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ppt
-
资源ID:72528930
资源大小:331.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ppt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一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一)收入分配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内容之一)1是什么: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为什么: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提醒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内容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客观必然性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作用意义提高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公平: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具体形式在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和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 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所得易错提醒(1)公有制范围内分配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的范围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但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未必都属于按劳分配,比如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福利性收入、社会保障收入。(2)按劳分配劳动所得按劳动要素收入 劳动者通过劳动付出获得的收入均属于劳动所得(劳动收入),其中,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所得属于按劳分配(含公有制企业或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以及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联产计酬”等);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职工劳动付出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收入;个体经济中的劳动者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收入;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收入两者均属于劳动收入。(3)农村集体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方式。在对农村土地进行“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的公有制性质不变;农民通过土地承包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通过流转承包地的经营权或出租土地获得的收入,则属于按土地要素收入。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所得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农民的种粮补贴收入,属于转移性收入。(4)按劳分配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其重要原则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但这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这些密切相关。(5)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如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2.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数据等。类别对应形式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农民土地承包收入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个体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票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数据要素分配通过信息技术的收集、筛选、加工、处理的“大数据”3.体现【提醒1.按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也可以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2.单纯按要素分配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甚至收入差距悬殊。】4意义体现公平: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体现效率: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发展。1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2获取收入的途径(1)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2)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3劳动致富(1)要求个人: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国家: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城市劳动、创造性劳动、守法劳动致富。(2)原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都是来自人们的劳动创造。新教材调整内容考点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把握收入分配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的内涵、必要性及经济意义内涵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注意:公平并不意味着消除收入差距)必要性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经济意义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升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贯彻协调、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根本措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重要举措增加居民收入,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分配秩序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再分配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第三次分配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投入捐助慈善事业,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二)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分配环节分配范围分配结果(指向)形成机制举例初次分配物质生产部门以税收和利润形式上交国家以企业基金形式留在企业以工资形式分配给职工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和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职工工资、津贴等劳动收入及非劳动收入,都属于初次分配 再分配整个社会范围内满足行政、国防、教育等非物质生产部门需要加强重点建设和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需要;调节国家收入在部门、地区、企业间的使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以应对各种突发事故和灾害等主要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支出来实现事业单位工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障制度等转移支付,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三看法”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方法点拨)一看分配的领域: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二看分配的主体:初次分配主要是企业,再分配主要是国家。三看分配的手段: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调整等手段进行。(三)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效率公平含义不同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矛盾性强调生产和财富的增加强调产品的分配和使用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要求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要坚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把蛋糕做大。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每个人分得蛋糕才会多;如果蛋糕太小,怎么分都难以令人满意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做大蛋糕的同时把蛋糕分好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不断发挥出来,把蛋糕不断做大处理措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四)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收入差距的表现国家宏观政策区域收入差距,主要指东西部收入差距坚持协调发展理念,统筹区域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行业收入差距,主要指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改革垄断行业,调节过高收入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财政对保障人民生活的支出力度,实现由“国富”向“民富”转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补充: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新教材在“完善个人收入分配”部分中增加了“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直接目的”,增加了“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三个措施及面临的挑战”1原因(1)优化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收入分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2直接目的: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3措施(1)“两个同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2)分配环节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在再分配方面,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个人所得税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种,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转移支付又称无偿支付,主要是政府或企业无偿支付财物给其他经济主体以增加其收入,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大都具有社会保障性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的支付收入差距;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也是一种重要的转移支付阐释原因贫困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消除贫困是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标志要求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既要强化政府的责任,又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要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互补充与协作的大扶贫格局(3)第三次分配:要重视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4)分配秩序: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5)应对挑战:必须坚持消除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