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5课《黄河颂》教案 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726567
资源大小:122.5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5课《黄河颂》教案 新人教版.doc
1黄河颂黄河颂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任课教师钟 毅授课时间3、16课题5、黄河颂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 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2、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 语言、文化、历史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成果展示,加深自己对黄河及其文化的了解。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读,理解文本,品味鉴赏,体会中心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 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 时间媒体来源介绍知识目标图片AG拓展知识2 分钟下载2朗读过程与方法朗读BC建立表象5 分钟自制讲解过程与方法讲解HD帮助理解10 分钟自制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归纳FI升华感情6 分钟自制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 讨论_交流_总结 J.其他师生活动设计意图3一、出示黄河图片,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感染、调动学生。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第一节)2、了解比喻的修辞方法;3、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热爱中华民族。三、简介作者光未然及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 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4、梳理生字词山巅 din 哺 b 育 澎 péng 湃 狂澜 lán 赞 zàn 歌 发源 yuán屏障 zhàng 浊 zhuó 流 滋 z 长气魄 pò 劈 p 成 宛 wn 转五、整体感知课文1. 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2. 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3. 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4.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注意生难字,夯实基础3、注重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和方法。45. 诗歌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六、内容探究1颂歌的首尾如何呼应的?2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是不是病句?为什么要词性活用?七、小结课文八、组织学生朗诵(安排好领诵、齐诵、个人领唱和合唱,如学生能力强,方能有好的效果)再组织学生欣赏并演唱保卫黄河并讨论:为什么保卫黄河就是保卫国家?目标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黄河颂九、比较阅读长江之歌再次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如能阅读和演唱结合效果更好。十、作业布置:绩优学案26、27 页。4、讲解分析、理解课文,了解作品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