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线段的长短》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
资源ID:72572909
资源大小:3.46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比较线段的长短》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2能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4知道中点的定义,会用符号表示中点.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比较线段的方法,线段的公理,线段中点的概念难点:比较线段的方法以及线段的中点理解和应用三、教学准备圆规、直尺四、相关资源相关图片五、教学过程【问题情境】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生活动: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以上的图片,并回答问题:观察以上图片,谁的身高更高?哪棵树高?哪支铅笔长?窗框相邻的两条边哪条边长?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对于熟悉的情境、感兴趣的问题能够很容易的展开思维利用姚明、李连杰的明星效应,把现实生活中的娱乐问题转化为数学活动的几何图形,让学生体会到“快乐数学”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那么究竟可以概括为哪些方法,我们通过研究线段的长短进行探究.板书:4.2 比较线段的长短【新知讲解】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探究一: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活动 1.两名同学演示比较身高.活动 2.归纳总结:方法一:目测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方法二:用度量法比较线段的长短: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 AB 和线段 CD 的长度,将长度进行比较方法三: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步骤:(1)将线段 AB 的端点 A 与线段 CD 的端点 C 重合;(2)线段 AB 沿着线段 CD 的方向落下;(3)若端点 B 与端点 D 重合,则得到线段 AB 等于线段 CD,可以记作 ABCD若端点 B 落在 C,D 之间,则得到线段 AB 小于线段 CD,可以记作 ABCD若端点 B 落在 D 外,则得到线段 AB 大于线段 CD,可以记作 ABCD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归纳重叠比较法,进而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思想用度量法比较线段的长短,其实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数”的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在此活动环节中,教师从数与形这两方面对线段长短的比较进行了说明,这样做既肯定了学生比较的方法,肯定了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同时又将生活中的方法科学化,实现了知识的抽象与升华活动 3.作图: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已知线段 a,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已知线段a.方法(1)度量法: 先量出线段 a 的长度,再画出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ABAB方法(2)尺规作图法:尺规作图就是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第一步:先用直尺画一条射线 AC;第二步:用圆规在射线 AC 上截取 ABa;线段 AB 及为所求.注意:这里教材上给出了两种画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方法,一种是使用刻度尺测量解决,另一种尺规作图,要使学生明白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并能准确掌握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画,然后教师示范画图并叙述作法,让学生模仿画图,该问题不必要求学生写画法,但最后必须写出结论.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作图,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向学生初步渗透圆规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尺规作图打基础 探究二:线段的和差与画法:活动 1.如图,线段 AB 和 AC 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线段 AC 与线段 AB 的差是哪条线段?你还能从图中观察出其他线段间的和、差关系吗?ABC师生活动:让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关注学生是否认真讨论,能否找出其他线段间的和、差关系小结:(1)ABAC;(2)ACABBC;ACBCAB;BCABAC活动 2.如图,已知线段 a 和线段 b,怎样通过作图得到 a 与 b 的和、a 与 b 的差呢?ab师生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相关内容,然后由一名学生上黑板解答该问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画图是否规范,纠正画错的学生,最后师生一起点评小结:在直线上作线段 ABa,再在 AB 的延长线上作线段 BCb,线段 AC 就是 a 与 b的和,记作 ACab 在直线上作线段 ABa,再在 AB 上作线段 ACb,线段 BC 就是 a 与 b 的差,记作 BCab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在关键之处进行点拨即可探究三:线段的中点活动 1.通过折纸,探索线段的中点(1)在一张透明纸上画一条线段 AB ;(2)对折这张纸,使线段 AB 的两个端点重合;(3)把纸展开铺平,标明折痕点 C.教师:刚才用折纸的方法找出 AB 的中点 C,你还能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中点 C 呢?活动 2.学生动手演示得到线段中点的方法:度量法、尺规截取法归纳总结:线段中点定义:点 C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则点 C 叫做线段 AB 的中点类似地,还有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关键点:线段的中点应满足的两个条件:点 M 在线段 AB 上;AMBM 线段间的关系:用几何语言表示:1因为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AMBM AB;AB2AM2BM2设计意图:以折纸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发现中点问题中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在教材中的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现更多的找中点的方法,从而对中点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有更好的理解探究四:基本事实如图,从 A 地到 B 地有四条路问题 1:从 A 地到 B 地的四条道路中,哪条路最近?,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 A 地到 B 地的最短道路?如果能,请你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问题 2:从这个现象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问题 3: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归纳: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需要强调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而不是两点间的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是数值;举例:从 A 到 B 架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 AB 架设等设计意图: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归纳出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典型例题】例 1.(1)在直线上顺次取 A,B,C 三点,使 AB=4cm,BC=3cm,点 O 是线段 AC 的中点,则线段 OB 的长是(A. 0.5cmB. 1cm分析:由于是顺次取 A,B,C 三点,所以不用考虑多种情况.(2)如图,若 ABCD,则 AC 与 BD 的大小关系为( )A)C. 1.5cmD. 2cm AACBDBACBDCACBDD不能确定解析:本题可用线段的和、差表示要比较的两条线段,从而判断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因为 ABCD,所以 ABBCCDBC.又因为 ABBCAC,CDBCBD,所以 ACBD答案:C例 2如图是 A,B 两地之间的公路,在公路工程改造时,为使 A,B 两地行程最短,请在图中画出改造后的公路,并说明你的理由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直接连接 AB解:如图,连接 AB理由是: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例 3已知线段 a,b(2ab)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使这条线段等于2ab分析:先作出一条线段等于 2a,再在这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 b,则剩余线段就是所求作线段作法:作射线 AM(如图);在射线 AM 上依次截取 ABBCa;在线段 AC 上截取 ADb线段 DC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例 4已知三角形 ABC,如图,试比较 ACBC 与 AB 的大小关系分析:方法一:用刻度尺直接度量三角形三条边,求出ACBC 的长度,就可以与AB 比 解:经过比较,可以得到:ACBC>AB例 5如图,已知点 C 在线段 AB 上,线段 AC6 cm,BC4 cm,点 M,N 分别是 AC,BC 的中点(1)求线段 MN 的长度;(2)根据第(1)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Ba,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出MN 的长度吗?请表述你发现的规律11和线段 CN 的长;(2)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知MCCN AC BC(ACBC)22AB,代入后可得到 MN 的长度12111AC ×63(cm),CN BC ×42(cm),MNMCCN325(cm)22212规律:一点将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线段,则这两条线段中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原线段长的一半解决,争取把问题反映在课堂上,在课堂上解决【随堂练习】1(1)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是( C )B线段最短C两点间的距离D线段DCPPDA把两条大绳的一端对齐,然后拉直两条大绳,另一端在外面的即为长绳 B把两条大绳接在一起C把两条大绳重合观察另一端情况D没有办法挑选(4)下列图形中能比较大小的是( A )A两条线段B两条直线C直线与射线D两条射线2在ABC 中,BCABAC(填“”“”“”),理由是,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3直线 l 上依次有三点 A,B,C,ABBC23,如果 AB2 厘米,那么 AC厘米思路解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可得 ABBC23,BC3 厘米,所以 AC235 厘米4如图所示,已知 AB40,C 是 AB 的中点,D 是 CB 上的一点,E 是 DB 的中点,CD6,求 ED 的长解:C 是 AB 的中点,AB2BCAB40,BC20BDBCCD,CD6,BD14E 是 DB 的中点,ED7(厘米)5已知线段 AB8 cm,在直线 AB 上有一点 C,且 BC4cm,M 是线段 AC 的中点,求线段 AM 的长思路解析:本题是关于中点的计算以及分类讨论的问题,题中只说明 A,B,C 三点共线,但无法判断点 C 是在线段 AB 上,还是在 AB 的延长线上,所以要分情况讨论(1)解:第(1)种情况,如图(1),当点 C 在线段 AB 上时,因为 M 是 AC 的中点,1所以 AM AC2因为 ACABBC844 cm, 11所以 AM AC ×42 cm22(2)第(2)种情况,如图(2),当点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因为点 M 是 AC 的中点,1所以 AM AC2因为 ACABBC8412 cm,11所以 AM AC ×126 cm22所以 AM 的长度为 2 cm 或 6 cm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线段长短比较的方法;(2)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3)线段的和、差的概念及画法;(4)两点间距离的概念;(5)线段的性质“两点间线段最短”及应用;(6)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及简单的应用师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先自述学会了什么,然后找几位学生谈收获和体会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能力,学会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整理和优化,完善自己的知识构建 七、板书设计3.度量法11所以 AM AC ×42 cm22(2)第(2)种情况,如图(2),当点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因为点 M 是 AC 的中点,1所以 AM AC2因为 ACABBC8412 cm,11所以 AM AC ×126 cm22所以 AM 的长度为 2 cm 或 6 cm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线段长短比较的方法;(2)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3)线段的和、差的概念及画法;(4)两点间距离的概念;(5)线段的性质“两点间线段最短”及应用;(6)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及简单的应用师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先自述学会了什么,然后找几位学生谈收获和体会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能力,学会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整理和优化,完善自己的知识构建 七、板书设计3.度量法11所以 AM AC ×42 cm22(2)第(2)种情况,如图(2),当点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因为点 M 是 AC 的中点,1所以 AM AC2因为 ACABBC8412 cm,11所以 AM AC ×126 cm22所以 AM 的长度为 2 cm 或 6 cm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线段长短比较的方法;(2)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3)线段的和、差的概念及画法;(4)两点间距离的概念;(5)线段的性质“两点间线段最短”及应用;(6)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及简单的应用师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先自述学会了什么,然后找几位学生谈收获和体会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能力,学会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整理和优化,完善自己的知识构建 七、板书设计3.度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