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案2: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docx
高一 历史导学案(教师版)年级高一时间09.09单元第一单元主备人课型新授课题第3课秦统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 的建立课时第一课时审核人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秦朝统一的过程及意义,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秦朝统 一的业绩。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秦 朝短命而亡的原因及启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举措,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其意义。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秦朝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难点全面理解秦亡对古代中国政治的影响。课前准备课件准备、导学案准备、班级分组准备五步 法导 学导学流程学法 指导启导激趣:播放中国秦朝史的相关短片。设疑:秦是如何实现与巩固统一的?激趣 设疑视频 导入学习 与 展评一、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一、秦的统一1.统一条件(1)客观条件理解 识记自学 完成1孟子提出了 “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作者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开展,要求打破政迨分裂所带来的阻碍,为统i准备 了客观条件。(2)主观条件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 统一奠定了基础。2.统一过程(1)东方: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战略,相 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统一秦朝,定都咸阳。(2)南方: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3)北方:秦击退了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洪、东至辽东的万里长 城。3 .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1)确立皇帝制度: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 上的决定权。(2)中央创立三公九卿: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 全国的政务。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 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地方推广郡县制: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产生的郡县官僚制在全国推广,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道)以下设乡、里和亭, 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4 .巩固统一其他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 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 社会风俗等。5 .统一意义(1)秦朝确立的政治体制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至为深远。(2)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3)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开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4)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 济、社会的开展。二、秦朝的暴政.暴政表现(1)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2)秦法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3)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将先秦以来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 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1 .暴政影响: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秦二世继位,阶级矛盾和 统治阶层内部矛盾的尖锐化,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1.秦朝灭亡(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4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2)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 队进入咸阳,秦王投降。2.楚汉战争(1)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2)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 项羽最终被刘邦击败。二、展评秦朝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有哪些?(1)积极: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一制度下实行的措施有 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开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 局;大大加强了统治者的统治力量。(2)消极: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利导致腐败,使人民处境恶化。巩固1.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国能灭掠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 主要原因是()A.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B.秦国是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秦国军事力量强大,进行兼并战争D.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答案B解同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所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了胜 利,应选B项。2.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 从当时历史开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巩固 提升能活 应用举一反三C.统一中原,由中央治理融会贯通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c颤黄河流域涉及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各国分裂割据不利于防洪,建立统一的国家 由中央统一治理才是根本之道,减少战争、协调治黄都不是根本之道,故C项正确。3 .导游介绍古城西安民俗时说:古代本地男子都自称为联,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 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B.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藏A臊画,朕”由原先民间男子的称呼,变为秦始皇专用的称呼,不许百姓使用,表达了皇帝的 权威性,其地位不可逾越,应选A项。4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 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B.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D.宗法制与郡县制画'朕为始皇帝”表达了皇帝制度,“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表达了 世袭制,应选C项。5 .秦峰山刻石中说L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攻)战日作,流血于野。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上述材料反映出秦始皇的一项重要措施是()A.海内为郡县B.统一货币、度量衡C.制定严密的秦律D.北拒匈奴,南征夷越W|a函材料反映了分封制导致战乱,秦始皇废分封,推行郡县制,天下安定,应选A项。6.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占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 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答案B西分封制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世袭继承制,属于贵族政治,郡县官员由中央 任命,属于官僚政治,故B项正确。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不 是以血缘为纽带,C项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D项错误。7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教,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炎殿清楚,男女礼 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卜.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在多处题辞,提倡子孝 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A.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8 .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C.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D.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高理想答案B函秦朝的治国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 的各自职责”“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表达了秦始皇用儒家伦理思想治国,说明 他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 自职责”“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表达了秦始皇推崇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但 这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通过宣传儒家尊卑等级观念,维护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表达了 秦始皇推崇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但这并不是他的最高理想追求,故D项错误。8 .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 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A.社会治安混乱B.刑罚严酷,人民摇手触禁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D.国民素质低下量B画题干材料反映了秦朝犯人数量庞大,这与秦法严酷,轻罪重罚有一定的关系,故B项 正确。9 .有学者认为:“秦亡以后,历代统治者大多耻于与法家为伍,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 理论面临着要么改变、要么消亡的命运。”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法家思想()A.是主:张专制集权的思想理论B.不利于政治局势长期稳定C.是秦朝暴政形成的理论依据D.违背了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画法家思想主张严刑峻法,易形成暴政统治,这也是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故“秦 亡以后,历代统治者大多耻于与法家为伍”,故C项正确。10”亭长(刘邦)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凉水,冷却秦锅百沸 汤。”(宋冯必大咏史)诗中认为刘邦击败项羽的原因是()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B.废除了秦朝的政治制度C.废除秦朝暴政,与民修养D.郡国并行之举画刘邦的“约法三章”本质上是废除秦朝暴政,与民修养,适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这是刘邦成功的关键,故C项正确。A、D两项都是刘邦成功后的政策,刘邦并未废除秦朝 的政治制度,故B项表述错误。精结秦亡对古代中国政治的影响1 .儒学独尊地位确实立。儒学在秦朝受到冲击,鉴于此,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汉武帝把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作为王朝的正统思想,儒学成为学术文化思想的主流。2 .民本思想的有限回归。秦亡充分展示了人民的力最,使统治者重新认识了民众的力 量,促使君主调整治民政策,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和王朝的长治久安。3 .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秦朝灭亡后,后世君主和思想家深刻反思:在成认君权至上 的前提下,如何对君主权力加以适度限制,防范君权走向极端而失控,保证君主政治 的正常运行。4 .民族问题上的羁縻政策。汉代以来,统治阶级反思了秦朝民族政策上的教训,制定 了科麽政策,包含了对民族地区政治现状的宽容和默认,以及通过分化实现“以夷制 夷:这对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开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加强都起到 了积极作用。课后 作业练习手册第3课练习题板书记录一、秦的统一1 .统一条件2 .统一过程3 .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4 .巩固统一其他措施5 .统一意义8二、秦朝的暴政1 .暴政表现2 .暴政影响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1 .秦朝灭亡2 .楚汉战争课后 反思本课分为三目,内容脉络清楚。重点在于正确认识秦朝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 影响。难点在于全面理解秦亡对古代中国政治的影响。采取情境教学法和史料分析法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思维导图,梳理时空线索,加深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