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人教版语文9下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教学案例二).docx
-
资源ID:72584562
资源大小:40.6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初中人教版语文9下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教学案例二).docx
2023年初中人教版送东阳马生序教学案例(二)【教学目标】1.把握赠序的文体特点,体会本文“劝学”的主旨。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3.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并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合理借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明洪武十一年,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应诏入朝晋见。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一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宋濂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自古天道酬勤,勤奋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吧!二 预习检测1.作者介绍。2.检查预习。(1)重难字(2)通假字三合作探究1.古今异义词。2.一词多义。3.词类活用。4.文言虚词。5.文言句式。6.重点句子翻译。四 理清思路1.自由朗读课文,找到每段的中心句。【明确】第1段“余幼时即嗜学”;第2段“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第3段“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第4段“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2.根据各段的中心句,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大意。【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写作者年轻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专。第二部分(第3段):说明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第三部分(第4段):点明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意图。五布置作业1.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2.积累文言词汇。六 板书设计第一部分(第1、2段):写作者年轻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之专第二部分(第3段):说明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第三部分(第4段):点明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意图第二课时一 导入新课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或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是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的文体,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二 把握文章内容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明确】写了作者艰难求学和勤奋学习的经历(或勤奋艰苦的学习经历)。2.全文写“我”的学习经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明确】“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找出“我”求学时的不利因素。【明确】致书之难、从师之劳、奔走之苦、生活之艰。4.作者在“致书之难”方面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体现了他怎样的优秀品质?取得的效果如何?【明确】解决办法:手勤。(“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弗之怠”)优秀品质:诚信。(“不敢稍逾约”)效果:“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5.作者在“从师之劳”方面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体现了他怎样的优秀品质?取得的效果如何?【明确】解决办法:嘴勤。(“援疑质理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优秀品质:真诚。(“余立侍左右则又请焉”)效果:“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6.作者在“奔走之苦”方面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体现了他怎样的优秀品质?【明确】解决办法:腿勤。(“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优秀品质:坚韧。7.作者在“生活之艰”方面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体现了他怎样的优秀品质?【明确】解决办法:勤奋与专心。(“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优秀品质:乐观。8.太学生和“我”年轻时的求学相比,有哪些优越之处?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比较点“我”太学生食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衣缊袍敝衣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住寓逆旅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行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无奔走之劳师未尝稍降辞色,或遇其叱咄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结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9.本文最后一段表明了写作原因及目的,具体是什么?【明确】原因:一是马生得到同辈的赞赏,是位“善学者”;二是同乡之谊。目的: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学习。10.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几个条件。(各用四个字概括)【明确】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诚实守信;心境淡泊。三 主旨探究通过对比,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明确】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奋,要能吃苦,要有恒心。四拓展延伸宋濂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了马生什么道理?时代不同了,宋濂身上有哪些地方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明确】宋濂以他的亲身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宋濂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精神,他对马生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以及他的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都仍然值得我们借鉴。五课后作业以“学习中的苦和乐”为话题,运用对比的手法,谈谈你的感想。六板书设计送东阳马生序作者致书难求师难行路难衣食难太学生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无求师之难无致书之难赞扬好学勉励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