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二)打印版含答案.doc
-
资源ID:72582993
资源大小:1.81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二)打印版含答案.doc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二)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根据三国志·魏书等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葬在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郊)。2009年,国家文物局审核了河南省安阳市高陵墓的考古发掘成果,最终认定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操。以上确认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A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 B家族族谱的记载C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 D安阳的悠久历史2.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争是()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3. 下表内容的共同作用是()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发展海外贸易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A.加强对外交往 B推动文化发展C促进民族交融 D巩固局部统一4. 晋武帝时期,天下安定,人乐其业,“牛马被野,余粮栖亩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而当时的京城,更是天下财富最集中的地方。当时的京城是()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开封5. 西晋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虽出现过太康之治的盛世局面,但在短暂辉煌过后,便迅速地衰败下去。导致西晋速亡的原因主要有()匈奴的内迁 少数民族起兵反晋统治集团腐朽 皇族间连年混战A B C D6. 北朝民歌木兰诗中记载:“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该民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朝时期()A北方战乱不断 B妇女地位提高C儒家思想盛行 D北方经济衰退7.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A鲜卑族 B氐族 C羯族 D羌族8. 东晋初年,“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显著),(王)敦与从弟(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段材料说明的最主要的问题是()A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B东晋偏安导致江南政体混乱C东晋皇权被相权左右D东晋政权得到了贵族的支持9. 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B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C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10. 地图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下图中方框表示的政权应是()A西晋 B东晋 C东汉 D西汉11. 383年,我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次战役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所述的战役应是()A巨鹿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12.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下列历史事件与此评价相契合的是()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C淝水之战 D张骞通西域13. 下图是一组北魏陶俑,三位女乐俑都头梳十字髻,上身穿交领短衣,下着长裙。她们呈跪坐姿态,一人高歌,二人抚琴伴奏。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得的北魏信息不包括()A艺术表演B民族交融C重文轻武D生活面貌14. 下图所示纪念币中的“祖率”,是为了彰显祖冲之()A在农学上的贡献 B在史学上的建树C在天文学上的成果 D在数学上的成就15. 下图书法作品的原创者是()A王羲之 B胡昭 C顾恺之 D锺繇二、非选择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9分,第18题20分,共55分)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1)依据材料一指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6分)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迁徙示意图(2)据“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迁徙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存在哪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口迁徙。(4分)材料三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太平,气候适宜,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布帛充足,几乎家家丰衣足食。”(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17.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纷乱复杂。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走进魏晋南北朝”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政治局面】(1)如图是小华同学制作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图示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谁?B、C所代表的政权是什么?(4分)【经济发展】经过东吴至南朝刘宋时期200余年来南北方人民对三吴地区的共同开发,该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甚至有局部地区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7分)【民族关系】(3)东汉、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内迁各族中哪个少数民族在4世纪后期建立的什么政权曾统一过黄河流域?(2分)【历史思考】(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潮流,即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着哪些统一的因素。(6分)18. 魏晋南北朝在大分裂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改革谋发展】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1)根据材料一,说明孝文帝将都城迁到哪里?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6分)【科技新高度】材料二齐民要术全书10卷92篇,系统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等,包括:耕种、收谷、蔬菜种植、果树栽培、畜禽、养鱼、酿造等,还记录了热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2)根据材料二中齐民要术的内容,分析贾思勰写这部书的目的。他的身上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什么精神?(6分)【文化新气象】材料三(3)材料三中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他流传下来的另一部作品是什么?龙门石窟和其他石窟的开凿都和统治阶级宣扬的哪一宗教有关?(4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一系列新变化的原因。(4分)答案一、1. A点拨:根据“根据葬在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郊)”可知,确认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历史文献。根据“国家文物局审核发掘成果”可知,确认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考古成果。题干说明确认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选项B、C、D均与题干无关,选项A符合题意。2. D3. D4. C点拨: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故选C。5. A点拨: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昏庸无能,无力治理国家,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了西晋,但匈奴的内迁不是西晋灭亡的原因。故选A。6. A7. D8. D点拨:“王与马,共天下”中的“王”和“马”分别指王导和司马睿。317年,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建康,史称东晋。东晋是以王导为首的北方南下官僚贵族和南方大地主为支柱建立的政权。司马睿在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当时流传的“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东晋初年的政治状况。故对“王与马,共天下”的正确理解是东晋政权得到了贵族的支持。故选D。9. C点拨:东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北方战乱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选C。10. B点拨: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故图中方框表示的政权应是东晋。故选B。11. D12. B13. C14. D15. A二、16. (1)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2)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地区。(3)北方人南迁,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南方政权相对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北人民共同努力。17. (1)刘备;西晋;北魏。(2)优越的自然条件:江南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战乱少,社会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资源,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南方经济发展的步伐(最重要原因);南北方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使江南得到迅速开发。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3)氐族;前秦。(4)出现了几次局部统一或者短暂统一;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逐步缩小。18. (1)洛阳。原因: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2)目的:总结农业知识、生产经验和技术,传播农学思想,使后世可以重视并高效发展农业。精神:突显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3)作品:女史箴图。宗教:佛教。(4)原因:统治者的改革、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优秀人物的个人努力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