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B卷-附解析.docx
-
资源ID:72642137
资源大小:59.8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B卷-附解析.docx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B卷附解析考前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总分值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那么不予评分。姓名:考号:阅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题2分,共58分)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之所以优美的最主要原因是()。A.桂林属于岩溶地貌B.桂林属于高山地形C.桂林的年降雨量特别大D.桂林的植物种类丰富2、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A.扁鹊B.华佗C.张仲景1).孙思邈3、友谊的深浅,由以下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第1页共14页(摘编自理工占典文学意象的示范(1)文章认为中国古典诗词意象选择的原那么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请结合文章,对中国古典诗词意象是“合订本”这一特征予以分析。阅卷入得分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木桶原理”认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个板(图4)进来又有人提 出了 “新木桶原理”,认为当木桶倾料定角度后所能装的水,才是它的真正容量,也就是 说,木桶的长板越长,装的水越多。(图5)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燃悟,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燃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第10页共14页第II页共14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题2分,共58分)1、A2、B3、C4、A5、A6、B7、D8、B9、A10、A11、C12、答案:A13、A14、答案:D15、D16、B17、答案:Co18、B19、D20、D21、C22、B第12页共14页23、D 24、D25、B26、C27、C28、D29、B二、材料分析题(此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见解”指平时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者从各种小报、娱乐媒体上得到的“思 想”。后果:影响所谓的“思想”的行成;左右日常生活观念;看待事物的角度和高度,遵循的标 准,不过是取自庸常的似是而非,对社会的判断,对文学艺术的判断,对人的判断,对时事 的判断,对诸多问题的判断,不可能具备更高、更清晰的思维坐标。(2)需要最起码的阅读,这样可以知道世界之大、历史之长、思想之多。掌握知识与艺术理解,能真正理解提高认识能力。要学会反省,反省自己是否闭塞和懒惰,是否错过了一些了不起的思想与智慧。能够 发现一些见解、主意、方法的真正内容,提高自己的精神水淮。2、(1)唯思想才是诗词创作中意象选择的主导。(2)中国古典诗词意象是“合订本”,意指诗词中的画面都是“独立成篇”的,但是并不 让人觉得画面是支离散乱的,甚至并不感觉它们是“独立成篇的”。那些画面在读者的心神 体会中,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其实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内在联系。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答题思路“新木桶理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审题立意。是从原有的“木桶理论”着眼于短 板,到“新木桶理论”,把木桶倾斜一下,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结果,此时着眼的就是长板。 因此,这可以说,转变一种思路,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结果。这可以从“转变思路”“打破传 统思维”方面来立意,谈及“创新”思维也是可以的,但要从具体的“思路转变”上引到 “创新思维”的立意上来。第13页共14页二是可以从“短板”和“长板”的比喻意来看,“短板”是指人的缺乏之处,“长板” 是指人的长处,因此,可以从“发挥人的长处”,“发扬人的优点”的角度进行立意,引导 教育方面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从这两方面立意之后,选择其中一个立意,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对着中心论点问三个问 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然后就可以选择我们中公所设计的九种写作模式中的一种 进行思路和结构的构思。第14页共14页D.点头之交4、学习成绩一般的晓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 “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这说明吴老师关注()。A.学生的个性开展B.学生的品行开展C.学生的知识习得D.学生的身心健康5、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的分析是()。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因果分析D.系统分析6、大航海时代,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得坏血病,有些水手上岸后吃一些柑橘蔬菜, 坏血病就瘁愈了。科学家研究发现,果蔬中存在着一种可治坏血病的物质,该物质是( )。A.叶酸B.维生素CC.谷氨酸D. D.维生素7、规定“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的教育规范性文件是()。A.教师资格条例B.中小学管理规程C.中小学德育规程1)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8、()是“以人为本”的实现准那么。A.教育公正B.全面开展第2页共14页C.和谐开展D.终身教育9、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的原那么。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B.教育为主C.惩罚为主D.依法从轻10、巴赫是17世纪杰出的作曲家、管风琴家,其创作广泛吸取16世纪以来意大利、法国等国 音乐的成功经验。成就很高,对后世音乐开展有深远影响。他的国籍是()。A.德国B.法国C.英国0.俄国11、某县级政府为了提高本县的中考成绩,将辖区内两所初中列为重点学校,并给予政府倾 斜。该县级政府的做法()。A.合法,县级政府有权自主管理B.合法,有助于校际教育质量竞争C.不合法,不能设置重点校和非重点校I).不合法,应该平均分配各类教育资料12、找规律填数字是一一个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以下选选中,填入 数列“11,、55、187, 583、(), 5335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选项是(A.1771B. 1772C.17730. 177413、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第3页共14页A.蒸汽机的创造B.纺织机的创造C.电力的创造D.电子计算机的创造14、战国时期,请候建的兼并战争更演取烈,产生了多种外交、军事策略。以下人物中,主 张“远交近攻”策略的是()A.孙斌B.苏秦C.张仪D.范雎15、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 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 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 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C. 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D.移植了其他的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16、在Excel中,以下方法可以实现快速查找满足条件数据内容的是()。A.排序B.自动筛选C.数据单D.分类汇总17、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以下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导致武某坐 下时重重摔在地上。后经医院检查发现其尾椎骨裂,需要长期治疗。在这起事故中,应当承 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是( )。第4页共14页A.陈某B.老师C.陈某和学校D.陈某和李老师18、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科书()制度。A.认定B.审定C.选定I).国定19、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A.权利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20、某老师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资料,要求学生必须购买。该老师的做法()<>A.反映教学需要B.表达敬业精神C.违背教育规律D.违背师德规范21、在以下传统节日中,有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是()。A.清明节B.重阳节C.端午节D.元宵节22、遗传变异与特种演化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第5页共14页A.有不同的“父母”的原因B.基因的重组或突变C.不同的生物之间的融合D.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答案23、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oA.草堂诗余、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白石道人歌曲均是词集。B.把长篇小说分成假设干章节,每一章叫做“一回”,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做“章 回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烈火金刚等。C.阿房宫赋、师说、论积贮流、项脊轩志、石钟山记都在标题中标明了文 体。D. “念奴娇”“永遇乐”“水调歌头”“倘秀才”“西江月”“扬州慢”“雨霖铃” 等都是词牌名。24、中华人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A.人民民主协商制度B.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25、以下名医中,与“刮骨疗伤”这一故事有关的是()。A.张仲景B.李时珍C.华佗D.扁鹊26、“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由此可以推出的 结论是(A.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B.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第6页共14页C.我没有谈我朋友的隐私D.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27、蔬菜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它富含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消化系统所必需的粗 纤维等。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叶菜类均含有铁、钾、维生素以及胡萝卜素B.花菜类含维生素A、B、C和相当丰富的矿物质C.根茎类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CD.豆菜类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2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教师正确处理其与同事关系的职业行为准那么的是()。A.尊重B.理解C.协作D.支持29、贞德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被后人赞项为“圣女”,她曾率领法国军队对抗外国 入侵,并屡次打败侵略者,事迹发生的时期是( )oA.普法战争时期B.英法百年战争时期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I).欧洲三卜年战争时期 阅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此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人的认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思想环境,不同的人会被不同的见识簇拥和包围,我们会发现,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接触过重要的思想,那些在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的思想家的著作,几乎没有稍稍深入地阅读,他们长期以来依赖和接受的所谓“思想”,不过是来自平时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者从各种小报、娱乐媒体上得到的各种“见解”,就是这些构成了一个人最基本的“思想”资源。虽然这其中也可能包含和掺杂了一些重要观念,如古老传统中的先哲思想之类,但大致都是屡次转手之物,是凌乱的或被他人改造过的、与种种世俗见解搅拌和嫁接在一起的。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影响所谓的“思想”的形第7页共14页成,左右口常生活观念。长此以往,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高度,遵循的标准,不过是取 自庸常的似是而非,对社会的判断,对文学艺术的判断,对人的判断,对时事的判断,对诸 多问题的判断,不可能具备更高更清晰的思维坐标。人的力量来自于思想。一般来说,我们需要最起码的阅读,否那么就不知道世界之大历史 之长、思想之多,难免将自己封闭在平庸的见识中,求知者的痛苦来自交流的障碍,比方不 能阅读其他民族的思想原著,或不能顺畅无碍地接受中国古典。有叫译品确实难懂,只好勉 强吞咽,许多思想家的原作是平易流畅的,经过译者翻译就变得疙疙瘩瘩了。获取古今中外的思想是我们的权利,获得这样的权利需要一些条件,比方语言的条件, 好在我们生活在一个译事兴旺的时代,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程颍、朱熹、王 阳明、这些古代哲人的著作虽然难懂,好在都有译文,这些重要的思想家说过什么,主要的 观点是什么,当然应该知道,在生活中,有时我们会自认为有了深刻的开展,却不知早在几 千年前他人就已经说过了。国外的思想家,康德、海德格尔、弗洛伊德、达尔文,世界上的 几大宗教等,其阅读意义与中国先哲相同。总之争取机会跟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思想对话,哪 怕是浅浅的理解,都是极其有益的事情。我们不会容忍自己的茫然无知,形同懵懂,不知道 我们人类历史上有过这么多杰出的思想家、这么多了不起的见解和发现。思想和知识与艺术理解紧密相连,比方谈到西方文学,有人读得很熟,开口即可历数其 中的情节人物,但听起来总有点“隔”,总让人觉得不对劲,为什么?因为读者对基督教、 天主教知识并没有入门,而西方文学大都兹生于基督教、天主教的文化土壤上,哪怕是反对 这些宗教的人也同样如此,有人曾发出感慨:过去读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觉得一切 都懂了,后来深入接触过基督教,回头再看他们的著作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和方便,简直就是 豁然开朗。这是因为真正的理解还要从文化开始。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反省,问自己是否闭塞和懒惰,是否错过了一些了不起的思想与智慧。 检点下来,我们会发现整体听来的一些见解,主意和方法,都是在世俗风尘中转来递去之物, 它们几乎无不带有实用主义的目的、个人的欲望和自私狭隘的认识,即便是转引于思想家的, 也往往没能真正地全面地传达出思想家的本意。就精神层面而讲,我们极容易生存在庸俗社 会学、市井意识和浅薄机灵交织而成的所谓“见识”之中,并以此构造其个人的思想基础, 成为我们的思想来源。思想环境一旦破坏了,也就意味着长期处于卑微的精神水准之下。(摘编自张炜海边兔子有所思(1)文章第一段所言“见解”指什么?依据这些“见解”形成的“思想”来为人处世,有 什么“后果”?请根据文意,分别做出简要概括。(2)文章认为理想的“思想环境是怎样的,有何意义?请简要分析。第8页共14页2、中国古典文学很善于用意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古典诗词,利用意象传神达意。 是诗人的一项重要的艺术手法。历代不乏这方面的大家高手。例如李臼亿秦筋-箫声咽 被后人誉为怀古城史诗中无与伦比的典范之作”。这首词运用意象表达作者的所感、所思、 所想时,可谓驾轻就熟、出神入化,到达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作者选择的几个意象,原本 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在作者的大手笔中,不仅活了起来,还一脉相承为一首千古绝唱:箫声咽,秦城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成阳古道宫 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不难看出,这首词中有十个意象,萧声、秦城、秦横月、柳色、满陵、乐游原、减阳古 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困绕看这些意象,几幅生机盎然的画面,随着深夜的蒸声渐次 浮现出来。现代学者浦江清在其词的讲解一文中认为,李白的这首忆秦.窘声咽是 “儿幅长安素描的合订本”,所谓“合订本”,显然意指词中的画面都是“独立成篇的”, 看上去这是事实。然而每吟诵这首第声咽“秦楼月”的悲苦幽中,总是升起一股荡尽干 古风尘的洁气,将词中画面气可成为色彩浓烈的悲剧,从而使人并不觉得那些画面足支离 散乱的,甚至并不感到它们是“独立成篇的”,那些画面在读者的心神体会中,成为一个密 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所谓“素描的合订本”中的合订,其实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内在联系,这 种内在联系是审美的结果。也就是说,词中的十个意象,实质上是作者“阅尽人间春色”后 的怀古伤今中的审美选择。没有崇高的审美情操,没有敏锐的审美判断及泡熟的文学技巧, 是不可能有这种恰到好处的意象选择的。这是只有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才有的天才的艺术想象 的结果。诗词家常说,意象选择是诗词创作的主要方法。然而意象选择的原那么是什么换言之,是 什么指导了意象选择?从忆秦城,萧声咽中可以看出,作者选择的十个意象能在一首小 令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诚然,这里的思想不是理性思考的结器,而是善燃于外界产生的 浮想联翩中的看法。母宁说,一个心智正常的人,这种“看法”绝无可能前后矛盾,而是一 以贯之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才是忆秦娥.第声唱中十个意象之间内在联系的 灵魂。也就是说,唯思想才是诗词创作中意象选择的主导。严格说没有思想的主导,那么不会 有正确的意象选择,整篇诗词创作也就失敷了。李白之所以能在忆秦嫩.柔声唱中将卜 个意象完美无缺的排列组合成一首意义深远,气势磅薄的精彩好词,主要得力于他那气贯古 今的思想。说实在的,忆秦耦.策声唱中的十个意象,在一般人那里,都是司空见惯的平 常词,但这些平常物在李白思想的驾驭中,都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都在思想的指挥下发挥 自身的“音阶”功用,汇成了一支既悲苦凄清乂戚武卷凉的乐曲。第9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