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核舟记(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练习.docx
-
资源ID:72672749
资源大小:57.6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1核舟记(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练习.docx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核舟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核舟记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下册教学 目标1 .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特点和写作顺序。2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重点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特点和写作顺序难点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教学 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学 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PT学生准备:课下预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梳理了核舟 记的文意,对核舟记有了整体的认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核舟记,感受 “核舟”的魅力。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通过回忆上节 课内容,引出本 节课内容,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精读细研,段落分析(一)第1段1 .朗读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1)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 的词是:(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3)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2 .“奇巧”体现在哪些方面?(二)第2-5段L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核舟学生根据段 落理解,思 考问题,回 答问题,互 相补充、纠 错。以文章结构为 整体,通过教师 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的能 力。的?2 .如何介绍对象的?3 .作者在介绍船头时,用了一系列方位 词,请找出来,想一想这些方位词有何作用?4 .作者在介绍这三个人物的时候,侧重于 描写人物的哪些方面?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 渲染他们此时此地什么样的心态。5 .作者在介绍这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 谁?为什么?6 .作者介绍船背只用了一小段文字,为什 么这样安排呢?(三)第6段研读末段,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 物品、文字的数目?(教师进行引导,纠错,总结)二、合作探究,研究问题学生以小组 为单位进行 讨论,回答 问题,小组 间进行纠 错,补充。通过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合作 探究能力。7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1 .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 顺序介绍“核舟”?2 .魏学海介绍核舟的顺序不可谓不巧妙! 他仅用400多字,就写出了核舟奇巧的特点 和王叔远高超的雕刻艺术。这得益于他简洁、 准确和生动的语言。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语 言特点在文中分别找出例句,加以品析。(教师进行引导,总结).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绘,表现了雕 刻者构思的巧妙,赞美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艺, 同时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3 .学后感悟感悟一:明代王叔远的技艺并非先天得 来,而是后天努力的结果。我们的学习也是 这样,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靠自己的 刻苦努力。感悟二:一枚小小的桃核,可以表现“大 苏泛赤壁”的内容,可见雕刻者非凡的想象 力。艺术创作离不开想象。我们也可以在一 件小事中,通过想象,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三、课堂检测学生回答考查学生本课知识的掌握能 力1 .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A.代 词,代指人、物、事;B.助词,无实在意义; C.结构助词,“的下列句子中“之”各是什 么用法?将序号A、B、C分别填入括号内。(1)能以径寸之木()(2)石青榜之()(3)左臂挂念珠倚之()(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 视,神情与苏、黄不(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 怪矣哉!课堂小结核舟记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全篇仅400余字,就完美地展现了“核舟” 的形象。文章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语言简洁生动。 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尽致,确实令人惊叹。之所以取得这样 的效果,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同学们在写作中也应如此。一.概说核舟之奇巧,点明主题。板书设计二详述核舟之精妙三总说核舟的规格舟背面.总括核舟,发出赞叹。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阅读清代宋起凤的核工记,简析其中对核雕的描写与核舟记有何异同。(2)仿照本文的写法,选取一工艺品,做简要介绍,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说明文。课后作业的小说明文。课后作业刻木巧匠成化间,一乐工能刻木为舟。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 酌于中,壶觞馆钉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 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亮点:结构明确,内容丰富课后反思不足之处:习题较少课堂教学建议:增加习题内容,有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