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doc
- 1 - / 26【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二语文精选高二语文 9 9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共 10 页。全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一、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二、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三、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四、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试题由学生保存。第卷 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每小题 3 分)隽逸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的传统名瓷。它起源于唐,经历宋,成熟于元,而最终在明代达到鼎盛。青花瓷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外销结下了不解之缘,是明代主要的外销瓷。明代青花瓷的外销受国家对外政策的直接影响。随着明代对外政策的变化,青花瓷的外销也呈现出相应的发展轨迹。早期从 1368 年至 1433 年,以官营为主。明初对外政策是开放的,因而有了永乐、宣德年间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规模庞大的远航,极大地提高了明- 2 - / 26代中国的国际影响,明朝廷的官方贸易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青花瓷迎来了第一个外销高潮。中期从 1433 年至 1554 年,官私并举。这一时期随着对外政策的渐趋保守,官方贸易逐渐走向衰落。这一时期虽朝廷仍沿续明初的海禁政策,严禁私人贸易,但民间走私贸易却日益兴盛,成为当时青花瓷外销的最普遍的形式。在巨大的海外需求和巨额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出现走私集团武装走私的形式。西方在此时也开始介入青花瓷的外销。晚期从 1554 年直至明亡,以私营为主、中西竞争。明末,面对民间走私的强劲发展势头和西方商业势力的介入,明王朝不得不调整保守的对外政策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明朝廷废除了海禁政策,承认私人对外贸易的合法化,批准西方人与中国贸易。由此青花瓷的外销在中外商人的竞争与合作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而以葡萄牙、荷兰为代表的西方商业势力,以强大的武装为后盾,凭借雄厚的资本、广阔的市场与仍旧束缚于传统贸易中的中国商人展开了竞争,并逐渐占据了青花瓷外销的主导地位,从而促成了青花瓷在明代的第二个外销高潮的形成。明末,青花瓷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源源不断销往世界各地。明代青花瓷远销世界各地,无论对明代中国还是输入地,在政治、商业、制瓷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青花瓷所蕴含的深厚的中国文化更是对输入地产生了深远影响。青花瓷已经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贸易商品的概念,成了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如青花瓷在传入欧洲初期,因为数量少,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失去了它的实用性,被上层社会当作珍贵的艺术品加以收藏。- 3 - / 26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多,青花瓷才被抹去了神秘色彩。青花瓷大量传入欧洲正值文艺复兴后期,它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物质生活,更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掀起一股东方文化的风潮,并直接影响了罗可可风格的形成。这种艺术风格在吸收青花瓷艺术的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艺术潮流,席卷欧洲。当时,谈论中国文化成了欧洲最时尚的话题。明代青花瓷大量输入的同时,大量金银币源源不断地流向东方,也使欧洲各国面临着金库空竭的窘境。各国政府试图通过在本地生产瓷器来解决财政危机。于是,欧洲各国纷纷掀起了仿制青花瓷的浪潮。(摘编自刘洋明代青花瓷的外销 )1.下列对于“明代青花瓷的外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明代青花瓷的外销与明代对外政策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外销高潮出现在对外政策开放的时期。B明代青花瓷的外销经历了从官方贸易为主,到官私并举,再到私营为主、中西竞争的过程。C外销青花瓷是明王朝提升自身国际影响的重要举措。D明代青花瓷大量销往欧洲,不仅使大量金银币源源不断地流向东方,同时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的热潮。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青花瓷是我国的传统名瓷,自其诞生就与外销有着密切的联系。外销青花瓷不仅能获得丰厚的利润,也促进了青花瓷制造业的发展。- 4 - / 26B明代青花瓷大量进入欧洲,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得到了欧洲人的青睐,并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C明末,中国商人在与西方商业势力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不得不退出青花瓷外销领域。D明代唯一的外销瓷是青花瓷,青花瓷的外销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一种贸易活动,更在文化交流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因为走私集团的武装走私愈演愈烈,直接威胁明王朝的统治,为巩固政权,明王朝被迫承认私人贸易的合法地位并批准西方人与中国贸易。B明代青花瓷进入欧洲的初期,失去了它的实用性,被上层社会当作珍贵的艺术品加以收藏,究其原因是物以稀为贵。C青花瓷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影响了正处于文艺复兴后期的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转型。D因为外销青花瓷利润丰厚,所以欧洲各国纷纷掀起仿制青花瓷的浪潮。(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4-6 题。(14 分)走 正 门王春迪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丰街”了。- 5 - / 26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枯瘦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海爷却说,不可。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6 - / 26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 7 - / 26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原文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B.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的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8 - / 26C.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D.小说善于通过细节刻画海爷,迎接京官时的“闭眼”“低头”“垂手”“腰杆子挺直”及下文的“微微一笑”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5.小说第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5 分)6.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2 分)“鼠疫斗士”伍连德如果说白求恩大夫是一位国际主义者,那么生于、死于马来西亚槟榔屿,终生持有英国国籍的伍连德大夫又何尝不是一位国际主义者?与白求恩不同的是,伍连德是华人,他的父母来自中国。1903 年,年仅 24 岁的伍连德被剑桥大学授予医学博士学位。1907 年,胸怀报国理想的他,接受了清政府直隶总督袁世凯的邀聘,回国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职) 。1910 年冬,西伯利亚与中国东北哈尔滨一带肺鼠疫流行,疫情扩散迅速,一路南下,直逼京畿,每日死亡人数以百计。正在天津主持中国第一所现代医学院天津陆军医学堂的伍连德,临危受命,辞别妻儿,年仅 31 岁的他,只带着一个助手就抵达哈尔滨。义无反顾地直扑一线,出任清廷特派全权总医官。在当时的医学界,以日本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为首的科学家们,普遍认为鼠疫是由鼠传染给人的,对抗鼠疫的方法也非常简单:灭鼠。伍连德却不这么认为,他发现鼠疫是可以在人和人之间传播的。他仔- 9 - / 26细地调查研究,发现此次烈性呼吸性传染病病源来自于一种草原上的旱獭,捕杀旱獭的猎人和皮货商是第一批感染者,最初感染死亡率几近百分之百。他立即组织力量,果断采取隔离措施,灭杀病源,并分设了“疑似病院”和已罹患者病院。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隔离等办法,应对城市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用于防治非典等传染病的紧急措施,许多都是从他这里沿用而来的。为使救助人员免受感染,伍连德发明并命令赶制了大批口罩一种特殊的加厚口罩。这种口罩的制作方式简单,每个只需国币二分半,价廉物美,此为后人称作“伍氏口罩” 。老百姓们都纷纷戴上了口罩,死亡率大大地降低。1911 年 4 月,在奉天(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这种方便实用的口罩,受到各国专家的赞赏:“伍连德发明之面具,式样简单,制造费轻,但服之效力,亦颇佳善。”他的一系列措施开始实行一个月后,到了 1911 年 3 月 1 日,死亡人数就已经下降为零。令人闻之色变的鼠疫,他仅仅用了 67 天,就控制住了!伍连德从此名扬中外。如果没有他,这场疫病夺走的中国百姓生命将不是六万,而可能十倍、百倍于这个数字。他以自己的正确判断与相应措施夺取了战役全胜,实在让同胞们扬眉吐气。1911 年 4 月 3 日至 28 日, “万国鼠疫研究会”在奉天召开,来自英、美、法等 11 个国家的 34 位医学代表参加大会。日本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企图压服中国医生接受他做会议的领导者。而另外 11 国的专家公推伍连德为大会主席。在这次会议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 10 - / 26被誉为“鼠疫斗士” 。如今一百年过去了,除了伍连德,再也没有谁敢用这个称号。大多数人都说,伍连德是中国人吗,应该是华侨吧,这样的华侨太多了,他们很厉害,但他们是外国人,也没有什么值得好自豪骄傲的。但这个华侨不一样,无论他身处满清、国民党、英伦剑桥,还是在南洋,他都说自己是中国人。(选自 2017 年 1 月 5 日微信公众号“德国优才计划” ,有删改)相关链接: 1935 年,伍连德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提名。提名理由:在肺鼠疫防治实践与研究上的杰出成就及发现旱獭(土拨鼠)于其传播中的作用。 (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要弘扬伍连德博士的四种精神,即:心系祖国,强烈的爱国精神;献身医学,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勇于创新,积极的科学探索精神;奋不顾身,忘我的献身精神。 (杨宝峰传承伍连德精神 )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伍连德生于马来西亚,持有英国国籍,却仍然接受清政府直隶总督袁世凯的邀聘回国任职,这说明他胸怀报效中国的坚定理想。 B当时医学界的很多科学家认为鼠疫是由鼠传染给人的,而伍连德经过仔细地调查研究,发现东北鼠疫的传染病病源是一种旱獭。 C伍连德推翻了北里柴三郎等科学家鼠疫是由鼠传染给人的论断,又挫败了北里柴三郎谋夺“万国鼠疫研究会”主席的企图,让同胞- 11 - / 26们扬眉吐气。 D一百年来,有且只有伍连德被誉为“鼠疫斗士” ,这是对伍连德在肺鼠疫防治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的肯定,值得我们自豪骄傲。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A伍连德的父母来自中国,他生于马来西亚,在剑桥大学完成学业,持有英国国籍。伍连德和白求恩大夫不同,他是华人,所以不算国际主义者。B东北鼠疫的疫情扩散迅速,感染死亡率 100%,每日死亡人数以百计。第一批死亡的感染者是捕杀旱獭的猎人和皮货商。C北里柴三郎等人认为鼠疫是由鼠传染给人的,对抗鼠疫的方法就是灭鼠。伍连德却发现东北鼠疫的病源是旱獭,并可以在人和人之间传播。D伍连德为使救助人员免受感染,发明了价廉物美、方便实用、能大大降低死亡率的“伍氏口罩” ,获得了各国专家的高度认可与评价。E伍连德在防治东北鼠疫的战役中表现出爱国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科学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其中的科学探索精神使他获得诺贝尔奖提名。9.伍连德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但很多人认为他只是华侨,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12 - / 26(一)文言文阅读(19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文宗时,诏以白- 13 - / 26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 (节选自新唐书 李白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B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C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D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黄老”也称黄老学说,道教别称之一。“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道家创始者老子,后世道教追奉他们为始祖。B “翰林”在唐代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玄宗时期,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担当起草诏书职责的翰林学士;一种是供职于翰林院无甚实权的翰林供奉。C “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有“六朝古都” 、 “十朝都会”之称。D “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字往往- 14 - / 26是名的补充或解释,古代常常以名为敬称,以字表示谦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李白的朋友吴筠被召入京以后,推荐李白也到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赞叹他的才华人间少有。B李白的祖先被迫流亡到西域,直到他父亲这一代才回到四川江油定居,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C李白即使喝醉了,只要酒意稍醒,就能下笔成文,一气呵成,不留余思,所作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玄宗非常欣赏他的才华。D李白晚年途经牛渚矶来到姑孰,很喜欢那里的青山,他死后,人们就按照他的意愿,将他葬在那座山东边的山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5 分)(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望海潮扬州芍药会作晁补之人间花老,天涯春去,扬州别是风光。红药万株,佳名千种,天然浩态狂香。尊贵御衣黄。 未便教西洛,独占花王。困倚东风,汉宫谁敢,斗新妆。年年高会维杨,看家夸绝艳,人诧奇芳。结- 15 - / 26蕊当屏,联葩就幄,红遮绿绕华堂。花面映交相。更秉兰观洧,幽意难忘。罢酒风亭,梦魂惊恐在仙乡。【注】御衣黄:一名贵芍药品种。秉兰观洧:洧(wi) ,古水名。此句大意为, (人们)拿着兰草在岸边游乐。 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瘧,赠之以芍药。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 “人间花老,天涯春去,扬州别是风光”写当大地春去花谢之时,盛产芍药的扬州却花开正艳,别具风光。此三句总领下文,颇具气势。B “红药万株,佳名千种”写扬州的芍药数量之大,品种之繁,极言扬州芍药花开时“花如海,人如潮”的空前盛况。C作者写名贵的“御衣黄”不肯让牡丹独占花王的宝座,认为扬州芍药足以与洛阳牡丹媲美,赞美了芍药的高贵和花会的盛况。 D “困倚东风,汉宫谁敢,斗新妆”写慵懒的芍药花沐浴在春光里,其雅姿逸态,就连身着新妆的汉宫女也难以与之争芳斗妍。E用“秉兰观洧”的典故写花会上的青年男女互赠芍药来传达幽情爱意,表现了作者对纯美爱情的赞美与追求。 15词的下片描述了当时扬州人赏芍的哪些具体活动?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 - / 26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 分)(1) 声声慢中作者用反问语气来直接抒发情感的两句是“ ,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发出感叹的两句是 “ ,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一句用比喻手法描写了赤壁江面白浪翻滚的景象。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大数据打假联盟”只是起抛砖引玉之效,社会共治还需更多消费者围绕打假治劣的目标,共同参与并形成合力。郑和的家国之念来自于云南多民族水乳交融的历史,即使远航天际也要回归自己脐血滴落的地方。恰恰是因为中华文明的高度发展,使周边地区较为落后的文明一旦遇到她,便如汤沃雪,迅速被融化。为丰富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甘肃省陇剧院名家新秀粉墨登场,- 17 - / 26从而拉开了首轮公益演出大幕。在陕西书画研究会会长李多木的众多作品中,许多作品是他由技入道,游刃有余,不拘成法的一种升华。潜龙洞景区在迎来游客数量增长的同时,一些煞风景的不文明行为蔚然成风,成为景区的另类“风景”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B张骞通西域不仅促进了中国和西域地区物质文化的交流,而且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将中国的手工艺品传到西域地区,也使西域地区的土产传入中国。C今年,我省将加大对洛阳、郑州两大片区,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三条线性遗产,巩义宋陵等 16 处大遗址的保护工作。D对于普通人来说,每天应喝温的或凉的白开水,因为它能很快被人体吸收,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免疫力。1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天然一段风流态度B.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C.何妨吟啸且徐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D.山头斜照却相迎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18 - / 2620.在古诗词中,同一意象所表现的意境往往不尽相同,请你从“风”“雨” “雪” “月”等意象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段话。 (6分)同样是写“花” ,苏轼的“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表达的是珍爱之情;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达的是相思之情;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的是叹惋之情;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表达的是喜悦之情。21. 借助影视剧与原著进行比较分析是深入理解名著的一种方法。请比较三国演义原著“青梅煮酒论英雄之落箸”与影视剧“扔筷子”情节的优劣,并说明理由。 (5 分)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三国演义原著空中雷声阵阵,刘备趁机把自己的筷子扔在地上,称自己不是英雄,打消了曹操对刘备的顾忌。三国演义电视剧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 19 - / 26宿舍门上“打孔” ,老师无需开门,就能看清宿舍内学生的起居情况。近日,陕西汉中中学向家长征求意见:想在学生宿舍门上设置“观察口” ,却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当下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观察口”更是“告诫口”“关切口” ,势在必行;也有人觉得:在宿舍等生活场所也应保护隐私,门上“打孔”的设想对家长是负责任,却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20 - / 26答案1.C(无中生有。 ) (3 分)2.A(B “改变生活方式”表述有误。C “不得不退出青花瓷外销领域”表述有误。D “明代唯一的外销瓷是青花瓷”有误。 ) (3 分)3.B(A因果不当。C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转型”表述有误。D因果不当。 ) (3 分)4. D( A 项,小说开头写老街上的俗语主要是为了引出之后对贺家的介绍;B 项, “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无中生有,主要反映出了海爷的家人见识少,怕见京官;C 项,海爷小儿媳的“嘀咕”说明她没见过世面,不懂得人情世故,并不是为了“讨好海爷” 。) (3 分)5. (1)照应小说第段中对贺家“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 ”的概括描写;(2)为下文写贺家后人衣锦还乡做铺垫;(3)对整个故事的展开起到线索的作用。 (5 分)6.(1)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最初只是一个小油贩子,最后拥有“银子用斗量”的家产,并买下贺府的豪宅。(2)有长远打算,居安思危。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而不禁发出“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的感叹;听到小儿媳的嘀咕,长叹一声回到屋里。 (3)富有心计,做事果断。由贺家的一对母子来祠堂祭祖的情景,察觉这对母子不同于贺家寻常子孙,于是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拆除贺家祠堂,还吩咐下人时常打扫贺家祠堂,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6 分)- 21 - / 267.C(让同胞扬眉吐气的并非此原因。文中说“他以自己的正确判断与相应措施夺取了战役全胜,实在让同胞们扬眉吐气” 。 ) (3 分)8.C D(A 项,文中用反问句,伍连德是一位国际主义者。B 项,文中说“最初感染死亡率几近百分之百” 。E 项以偏概全,伍连德获得提名是因其“在肺鼠疫防治实践与研究上的杰出成就及发现旱獭(土拨鼠)于其传播中的作用” ,不仅有科学探索上的成就,还有防治实践上的成就。 ) (4 分,每选对 1 项得 2 分)9.答案示例:(1)我认为伍连德是中国人。伍连德心系中国,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有爱国精神的华侨就是中国人。伍连德胸怀报国理想,回国服务,并为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让中国同胞扬眉吐气。(2)我认为伍连德不是中国人。持有中国国籍,对中国的归属感是百分之百,并且生在、死在中国的才是中国人。伍连德生于、死于马来西亚,是持有英国护照的英国人,是一位国际主义者。(5 分。言之成理即可。但未就“是不是中国人”发表明确意见的扣1 分。 )10.D (3 分) 11.D(古代常常称名为谦称,称字表敬称。 ) (3 分)12.A(原文没有说是吴筠推荐李白去见贺知章。) (3 分)13.(1)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不注意个人的行为修养。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 (“为” “益” “骜放” ) (5 分)- 22 - / 26(2)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5 分)14E B(选对 E 项得 3 分,选对 B 项得 2 分。B 项“人如潮”分析有误。E 项“表现了作者对纯美爱情的赞美与追求”分析有误。以芍药为定情信物,表现了人们对芍药的喜爱。 ) (5 分)15第一问:(4 分)举办花会,倾城而动。家家赞叹,人人诧异,纵情花海。 (要点为:办展)摘枝插花,美化居室。屏风之侧,帷幄之内,华堂之上,遍插芍药。(要点为:插花)云鬓簪花,花面相映。 (要点为:簪花)互赠芍药,传情达意。 (要点为:赠花)饮酒花下,微醉似仙。 (要点为:酒赏)(4 分。一点 1 分,任答四点,得满 4 分。 )第二问:(2 分)作者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扬州的芍药花会,表达了作者对扬州芍药的喜爱、惊叹、赞美之情。 (答出喜爱之情即可得 2 分,其他任意拔高都不得分。 ) (共 6 分)16. (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3)卷起千堆雪。 (5 分,每空 1 分)17.A(敬谦误用,抛砖引玉属谦词,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 23 - / 26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只能用于自身;望文生义,如汤沃雪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褒贬误用,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属褒义词。水乳交融: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粉墨登场:既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又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丝毫不费力。 ) (3 分)18.D(A.成分赘余,删去“著称” ;B.语序不当,应将“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与“促进了中国和西域地区物质文化的交流”调换位置;C.动宾搭配不当,应为“加大工作力度”或“加强工作” ) (3 分)19.D (A 项,前:杰出的;后:指风韵。B 项,前:感觉;后:醒来。C 项,前:慢慢的;后:轻缓。D 项均偏指“我” 。) (3 分)20.答案见名师一号双基训练五(6 分)21.示例:原著“落箸”情节好(1 分) ,既表现刘备被曹操窥知心事的震惊心理和失态行为(1 分) ,又为下文写恰逢雷鸣,刘备随机应变,巧言掩饰张本(1 分) 。影视剧“扔筷子”情节则显得做作,反衬得曹操缺少智谋(1 分) ,刘备的狡黠也与后面的情节不相符。 (1 分) 。(若答影视剧“扔筷子”情节好,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 (5 分)四、写作(60 分)22.(1)写作提示: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所提供的新闻热点材料,讲述了学校向家长征求对学生宿舍门上“打孔”的意见,从而引发热议。材料来自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命题旨在引导学生- 24 - / 26关心自身权益,关注校园欺凌。此题考生发挥的空间较大,根据任务驱动要求,可站在或赞成、或反对、或辩证的立场展开议论。参考立意:赞成立场,管窥折射关爱,管控校园欺凌无死角。反对立场,一孔之见,忽视个体权益,侵犯隐秘。 辩证立场,出发点值得点赞, “打孔”方式欠妥。(2)评分说明:参照全国新课标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评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李白,字太白。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江油) 。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以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苏廷页为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异,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少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 ”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财好施。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 ,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在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您,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 ”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论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 25 - / 26然意有所感,想要听演奏歌唱李白的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馀思。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李白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当替李白脱鞋,深以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经于夜间借着月色,和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矶至金陵(今江苏南京) ,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今属安徽)和匡庐(今江西庐山)之间。永王李王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今属江西) ;永王失败了李白论罪当斩。其初,李白游并州(今山西太原)曾见郭子仪,暗暗称奇。当时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寻阳(今江西九江)因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今河南洛阳) ,道经寻阳,将李白释放了,并聘请他为行军参谋,没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令属安徽)县令,李白去投奔他。代宗即帝位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而这时李白已经逝世- 26 - / 26了,终年六十余岁。李白晚年颇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姑孰(今安徽当涂) ,喜欢谢月兆终老的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终老。等他死了,先葬在龙山东麓。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到姑孰祭奠他的墓,并下令禁止在李白坟墓周围采樵和放牧。唐文宗时,下诏以李白的歌诗,斐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 。阅卷任务:主观题 5、6 题伍业春主观题 9、15 题吴春霞主观题 13 题苏春华主观题 20、21 题龙志桂主观题 16 题:苏春华 伍业春 吴春霞 龙志桂 李莉大 程诗华主观题 22 题:李 莉 谢圣昌 程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