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pptx
-
资源ID:72528073
资源大小:22.38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pptx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第4、5课)认识论 (第6课)辩证法(第7-10课)社会历史观(第11课)价值观(第12课)人生观(第12课)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六课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ganz港珠澳工程建设gan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嫦娥五号探月1.是谁创造了这些丰功伟绩?2.这些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活动对象是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3.这些活动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人改造世界 客观世界 不是,而是物质活动87%May34%Fed一、实践及其特点(一)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注意:1.主体:人。而不是其他动物,是人类特有的活动。2.行为:改造。不是认识,不是想,而是做。3.对象: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主观世界。4.性质:直接现实性,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的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添加标题Conveniently iterate top-line alignments for wireless metrics.一、实践及其特点1.蜜蜂筑巢2.“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消费观3.行政机构改革4.牧民放牧5.学生认真学习6.人类探月7.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变革社会的实践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添加标题Conveniently iterate top-line alignments for wireless metrics.一、实践及其特点新疆牧民用北斗卫星系统放牧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一实践活动包括了实践的主体(牧民),对象(动物),工具(北斗卫星系统,手机终端等)。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实践的特点之一:客观物质性添加标题Conveniently iterate top-line alignments for wireless metrics.一、实践及其特点思考:牛放自己与牧民放牧有何本质区别?牧民放牧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人创造出了自然界没有的新的物质生产资料(北斗卫星系统)。实践活动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实践的特点之二:能动性添加标题Conveniently iterate top-line alignments for wireless metrics.一、实践及其特点思考:新疆牧民能够在家中实现远程放牧,离不开研制出北斗卫星系统的科研人员,也少不了政府部门对于牧民的帮扶和支持,更少不了牧民自身积极的参与。这说明实践活动具有什么特点?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实践的特点之三:社会性添加标题Conveniently iterate top-line alignments for wireless metrics.一、实践及其特点”牛羊跟着水草走,牧人跟着牛羊走。“是传统牧区生活的真实写照。引进北斗卫星放牧系统之后,牧民能在家里看电视,丝毫不担心在外觅食的200多只牛走失。未来,牧民们还想把北斗卫星导航项圈中的计步器和体温检测功能利用起来,从而真正实现智能放牧,扩大合作社养殖规模。结合下列材料说明实践活动具有什么特点?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实践的特点之三:历史性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月球上让羽毛与锤子从同一高度同时静止释放,则羽毛和锤子会同时落月吗?1971年5月,阿波罗15号登月,宇航员大卫斯科特做了一个物理小实验,他将一根羽毛和一把锤子同时丢下,由于月球表面不存在空气阻力,只受重力作用的羽毛和锤子同时落月。宇航员通过科学实验获得落月认识 认识是主体是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不是要获得认识只能通过实践?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获得认识的途径(两个)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 思考:是什么推动着我国对于月球的认识不断深化?嫦娥一号传回并制作完成的首幅月面图像嫦娥三号拍出的清晰的月球照片嫦娥五号成功带回月壤我国登月计划的三阶段我国的登月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是第一阶段:无人探月。这一阶段又分三步:绕月探测、月球车探月、采样返回。“嫦娥一号”奔向月亮并环绕月亮采集月表数据“嫦娥二号”奔向月亮,为“嫦娥三号”着陆器着陆月表做准备“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号月球车于2013年成功着陆于月表,并观测到月亮上的星空“嫦娥四号”携带新月球车在2019年1月完成首次软着陆与月球背面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一次任务中,连续实现我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着新的探索和研究(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促进认识的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生产,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美国登月造假是真的吗?谁来辩真假?证实了美国确实登陆了月球,是我们国家的嫦娥二号登月。,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传回的分辨率达7米、100%覆 盖月球表面的全月球影像图。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已发布的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图。最后制作完成的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分幅影像图产品,共746幅,总数据量约800GB,按照1比8万的比例全部打印拼接起来,片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在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上,可分辨出阿波罗11、12、14、15、16、17六艘飞船登陆月球的遗迹。美国登月造假论是假的。(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客观事物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言其明”多数人公认的观点权威的话原有的认识本身无法证明主观认识和认识的对象都不能充当标准。实践受主观认识指导改造客观世界联系主观认识联系客观事物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为什么要探索太空,1970年NASA给出了答案。“通过卫星进行监测与分析来提高食品产量,以及通过改善国际关系提高食品发放的效率。太空项目还有另外两个重要作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学素养。这些为登月发明的新技术同样可以用于地面上的工程项目。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项从太空项目中发展出来的新技术被用于日常生活中。太空项目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它为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了绝佳的实践机会,包括对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物理学和天文学、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等学科”。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升起的地球1970年,赞比亚修女给 Ernst Stuhlinger 博士写了一封信,修女问道: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他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以致用。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课堂小结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含义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练习题1.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报应。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陆探测的和谐。由此可见()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B.C.D.B解析:人类在实践中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报复后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证明了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正确,错误;早期、工业革命后和今天人们对河流的不同态度体现了;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改造世界,错误。练习题2.早全球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自启用以来,不断有新发现。2017年10月10日,“中国天眼”又发现2颗新脉冲星,距离地球分别约4 10光年和1.6万光年。这表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认识工具的发展延伸人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的发展通过实践产生的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标准真理性的认识对人们探索自然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A.B.C.D.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产生的科学理论属于“认识”,表述错误;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真理性的认识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中国天眼”又发现2颗新脉冲星,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说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符合题意;“中国天眼”的建造,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展,符合题意谢谢参与2021.05.10郭老师指出来的问题:郭老师指出来的问题:1.在讲实践的概念时候,可以把实践的要素讲清楚,后在讲实践的概念时候,可以把实践的要素讲清楚,后来的提问便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来的提问便顺其自然,水到渠成2.实践的对象,图片用错了实践的对象,图片用错了3.讲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时候,着重讲现实生活中讲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时候,着重讲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来推动认识的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来推动认识的发展4.提问题应该有必要和有价值,没有价值的问题不要提提问题应该有必要和有价值,没有价值的问题不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