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个人工作总结通用六篇.docx
2022年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乡村振兴工作个人工作总结通用六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署,是决 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 任务。篇一:乡村振兴办公室2022年度工作总结(一)落实”四个不搞,提高政治站位。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 之年,我们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做到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一是不摘责任。及时组建乡村振兴局,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纳入乡村振兴工作一体推进、一体谋划,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 导任组长,构建起”三级书记主抓、党委政府同责、部门合力共 为、镇村推进落实'的责任体系。二是不摘政策。继续强化政策保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实 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等 18个政策性文件,按照”接续保存一批、调整完善一批、有序退 出一批的思路,延续产业、就业、消费、金融等现有政策总体 稳定,稳妥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等民生保障普惠性作,对全县28个贫困村实行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出台xx县 科技特派员资金管理暨绩效考核方法(xx科技经信20xx19 号),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以奖促升。全年带动贫困户813户, 带动贫困户增收228。65万元,引进新品种20个,引进新技术 24项,创办科技扶贫基地12个,服务农村合作组织75个,举 办科技培训69次,累计培训2470人次。二、实施科技工程 一是进一步加强涉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古南丰、柏维力、彩枫农林等企业与江南大学、南京林科院合作进一步深化, 古南丰黄酒减少沉淀工艺研究工程、柏维力水溶性vc泡腾片的 研究与产业化、彩枫农林"娜塔莎'枫树新品种研究,均取得突破, 古南丰、柏维力分别获市科技计划立项。二是指导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各项工作。宏云制茶科技特 派员工作站与安徽大学共建黄魁茶病虫害全天候监测站,有效预 防了病虫害大规模的发生,并对黄魁茶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 解决5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并收购贫困户茶叶。三、推动科技下乡一是加强宣传。联合县委宣传部、卫计委开展文化、科技、 卫生三下乡活动,向村民宣传科技知识;科技活动周,组织动力 源、国肽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对社会免费开放高企研发平台,并组织XX科普馆对外开放。二是农技推广。我局连续两年将省支 持科技创新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农业农村局,用于共同推广 农业新品种、农业新技术。截至20xx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 40o 55万千瓦。全县机械耕整、小麦、水稻机收机械化水平均 到达99o 5%以上,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到达76。5%o 建设5000亩以上优质专用水稻单品种规模化种植示范点4个, 持续推进我县水稻种植产业转型升级。篇三:乡村振兴办公室2022年度工作总结按照通知要求,现将今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做法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 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 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 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推动 各项重点工作,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工作开局良好、推进有力。(一)压紧夯实责任,系统部署推进。坚持“三级书记'抓振兴和”一办十四组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先后36次召开县委 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巩固衔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压实县级领导包镇 (街道)责任、部门行业主管责任、镇(街道)主体责任、帮扶 单位包抓村(社区)责任、帮扶干部帮扶责任,形成"人人要担 责、人人必尽责的责任落实体系。及时编制全县巩固衔接专项 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和行业部门责任清单,明确任务 书、时间表、路线图,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突出”好中选优、 优中选强,在原no支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增设8支驻村队伍, 做到科学选派、精准“安窝',全县调整选派118名驻村第一书记 和257名驻村队员,确保驻村帮扶力量只增不减。(二)守牢底线任务,防止返贫致贫。制定健全防止返贫 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实施方案,强化监测预警响应,落实 针对性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以“清单 制+责任制方式推进问题整改,县级行业部门每月开展一次数据 集中比对,定期入户核实疑似风险点,逐一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 限,实行销号管理,推动问题有效解决。细化防止因灾因疫返 贫致贫十六条政策措施,积极应对灾情疫情影响。截止xx月 xx日,累计纳入”三类人群1466户4609人,占脱贫人口 5。32%。 今年新识别纳入”三类人群'761户2295人(脱贫不稳定户241 户679人,边缘易致贫户117户30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403户 1313 人)。(三)狠抓产业就业,促进群众增收。一方面,不断壮大特 色产业。以有机产业为引领,依托国家农业绿色开展先行区建设, 全力打造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开展示范园。打好“朱鹘"有机'牌, 壮大”米、果、药、畜、菌'五大主导产业,累计认证有机生产企 业35户、有机产品15大类85种14o 42万亩,有效带动群众增 收。坚持"应贷尽贷,精准摸排投放,截至XX月XX日,全县新 投放小额信贷1648笔(户)5408o 5万元。另一方面,持续抓 好稳岗就业。围绕”稳岗就业、提技赋能、返乡创业'等重点任务, 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就业跟踪帮扶。截至10月底,累计实现脱贫 劳动力就业46753人,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5706人, 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032人、创业培训339人;今年新认定社区 工厂9个、就业帮扶基地2个,累计建成社区工厂27个、就业 帮扶基地19个,认定创业孵化基地4个。(四)用好衔接政策,巩固拓展成果。一是健康帮扶方面。 严格实行脱贫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免收住院押金等政策,提供一 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便民服务。落实落细医保” 三重保障制度,实现“高糖结精慢病随访率、大病救治率两个 100%。二是教育帮扶方面。实行网格化管理,明晰”七长'责任制, 确保“零辍学'和精准资助不漏一人。2021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3n86人次1730。49万元,其中资助"三类人群家庭学生812人次40。23万元。三是安全住房方面。开展常态化住房 安全动态监测,明确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全力推进农户住房安全 有保障。今年全县唯一住房因灾受损135户(C级62户,D级73户),目前均已落实安全住房。四是安全饮水方面。把牢安全饮水达标四项标准,先后投入资金2631。8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全部竣工投用。积极应对汛情影响,投入资金660o 7万元,修复供水工程103处。五是兜底保障方O全县农村低保保障7371户15381人,累计发放低保金6434。07万元;特困供养1538人,发放资金1087。33万元;临时救助3839人 次,发放资金489。11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6603人,发放资 金1529。11万元,筑牢兜底根基。六是深化社会帮扶。加大消 费帮扶力度,通过企业“线上线下'销售、干部职工采购等,累计 销售农产品金额达1。95亿元。全力推进定点帮扶工作,全年实 施中央定点扶贫工程13个,投入资金640万元;实施苏陕对口 协作工程24个,资金5941万元,已全部开工建设。(五)建工程强管护,提高使用效益。一是强化资金保障。 制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方法(试行),明确资金 使用范围、工程补助(奖励)标准等。2021年计划整合资金3。 17亿元,已整合到位2。92亿元,占计划92。09%;完成支出2。 34亿元,支出进度达80%,其中财政衔接资金到位1。92亿元, 支出1。65亿元,支出进度达85。7%o二是强化资产管理。稳 妥推进扶贫工程资产确权登记和资产移交,建立扶贫资产台账, 出台产业工程资金管理问题整改导引,从工程建设、资金管 理、资产权属、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指导,目前共确权资产 24。2亿元。强化公益性资产维护,健全完善基础设施管护制度, 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管护到位。三是强化工程建设。进一 步规范工程建设程序,制定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及 涉农整合资金工程管理方法(试行),持续加大工程建设投入力 度,2021年列入整合资金实施的1015个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已 完工894个。(六)全面过细排查,提升工作质量。一是不厌其烦排查。 制定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回头看六查六问"六查 六问十八核等方案,组织各级干部对全县所有农户开展多轮 次拉网排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二是脚步丈量民情。印发持 续做好三级书记遍访工作的通知,召开全县遍访工作推进会, 压实主体责任,从严从实开展遍访,倾听群众心声诉求,实干解 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是举一反三整改。出台问题整改工作 导引,按照"县级领导牵头抓总、镇(街道)部门各负其责、乡 村振兴局督查指导的思路,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全力推 进整改。今年以来,中省反应问题认领120个,目前已整改到位102个,其余18个需长期整改的问题正在按照相关要求整改落 实。(七)严肃督导问效,强化作风保障。一是持续改进作风。 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明责践诺创一流'作风整治活动,强 化"三聚三查',实现"五个过硬,以最强决心、最实作风、最严 纪律,确保巩固衔接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小。二是扎实开展培训|。 围绕抓党建促振兴、防返贫动态监测、驻村帮扶等5个方面,逐 镇(街道)分层分批开展培训,实现干部培训全覆盖。印发巩 固衔接政策汇编"口袋书'、应知应会”明白卡1万份,随机对镇(街道)、部门干部进行闭卷测试,以考促学,以学促干, 督查办和乡村振兴局组建联合督导组,按照”每天有问题、每周 有通报'的要求,开展常态化督导暗访,对工作不在状态的及时 提醒、催促纠正,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期整改、跟踪问效。确保做到"一 口清二三是巡回督导问效。由纪委监委、组织部、二、经验成效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 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形成了一些经验 亮点,得到了各级的一定认可。(一)"三个结合,做实动态监测帮扶。一是排查和比对结合, 摸清问题。畅通农户申报渠道,在县、镇、村三级创新设置”防返贫风险申报窗口。划小网格单元,全县选聘网格员3309名, 实现所有农户全覆盖。抓实日常监测,网格员每周进行排查并上 报结果。做细数据比对,建立18个部门监测预警联动机制,每 月进行比对分析,确保风险发现及时、准确。二是研判和核查结 合,对症下药。针对疑似风险点,实行”两研判、两核查'机制, 村级初步筛查研判,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镇级对返贫致贫 风险和帮扶措施进行综合研判,反应行业部门进行核查,成立县 级工作组入户核实,确保纳入精准、措施精准。三是交办和回访 结合,确保成效。对纳入对象实行问题、责任和措施"三张清单' 管理,明确责任人和帮扶措施。乡村振兴局采取 回访或实地 核查的方式跟踪问效,确保风险及时消除、问题有效解决。(二)"五措并举'提升搬迁后扶成效。一是兴产业增岗位。 在全县3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周边创办社区工厂27个,就近 安置劳动力1977人;建设农业产业园28个,吸引附近群众就近 务工增收。二是强指导促就业。由网格员精准摸排搬迁群众就业 需求,建立就业信息动态管理台账,"点对点'精准推送务工信息, 开展创业指导培训,确保有劳动能力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今年全 县搬迁群众就业5392人。三是强基础补短板。建立易地扶贫搬 迁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库,储藏工程33个,计划总投资1260 万元,逐步消除公共服务短板。改扩建磨子桥移民点中心小学,新增学位400个,满足搬迁群众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四是畅渠道 优服务。实行易地搬迁点驻村帮扶全覆盖,在各安置点设立便民 服务窗口或专岗,实现医保缴费、创业就业补助、交通费补助等 在安置点”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五是细管理促融入。加快便民 服务体系建设,县级点实行社区化管理,镇级点采用村组挂靠模 式,配套超市、便民服务点,促进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镇生活。(三)"多向融合'增强产业振兴活力。坚持"绿'字为先,有 机引领、转型升级,以"六区联建'为抓手,按照"农文旅融合' 的开展思路和"园区+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建的模式,大力实施 黑米提升、果业扩展、食用菌提质、药材突破工程,培育壮大特 色支柱产业。累计开展黑谷种植5万亩,欷猴桃、柑桔等果业 12o 5万亩,食用菌20万架850万袋,中药材13。1万亩,稻 渔综合种养2050亩。龙亭田园综合体"荷蛙鱼共生养殖工程得 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汉中市生态养蛙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 洋县召开。深度挖掘朱鹘生态和文化内涵,成立全球朱鹘保护联 盟,做强朱鹘文化IP,打造”农文旅融合'精品工程,开展朱鹦 有机产品展销活动,提升产业附加值。洋县产业开展模式先后在 光明日报、省市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刊发。三、存在问题与缺乏一是全县以有机产业为引领的“1+5'扶贫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有机产业得到一定开展,但是有机产品缺少实力强劲的市场经营 主体或龙头企业实施深加工,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较低,市 场拓展缓慢,"优质不优价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局部群众对基础 设施建设意愿强烈,尤其是对通组路、入户路期盼较高,但县级 财力有限,只能逐年予以解决。四、下一步打算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 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 ”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战略目标,以建设国家优质生态产品 供给基地为引领,以防止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 核心,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突破口,以三个过硬为保障(政治 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总体思路,扎实做好谋规划、 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各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高点起步、高 位推动。一是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抓实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排查、精准化帮扶,确保早发现、早干 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 不摘,落细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兜底保障等政策,健全水电 路讯等基层设施管护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巩 固好"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政策,防止因政策取消或政策变化降低脱贫成色。三是不摘帮扶。持续开展驻村帮扶和定点帮扶工作,向63 个脱贫出列村、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3个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 (其中类型重合的1个)选派第八批干部204人,接续推进乡村 振兴。保持”市、镇、村'三级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总体稳定,要求 帮扶责任人和村包片干部按季开展走访,巩固脱贫后续帮扶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938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脱贫户36970户、 边缘易致贫户1385户、脱贫不稳定户351户、突发困难户29户。是不摘监管。出台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方法,规范资金工程使用管理,依托资金动态监管平台系统, 对工程资金实行全程跟踪问效,确保衔接资金花的高效、用的安 全。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 坚决查处漠视群众利益和侵占损害集体资产的违纪违法行为。今 年以来,我们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件,处理2人, 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二)围绕“四个聚焦,防止返贫致贫。坚持防范为先、因户施策,在动态监测上健全机制,在核心指标上全力保障,在精准帮扶上持续发力,在反应问题上全面整 改,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一是聚焦动态监测防风险。印发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二是进一步抓好产业就业。大力开展特色产业,完善利益联 结机制,积极落实消费帮扶、小额信贷、互助资金等政策,培育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一套账单明任务、六个平台促落实、 一套机制强推动'的就业帮扶模式,抓实稳岗就业,促进更 多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三是进一步加强乡村建设。强化规划引领,持续改善提升农 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镇创优、 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清洁美化 活动,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工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水 平。是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突出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强战斗堡垒,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 的强大动能。加强平安洋县建设,深入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 解,让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足。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 “洋州新风'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五是进一步强化机制保障。不断健全完善"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和”一办十四组工作推进机制,夯实各级工作责任,强化统 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严肃查处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各项 工作落实落地提供坚强保障。篇四:乡村振兴办公室2022年度工作总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 任务。20xx年,xx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中央及省市县相关文 件精神,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总要求,紧紧围绕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 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工作举措和成效(一)落实各级主体责任,确保工作有力推进。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 工作要求,立足村情实际,紧盯短板弱项,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 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研究制定 了XX镇乡村振兴年度工作计划,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 为双组长的XX镇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任务措施、 细化了责任分工,摸清了现状、找准了短板、提出了措施,形成 一村一工作方案,为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二是落实 推进机制。认真落实包保推进机制,10个村党组织积极主动联 系包保领导和省市县帮扶单位,充分发挥包保领导的推动力、组 织力、号召力和帮扶单位的资源、资金、职能优势,有效解决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落实落细。三是强化督查指导。镇人大、镇纪委立 足10个村目前现状,紧盯短板弱项,及时跟进督查10个村工作 开展情况,以督查倒逼工作责任落实、任务落细、措施见效;同 时,镇属各职能部门经常性下沉指导、现场谋划,确保了乡村振 兴示各项工作工作按照既定措施和目标有序推进。(二)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狠抓"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对标对表后评估各项内容和指标,组织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 改等活动,发挥好全镇244名网格员作用,对脱贫不稳定户、 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 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 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 状况,合理确定监测标准。由党委副书记催促抓落实,同时要求 班子成员深入所包乡村,调研解决衔接工作中的难题,扎实抓好 各级反应问题的整改工作,使主体责任、整改责任、行业责任落 到实处。xx镇现有脱贫户2256户7572人,监测户64户242人, 其中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1户4人。(三)做好乡村振兴工程文章,建立融合开展体系。20xx年中央、省、市、县各级衔接资金共安排我镇到镇到 村工程20个、资金987。5485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工程13个,到村产业工程7个。结合"一村一品'和村情实际,xx村、xx村 继续大力开展茶叶这一优势产业;xx村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 展露地蔬菜种植业;XX村、XX村、XX村充分发挥环境优势,采 摘园、农家乐已初具规模;天光村、同义村山高水净,黑山羊、 小黄牛养殖已成特色;天桥村、禅源村在原有特色种养业的基础 上继续扩大规模,发挥效益。20xx年乡村振兴工程库我镇共规 划工程57个5439。46万元,其中产业工程29个2281万元,基 础设施工程20个2829。71万元,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美丽乡村 自然村建设)6个280万元,教育资助工程2个48。75万元。(四)环境整治提质增效,建设美丽移居新农村一是移民资金助力环境整治。20xx年第一批移民后扶资金 有效解决了我镇环境综合治理资金缺乏的问题。XX村村庄整治 工程、XX村幸福河湖工程、羊河村天桥村美丽乡村自然村建设 工程等工程800余万的投资,大大提升了我镇人居环境整治的成 效。二是改厕工作持续推进。我镇今年已完成了 393户改厕,全 部采用砖砌式三格式化粪池,由第三方统一实施,最大程度保证 了工程质量和进度。三是"三边三线治理见成效。全力推进”三 边三线治理工作,广泛宣传,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开展村庄整治 工作,对辖区内主干线屋场、路边沟渠、公共场所等集中整治, 截止12月中旬,已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组织2400余人次。我镇还设置了人居环境红黑榜,创立评比美丽庭院,发挥村级优 势,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五)发挥人才关键作用,激活"存量'扩大“增量立足”人是第资源理念,充分激发农村现有人才活力,畅通 各类人才、智力、技术下乡通道,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 撑和智力保障。一方面,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储藏。大力加强优秀 青年人才储藏,鼓励有文化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积极吸纳高校毕 业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到村任职,加强村级带头人和后备 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增强了 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底气。另一方面,加大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加 大乡村人才培育力度,在培育科技致富人才、农业致富带头人、 能人巧匠等本土人才上下功夫,挖掘乡村旅游、农技推广、乡村 治理、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人才,先后屡次组织本 土人才和村民群众进行技能培训,先后培训瓦工30余人次,培 训家政、编织、餐饮等等400余人次,受益人群达500余人,有 效提高了村民群众自我开展能力,扩大了乡村带动致富伍。二、缺乏之处一是农业产业链条不够完善。虽然培育开展了茶叶等本土特 色农产品,但基本上以供应原料、加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没有 形成产出、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导致产品附加值低,直接带动农户增收作用不明显。二是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短板。个别居民群众环境与健康意识 较差,对不良生活习惯缺乏改变的能动性,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 式认知不够,人居环境整治"主人翁'意识不够;农村环卫基础设 施及农村保洁员配备缺乏,资金保障有限,长效管护机制还有待 完善,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三是旅游业带动效应不够明显。依托花亭湖、狮子山开展了 农家乐等旅游业态,但由于受到后续资金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 旅游工程单一等因素,加之受疫情等其他因素影响,对游客的吸 引力不强,乡村旅游开展效益不佳。是村集体经济开展不够有力。虽然10村村集体经济均到达了 30万元以上,但基本以光优为主。由于无优势资源、无固 定资产、无集体积累,加之受地域限制、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制 约,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开展乏力的问题仍然存在,开展壮大集体 经济后劲缺乏。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围绕“产业兴旺'要求,切实转变农业开展方式依托乡村振兴产业开展工程,结合全镇产业优势和资源特点,围绕培育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 扶待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积极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 业融合开展,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精做细黄 茶、油茶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及精深加工,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拉长产业链接、要素链接和利益链接。(二)围绕“乡风文明要求,深入实施文化引领战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核心价值观与规章制度交汇相融,教育引导和规范约束村民言 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坚定信念,外化为人们 的自觉行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厚葬 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抵抗封建迷信活动,不断提升农村 整体文明程度。(三)围晓"生态宜居'要求,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持续实施农村房屋拆改建行动,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持续改善和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 整治行动,切实强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治理;大力实施 村庄绿化,建立健全村庄绿化长效管护机制,逐年提升集中居住 点绿化率、亮化率、硬化率。(四)围绕“生活富裕要求,增强农业农村开展活力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的”升级版,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把防止返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推进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开展壮大集 体经济,加快变革乡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开展相对滞后的现状, 倾力打造出一批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品牌响、效益好的农业集体 产业工程,从根本上为广大农民群众实现生活富裕提供有力组织 和经费保障。(五)围绕“治理有效'要求,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村级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村干部素质能力,健全 完善村干部日常管理;全面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确保基 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全面进步;扎实开展自治、德治、法治相结 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村监会、协商议事会、红白理 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推动乡村现代化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全面提升。篇五:乡村振兴办公室2022年度工作总结今年来,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 裕'为总要求,按照中央、省、市、县的部署,全力推进巩固拓 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一、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首位(一)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1、在全镇所辖16个村脱贫攻坚领域开展了“十看十排查'专项行动,通过"四支队伍'常态化驻村集中"办公的方式,对照 10个方面进行“地毯式'全覆盖排查,村村“过筛子、项项”过关 '。集中排查以村为工作单元开展,组织所有联村帮扶后盾单位、 联村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支两委干部参加,逐村建立问题 台账、形成问题清单。实行问题清单、台账制、交办制、销号制、 通报制"一单四制'管理,并进行了全面整改、动态清零。2、为 防止返贫、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 和帮扶机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共湖南省委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小组印发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 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辰贫组发20xx) 9号xx县扶贫开发 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实施 方案的通知要求,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全面统筹部署安 排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制定了XX镇防止返贫动 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重点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 及安全饮水方面对全镇所有农村人口开展了全面走访摸排,通过 农户申请、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包村干部入户核实、村评议 公示、经镇审核、县级比对审定共纳入监测范围的监测对象户 58户124人,并按照程序和标准对监测对象开展返贫致贫风险消除,全镇已消除致贫和返贫风险的39户88人,对全镇脱贫人 口(含监测对象)因收入骤减或较大刚性支出产生致贫返贫风险 的户数纳入监测对象并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平台进行风 险标识,未消除风险的19户36人(脱贫不稳定户4户10人, 边缘易致贫户1户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4户25人)。根据监 测对象的致贫风险类别、开展需要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制定了" 一户一专班的具体帮扶措施,并安排有帮扶能力的干部对所有 监测对象户开展结对帮扶。3、常态化开展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 对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平台各行业部门反应的关于”一超过、两 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等风险预警信息及时通知各村入户核 实调查,将情况摸准后按时处理,确保我镇全国信息系统数据质 量准确、真实。(二)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机制,对符合条件 的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全镇共摸排认定了农村特困户 124户128人,农村低保户319户598人,农村一二级重残人数 270人,制定出台临时救助、社会救助方案并落实。农村留守儿 童委托照护签约率到达100%,并落实照护责任。(三)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义务教育保障成果方面: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机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强化及时预警和提前帮扶。1。健全 网格化监测机制。建立"市、镇、村、组'四级网格,全市8839 个网格实现全覆盖监测。2O加强涉贫数据共享预警。依托省脱 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与教育、医保、民政等部门建立信息共 享和预警机制,截至目前,共筛选预警人员名单872人,摸排因 病到达预警标准275人,及时纳入防返贫帮扶救助范围。3o开 展常态化走访摸排。严格落实帮扶责任人季度走访制度,对帮扶 和联系对象家庭因病、因灾变化信息及时掌握、及时反应、及时 更新。截至目前,新识别三类监测户47户,风险回标11户,均 已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二是聚焦核心指标强保障。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 安全成果。lo在兜底保障上"应兜尽兜全面实现困难群众基 本生活"城乡统筹'、"应保尽保',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截至H 月底,全市发放城乡低保对象3。56万人低保资金1。58亿元, 发放特困供养对象6337人特困供养资金4300。91万元;临时救 助1636人次,发放资金233。01万元;发放散居失能特困人员 518人、困境儿童516人委托照护补贴93万元;为特困供养对 象购买住院医疗护理保险(140元/人/年),共赔付金额45。03 万元,有效解决特困供养人员住院期间的照料护理问题。2。在 教育保障上做到”应助尽助:全面落实脱贫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制,对因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农村适龄儿童少年采取了送 教上门的措施,确保了全镇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无失学辍学现象; 农村脱贫家庭学生、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含孤儿 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以及监测对象家 庭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实现应助尽助,20xx年以来全镇 累计资助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454人次,”雨露 计划'职业学历教育补助落实47人次,发放教育补助7。05万元。巩固基本医疗保障成果方面:全镇脱贫户905户3209人, 纳入监测范围的监测对象户58户124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 率达100%;大病保险等医疗保障政策继续对低保对象、特困人 员和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倾斜支付164人;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 慢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性精神障碍等4种)家 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服务到位385人。巩固住房安全保障成果方面:及时将动态新增危房和因灾致 危农房等2户纳入改造范围,帮助居住在唯一住房为危房的农村 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安全问题25户。巩固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方面:20xx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 程3个,目前均已完工,进一步巩固了全镇饮水安全保障问题, 并建立了供水保障管护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人开展日常管护工作。(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全镇共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户175户774人(其中2021年45 户,2021年125户,2021年5户),所有搬迁户已搬入新居,驻 村工作队通过实地核查因地制宜为易地搬迁对象户制定了行之 有效的后续帮扶措施,确保搬迁户能"搬得出、稳得住。安置区 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户籍管理、教育、卫生、不动产登记管理等公 共服务运行进一步得到完善。(五)加强扶贫工程资产管理工程库建设使用方面:建立了工程类别完整、储藏充足的巩 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程库,20xx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 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村民主评议公示申报、镇请示、县 行业部门审核汇总后上报xx镇20xx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振兴有效衔接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工程库256个,录入工程库储藏 建设46个。扶贫工程资产后续管理方面:建立了扶贫工程资产后续管理 台账;扶贫工程资产后续管理机制规范运行。(六)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对符合条件且有贷款意愿的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的 贷款需求采取应贷尽贷,截至目前,20xx年全镇共发放脱贫人 口小额信贷41笔155。45万元,财政贴息9。54万元。2、落实贷款风险防控和清收处置等责任,对我镇5笔6。74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逾期代偿资金进行了追缴,现已清收 到位。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认真组织乡村规划编制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指 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实施方案(20xx-20xx年)文件精神,我镇结合实际精心规划 编制了XX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 案(20xx-20xx年),坚定不移贯彻新开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 开展为主题,深入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 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 化,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开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 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着力把xx镇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强镇(二)竭力推动产业开展和促进就业稳定粮食生产。1、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保障 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继续稳定粮食产能,确保全镇完成粮食作物播面3。万亩,总产量1。5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1万 亩,玉米等旱粮播种面积1万亩以上。全面提升优质稻、特色杂 粮生产能力,全镇粮食供给侧结构明显改善,品质安全水平明显 提升,效益明显增强。2、为了坚决遏制耕地抛荒现象,全力抓 好粮食生产工作,从今年3月至8月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耕地 抛荒专项整治行动,全镇共整治耕地抛荒面积651。98亩,为粮 食生产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为切实做好严格管控类耕地 的污染防治安全利用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粮食安全,根 据我镇严格管控区划定核查底图对在管控区域范围内的周家人 村,大江潭村开展了摸底排查工作,对重金属镉污染区落实了严 格管控区退出水稻种植改种措施,按照xx县20xx年度耕地严 格管控区退出水稻种植实施方案的要求共完成改种玉米46。 15亩,消除了粮食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开展六大强农行动。充分立足我镇实际,重点扶持特色主导 产业,开展强农行动,确保乡村产业振兴落到实处。1、扶持以 周家人村、大坪村、王家坪村为核心的优质柑橘基地、打造亮点 工程。依托xx”经济林场'脐橙产业园,以周家人村、大坪村、 王家坪村为核心打造”万亩脐橙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颜家人 村、沙坪村、长冲村大力开展脐橙优势产业,通过"合作社(公 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产、消、售"一体化'的等色产业,实现农民稳定增收。2、扶持开展特色产业,打造xx特色品牌。以 ”两山一品,一带六化'为抓手,通过”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 '的”农业+'模式,积极培育壮大瞿家湾黄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锦沅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打造熊首山 黄桃等品牌,因地制宜做大做强黄桃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3、 壮大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业。以王家坪村柑橘加工厂为核心,进一 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柑橘加工产业链,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