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椭圆形整体预应力板柱施工范本.docx
大面积椭圆形整体预应力板柱施工首都滑冰馆位于北京首都体育馆北侧,是亚运会重要配套工程,该馆建筑面积约3. 8万m2,是 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滑冰馆。室内设有2条符合国际标准的400m速滑冰道和1条练习用冰道。环形跑 道内设有2个冰球场。地下室为汽车库、运发动健身娱乐用房。第1章工程概况第1节该工程地.第2章技术准备第1节整体预应.第3章预应力施工由于整层面枳特别大,因而对东、西2个半圆形和中段矩形分别进行预应力施工。板柱结构建 筑的预应力施工主要程序为:钢丝束制作一穿钢丝束一张拉锚固一压折固定一柱孔灌浆一切去余 料。按设计要求,柱轴线配置6束12s5钢丝束(分为上、中、下3排),拼缝轴线配置2束12中s5 钢丝束,总计506束。东、西2个半圆,各轴线长度不一,长度规格多,共21种。因此下料时必须 严格按各轴线计算长度制作钢丝束。在穿柱轴线6束钢丝束时,一般自下而上进行,穿束时应特别 注意上下左右不能交叉穿错。由于钢丝束长,假设发现穿错,必须立即纠正,钢丝束穿完后应及时 将上2束用细铁丝吊挂,以利预应力张拉施工。第1节预应力张拉当板柱接缝砂浆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75MC30)后,即可进行张拉。张拉分东、西半圆及中段3 局部进行,原那么上按如下张拉顺序:先张拉边轴线上6束中的中间2束,将整个楼层初步住。张拉向心轴线(半圆局部)或纵、横轴线(中间矩形局部)上的中间2束钢丝束及拼缝上的2束钢 丝束。最后对称张拉其余钢丝束。按照这样的顺序张拉时,还须注意向心轴线(或横轴线)的上2束必须在拼缝轴线张拉完成后进 行,否那么拼缝的钢丝束将因向心轴线或横轴线的上2束挤住而造成张拉困难,甚至发生意外。半圆曲线的预应力钢丝张拉时产生的摩阻损失较大,当通过19根柱子的半圆曲线采取一端张 拉时,另一端的预应力几乎为零。当通过11根柱子时,另一端的预应力约为张拉端的40%因此, 采取两端张拉的方法以减少折点带来的摩阻损失。钢质锥形锚具的两端张拉工艺已成功地应用于预应力构件的曲线预应力筋张拉,由于长度较 短,大多以一端张拉为主,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即可。较长轴线的两端张拉一般也是两端的千斤顶 各拉一次即可。本工程的钢丝束最长为126m,多数为8092m,其理论伸长值大都在400504mm之间 ,大大超过了千斤顶的行程。在板柱结构中钢丝束穿入明槽中往往比拟松,当两端张拉到钢丝束 稍有预应力时,千斤顶的行程已用尽,此时需要“倒缸后再张拉。当每束钢丝张拉到所需应力时 ,往往需要经过23次的“倒缸”和锚固。锥形锚具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经济性好,但滑丝、断 丝难免,尤其是特长轴线反复张拉时更容易发生这种现象。滑丝、断丝处理相当困难(尤其是6束 中的中束和下束),需将断丝放松、抽除、换丝、更换锚具、重新张拉,不仅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 ,而且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延误工期,因此要求张拉施工时不得出现滑丝、断丝。为此,首先要 求锚具质量全优,该工程使用的近1000套锚具中未发生过因锚具质量问题而产生的事故,也未因 质量问题更换锚具。为确保张拉过程中不滑丝、断丝,还需要操作者具有丰富的张拉经验,在两端张拉的操作中 密切配合。操作者要尽量减少“倒缸”次数,这样既可保证预应力施工质量.又可加快施工速度。半圆曲线和特长轴线张拉时,还须特别注意调整钢丝松紧程度,否那么会造成同束中各钢丝建 立的预应力值相差较大,从而发生断丝现象。因此在张拉前要认真检查,待各钢丝束松紧程度调 整到相近时方可进行张拉。严冬季节预应力张拉一般不宜在室外施工,其原因一是钢丝冷脆,易发生质量事故;二是操 作困难,易发生平安事故。该工程矩形中段预应力张拉时,室外最低气温在一 10- 14c之间,最 高气温也在0C以下(一广一6),且气候条件恶劣。由于气温太低,液压油的粘度大,千斤顶伸 缸慢,尤其是上午张拉时,千斤顶伸缸特别慢。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如下简便实用的措施。首 先对机具进行了全面检修并重新标定,其次是施工时精心操作,一丝不苟。下班时用草袋等保温 材料将油泵、千斤顶严密覆盖,第2天上午提前lh翻开油泵空运转预热。施工时间安排在上午9时 至下午4时之间连续进行。在施工中,除有1片千斤顶模块已有伤痕,乂因气温低发生脆裂外,未 发生任何质量、平安事故。仅用了7d时间便顺利完成了中段总计210束的预应力张拉。其中有174 束(包括921n的96束,80nl的78束)为两端张拉。第2节预应力筋压折位于结构楼层中沿柱轴线和楼板拼缝布置的双向预应力束为多跨连续折线配筋,因此在楼层 平面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还要在垂直于楼层的平面上压成折线。先张拉后压折是整体预应力板 柱结构中特有的工艺技术。压折应力的传递规律很复杂,但其基本特点是先压折跨的应力增长小,后压折跨的应力增长 大。由于压折后钢丝回弹作用的影响,压折跨的应力低于其相邻的应力。该工程半圆曲线设置的预应力束,有84束为18跨,长度效应和孔道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使中 间跨的应力最小。因此压折顺序确定为先压折两端跨(张拉端),然后向中间方向顺序压折。通过 这种压折顺序来调整预应力分布,最后使中间跨建立的预应力值到达两端的75%左右,与压折前相 比,其应力和不均匀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由于矩形中段面枳很大,每根轴线有812跨,按以往规定的压折顺序施工很麻烦。鉴于两端 张拉的实际情况,将它们对称地分成两半,再按46跨的压折顺序进行施工。这样做既简化了压折 工作,又到达了压折后预应力趋向均匀的目的。折线预应力工艺是借助双控双作用液压压折器来实现的。压折到规定高度后,用钢销穿入预 留孔内固定6束钢丝束(图4-12-3&、b)或用混凝土固定垫块放入传力垫块孔内压住2束钢丝束(图4 -12-3c)。第3节锚固作用孔道灌浆预应力张拉、压折工作完成后,随即进行孔道灌浆。即在柱孔、垫块的钢丝束孔道 内灌注水泥浆,以保护孔道内钢丝不锈蚀,并进一步起锚固作用。首都滑冰馆板柱结构的预应力施工因受工程进度制约,先后经历了夏、秋、冬3个季节。但实际施工时间仅24d包括张拉和压折,在整个预应力施工中未发生质量、平安事故。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平安保证措施一、编制原那么1、以人为本,平安第一原那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 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那么。在本工程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平安生 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那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 依照行业平安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那么。认真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 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 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 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需、火灾、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平安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表达“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平安、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 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平安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工程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工程经理任组长, 工程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平安总监、工程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平安环保部平安 员、各施工队专职平安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平安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员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 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到达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 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 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 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工程经理或专项平安负责人,并应 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 助抢救。1.1 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 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 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那么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 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 禁止闲人进入。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 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2、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2. 1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 救工作。2.2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 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2. 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2.4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 择灭火工具。2. 5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防止不 必要的伤亡。3、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4.1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平安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4. 2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 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4. 3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 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 政部门。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 XX市公安部门。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平安规定5. 1未经三级平安教育的新工人,织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平安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 岗位进行操作。5. 2不正确佩戴平安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平安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5.4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5.5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5.6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5.7 不得攀登脚手架。5.8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平安培训I,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5. 8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5.9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1.1 10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平安交底或平安交底不清和无平安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5.12 对各种平安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平安标志等不得随意撤除和有意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