:摒弃)为学(三)文言虚词用法归纳:(1)相对于实词而言,文言虚词没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主要用来组词成句,在句子中起语法作用。文言虚词中可以包括代词、动词、副词等类别,而这些词类按现代汉语的划分方式,应属实词。这是因为文言虚词的概念是沿用古代留存下来的传统提法,古人的语言观念不如今人明确,分类自然不够仔细。文言虚词大体可以分为:代词、介词、助词、叹词、副词、连词等候。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如“其”可以作代词。也可以是助词或副词,应结合其在语句中的作用,具体辨析。(2)确定虚词的意义,首先要确定词性。要确定词性就得掌握每个虚词的用法规律,要联系上下文作细致辨析。除此之外,还要弄清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如“之”作主语、谓语宾语则是代词或动词,若在主谓之间,则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翻译。复习虚词时要掌握虚词的使用方法:一是在语言环境中辨别词性和用法。如公与之乘这个之是涉及的对象,是曹刿,之是代词。二是从语法角度分析它的作用。就是看是否充当句子成分,充当了什么成分。如果没有充当成分,只起组合作用或表语气,就是助词。(3)在复习中,可以从虚词功能的角度作分类,以便于系统归纳掌握。A.起指代作用的虚词。包括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中“予”是“我”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吾、余等词。第二人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中的“若”是“你”的意思,此外还有汝、尔、乃等词。第三人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中的“其”是“他们”的意思,此外还有之、彼、伊等词。指示代词: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是”作“这个”讲。此外还有此、斯、夫、或等词。疑问代词: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孰”作疑问代词“谁”讲,此外还有何、安、药等词也是疑问代词。B.起限制或修饰作用的虚词。包括 程度副词: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中的“愈”作“更加”讲。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甚”作“很”讲。以为妙绝(口技)中的“绝”作“极点”讲。此外还有殊、稍、益等词均可充当表程度的副词。范围副词: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中的“咸”作“都”讲。众妙毕备(口技)中的“毕”作“全”讲。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中的“并”作“一共”讲。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中的“但”作“只”讲。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石壕吏)中的“唯”作“只”讲。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中的“止”通“只”,表范围。此外还有悉、俱、举等词都可以作表范围的副词。时间副词: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已”作“已经”讲,表时间。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中的“既”作“已经”讲,表时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中的“向”作“从前”讲,表时间。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元一焉(捕蛇者说)中的“囊”作“从前”讲,表时间。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中的“会”作“适逢”讲,表时间。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中的“素”作“平素,平常”讲,表时间。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记)中的“忽”作“忽然”讲,表时间。情态副词: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中的“诚”作“实在”讲,表示一种情态。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口技)中的“渐”作“渐渐”讲,表示一个变化的过程。尉果笞广(陈涉世家)中的“果”作“果然”讲,表示一种情态。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中“故”作“故意”讲,表情态。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中“几”作“几乎”讲,表情态。表谦敬、频率、重复的副词: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中的“敬”表谦敬。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中的“猥”和“枉”表降低身份的谦词。扁鹊出,桓侯又不悦(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又”作“再一次”讲,表频率。表语气或否定的副词: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中的“庶”表陈述语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中的“宁”表反问语气。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主(陈涉世家)中的“不”表否定。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中的“弗”表否定。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表否定。C.起关联作用或组合结构作用的虚词。表时间、处所、对象、方式、原因、被动、比较的介词:试用于昔日(出师表)中的“于”是一个表时间的介词,相当于“在”。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于”作“到”讲,表时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中的“于”后面跟地点,表处所。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中的“乎”也是一个表地点的介词,做“在”讲。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的“缘”作“沿着”讲,表方式。当窗理云鬓(木兰诗)中的“当”作“对着”讲,表对象。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中的“于”表对象,作“向”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以”作“凭”讲,表示对象。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以”也是“凭”的意思,但表示方式。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比”表比较关系。表并列、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转折、关联作用的连词: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中的“及”表并列作用。下视其辙,登就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曹刿论战)中的“遂”表结果的连词。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中的“苟”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当“如果”讲。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中的“藉第令”是一个表假设关系的连词。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而”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当“但”讲。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中的“而”表修饰关系。D.表结构的虚词。结构助词: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作“的”讲;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中的后一个“之”结构上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何陋之有”中的“之”在结构上充当宾语前置的标志。此外还有者、所等词可以作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盖-岁之犯死者有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中的“盖”表陈述的语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中的“者”表判断语气。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中的“焉”表肯定的语气。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中“乎”表询问语气。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中的“耶”表疑问语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哉”表反问语气。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矣”表强烈的感叹语气。E.表感叹的虚词一一叹词。.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中“嗟夫”表示作者的感叹。嗟乎!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嗟乎”表示陈涉对无人了解自己的感叹。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呜呼”表示作者无可奈何的感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噫”表示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感叹。(四)文言虚词举例、之(1)结构助词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的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2)语气助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补充音节,无实在意义。其 作副词“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还是 3以 作介词“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凭借 作连词“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由于“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用来 4.而 作连词分别表顺承关系、判断关系和修饰关系。例如|“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表顺承关系,不译 5.乃“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作“于是、就”讲“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表判断关系的动词,作“是”讲“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表人称的代词,作“你的”讲 6.于 作介词用,根据语言环境不同,意义各不相同。“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到“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比“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给 7.为 作介词“为天下唱。”(陈涉世家)替、给“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向“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被 焉 作助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表句末语气,不译 所 所与“以”结合表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表原因 作介词结构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乎 作语气助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吗 作介词“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相当于“于”,作“对”讲 2021 届中考语文常考 200 个成语汇总 1.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安然:平安;恙:疾病。2.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3.跋山涉水: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跋:在山上行走;涉:从水上经过,渡。4.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5.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6.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搬弄:挑拨。7.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本:原来;厉:猛烈。8.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变幻:不规则地改变。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匠心:巧妙的心思。10.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耻:耻辱。11.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用药治疗。12.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13.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14.不屈不挠:指在逆境中或恶势力、苦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屈:屈服;挠:弯曲。15.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16.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屑:认为值得。17.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了解。18.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19.不折(zh)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折:折扣。20.层峦叠嶂:形容山峰重叠,连绵不断。峦:山峰;嶂:像屏障的山。21.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畅:痛快,尽情。22.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23.称(chn)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称:适合,相当;如:适合。24.承前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承:继续,接续;启:打开,开创。25.惩恶扬善:惩治邪恶,褒扬善良。26.触景生情: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27.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旁通:相互贯通。28.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多用于比喻)。29.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30.当之无愧: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丝毫愧色。当:承当,承受。31.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32.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陇(lng):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33.滴水穿石: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34.断壁残垣(yun):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垣:墙。35.风调(tio)雨顺:指风雨适合农时。调:配合得均匀合适。36.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回:曲折环绕。37.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汤:沸水;蹈:踩。38.高屋建瓴(lng):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39.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40.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阿:迎合,偏袒。41.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处所。42.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行:行动;是:对,正确。43.根深蒂(d)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蒂:花、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44.功亏一篑(ku):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45.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惊吓,震惊。46.厚此薄(b)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同等看待。厚:优待,重视;薄:轻视,慢待。47.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焕然:形容有光彩的样子。48.豁然开朗:由昏暗狭窄一下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开始不明白,突然间一下子全明白了。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49.鸡犬相闻:鸡狗的叫声能够相互听得到。50.记忆犹新:过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犹:仍然,还。51.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喻:明白;晓:知道。52.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移:改变,动摇。53.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异:不同的;迁:改变。54.今非昔比:现在不是从前所能比得上的。昔:从前。55.斤斤计较(jio):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斤斤:过分计较。56.津(jn)津有味:形容很有滋味或很有趣味。津津:有滋味,有趣味。57.惊涛骇浪: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遭遇。58.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59.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比喻做事认真细致。60.井然有序:整齐不乱,次序分明。井然:整齐的样子。61.迥(jing)然不同: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迥:差得远。62.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63.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其名声,形容声誉极高。举:全;闻名:有名。64.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举:提出;反:类推。65.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66.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67.扣人心弦(xin):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心弦:受感动而起共鸣的心。68.苦口婆心:劝说不辞烦劳,用心像老太太那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69.脍(kui)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脍:切得很细的鱼和肉;炙:烤熟的肉。70.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71.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直:公正的,正义的。72.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挽:扭转,挽回;狂澜:汹涌的波浪。73.历历在目:形容清楚分明地展现在眼前。历历:(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74.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全:保全,使完整不缺。75.流连忘返:形容留恋于美丽的景色或其他美好的事物,舍不得离去。76.流离失所: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流离: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77.络绎(luy)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络绎:接连不断;绝:断绝。78.落英缤纷:落花繁多而凌乱。英:花;缤纷:繁多而凌乱。79.满载(zi)而归: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80.买椟(d)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81.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不受约束,随便。82.茅塞(s)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83.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84.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85.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86.名列前茅:指名次列在前面。名:名次;前茅:春秋时代楚国行军,有人拿着茅当旗子走在队伍的前面。87.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名:名义。88.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89.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漠:冷淡。90.默默无闻:不出名;不为人知道。91.难以置信:难于相信。92.迫不得已: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样(做)。迫:逼迫,强迫。93.破釜(f)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釜:锅。94.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形容某事或某活动充满了乐趣。穷:穷尽。95.杞人忧天:传说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比喻不必要的忧虑。96.气冲霄汉:形容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97.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恰:恰恰,正;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98.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99.牵强(qing)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勉强比附。100.前车之鉴:比喻当做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101.巧妙绝伦:精巧奇妙的,没有可以相比的。绝伦:独一无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伦:同类,同等。102.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103.情不自禁(jn):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104.情投意合: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心意相合。105.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106.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10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禁:忍住。108.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承受;怨:责怪。109.锐不可当(dng):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锐:锐利;当:抵挡。110.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顾:拜访。111.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112.舍生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113.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临:到;境:地方、境地。114.深恶(w)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恶:厌恶;疾:痛恨。115.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116.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117.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118.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119.势不两立: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存在。120.守株(zh)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121.首屈一指: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屈:弯曲。122.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12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落:下降;出:显露。124.水乳交融: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125.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126.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127.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素:向来,素来。128.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逐:追赶。129.随声附和(h):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随:跟随;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130.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131.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132.甜言蜜语: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133.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推:排除;陈:旧的。134.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完:完整,完好;璧:古代一种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135.万籁(li)俱寂: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俱:全,都。136.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137.妄自菲(fi)薄:过分地看轻自己。菲薄:瞧不起。138.闻鸡起舞:比喻志士及时奋发。闻:听到。139.唯利是图: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140.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141.无边无垠:没有边际。垠:界限,边际。142.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内心。143.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采:神采。144.无缘无故: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145.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146.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147.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都承受不起,形容非常高兴。胜:能够承担或承受。148.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149.鲜(xin)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150.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逸:安闲;致:情趣。151.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益:更加;彰:明显。152.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辅:辅助,帮助。153.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154.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翼翼:严肃认真。155.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156.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157.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和:平和,和缓。158.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悦:愉快,高兴;诚:真心。159.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160.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161.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162.栩栩(x)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163.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164.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梁:屋梁;股:大腿。165.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166.言简意赅(gi):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167.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168.杳(yo)无消息:没有一点音信。杳:远得不见踪影。169.夜以继日:日夜不停。170.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筹:计策,办法;展:施展。171.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172.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逸:安乐,安闲。173.依然如故:指人没有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174.依山傍(bng)水: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傍:靠近。175.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怡然:形容喜悦的样子。176.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177.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容:允许,让;辞:推辞。178.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179.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异:奇异。180.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181.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因:依据。182.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183.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184.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与:跟,和;俱:全,都。185.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186.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187.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接:交锋,接战;厉:磨砺,磨快,引申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前先磨一下嘴。188.载(zi)歌载舞:又唱歌,又跳舞,形容尽情欢乐。载:又,且。189.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190.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郑重:严肃认真。191.中流砥(d)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砥柱山,在三门峡,屹立在黄河激流中;砥:磨刀石。192.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