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旋转第三课时 平移旋转的应用教学教案.docx
-
资源ID:72679136
资源大小:8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五单元 旋转第三课时 平移旋转的应用教学教案.docx
课题平移、旋转的应用备课人马秀琴备课时间讲课时间审查人教 学 目 标1、能根据图形特征,正确拼组图形,正确记录图形运动变化,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性。2、通过实际操作,在尝试、判断、推理的过程中,探索出拼摆图形的方法,在运用 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在数学文化的介绍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好玩与美妙,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图形特征,正确拼组图形。教学难点:能正确记录图形运动变化。教学准备课件、七巧板学具。教学方法启发法动手操作法教学具准备课件、七巧板学具。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集体)二次备课(个人)一、介绍七巧板1.课件动态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图片。师:这些图片好看吗?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拼成的吗?【学情预设】学生以前学习过七巧板,知道这些图形是用七巧 板拼成的。师:对,这些图形都是用七巧板拼成的。 课件出示七巧板。师:你们知道七巧板的哪些相关内容?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学情预设】学生课前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等搜集了大量 关于七巧板的资料,教师可以事先收集分类,请学生在课上与 同学们交流。2.学生介绍七巧板相关知识。七巧板的起源: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 他热情好客,创造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燕几一一请 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燕几,可 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方3人拼 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边形,6人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 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燕儿缩小改变到只有七 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 以人们叫它“七巧板”。七巧板的组成:大小不同的5块三角形板、1块正方形板和1 个平行四边形板。【设计意图】巧借数学史,渗透数学文化的人文教育价值。通 过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关于七巧板开展史的故事,使学生了解 七巧板产生与开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开展的作用,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七巧板拼图1.激发兴趣,拼组图形。(1)让学生把散乱的七巧板拼回原始状态的正方形。(2)请同学们利用手中七巧板拼出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平 行四边形。师:我们可以用七巧板拼组我们学过的规则图形,还能用它拼 组其他图案吗?想一想你是怎么拼的,汇报时要把图形运动变 化的过程说清楚。(板书课题:平移、旋转的应用)【学情预设】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接触过七巧板拼三角形,拼组 图形不难,但是语言描述拼组过程是难点。(3)学生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创意拼组。【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初步尝试用语 言描述简单图形的拼组过程。2.课件出示教科书P87例4,探究拼图方法。请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机是怎样 平移或旋转的。师:老师用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后拼成了鱼图,你能说说每 块板是怎么平移和旋转的吗?(1)阅读与理解。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解释一 下。师:也就是鱼图的构成、每块板的运动。(2)分析与解答。推理想象。师:我们首先要解决什么?师:看着大屏幕,先静静地想一想每块板应拼在鱼图的哪个位 置,在脑海里拼拼看。【学情预设】学生往往看到问题就急于解决,甚至没看懂问题 就急于用七巧板进行拼摆。所以,教师在这里要慢下来,在解 决问题前请学生先看懂问题,再想象每块板的位置。动手操作。师:大家想得到底对不对呢?动手试一试。活动建议:独立探究鱼图是怎样构成的,想方法记录下来。 可以画一画,也可以拼一拼。实验成功后,反思你有什么经验与大家分享。试一试是否还有其他构成方法。师: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七巧板的学具,如果需要,你可以借助 学具摆一摆,不需要,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实践。学生独立操作,教师采样。汇报与交流。【学情预设】没有根据七巧板边的长度、角的度数及鱼图的特 点安排板的位置;只顾其中一些板与鱼图的切合,忽略了整体 性;1、2号的位置没有安排在鱼头。所以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拼 成。师:与拼成的几幅图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在哪?没拼成的原因是 什么?师:虽然目前还没成功,但你们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 研究素材,使大家获得了学习经验。【学情预设】学生已经拼成,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对不同拼法 进行比照。课件出示由七巧板构成的鱼图O /果件出示师:知道了鱼图的构成,那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到相应的 位置上的呢?指着1号板提问:想一想1号板是怎么运动到这儿的。【学情预设】向右平移9格。师:同桌互相说说2号板是怎么运动的。师:有什么不同拼法吗?说说不同在哪,你是怎么想的。师:我看到还有一些同学没有使用学具,也知道了鱼图是怎样 构成的,请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经验。【学情预设】学生通过画一画,在鱼图中标出每块板的序号, 方法同上。【设计意图】汇报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自 己拼组复原的过程,学会分享,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学表 达能力。(4)回忆与反思。师:这些拼摆成功的鱼图有什么不一样吗?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这是为什么?师:为什么1号板和2号板可以互换位置?像这样可以互换位 置的还有哪些?为什么?请在规定时间内拼成的同学介绍经验。【学情预设】预设1:先拿七巧板往鱼图中试放,以判断每块 板的位置是否适宜,这期间要根据七巧板中每块板的图形特点 及鱼图轮廓判断。预设2:根据七巧板中每块板的图形特点及鱼图轮廓,把鱼图 分割成七巧板中的七块,再把每块板放进去验证。预设3:有些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困难,此时可以通过回忆反 思环节,鼓励会拼摆的学生回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并加以 提炼,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根据七巧板的特点、鱼图的轮廓, 知道了鱼图的构成。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师小结:在解决图形拼组问题时,先观察图形边、角的特点和 拼摆图形的轮廓线,适时地调整拼摆方法,最后验证是否合理。(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方格纸上的七巧板,通过在方格纸上 平移、旋转各块板,拼出给定形状的图形。运用所学的图形运动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对图形进行分割、组合、变换的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 念。“做一做。(1)为了方便表述,请学生将左边4张图片按顺序标上序号, 将右边的图形分成4块,并用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来确定 位置。(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每张图片是怎样运动的。(3)全班一起交流,课件展示。【学情预设】第1张图片顺时针旋转90° ,平移到左下;第2 张图片平移到右下;第3张图片平移到右上,第4张图片逆时 针旋转90° ,平移到左上。【设计意图】巧用七巧板,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稳固练习“练习二十二”第2题。(1)请学生在图案上面画一画,标出是哪几块板拼成的。(2)同桌之间说一说,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3)全班展示交流,课件同步呈现。“绰习一 十 一”第R题(1)请学生将左边的90张图片标上序号。(2)小组合作,在右边图中相应位置标上相应的序号。(3)展示交流,课件同步呈现。(4)自我反思,根据课件的呈现,检查自己组的拼组是否正确, 反思错在哪里。【设计意图】实际操作,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运动,进一步 提高学生想象力,开展空间观念。“练习二十二第1题。(1)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每组图形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变成一 个正方形?【学情预设】第一组图形经过平移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第二 组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第三组图形经过 平移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由于每组图形的运动不是唯一的途 径,要结合学生具体的交流进行评价和引导。(2)小组讨论,通过平移或旋转,还能把每组图形分别变成什 么图形?【学情预设】学生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可能会变成各种各样 的图形,只要学生说的变化方式和结果相一致,就给予肯定。【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旋转、平移,拼成各种图案。通过操 作活动,深化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和创新,如拼摆的方法不止一种,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平移或旋 转来尝试,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识别不同的根本图形经过变化之后形成的漂亮的图形,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数学 活动的经验。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今天学到的知识, 大家来欣赏一下。板书设计:平移、旋转的应用在解决图形拼组问题时,先观察图形边、角的特点和拼摆图形的轮廓线,适时地调整 拼摆方法,最后验证是否合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