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优秀教案(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观察物体 白云小学 郑珂慧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2.会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观察、想象、判断中,提高推理能力和合作意识。4.通过变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激发探究的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照片、口杯、汽车玩具、小狗玩具及相关的图形卡片等。课前准备: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把每组中坐的(四个)位置编为1、2、3、4号,并按方位坐好。发给小组个口杯及卡片。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揭示课题1.小朋友,老师从不同位置给我们班的一位男同学拍了几张照片,请看第一张照片,猜一猜他是谁?(课件显示男同学的背面照片,学生猜后发现,从背面看无法看出是谁。)师:从背面很难看出这位男同学是谁,再来看第二张照片,你能猜出他是谁吗?(课件显示男同学的侧面照片,学生猜后发现,从侧面看还是无法肯定是谁。)师:这个同学到底是谁呢?请你们看第三张照片,说出他的名字。(课件显示男同学的正面照片,学生齐声说出名字。)师:为什么看到这个男同学的正面照片时,你就能认出他是谁?(正面看得清楚,背面、侧面不好辨认。)师:如果你给自己的朋友拍这样的三张照片,你打算怎么拍?(让学生充分地说。)2.揭示课题。师:现在,小朋友知道了摄影师的位置不同,拍照到的人的样子也就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照片,引导猜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观察物体可以从前面、侧面、后面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二、合作学习,学会观察1、出示学校大门照片(正面、后面)说明学校很美,1.观察口杯。教师请各个小组的小组长把口杯放在桌子中间,要求口杯把对着1号位的同学。师:每个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看看口杯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师:小朋友看到的口杯样子已经画在卡片上了,卡片放在桌子上,请每个小朋友把卡片找出来看一看,想想是不是自己看到的口杯的样子。师:(边说边展示)几号(位)的小朋友看到的口杯是这个样子的,请站起来,并举起你找到的图形卡片。(各小组坐1号(位)的同学站起来。)师:(边说边展示)几号(位)的小朋友看到的口杯是这个样子的,请站起来,并举起你找到的图形卡片。(各小组坐2号(位)的同学站起来。)师:3号(位)的小朋友,你看到的口杯是什么样子的?请站起来,举起你找到的图形卡片。(教师贴出)你找到的图形与老师贴出的图形一样吗?师:老师的讲台上还有一张图形卡片,它是4号(位)的小朋友看到的口杯的样子,请4号(位)的一位小朋友到讲台上来,把图形卡片找出来。(学生贴出)师:这张图形卡片与几号(位)看到的样子差不多,只是什么不同?(与2号(位)看到的差不多,只是口杯柄的方向不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原位上观察熟悉的口杯,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观察者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口杯的样子也不同,让学生体验所处方位与观察结果的关系。2.换位观察口杯。师:请小朋友换一个位置观察,1号(位)的小朋友到2号(位),2号(位)的小朋友到3号(位),3号(位)的小朋友到4号(位),4号(位)的小朋友到1号(位)。你现在看到的口杯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继续依次换位观察,使组内的同学都分别在各个位置上观察过,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小组交流完后,让学生随意换位观察并交流,最后回到原位。)3.引导比较。师:四个位置的小朋友,你们观察到口杯的样子相同吗?2号(位)和4号(位)观察到口杯的样子有什么区别呢?(2号(位)观察:口杯柄在右;4号(位)观察:口杯柄在左。)4.引导小结。引导交流讨论:从不同位置对口杯进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口杯的样子也不一样。设计意图:从原位观察转向换位观察,进而全面观察,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对从两个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进行比较和辨认,有利于突破认知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再一次引导学生轮换位置观察汽车玩具,让学生在“看、想、说”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方位知识以及观察物体的方法;多次引导小组交流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 课本例题先让学生领会图意,再说一说三位小朋友各在什么位置观察恐龙,然后让学生从正面、侧面、后面实际观察恐龙,最后在课本上连一连。2. 完成课本第67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领会图意,再让学生说一说三位小朋友各在什么位置观察一摞书,然后在课本上连一连。3.游戏活动。游戏规则:不能转动新华字典。各小组长把新华字典放在桌子中间,并把新华字典图形卡片整理好。小组里每个小朋友都从图形卡片中抽一张,仔细想想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当老师说“开始”后,每个小朋友根据图形卡片的样子,迅速找到相应的观察位置坐下。设计意图: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两道练习题,旨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体会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找位置”游戏活动和“转动玩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动中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前)面 侧面 背面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不同。反思: 本节课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力求充分体现教材编写意图。教师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整和于教学之中,使教学锦上添花。纵观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以儿童喜爱的生活情境“拍照片”导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对情境中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导入的设计先声夺人,既帮助了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新课的学习搭建了认知平台也抓住了学生和听课教师。 2.主体参与,探索新知。 新教材强调“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主体性。基于此,新课以观察恐龙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分3个层次观察恐龙,依据课本又拓展了课本,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设计时始终围绕着“自主参与,深刻体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主意识,从而主动的探索新知。并且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如鼓励学生选择到自己喜爱的观察位置去观察;再如让学生看完了恐龙录像,你想说什么?等等,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3.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大量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如上课开始的拍照、找一找是谁做了好人好事、拼照片等。贴近了学生,延伸了学习。从而使学生能从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展开联想到整个物体的形状,培养了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确实就在我的身边!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以前已学习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识,认识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课分为4课时,根据教材的难易分析,我估计学生对拍照比较熟悉,也喜欢拍照。因此本课我以“拍不同角度的物体”为主题,作为第一课时,充分利用有关素材,开展数学活动。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