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古诗三首《竹石》 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72665933
资源大小:13.5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古诗三首《竹石》 教学设计.docx
义务教育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竹石教学设计执教者:深圳市凤光小学刘倩茜一、复习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深圳市凤光小学的刘倩茜老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竹石 这首古诗。我们已经学习过两首咏物诗。马诗诗人通过马的命运,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 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石灰吟诗人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 不屈的高尚品质。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何为题画诗呢?就是在画的空白处 写上一首诗,诗人郑燮给自己画的竹子题这样一首诗,是想借竹子表达些什么呢? 二、学习新课.认识诗人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诗人郑燮吧。郑燮就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江苏兴化人,为官 清正廉明,他又是清代的书画家,文学家,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罢官后居扬州,就以卖画为 生。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 之人。他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欢高谈阔论,评论是非。1 .初读感悟接下来,我们走进郑燮的竹石。听老师读诗,请注意注音字的读音。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 .根据注释了解古诗大意。同学们,书上的注释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诗意,请你边读边结合注释,相信你们 能做得很好,请再读一遍。在这首诗里有一个多音字,需要同学们理解记忆。“劲”在本诗中读“ jing”,意思是 坚强有力,如:劲敌,疾风劲草。他还有另一个读音“jin”,意思是有力气,有精神,例如: 使劲,干劲。3 .分句品读。同学们,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先来看前两句,请你跟老师一起大声的读出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句是的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 的根牢牢的扎在岩石缝中。同学们这两句中,哪些字抓住了你的眼球呢?请你按下暂停键, 仔细想一想吧。通过品读,你是不是有了和老师一样的发现。“咬”“定”二字用得真妙啊! 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采用拟人手法,表现出了竹的刚毅;“定”字那么写出 了竹子目标明确,再用“不放松”三个字补充说明咬的程度和结果,仿佛将挺立青山的翠竹 形象一下展现在我们眼前,画面感极强。我们再来看下两句,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通 过注释,我们知道了 “任”是任凭的意思,“尔”是你的意思,“坚劲”,同学们可以运用 拆分理解的方法,理解为坚强有力。这句诗是说: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强有力,任凭你刮东西 南北风。那么后两句,你又有哪些发现呢?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开动脑筋吧。同学们,“千 磨万击"告诉我们竹子历经了千重磨难,万种打击,岩石缝中的竹子在这种残酷的考验下, 会怎么样呢? 一个“还”字,与“千磨万击”形成鲜明比照,让我们看到了竹子历经磨难后 的坚毅豁达。最后一句,“东西南北风”写的不仅是风向的不同,它还说明了季节的变换, 更隐喻了竹子遭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也就是说,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无论季节怎样变换, 无论遭受任何打击,竹子依旧傲然挺立。4 .解读题画诗。同学们,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 “竹之形”,后两句写出了 “竹之神”。正是有了 题画诗,更彰显了画无法直言的神韵,可谓是:诗与画,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三、拓展学习.补充诗人时代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诗人对竹子的描写,映射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这里老师为大家补充一些资料希望你 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郑燮做官时痛恨官场的腐败作风,同情底层百姓,他实行了许多为百姓着想的措施,比 如在饥荒年间开仓放粮,周济穷人,还迫使富商以平价出售粮食,这些都触犯了豪绅富户和 腐朽官吏的利益,最终他被人诬陷,毅然辞官而归,回到扬州卖画为生。同学们,竹子的坚韧不正如那个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郑板桥吗?下面带着这样的理 解,把诗人要表达的志向读出来吧。注意“咬定”,“不放松”,可以读出力度,“千磨万 击”,可以读的慢一些,重一些,最后一句可以读得舒缓沉着一些。1 .吟唱欣赏。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竹石的吟唱吧。2 .比拟阅读竹石和石灰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石灰吟一诗,请你比照这两首诗,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按 下暂停键,边读边想。首先竹子的成长,石灰的形成都历经了磨练。是啊,一个“千锤万凿” “烈火燃烧”“粉骨碎身”,一个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又经历“东西南 北风”。其次,他们面对磨练时的态度也是十分相似的,石灰石“假设等闲”,“浑不怕”是 多么顽强!竹子不放松,“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多么的坚韧!最后,我们再来看 看两位诗人的生平经历:于谦虽被污谋逆,却一生持身清白,有着宁可粉骨碎身也不愿妥协 屈从的气节;郑燮面对权贵压迫,刚正不阿,心系百姓,他不慕名利,不畏权势。两位诗人 分别借石灰石和竹子表达出了自己清白立世顽强不屈的硬骨头精神。同学们,你们理解了 吗?3 .补充中国的“竹文化”。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里竹子已经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竹子,他承 载了更多的含义。在我们中国世人中,总有一些植物有着特定的含义和比拟固定的意向。如: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了 “岁寒三友”之称。梅兰竹菊被人称为“四君子”。“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字画中常见的题材。请同学们和老师 一起,边读,边品味。四君子和岁寒三友都有“竹”的一席之地。可见“竹”在中国人的心里有着特殊的地位。 5.横向阅读拓展。郑板桥尤爱竹,不仅写了竹石,还写了很多与竹相关的诗。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新 竹吧,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大声读的出来。新竹清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生的竹子能够超过旧的竹子,完全是凭仗老竹的催生与滋养。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 长出,它也开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这样,池塘周围布满了郁郁葱葱的幼竹。郑板桥又给我 们展现了竹子的另一面。四、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把竹石背给父母听,并默写下来。2,请同学们查阅资料,再读一读郑燮的其他诗歌。这是今天的作业。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今天我们的课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