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docx

    • 资源ID:72581317       资源大小:173.0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docx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一、单选题1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据此可推知(   )A地理环境影响了法律体系的特点B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C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D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2有学者研究西方法律制度发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陪审团审判到刑事诉讼确立了诸多原则,如法官中立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在于(   )A维护公民权利B坚持权力制衡C遵循民主程序D保护私有财产3法国民法典诞生后,法国人坦言罗马法对其影响巨大:“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从本质上看两部法律的相同点在于(   )A都适用于存在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B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C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武器D两者同属大陆法系4马丁·路德提出,“让每一个知道自己是基督徒的人确知:我们都是祭司,我们彼此没有分别,即是说,我们都有同等的权”。这一主张(   )A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B动摇了宗教信仰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使基督教会的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D将人们从宗教中彻底解放出来5坚持程序公正是近代西方司法实践过程中的主要特点。为了保证程序公正,西方国家的普遍措施是(   )A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B注意保护个人权利C建立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D强调保护私有财产614世纪,意大利兴起“评论法学派”,他们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解释罗马法,强调罗马法与教会法、日耳曼法和中古时期城市法的结合。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A法学已经摆脱神学束缚B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体系C罗马法与教会法相融合D人文主义淡化宗教信仰7中世纪的基督教会经常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贪恋他人的财物等。由此反映出(   )A宗教伦理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B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C基督教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D基督教会不能容忍违背宗教伦理的行为8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第4条: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等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拿破仑法典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以上材料说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依法保障公民人权B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D权利不因性别受限9近代西方某国的法律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不仅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还要允许代表不同观点的利益集团以各种合法方式影响政府的运作。这体现的法律精神是A政治多元主义B权力分治C个人信仰自由D法律至上10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向元老院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方为合法;未经批准的自杀被视为背叛城邦的犯罪行为,要处以“阿迪米亚刑”不能享受荣誉和葬礼,尸体要被切下一只手异处埋葬。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法治、自由三者之间关系失衡B司法体系达到更加成熟完备的程度C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11“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致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这说明两大法系的共同特征是A突出法官作用B以成文法为主C强测法律至上D以判例法为主12美国刑事诉讼中有著名的“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任何话,都可以作为不利于你的证据;你有权获得辩护律师的帮助;如果你无力聘请,将会为你指定一名律师并由州政府承担律师的费用。”这表明美国A树立并维护联邦法院最高权威B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C法院根据宪法独立掌握司法权D打击刑事犯罪的效能得到提升13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这一言论体现了(   )A正当审判程序原则B无罪推定原则C天赋人权原则D人人平等思想14当代学者发现欧盟中如希腊、意大利这类传统天主教国家财政都困难,德国、荷兰这类新(基督)教国家则收支良好。以下主张与该现象直接相关的是新教强调(   )A民主教会、因信称义B教随国定、民族教会C裁判异端、没收财产D廉俭教会、先定选民15在公法领域,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座椅的上方、“美国之鹰”护卫着圣经中的“摩西十诫”;在私法领域,西方各国的婚姻法也都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是婚姻成立的有效形式要件。这体现了A欧美各国法律相互借鉴B宗教高于法律成为常态C宗教伦理与教化的影响D平衡制约机制受到挑战16中古西欧的教会学校教授数学、天文、音乐、文学等,虽以宗教为目的,但时刻不忘告诫人们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杀人等,这表明教会学校(   )A推动自然科学发展B强化思想文化控制C重视宗教伦理教化D促进理性思维形成17中古西欧文化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但少有科学成就,其主要原因是A日耳曼人南下对文化的摧残B二元政治扼杀了文化的发展C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D西欧文化领域缺乏领军人物1812世纪,教会学校的学生们阅读圣经和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著作,也读古典拉丁文学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拉丁译本。一些教会学校还提供法学、医学和神学方面的高等教育。此举A推动了世俗教育的发展B促进了古典文学的普及C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D引领了社会转型的方向19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影响逐渐扩大。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如图中的ABCD20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善人建构了不同的彼岸世界地狱与天堂。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而坠入地狱的。材料说明基督教A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B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C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D严重束缚人们个性的发展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材料二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依据,法官的地位突出,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也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其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陆体系国家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选择性必修1“历史纵横”(1)分析材料一,概括西方法律体系形成的特点及其原因。(2)分析材料二,比较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异同。22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需要。管窥西方法制演进,立足国情,借鉴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爱德华·柯克,英国著名大法官和法学家。1608年的一天,英王詹姆斯一世意欲亲临法院坐堂问案,时为首席法官的柯克犯颜谏阻:“陛下没有学习过英国法律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权。”柯克强调:“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他坚决抵制詹姆斯一世对司法的干预,并表示:“如果今后再遇见类似情形,仍将做一个法官所应当做的事。”1628年,议会通过了柯克起草的宪法性文件权利请愿书,为权利法案的制订提供了借鉴。柯克逝世6年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终身任职。摘编自(英)霍兹沃斯英国法律史材料二  “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为了纠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讨论司法改革问题。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它以6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摘编自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柯克的法律思想。(2)根据材料二,分析拿破仑编纂民法典的原因,概括该法典与启蒙原则的关系。试卷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C【详解】材料反映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表现形式、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成文法系,英美法系又称判例法系,受罗马法的影响较小,法律多以判例形式出现,说明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C项正确;材料强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异,没有反映出这一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表现形式、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延续的观点无法成立,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2A【详解】根据材料“从陪审团审判到刑事诉讼确立了诸多原则,如法官中立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可知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A项正确;材料与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特点权力制衡无关,排除B项;遵循民主程序是手段,不是目标,排除C项;财产权只是公民权利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3A【详解】两部法律都保护私有财产,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本质上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B项说法正确,但只是对二者相同点的表面概括,没有反映其本质,排除B项;资产阶级不是直接“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排除C项;D项说法正确,但只是对二者相同点的表面概括,没有反映其本质,排除D项。故选A项。4A【详解】根据材料“我们都是祭司,我们彼此没有分别,即是说,我们都有同等的权”可知,这一主张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从神学角度表明人的独立和自由,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纲论反教会而不反基督教,主张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体现了对上帝和宗教信仰的肯定,排除BD项;“荡然无存”夸大了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后,教会力量仍然十分强大,排除C项。故选A项。5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实行无罪推定原则,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C项正确;为了保证程序公正,西方国家的普遍措施是建立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ABD项不符合材料,排除ABD项。故选C项。6B【详解】根据材料“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来解释罗马法,强调罗马法与教会法、日耳曼习惯法和中世纪城市法的结合”可知,在14世纪,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极不适应,所以当时意大利的法学家联系实际生活来解释罗马法,力图构建新时代的法律体系,B项正确;A项本身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C项对材料概括不全面,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学家注重罗马法与现实社会的关系,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7B【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会告诫人们要孝敬父母,不许偷盗、贪恋他人的财物等,这说明宗教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B项正确;从题干中看不出宗教伦理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排除A项;仅凭题干信息不足以得出基督教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违背宗教伦理的行为”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8A【详解】根据“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等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得侵犯。”“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可得出,近代西方的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财产安全,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平等,排除B项;C项不全面,排除C项;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9A【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不同思想与信仰都有一定的合法性,政府不但不能以任何方式去影响它们,而且必须允许它们自由地影响政府。可见,材料是对政治多元主义的认可,信仰自由只涉及本条款的一方面,A项正确,排除C项;“权力分治”“法律至上”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D两项。故选A项。10A【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杀是公民的个人自由,但是公民是雅典民主的主体,因此雅典必须维持公民的数量,以维护自己的民主制度,因而颁布法律限制公民自杀,但同时公民自杀是公民的自由,因而用强制手段限制公民自杀,实际上是对公民自由的限制,因此该材料反映了雅典在民主、法治、自由三者之间关系失衡,A项正确;B项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雅典限制公民自杀是为了维持民主制度,而不是为了尊重生命,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排除D项。故选A项。11C【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都是议会制定法律,依法行使行政权、司法权,体现了法律至上,C项正确;突出法官作用和以判例法为主的是英美法系特征,排除AD项;以成文法为主是大陆法系的特征,排除B项。故选C项。【点睛】12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程序正义是指裁判过程(相对于裁判结果而言)的公平和法律程序(相对于实体结论而言)的正义。其中“米兰达警告”反映的是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B项正确;材料与维护联邦法院最高权威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法院独立掌握司法权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非打击刑事犯罪的效能得到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3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法官判决某个嫌疑人有罪前,社会和个人不能将其当作罪犯处理,体现了未经审判证明有罪前,推定被控告者无罪即无罪推定原则,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并非“正当审判程序”原则,排除A项;天赋人权原则与未经审判证明有罪前,被控告者无罪等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并非要说明“人人平等”,排除D项。故选B项。14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近代以来新教国家收支良好的直接原因在于,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强调廉俭教会、先定选民,激发了社会成员创造和积累财富的积极性,D项正确;民主教会、因信称义并非新教国家财政收支良好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教随国定、民族教会与新教国家财政状况良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裁判异端、没收财产是旧教传统,对新教国家财政收支良好没有直接促进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15C【详解】根据材料“在私法领域,西方各国的婚姻法也都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是婚姻成立的有效形式要件”可知强调宗教在生活中的重要影响,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各国法律相互借鉴”的结论,排除A项;根据“美国之鹰”护卫着圣经中的“摩西十诫”不能得出宗教高于法律的结论,排除B项;平衡制约是美国的三权分立,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16C【详解】教会学校虽以宗教为目的,但时刻不忘告诫人们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杀人等,这体现了当时教会学校重视宗教伦理教化,C项正确;教会学校重在教授神学知识,其不利于自然科学发展,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看出教会学校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排除B项;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多为神学内容,与理性思维相左,排除D项。故选C项。17C【详解】中古社会受到教会的控制,神学思想泛滥,因此自然科学发展受阻,C项正确;日耳曼人南下之后逐渐被同化,因此其不是科学成就少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当时文化领域有较高成就,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8C【详解】由材料可知,12世纪时,教会学校的学生们除了阅读圣经外,还学习古典拉丁文学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教会学校还提供法学、医学和神学方面的高等教育,这些措施客观上传播了文化知识,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教会学校学生的学习内容,没有体现世俗教育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教会学校学生的学习内容,没有体现教会学校对古典文学普及的推动作用,排除B项;引领社会转型方向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不是教会学校的教育,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9A【详解】巴勒斯坦位于图中,A正确;是埃及,排除B;、位于欧洲而非亚洲,排除C、D。20C【详解】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说、对于地狱天堂的划分以及人们坠入地狱的原因分析,暗含着劝人向善的社会教化功能,C正确;基督教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排除A;通过题干无法证实社会发展和基督教教义之间的关系,排除B;题干并未强调基督教的负面影响,排除D。21(1)特点:法律至上;形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立法司法独立;司法实践坚持程序公正。原因:政治上,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的影响。(2)同: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都与罗马法有联系;都或多或少受到日耳曼法的影响。异:历史渊源不同:英美法系主要受日耳曼习惯法影响(或以判例法为渊源),突出法官地位;大陆法系深受罗马法影响(或以成文法为渊源),强调宪法地位。原则不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原则(或以遵循先例为原则);大陆法系以遵循法律条文为原则。【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可推出法律至上;根据材料一“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可推出形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根据材料一“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可推出立法司法独立;司法实践坚持程序公正。原因:原因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经济上,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的影响。(2)相同点:结合所学可知,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都与罗马法有联系;都或多或少受到日耳曼法的影响。异:根据材料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依据,法官的地位突出”“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可推出历史渊源不同:英美法系主要受日耳曼习惯法影响(或以判例法为渊源),突出法官地位;大陆法系深受罗马法影响(或以成文法为渊源),强调宪法地位。原则不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原则(或以遵循先例为原则);大陆法系以遵循法律条文为原则。22(1)思想:法律高于王权,司法审判不受干预;法官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2)原因:旧法律弊端重重;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需要巩固;传播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关系:启蒙原则法律化。【详解】(1)思想:根据材料“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可分析得出法律高于王权,司法审判不受干预;根据材料“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权”可分析得出法官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2)原因:根据材料“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可分析得出旧法律弊端重重;结合所学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需要巩固;根据材料“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可分析得出传播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关系:结合启蒙运动相关史实可知,启蒙原则法律化。答案第9页,共5页

    注意事项

    本文(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docx)为本站会员(九****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