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2.docx
-
资源ID:72670861
资源大小:14.4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2.docx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能力目标: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 背景和历史意义,归纳总结戊戌变法的大致经过;通过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 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 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 学习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学习方法:情境模拟法、探究法、图片资料展示法等。教学资源:教材、课件、导学案。学习过程导入:时局图反映了什么时代主题?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有何应对措施?今天我们一起学 习第六课戊戌变法史海泛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题目。提示学生独立完成,书写规范。一、公车上书.背景:1895年春, 的签订。1 .经过: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 日本议和,请求,史称“公车上书”。2 .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 o4.开展:维新人士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做大的报刊是上海的和天津的o二、百日维新1 .经过:1898年6月到9月,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因为1898年是旧历戊戌 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 "。变法只持续了 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2 .在课本上找出戊戌变法的内容,并分别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标注。3 .结果: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 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大约5分钟后,待大多数同学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以组为单位回答以下问题,两个计分同学同时 计分。每答对一题得一分。填空是必答,戊戌变法内容是抢答加2分。完成抢答后,计分同 学宣布结果。拨云见日一.观看同学表演康有为辩论(表演同学有加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1895年1898年我国中文报刊统计材料二:梁启超变法通议一文,犹如当头一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 后,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仍然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时间报刊总数(种)华人创办刊物数(种)华人创办刊物数比例1895 年7342%1898 年473983%胡适(1)19世纪晚期,华人创办报刊数量增多主要是什么历史运动推进下的产物?(2)材料二说明,该历史运动在中国近代化探索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3)比拟洋务运动和该运动在学习西方方面的恻重点。1题每列举得一分,2题答出就可得一分,老师要补充出资产阶级一词;3题旨在总结变法 的侧重点。计分同学宣布最新得分。以下两题要分组合作探究,给出充分时间,教师逐组指导二、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方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 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等。 材料二: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戊戌维新之后,民主 思潮就充分开展起来了。它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更多的西方学说 被译介到中国,中国的思想界更为活跃。它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怒,推动知识分子由 维新向革命转化。戊戌政变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 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材料一中变法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对哪个阶级最有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是进步的还是倒退的?指出这次变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题答出包括教育方面的要表扬加分:2题答题中老师要适当跟进讲解.。出示答案后齐读。计分同学宣布分数提纲挈领根据提示总结本课知识,老师板书提示,学生自主总结,上前板书。教师讲评序幕:公车上书开展:创办时务报、国闻报,组织强- 当A舔戊戌变法 J :高潮: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火眼金睛各组分别完成,形成统一答案,用字条上交,展示答案,每对一题加一分。计分同学宣布优胜组。(有神秘礼物)课下作业:三、阅读以下材料,提示看课本相关图片。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材料二:“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 ” 材料三: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维新派认为“变之自上者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顺而难”。因 此他们把变法的希望寄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以获取廉价的胜利。他们害怕群众,害 怕革命,始终眼睛朝上,是变法运动缺乏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结果顽固势力略一反攻,使 自己立刻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请回答: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讲这番话的?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说一说为什么“无力回天”?你同意他的做法吗?理由是什么?1题让学生展示谭嗣同的写法,可选多个比拟,鼓励学生注重书写。本体旨在探索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理解谭嗣同为国家的前途命运甘愿牺牲的英勇气概,注 意引导学生爱国奉献的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3题有理即可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