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青山不老(同步练习)(word版 有答案).docx
-
资源ID:72669943
资源大小:18.2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青山不老(同步练习)(word版 有答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0*青山不老同步练习一、选择题.以下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 画面。”这句话把白鹭站在水田里钓鱼比作是玻璃框里的画面,把清水比作玻璃,把田 比作玻璃框,非常生动地描写出了当下的画面,让人感觉身临其境。B.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这句话用设问 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珍珠鸟睡着时的情态。C.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 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这句话作者将花 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拟,突出了花生的朴实无华。D.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是文章的总结句,也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 子,说明了相互信任才能创造出彼此和谐的美好世界。1 .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植树造林的好处?()A.防风固沙B.增强噪音C.添加绿色D.流失水土.以下关联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所以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B.即使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也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C.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就会灭亡。D.虽然山沟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老人不肯去城里享清福。2 .选择句中合适的词语。1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抉择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住宿)。2 .这位老人还有(雄伟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3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 感悟)至IJ:青山是不会老的。4 .他将生命(变化转化)为另一种东西,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5 .以下对课文结尾的“青山是不会老的”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青山将会因老人的看护而永远不会荒芜。B.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青山中得以延续,将随着青 山万古长青。二、填空题.古诗应用题。(1)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3)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4)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的诗句。6 .通读课文,感悟中心。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三、语言表达.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饱经风霜的脸饱经风霜的老屋饱经风霜的大树树林深处秋天的深处心灵的深处7 .按要求改写句子。(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感叹句)(2)他唯一的女儿屡次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修改病句)(3)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仿写句子)我们热爱天空,o四、现代文阅读延伸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材料一那么。江西省黄沙岗镇的漆和山因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乱砍滥伐,逐渐成为杂草丛生 的荒山。护林员来一个走一个,只有92岁的农民漆友朋一直坚守着,他用41年时间, 植树50多万株,让2500亩荒山重新变绿。8 .材料的主人公是O11 . “92'"'41'"0'"'2500''采用 的说明方法,表现 o12 .请你拟标题:拓展延伸长童话的森林彭学军我们读过的许多美丽的童话都发生在森林里,像白雪公主小红帽。郁郁苍 苍的大森林里,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也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可是,也许有 一天,我们只能到童话里去找森林了,因为森林正以令人揪心的速度在减少。很久很久大约是一万年以前吧,地球有一半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着,你能想象 那是怎样一个绿色的世界吗?而现在的森林已不到原来的一半了。全球的热带雨林正 飞速减少,算起来,我们大约每分钟失去一块足球场大小的森林。而我国的森林在十 年间锐减了百分之二十三,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森林的消失意味着大面积的水土流失,还有土地沙漠化的加速。土地没有了森林 的保护,就如翻开了魔鬼的匣子,灾难会接踵而至:风沙、干旱、洪涝、风暴这 都是被破坏的大自然为我们讲述的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保护大自然,保护森林,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珍惜每一张纸。我国每年造纸消 耗木材一千万立方米,这要砍伐多少树木啊;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的时候,尽量不 使用纸制的贺卡,你心意的表达会找到更为别致的方式;也许我们可以不使用一次性 筷子,并不起眼的一双筷子积少成多,要毁掉多少森林哪;春暖花开的时候,在阳光 明媚的日子里,到山坡上栽下几株小树,每年如此,让小树和我们一起长大,长成一 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时候,你再静静地倾听,你会听到怎样一个娓娓动听的童话 呢?13 .森林消失意味着 和 o14 .下面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大约是一万年以前吧,地球有一半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着,你能想象那是怎样一个绿 色的世界吗?而现在的森林已不到原来的一半了。()算起来,我们大约每分钟失去一块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我国的森林在十年间锐减了百分之二十三,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 一。( )15 .保护大自然,保护森林,我们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参考答案:1. B【详解】B错误。做这题首先要区分设问句和反问句。设问句:自问自答的形式。反问句:问了不答的形式。这题是反问句。2. D【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理解D项错误。流失水土不是好处,植树造林的好处是防止水土流失。3. B1.选择住宿2.宏伟3.领悟4,转化【详解】B【详解】此题考查课文的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出自课文青山不老。此句的意思是:老农改造 山林、绿化家园精神是永远不会老的。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I,生命的意 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4.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详解】考查诗句默写。(1)出自孟郊游子吟,全诗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答案第4页,共4页 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出自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为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 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4)出自李白望庐山瀑布,全诗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 尺,疑是银河落九天。5. “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摄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主题。“青山是不会老的”的表层意思是老 人创造的这片绿洲会一直存在;深层含义是指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其 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以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老人执着、崇高的精神永远 流传,老人精神不老,青山也必将长青。【详解】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课文青山不老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辛 的生活条件,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片 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摄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主题。“青山是不会老的”的表层意思是老人 创造的这片绿洲会一直存在;深层含义是指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I,其生 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以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老人执着、崇高的精神永远流 传,老人精神不老,青山也必将长青。6. 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留下了深深的岁月痕迹;两只深陷的眼 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他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没有人注 意他,他也不注意别人,只是面对烈士陵园,凝视着那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7. 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啊!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就像远行的游子牵挂故乡辽阔的土地一样【详解】(1)将陈述句改写感叹句的方法: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 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啦”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2)句中“屡次”和”三番五次”重复累赘,删除其中一个即可。(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 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故答案为:答案第5页,共4页(1)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啊!(2)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3)就像远行的游子牵挂故乡辽阔的土地一样。10 .漆友朋. 列数字 主人公的年岁高,坚守的时间长,植树的面积广。11 .九旬老人让荒山变绿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从句子“护林员来一个走一个,只有92岁的农民漆友朋一直坚守着”可知答案。10. 此题考查了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引资料、作比拟、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等。要根据说明对象 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正确方法。“92”“41”“50”“2500”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本句这些数字表现了主 人公的年岁高,坚守的时间长,植树的面积广。11. 此题考查给文章取标题。标题要能说明文章的大概事件,要有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主要讲92岁的漆友朋一直坚守让荒山重新变绿。12. 大面积的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的加速作比拟打比方列数字13. 保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活动,节约用纸。13. 此题考查根据原文填空。根据原文句子“也许有一天,我们只能到童话里去找森林了”“这都是被破坏的大自然为我们 讲述的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依据这些句子能够知道森林消失意味着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 环境被破坏了。14. 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答案第6页,共4页作比拟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拟,来说明事物特征的 说明方法,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这个句子将一万年前的森林面积与现在的作 比拟,突出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之快。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 的相似之处作比拟,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这 个句子把每分钟失去的森林比作足球场,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这个句子利用数字说明我国森林覆盖率 低。15. 此题考查阅读拓展。联系实际说一说保护大自然,保护森林,我们能做些什么,例如:生态环境被破坏,号召我 们行动起来,节约资源,保护了森林。保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活动,节约用纸。答案第7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