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上学期教案:必修一 4.1 水循环 第2课时 教案 ).docx
-
资源ID:72638825
资源大小:55.9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年高一上学期教案:必修一 4.1 水循环 第2课时 教案 ).docx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共2课时)共 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李诗婷课题第一节水循环 第2课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通过了解水循环,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学生探索大气环境的 兴趣。通过学习,增强学生探究知识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是有普遍联系、人与自 然是相互影响的辨证唯物观。2 .综合思维: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自然规律, 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开展的观念。3 .区域认知: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增强学生对水资 源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水圈的构成和特点,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2、水循环的类型、过程、环节、地理意义。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课前准备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预习全篇课文,教学教案,PPT课件共性教案个性教案【导入】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课所学知识。【过渡】展示“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图片”,引导学生得出水循环的 地理意义。【学生活动】总结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学生活动】阅读教材89页黄河输沙造陆,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师活动】展示有关2021年河南暴雨的资料【学生活动】阅读教材8990页,思考以下问题:洪涝灾害的概念与分类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学生活动】完成教材91页的两道活动题【教师活动】拓展洪涝灾害的成因【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明确水是可再生资源。只有认识水循环规律,科学合理 的利用,才能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人与水资源的和谐开展。课堂练习图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在图中再画出七个箭头,完成水循环的全过程。填写出图中各代号在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A B C D EF G图上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 之间、之间、之间。如果这个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开垦为耕地,可能会对该地区降水造成 什么影响?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二、洪涝灾害防治1、概念2、类型3、防治措施课后作业(1)这节课的作业是,理解消化这节课所讲的内容(2)预习下一节内容。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