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72537316
资源大小:1.20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故都的秋》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导学案故都的秋【学习目标】1、品味感悟,深入体会故都之秋的特点。 2、探究文章,掌握“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把握情景交融的写法。3、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感情。【学习重难点】探究文章,掌握“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把握情景交融的写法。【课前预习】一、作者及写作背景郁达夫(1896-1945),原名 郁文 ,字 达夫 。创造社的重要成员之一,中国现代著名 小说家 、 散文家 、 诗人 。1921年6月,与郭沫若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代表作品:短篇小说: 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散文:故都的秋 、北平的四季写作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的原因,郁达夫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前后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二、知识补给站形散神聚(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是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聚”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三、结构层次总起(1-2 ):总写作者对 北国 、 江南 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 北国之秋 的 向往之情 (情感)。分写(3-12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 秋天景象 , 赞美 北国之秋。 总括(13-14):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 眷恋之情 。 【品读文本初识秋天】1.故都的秋给作者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清、静、悲凉 2.文章是写“故都的秋”,第2、13两段却是写南国之秋。南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这有何用意? 慢、润、淡。对比,突出对北国之秋的喜爱。 【探究文本“形散神聚”】1.作者描绘了几幅秋景?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这几幅秋景如何体现故都之秋的特点? 秋院晨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2.本文中“形”“神”分别指的是什么?“形”和“神”如何联系起来的? “形”:秋景 “神”:情感,心境 通过“特点”清静悲凉联系。 【练习检测】1.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不超过40字。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作者从听觉角度通过对比写蝉鸣,用“残声”“嘶叫”等寥寥数词便写出了秋之悲凉的特点。 2.故都的秋景本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平常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 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主观方面: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与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郁达夫作为一个现代文人,由于所受教育的影响,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因此,当他写孤独之秋时,就自然地承袭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北平自入旧历的十月之后,就是灰沙满地,寒风刺骨的季节了,所以北平的冬天,是一般人所最怕过的日子。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 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跋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一夜。北平郊外的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现现的不少白峰头,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言语来形容。直到了十余年后的现在,我一想起当时的情景,还会打一个寒颤而吐一口清气,如同在钓鱼台溪旁立着的一瞬间一样。 北平的冬宵,更是一个特别适合于看书,写信, 追思过去,与作闲谈说废话的绝妙时间。记得当时我们兄弟三人,都住在北京,每到了冬天的晚上,总不远千里地走拢来聚在一道,会谈少年时候在故乡所遇所见的事事物物。小孩们上床去了,佣人们也都去睡觉了,我们弟兄三个,还会得再加一次煤再加一次煤地长谈下去。有几宵因为屋外面风紧天寒之故,到了后半夜的一二,点钟的时候,便不约而同地会说出索性坐坐到天亮的话来。像这一种可宝贵的记忆,像这一种最深沉的情调,本来也就是一生中不能够多享受几次的昙花佳境,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也一定不会得像如此的悠长。 总而言之,北平的冬季,是想赏识赏识北方异味者之唯一的机会。这一季里的好处,这一季里的琐事杂忆,若要详细地写起来,总也有一部帝京景物略那么大的书好做;我只记下了一点点自身的经历,就觉得过长了,下面只能再来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怀梦境,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 春与秋,本来是在什么地方都属可爱的时节,但在北平,却与别的地方也有点儿两样。北国的春,来得较迟,所以时间也比较的短。西北风停后,积雪渐渐地消了,赶牲口的车夫身上,看不见那件光板老羊 皮的大袄的时候,你就得预备着游春的服饰与金钱;因为春来也无信,春去也无踪,眼睛一眨,在北平市内,春光就会得同飞马似的溜过。屋内的炉子,刚拆去不久,说不定你就马上得去叫盖凉棚的才行,而北方春天的最值得记忆的痕迹,是城厢内外的那一层新绿,同洪水似的新绿。北京城本来就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屋顶的绿色的都会,一踏出九城的门户,四面的黄土坡上,更是杂树丛生的森林地了:在日光里颤抖着的嫩绿的波浪,油光光,亮晶晶,若是神经系统不十分健全的人,骤然间身入到这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里去一看,包管你要张不开眼,立不住脚,而昏厥过去。 从地势纬度上讲来,北方的夏天,当然要比南方的夏天来得凉爽。在北平城里过夏,实在是并没有上北戴河或西山去避暑的必要。一天到晚,最热的时候,只有中午到午后三四,点钟的几个钟头,晚上太阳一下山,总没有一处不是凉阴阴要穿单衫才能过去的:半夜以后,更是非盖薄棉被不可了。而北平的天然冰的便宜耐久,又是夏天住过北平的人所忘不了的一件恩惠。 在北平,春夏秋的三季,是连成一片;一年之中, 仿佛只有一段寒冷的时期,和一段比较的温暖的时期相对立。由春到夏,是短短的一瞬间,自夏到秋,也只觉得是过了一次午睡,就有点儿凉冷起来了。因此,北方的秋季也特别的觉得长,而秋天的回味,也更觉得比别处来得浓厚。前两年,因去北戴河回来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了一道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象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春秋两季,本来是到处都好的,但是北方的秋空,看起来似乎更高一点,北方的空气,吸起来似乎更干燥健全一点。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在北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你若不信,你且去西山脚下,农民的家里或古寺的殿前,自阴历八月至十月下旬,去住它三个月看看。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觉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 是在郊外,你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不过是英国话里所说的Indian Summer或叫作小春天气而已。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中运用对比手法来写北平冬天的寒冷,先是与南方的冬天作对比,后与春夏秋三季对比,认为春夏秋三季连成一片,比较温暖,与冬的寒冷相对立。B文中说“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表明作者对北平的无比眷恋,但北平的沉沦境况在作者心里投下了阴影,流露出作者感时忧国之心境。C文中写北平的春抓住短暂葱茏的特点,表现对绿色生命的挚爱;“洪水似的新绿”比喻形象新巧,写出北平初春绿满城厢内外的情景,突出绿之多之新。D文中写出了北平四季的不同特点,而重点写北平的冬季,略写春夏秋三季,是因为冬季最能体现 北方的特点、北方人的生活面貌以及北平的人事境况。 2文中为什么说“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请简要分析。 北平冬季大雪时晴傍晚的郊外景象,让人感受到北方生活的伟大悠闲;北平的冬宵有悠长的趣味(适合看书,写信,追思过去,作闲谈说废话);在北平的冬季,可以赏识北方异味的唯一机会。 3本文和故都的秋都写到北平的秋天,有何异同?请结合这两篇文章,简要分析。同:都写到秋味浓和秋的悲凉,都表达出对北平的秋的喜爱。 异:故侧重描写清、静、悲凉的冷色调景象,本文描写有秋高气爽、风和日晴的景象;故主要写城里的景,本文主要写郊外的景。 6 / 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