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 学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docx
-
资源ID:72581780
资源大小:54.2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法治社会 学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docx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8.3 法治社会 同步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法治社会的概念、内涵。(2)理解怎样建设法治社会。(3)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理解我国法治社会的内涵、基本特征;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理解建设法社会的要求。2.学习难点:理解法治社会的具体内涵;理解建设法治社会的总体要求。【知识梳理】一法治社会的内涵1、内涵: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 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2、原因(1)重要基础:在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中,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 设的 和基本前提。(2)思想基础:只有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思 想基础。(3)社会基础:只有不断打造整个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4)群众基础:只有 得到切实维护,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广大群众才会发自内心 地崇尚和拥护法治,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牢群众基础。3.内容(1)信法: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2)守法: 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3)依法: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二建设法治社会1. 过程: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 、长期性的努力。 2.要求(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原因: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要求:必须在全社会弘扬 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 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主客体: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多规范: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 作用。(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 体系。落实: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法治: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 、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3.意义(1)法律: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2)秩序:能够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3)利益: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 。【核心梳理】1. 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1)“唯奉法者强,唯明法者进。”必须认识到,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无论是维护权益 还是表达诉求,都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任何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只有遵循法治理念,挥卫法律尊严,维护法律权威,为全社会立“明规则”、破“潜规则”,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人民 的内心里。”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这句警言,诠释了“使法必行之法”在于人心的道理。人民权 利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 行。我们要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担当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 定捍卫者,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共筑法治中国的精神大厦。2.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法治与民主具有天然的联系,法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 证。建设法治政府可以调和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冲突,从体制、机制、程序上规范民 主、发展民主、保障民主,实现民主政治。(2)有利于促进法制完备。法制完备首先是形式意义上的完备,即法律制度的类别齐全、规 范系统、内在统一;其次是实质意义上的完备,即法律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公平正 义的价值需求。(3)有利于严格公正司法。司法人员自觉用公正理念指导司法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 法效率,树立司法权威,发扬司法民主,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4)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法治作为文明的制度形态和秩序形态,不仅是文明丰富内涵的集 中体现,也是文明成果的显著标志。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建设法治政府,就是建设文明社会。3.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的关系(1)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其中,法治国家是法 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三者共同构成全 面依法治国的三根支柱,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就不完整,总目标就无 法实现。(2)建设法治国家是基本治国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建设法治社会是 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素养提升】1. 卢梭说过,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 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公民的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B.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是法治的力量之源C.法律是人民意志的直接反映和载体D.法律意识是公民意识和公民政治素质的内涵2. (2021 福建厦门高一期末,)以小镇大法官人 民检察官巡回检察组为代表的法治剧深受群众喜 爱, 一部部法治剧就像一粒粒法治的种子,会在观众心 中生根、发芽。但相对其他类型作品,法治剧政治性 程序性、专业性要求较高,创作难度相对更大。这要求( )法治剧创作应 ( )塑造完美的司法人物形象,促进司法工作队伍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创作迎合观众需求的法治剧作品 植根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旗帜鲜明地弘扬法治 精神传递正确的法治理念和价值,培育人民群众对法治 的信仰A. B. C. D.3. (2021 江苏南通如皋中学高一月考)建设法治社 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能 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列属于法治社会建设的措施的是 (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精准挑选援助对象,缩小援助 范围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 约束 强化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 地位A. B. C. D.4. 蔬菜种植大户老李与同村从事蔬菜贩运的老王就购销合同产生纠纷。老李不想打官司,对于老李来说以下哪 些方式解决纠纷比较合适? ( )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由人民法院主持达成调解协议 与老王达成仲裁协议,由仲裁机构仲裁向特定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A. B. C. D.5. (2021山东济宁泗水高二期中)北京石景山区本 着“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原则,将信访代理 与多元调解相融合,集咨询、评估、调解、诉讼于一体建立起全市首家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让百姓 足不出户、动动手指便可调解纠纷。这有利于( )切实提高诉讼服务水平,惩治犯罪引导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有效协调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消除各种矛盾A. B. C. D.6. (2021 江苏扬州高一期末)2021 年2月19日,中 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强调,法治建设 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下列做法 符合“抓前端、治未病”要求的有 ( )建立起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推动全社会法治意识提高在纠纷发生后,积极处理纠纷、化解矛盾 加强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前端化解把控A. B. C. D.7.随着社会进 步,法治不仅成为社会信仰,也成为老百姓的刚需,是 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庆公交坠江的悲剧发 生后,许多人除了表示悲痛和惋惜之外,也在想如果当 时公交车上有人能够阻止这名妇女,或者这名妇女的 法治意识能够强一点,或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后,人民群众对法治社会的期望越 来越强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明靠法 治”,法律应该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法治,是社会进 步的重要条件。每个人都增强自身的法治意识,美好 的生活才能真正到来。结合材料并运用法治社会的知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 现代社会的法治化状况。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8.3 法治社会 同步学案参考答案【知识梳理】一.1.社会治理2. (1)重要基础 (4)公平正义3. (2)宪法二.1.全方位2. (1)社会主义法治 (3)司法救助 (4)行政复议3. (3)社会和谐【素养提升】1.B 【详解】材料中的话强调的是法律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公民是否接受, B 符合题意。依法治国的基础是有法可依,A 观点错误。法律是统治 阶级意志的体现,C 观点错误。 D 与材料主旨不符2.D 【详解】 “法治剧深受群众喜爱会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法治剧政 治性、程序性,专业性要求较高”,这要求法治剧创作应植根我国全面 依法治国实践,旗帜鲜明地弘扬法治精神,传递正确的法治理念和价 值,培育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正确切题。暇不掩瑜,司法人 物形象不必完美,且材料未强调促进司法工作队伍建设,排除。观 众需求良莠不齐,不一定都是健康向上的.中“迎合观众需求”表述 错误。3.B 【详解】 中的“缩小援助范围”表述错误,应为“扩大援助范围”。表 述错误,要强化法律而非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 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正确 切题。4.B 【详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群众性组织,调解民间纠纷,老李 可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面对合同纠纷,老李可与老王达成仲 裁协议,由仲裁机构仲裁,正确切题。由人民法院主持达成调解协议属于法院调解,法院调解又称诉讼调解,发生在诉讼过程中,诉 讼俗称打官司,不符合老李不想打官司的要求,故排除。行政复议 的对象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材料未涉及行政机关的具体行 政行为,不符合题意。5.C 【详解】材料强调通过建立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来调解纠纷,而不 是“提高诉讼服务水平.惩治犯罪”,不合题意。建立在线矛盾纠纷 多元化解平台来调解纠纷,有利于引导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 权益,从而有效协调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正确切题。 中“消除各种矛盾”表述错误。6.D 【详解】加强法治宣传,推动全社会法治意识提高;加强矛盾纠纷的源头 预防、前端化解把控,都符合“抓前端、治未病”的要求,正确切 题。属于治已病,表述正确但不合题意。7. 答案 “随着社会进步,法治不仅成为社会信仰,也成为老百姓的刚需,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对法治社会的期望越来越强烈”,说明法律日益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公共生活日趋和谐有序;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法治成为人们的刚需。“每个人都增强自身的法治意识,美好的生活才能真正到来”,说明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每个人都应增 强自身的法治意识。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是“法治社会”,故应从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建设 法治社会两个方面寻找相关知识。“如何正确认识现代社会的法治化状况”,可以从材料中筛选关键信息,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