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最新试题专题提升训练-专题6-第1讲-种群与群落(共9页).doc
-
资源ID:7261186
资源大小:59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专版)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最新试题专题提升训练-专题6-第1讲-种群与群落(共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讲种群与群落(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2013·福建理综,3)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物种种类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物种丰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原生演替解析人工恢复林和自然恢复林均是在退化的林地上进行的恢复过程,退化的林地还保留了原有的生存条件,故两者均属于次生演替。答案D2(2013·全国课标卷,5)某农场面积为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物种丰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解析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是因为其数量增加吸引鹰来捕食所致,这恰恰说明农场群落的物种丰度增加了。答案C3(2013·宁波期末)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该区域生物的环境容纳量B群落的水平结构与空间异质性有关,与生物自身生长特点无关C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D海洋渔业生产中维持鱼类资源适当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解析群落的水平结构既与空间异质性有关,又与生物自身生长特点有关。答案B4.(2013·青岛二模)右图是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形增长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解析根据图示可知,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湖泊中数量达到了K值,但不能说明其逐渐消失;t2时为K值,故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答案D5.自然界中某种群的死亡率如图中曲线,出生率如图中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形增长,C点之后呈“S”形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是C点CC点时该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的负荷值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解析如图所示,死亡率逐渐升高,出生率逐渐下降,C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说明此时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的负荷值,即K值;在自然状态下,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在C点之前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C点之后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种群数量为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答案C6(2013·皖南重点中学联考)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了,此时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决定。以下对顶极群落的理解有误的是()。A群落演替的终点是顶级群落B若没有外力干扰,顶极群落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达到顶级群落时的生态系统比演替早期时的恢复力稳定性强D形成哪种顶级群落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解析当群落处于顶极群落时,与演替早期相比,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度高,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弱。答案C7.(2013·山西省太原市第二次模拟)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因为放置鸟笼的位置固定,此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B02年内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D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解析该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应属标志重捕法;02年内值不变且大于1,种群呈连续增长,第4年和第8年虽然值相同,但因基数不同,故种群数量不同。答案C8(2013·杭州质检)下图表示在18 (a)和25 (b)的池水中,水蚤的出生、死亡和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的出生数和死亡数均为实际数量的两倍。下列有关水蚤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a)表明出生数越大,种数数量也越大,反之,就越小B图(b)表明决定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死亡数C在25 环境中,当种群密度增加时,首先出生率受影响,再引起死亡率增加D18 的水温有利于水蚤更早进入快速增长期解析图(a)显示,种群数量达最大值时出生数量并非最大值;决定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应为出生数与死亡数的代数和;图(b)与图(a)比较显示25 的水温下,水蚤更早进入快速增长期。答案C9(2013·浙江名校联盟二次联考)下图表示某池塘内人工养殖的四大家鱼及其主要食物的分布,以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利用四大家鱼的习性进行混养,很好地运用了现代立体养殖技术B此图表明四大家鱼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每年收获的鱼的总质量即该池塘生态系统内鱼的生物量D流经该池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该系统生产者的总初级生产量解析该图只能显示四大家鱼的空间分并,并不能显示其能量流动关系;生物量是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收获的鱼”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人工补充的有机物中的能量。答案A10.美国的一个淡水池塘的群落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W水面植物;M.水边植物;S岸上植物;Bm.沼泽草地植物;Bs.沼泽灌木;C.松树林;D.落叶树A该池塘经过一系列演替,最终演变为一个森林B最终该地分布较广的是落叶树C演变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程度逐渐减弱D在竞争中,植株的高度是战胜其他物种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解析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多样性的程度逐渐加强,群落的结构趋于复杂。答案C11(2013·试题调研押题)下图甲为种群数量增长的“J”形、“S”形曲线,图乙是几种预想的“J”形与“S”形曲线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曲线,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A代表的是“J”形曲线的增长速率,代表的是“S”形曲线的增长速率B代表的是“J”形曲线的增长速率,代表的是“S”形曲线的增长速率C代表的是“J”形曲线的增长速率,代表的是“S”形曲线的增长速率D代表的是“J”形曲线的增长速率,代表的是“S”形曲线的增长速率解析理想状态下种群增长曲线呈“J”形,其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曲线如;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由于环境阻力的增大,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减少,因此“S”形曲线增长速率在种群数量为时最大,种群数量在前,增长速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达到后增长速率逐渐减小,种群数量为K值时增长速率为0,如。答案A12(2013·江苏卷,10)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边坡处理方式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物种数个体数甲种植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预892811.9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解析本题只需读懂表格提供的数据信息即可确定正确答案。通过移栽植物可提高某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从而提高其稳定性,B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13(2013·浙江稽阳联考)沼虾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个体大,生长快,易养殖,市场前景广阔,现已成为我省重点发展的特优水产品之一。沼虾是一种杂食性虾类,适宜生活在水质清新、溶氧量高的水体中。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传统养殖过程中,为保证产量,往往向养殖塘中投放大量饵料,一些残余饵料及虾的排泄物沉到水底后被_大量分解,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溶氧量降低,沼虾的数量减少。由此可见,沼虾的种群数量变动主要是由_调节的。(2)为控制水体污染,专家建议在养殖塘中人工引入植物浮床及沉水植物(如下图)。由图可见,鸢尾、苦草与轮叶黑藻在养殖塘中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它们通过与浮游藻类竞争_,抑制藻类生长,改善水质。(3)输入该养殖塘的总能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总初级生产量。为了维持水质洁净,持续获得高产,人工引入植物浮床及沉水植物时往往需要考虑植物的种类、数量及比例,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4)近几年不少地方开展了稻田养殖,充分利用稻田良好的生态条件,获得稻、虾双丰收。这项农业生态工程的_技术能按照生态和经济规律对产业进行综合优化,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解析(1)池底层具大量分解者可分解上层生物排泄物及残余饵料;沼虾的数量变动与水体缺氧有关,属外源性调节因素。(2)图中显示相关植物呈垂直分层分布,属群落的垂直结构,相关植物可与水中藻类竞争阳光和无机盐,从而抑制藻类生长。(3)由于人为补充饵料的原因,输入该养殖塘的总能量应大于总初级生产量,引入植物考虑种类、数量及比例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协调原理。(4)稻田养殖充分体现了农业生态工程中种植业、养殖业合理优化的理念。答案(1)分解者(或微生物)外源性因素(2)垂直结构阳光和无机盐(3)大于整体、协调(4)种植业和养殖业合理优化(或种养结合,填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也可)14(2013·浙江考试院高考测试)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示意图如下(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请回答有关问题。(1)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状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_。(2)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其演替的过程是_,该演替类型属于_,演替后形成的森林为_。(3)cd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表明该群落已演替到_群落阶段,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是_的。解析(1)三类植物在群落中呈斑块状镶嵌分布应为群落水平结构的特点。(2)根据题图,bd段群落的演替属次生演替;形成的森林为次生林。(3)cd段三类植物生物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表明群落处于顶极状态,总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基本相等。答案(1)水平结构(2)先出现草本植物群落,再出现灌木群落,最后出现乔木群落(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次生演替次生林(3)顶极基本相等(2013·扬州模拟)以下是三个学生研究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相关问题。(1)第一个小组在草原设置固定样地,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研究小组首先选取一定大小的样方,识别并统计_。在割草草地中,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_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图中_呈增加趋势。放牧量和割草量的增加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加重,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铺枯草层能有效的治理盐碱地,其主要原因是:_,无机营养物质不断归还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2)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行了5年的调查,下表是所得的数据,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年份种名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豚草0.30.61.12.13.3狗尾草10.09.286.85.5曼陀罗3.02.11.10.30.1龙葵3.02.00.400灰绿藜3.22.81.71.30.6从5年来五种植物数量变化可知:城市绿化工程应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主要是_。(3)第三小组调查某草原遭受蝗灾后,人类治理过程中蝗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右图为他们绘制的坐标曲线。图中AB段,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试解释其原因是_。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_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数量。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以防止C点出现,原因是改变了_的特征。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考虑,治理蝗虫的目的是_。解析(1)选取样方后应首先识别并统计物种名称、丰度、数量;图中显示在割草草地中,地上生物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物种丰度却呈增加趋势;由于枯草可在分解者作用下,产生大量无机营养补给土壤,故可有效防止盐碱化。(2)表中显示引入豚草可导致本地其他物种丰度下降,数量减少,故城市绿化工程应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3)AB阶段种群密度不断增加,个体种内斗争加剧,且天敌增加,从而导致环境阻力加大,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为有效防治虫灾,宜在种群达快速增长(A点)之前采取有效措施;性引诱剂可通过诱杀雄虫改变种群性比率,从而降低害虫密度,从能量流动角度考虑,治理蝗虫的目的在于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答案(1)各物种的名称(种类、物种丰度)和数量(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植物种类(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度)枯草在分解者的作用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协调与平衡原理(3)随种群密度增加,个体因食物、空间等生存条件的斗争加剧,同时天敌数量也增加A性比率使能量持续而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