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网络教学组织方案.docx
大学网络教学组织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新冠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相对决 策部署以及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根据大学本科应急教学 组织方案,为做好网络教学组织安排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高度重视学生疫情防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以生为 中心的思想,坚持以生为本原那么,把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 康放在第一位,按照有利于全国疫情控制、有利于学生身体 健康、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的原那么,全面部署,强 化责任担当,明确任务要求,充分发挥各学院积极性、主动 性,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二、组织领导1 .在学校防控新冠疫情工作本科教学组指导下,由教务 处牵头,学生处、国际教育学院密切配合,主要负责学校防 控新冠疫情涉及的本科网络教学安排,制定相关工作预案。2 .信息中心、教师教学开展中心等有关职能部门协助、 配合做好相关工作。3 .各学院须成立学院本科网络教学管理组,由院长任组 长,教学副院长、副书记任副组长,教学管理人员、学生辅 导员、教研室主任任成员,负责本学院的本科网络教学安排 工作,并结合学校相关要求制定本学院网络教学组织方案。三、工作职责1 .学校教务处、信息中心、教师教学开展中心等有关职 能部门从课程安排、教学管理、教育技术支持、网络教学平 台使用培训等方面指导、配合学院做好网络教学工作。2 .学生处、国际教育学院协助教务处开展学生网络学习 相关情况的摸查及统计分析工作,整理因特殊情况不能参与 网络教学的学生名单,同时开展学生线上课程学习的通知动 员工作,确保消息全覆盖。3 .各学院、教研室要认真做好师生的发动、培训及相关 安排工作。对因条件限制或其它原因网络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应尽力协助解决。4 .各学院、教研室要组织教学团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 研讨,创新教学方法,建议以教研室、教学小组为单位准备 课程资料,包括教学视频、速课、PPT、题库、课内讨论题 目、课后作业等,分工协作做好在线授课的教学设计准备; 须对原教学进度表中每一次课重新明确采用教学视频/直播 何种教学方式,并汇总报教务处向学生公布。充分利用现代 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在线课程资源和在线教学平台、网 络社交通讯工具等开展网络教学。四、工作任务2022-2023学期原定教学安排不变,学生返校前采取“停 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方式开展网络教学。(一)课程教学1 .组织开展混合式教学,按照“1+3+4”方案做好教学 准备。“1” :第1周(2022年2月24日至3月1日)安排网 络教学试运行,教师在线上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 系统预测试。“3” :第2-4周(2022年3月2日至3月22日)正式 实施网络教学。“4” :第5-8周(2022年3月23日至4月19日)安 排线下面授教学,同时要为仍在疫情防控重点区域、隔离学 生安排网络教学。2 .重新设计教学安排。各门课程承当单位要根据课程教 学大纲要求,重新规划课程线上(返校前)、线下(返校后) 讲授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科学制定“1+3+4”教学方案。 学生返校前上课的课程在大学e学中心网络教学平台(以下 简称e学中心)实施网络教学;返校后针对学生在线学习存 在问题,是否需要重点讲授、答疑或者考试等制定方案,提 交教务处。3 .思政第一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宣传部要根 据目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完成学校党委书记、校 长和院(系)党组织书记、院长(系主任)上第一堂思想政 治理论课的工作。4 .体育课。学生在返校前以居家自主锻炼为主,并对所 选工程进行针对性预习和准备。体育部应在e学中心建课, 通过中心平台及时发布体育课相关安排,向学生推荐学习资 源、布置学习任务并进行管理和指导。5 .实践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实验课利用已有的虚拟仿真 实验平台开展教学,或者选择“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工程 共享平台(实验空间)”上的优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资源开 展教学。局部教学内容如见习课、PBL课、实验课、讨论课 等在课程内调整进度安排,确需补课的,在学生回校后另行 安排。(二)毕业设计(论文)在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前,指导教师应充分利用微信、QQ 或邮件,远程指导学生按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进行论文撰 写,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确保每周不少于一次, 并形成指导佐证材料。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过程佐证材料将作为中期检查的重点材料。在毕业班学生返 校之后,指导教师可酌情调整指导方式,适时增加线下指导 时间。对因在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而无法按时返校的学生,指 导教师仍需采取线上远程指导,并予以更多的关心关怀。(三)各学院要针对仍在疫情防控重点区域、隔离学生 制定专门方案。在其他学生返校正常上课后,各门课程承当 单位可通过e学中心在线直播功能对仍在疫情防控重点区域、 隔离学生继续进行网上教学,并切实做好网上辅导;学生返 校后应安排专人进行学业辅导,保障学生学习质量。五、工作要求(一)网络教学基本要求1 .为确保学生线上课程学习时间不冲突,授课时间严格 按照学校2022-2023学期教学进度安排时间进行,假设有调整 和变更需提前告知学生。2 .各教研室要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组织集体备课教 学演练,使每位教师熟练掌握线上授课方法。任课老师须在 课前1周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在e学中心建课,将教案、课 件、教学视频、音频、作业等在线教学必需的学习资源上传, 也可根据所授课程的具体情况,选择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 (如爱课程、学堂在线、智慧树网、已免费开放的2.4万余 门在线课程或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3 .按计划安排,第5-8周的课程将实施面授教学,但也 要提前将教案、课件、作业等资源上传,为仍在疫情防控重 点区域、隔离学生安排网络教学。4 .任课教师须于每次课前3天,在e学中心及时发布授 课公告,提前告知学生课程教学目标、授课进度安排、考核 要求及学生需要提交完成的材料。5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利用e学中心的课程 讨论区或组建QQ、微信群等,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加 强与学生沟通、交流,进行在线答疑,指导学生学习。任课 教师通过线上工具开展讨论、作业布置及批改等教学活动, 形成详细的过程性教学、学习、考核记录,并将此作为教学 检查佐证材料。6 .各门课程要根据调整后教学方式重新科学制定课程 考核方案,将学生线上观看视频、做作业、参与讨论等纳入 成绩评定。(二)网络教学保障措施1 .抓好教师培训。教师教学开展中心要依托超星教师发 展中心平台,面向全校教师组织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 升培训工作,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 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的具体要求,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在线 专场培训及在线答疑,提供e学中心操作指南及操作微视频, 帮助广大教师更快更好地掌握“互联网+教学”基本技能。2 .强化网络教学技术保障。信息中心要确保网络硬件及 e学中心平台安全,为网络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同时 协助教师教学开展中心组织相关学习培训活动和在线答疑,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教学的整体水平,确保每位教师能 掌握e学中心操作技能,顺利开展网络教学。3 .收集电子教材资源教务处要积极与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高等教 育出版社等出版社联系,获取电子教材使用方式,提供给教 师与学生使用,满足网络教学的资源需求。4 .强化督查。教务处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的督 教督学工作,建立网络教学质量周报制度,制定大学线上教 学质量评价表(见附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督查到 位。各学院、教研室须认真抓实网络教学的组织工作,学院 教学督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要在线督教督学。每 门课程授课教师要做好线上课程课前、课中、课后学生学习 的过程监控;学生辅导员要全面、全程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 况,确保网络教学质量。(三)网络教学工作进度安排5 .2月18日前,各教研室组织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讨, 确定在线授课的教案设计,在e学中心建课,上传教学材料。 各学院教学科(力、)负责催促、指导各门课程完成教学设计、 网上建课,确认将全部教学班学生纳进课程教学。2. 2月20日前,各学院通过e学中心或QQ、微信群向 学生发布上课通知,并做好开课前各项准备。3. 2月24日,开始进行网络教学试运行;3月2日以后 正式实施网络教学。六、其它如果3月23日疫情仍未能允许实施面授教学,教学安 排那么仍将统一进行网络教学,待疫情解除后再组织面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