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打印版含答案.doc
-
资源ID:72582465
资源大小:772.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打印版含答案.doc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小红写了一篇小论文,其关键词有“基督教”“法兰克王国”“庄园”“大学”“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庭帝国”。她研究的主题是()A封建时代的欧洲 B罗马帝国的兴衰C封建时代的亚洲 D古代希腊文明2查理曼的墓志铭写道:“在这座坟墓之下,安息着伟大的信仰正统宗教的皇帝查理,他崇高地扩大了法兰克人的国家,隆盛地统治了四十七年。”这里的正统宗教是指()A佛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3“由于法兰克早期的墨洛温王朝所实行的完全私有的赐地办法,耗尽了国王的全部土地,不仅在经济上削弱了王权,而且在政治上造成封建割据,因此后人进行了改革。”这一“改革”()A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B推动了西欧社会封建化C导致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D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4800年前后,该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800年,教皇在罗马为该国国王举行了加冕礼,称之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国家是()A西罗马帝国 B法兰西王国C法兰克王国 D意大利王国5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农奴)还应缴纳两只母羊、两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这份材料表明()A节日里领主才收取地租B地租包括实物和劳役C农奴没有任何人身自由D领主和农奴矛盾尖锐6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出产提供他们和他们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严格禁止竞争C基本自给自足 D自耕农为主体7有学者说,中世纪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最终融入文艺复兴和探索时代(地理大发现)中。这一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支柱,还在神权文化领域凌驾一切。下列史实没有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法兰克王国克洛维把土地赐给教会B封君和封臣的权利义务的契约关系C查理曼帝国命令人民把“什一税”贡献给教会D巴黎教师行会须从教会取得许可证8西欧中世纪不能用“一片黑暗”来概括。应该说是“黑暗”中孕育了光明,或者说既有“黑暗”的一面,也有“光明”的因素。“光明”的因素有 ()地中海变成罗马帝国的“内湖”基督教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庄园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再次兴起的城市取得自治权A B C D9“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1013世纪初,牛津大学形成。下图为牛津大学校徽,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A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 B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11据罗马民法大全记载:“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赦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说明该法的实质是()A保障罗马公民的合法权益 B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C维护奴隶贸易的正常秩序 D维护西欧封君封臣制度12英语国家的法律,吸收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如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等,西方国家的某些司法原则,也起源于罗马法。这表明罗马法()A是世界最早的成文法典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D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13“罗马人比希腊人更骁勇善战。他们用来治理帝国的法律比希腊人高明,工程建筑的水准也在希腊人之上。可是,在其他方面,就连罗马人也承认希腊人比他们高明,心甘情愿地卑躬屈膝、复制仿效。”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古希腊是世界文明之源 B古罗马是世界文明之源C罗马文明继承了希腊文明 D希腊文明继承了罗马文明14现在的日本年号“令和”出自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C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15下列关于日本武士及武士集团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武士集团逐渐形成B武士效忠的对象是主公而非国家C幕府统治开始于镰仓幕府时期D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大权在握16“阿拉伯文化中心一直在不断转移、变动。最初的阿拉伯文化中心应推麦加和麦地那,倭马亚王朝时期转入大马士革,到阿拔斯王朝时期巴格达成为阿拉伯文化中心,此后开罗取代了巴格达的地位,成为阿拉伯文化中心。”麦加和麦地那能成为最初的阿拉伯文化中心的原因是()A佛教的创立和传播 B基督教的创立和传播C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 D阿拉伯帝国的建立17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被保存至今。材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是()A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B沟通了东西方文化C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重大影响D保存、传播古典文明18“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二、非选择题(19题21分,20题21分,21题22分,共64分)19西方文明发展历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后走向衰老,一个年轻有活力的野蛮民族就接过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材料一西欧文明传承示意图(1)根据所学知识,填出示意图中国家名称。(5分)A_;B_;C_;D_;E_。材料二“阁下,我是您的人了。”“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材料三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从10世纪起,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中世纪西欧文明在政治、经济、教育方面的具体制度或表现。(9分)(3)试从经济、教育方面任选一例,说明它对推动近代文明发展的意义。(7分)20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封建时代的欧洲”进行了探究性学习,搜集资料如下,请你参与其中。【制度确立】材料一在查理·马特任宫相时,由于战争的需要,不断扩充自己属下的封臣,并向他们封赐一块土地作为采邑(“采邑”一词的原意即恩赐),以保证他们的生活和提供服兵役时的马匹及武器装备。加洛林王朝时采邑制大为发展,不但国王封赐采邑,许多大封建主也分赐采邑给自己的封臣。作为采邑封赐的主要是土地,但往往也包括国家官职和教会职务。(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实行“采邑制”的主要原因。(4分)通过土地的封赐形成了什么制度?(2分)(2)材料一中封赐土地和接受封地的双方分别被称为什么?(2分)在此基础上哪一观念逐渐流行开来?(2分)【经济法制】材料二 (3)图一反映的是欧洲出现的哪一组织形式?(2分)图二中人物统治期间,颁布了哪些法律文件?(4分)【思想文化】材料三中世纪早期,学者们的思想灵感来源于圣经和教会;11世纪初期,西欧的一些主教们在教区内组建学校,并邀请知名学者担当主讲教师;12世纪,教会学校已开设了法学、医学和神学等正式课程。(4)根据材料三,欧洲中世纪学校课程的设置有什么特点?(5分)21六七世纪的亚洲,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孝德天皇的改革,穆罕默德以宗教为纽带的征战,完成了国家的蜕变,日本和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矛盾丛生析原因】材料一六七世纪时,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材料二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7世纪时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面临怎样的危机?(6分)【酝酿新生看过程】材料三(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材料四(2)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四,指出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力挽狂澜的人物分别是谁,(4分)解决危机的途径分别是什么。(4分)(3)通过学习本课,谈谈你对“日本和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6分)【读史明智谈感悟】(4)日本效仿唐朝改革取得了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分)答案一、1.A2C3B【点拨】据“由于法兰克早期的墨洛温王朝所实行的完全私有的赐地办法,耗尽了国王的全部土地,不仅在经济上削弱了王权,而且在政治上造成封建割据”可知,这一“改革”是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故B正确。材料与“基督教的传播”“欧洲民法”“查理曼帝国”无关。4C5B【点拨】据“缴纳两只母羊、两只羊羔”可知,农奴需缴纳实物地租;据“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可知,农奴需缴纳劳役地租,故B正确。A说法错误;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6C7.B8B【点拨】结合题干,依据所学可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中世纪的开始。“地中海变成罗马帝国的内湖”是在2世纪,不属于西欧中世纪,故不符合题意,应排除;1世纪“基督教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之后宗教神权统治着整个欧洲,给欧洲带来的是“黑暗”,故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属于“光明”的因素,故符合题意;城市重新兴起,城市自治斗争不断,农村的佃户纷纷到城市居住,从而瓦解了庄园经济,封建经济走向衰落,属于“光明”的因素,故符合题意。9D【点拨】依据题干信息“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强调西欧城市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故A错误;城市取得自治权并不等于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故B错误;城市要向领主纳税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统治,故C错误。10D【点拨】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主照亮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所以这枚校徽体现了基督教对中世纪文化教育的影响。A、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表述违背材料意思。D符合题意。11B【点拨】据“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可以看出,该规定强调的是奴隶和隶农必须服从奴隶主,说明罗马法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故B正确。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2B【点拨】据“英语国家的法律,吸收了罗马法中的不少因素,如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等,西方国家的某些司法原则,也起源于罗马法”表明罗马法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故B正确;A、C、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3C【点拨】据“就连罗马人也承认希腊人比他们高明,心甘情愿地卑躬屈膝、复制仿效”可知,罗马文明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希腊文明,故C正确。B、D说法错误;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4D15.D16C【点拨】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而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的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17D【点拨】据“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被保存至今”可知,材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是保存、传播古典文明,故D正确。A、B、C在材料中没体现,排除。18B【点拨】据“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可知,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故选B。二、19.(1)A古希腊;B查理曼帝国;C德意志;D意大利;E法兰西。(2)政治:封建等级制度。经济:以庄园制度为基础,城市手工业发展。教育:大学繁荣。(3)中世纪大学兴起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为近代大学打下基础,对近代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或:西欧城市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20(1)战争的需要。封建制度。(2)封君和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3)封建庄园。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4)一方面受到基督教会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1(1)日本:阶级矛盾尖锐,政局混乱。阿拉伯半岛:部落间矛盾丛生、经济衰落、外族入侵。(2)日本:孝德天皇;途径: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途径:创建伊斯兰教,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3)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阿拉伯半岛统一后,不断扩张,建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的阿拉伯帝国。(4)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