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x
-
资源ID:72679266
资源大小:3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x
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1、【来源】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第13题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用抽象的时间词去表现时间的变化,往往是通过以具体的视觉为意象来表现 的。江河水长流,时光不停留,往往能够产生启迪、联想的作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 舍昼夜!看到奔流不息的江水,容易 的文人们总有一种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被贬离开繁华的京城,被迫栖身他 乡异地,虽然担任那里的地方官,但是看见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想到自己已到暮年,壮志未 酬, ,也同样发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李白仗剑去 国,辞亲远游,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在将进酒中发出这样的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 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慨叹。诗人感慨流水不回头,青春不再来,治国安邦 的政治理想还没有实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面对无奈的现实社会,只能留下无尽的伤感。南唐 后主李煜旦夕间由万人称颂的君王变成阶下囚,物是人非,繁华过后成一梦,如流水落花 ,已成永别!浪淘沙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的叹 惋:虞美人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叹,不在翻波涌浪的春江水啊,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恋和对未 来命运的茫然。(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忧心忡忡蹉鸵岁月飘去每时每刻B.多愁善感蹉鸵岁月逝去无时无刻C.悲痛欲绝峥蛛岁月远去夜以继日D.感情脆弱峥噪岁月离去时时刻刻(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用抽象的时间词去表现时间的变化,往往是通过具体的视觉意象来表现的B.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用抽象的时间词去表现时间的变化,往往是通过以具体的视觉意象来表现 的C.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用时间词去表现抽象的时间的变化,往往是通过具体的视觉为意象来表现B.大人们对捡剩态度与孩子们截然不同,他们更在意孩子们捡拾粮食的数量,这从侧面反映了当 时物质的不足。C.文章的叙事与抒情自然真切,又融入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受,字字句句都拨动着读者的心弦。D.作者借事抒怀,以“捡剩”为中心事件,通过回忆童年真实而痛苦的经历,抒发对逝去时光的 深切怀念之情。E.文章开篇引用俗语“一样养小狗却咬输人”,将小孩子说成小狗,说明过去的时代小孩子没有 地位和尊严,暗含了作者的些许不满。(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童年从事过的两种捡剩劳动,请从多角度分析两者有何不同。(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文章引用锄禾这首诗,有何效果。(5)文章倒数第三段写道“对我而言,捡剩的意义己经不复存在了”,捡剩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请 结合全文加以分析。四、语言综合运用(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10、【来源】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第21题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2个字。华罗庚曾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 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从取向上说, , “读厚”则偏重于求 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饰”, ,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 真谛和要义唯在于: 。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11、【来源】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第22题4分20202021学年5月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下学期月考第22题4分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个与三国演 义中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歇后语:故事情节: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2、【来源】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第23题60分20202021学年5月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下学期月考第23题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作为中国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浸润中国文化。举箸提笔,目睹耳闻,不离其间。看 似寻常之物,却蕴含着丰富而深远的内涵,彰显中国人的智慧和文化精神,确实是“寻常之物不 寻常”。这些有着历史文化底蕴的事物会给你哪些思考和启发呢?请从以下列举的事物中任选一 种或几种,以“寻常之物不寻常”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毛笔 水墨画 围棋 中国结 中药 对联 灯谜 相声 筷子 茶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 袭,不得套作。I、【答案】(1)B;A;B;2、【答案】(1)C;B;D;3、【答案】(1)D;B;D;A;(5)B;(6)读书人加强自身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被别人知道(或理解)。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7)注重自身修养,潜心治学,品德高尚,不求显名(不求被别人知道)(答出三个即可)4、【答案】4、【答案】(1)暂无;(2)暂无;(3)暂无;【答案】丛菊两开他日汨;【答案】无;【答案】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答案】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封狼居胥;【答案】(2)文中写了捡稻穗和捡地瓜两种劳动。前者容易发生争执,后者忙各自的;前者比较轻松,后者更累;前者收获多,后者收获少。(3)使用动作描写,抓住劳动中争夺稻穗的场面,使用精准的动词,生动再现劳动场景,给读者 以强烈的现场感,突出劳动的艰辛。使用比喻的修辞,突出争夺之激烈。长短句结合,给人 参差之感,争夺过程多用短句,展现氛围之紧张。与下文捡地瓜各忙各的形成对比,通过两种 不同地点中的捡剩的具体描写,突出不一样的劳动的艰辛。(4)增加文采;作例证,使论证更加有力;深化主题,借诗歌强化劳动的意义。(5)让经历过劳动艰辛的人真正理解”粒粒“粮食得之不易的内涵;让人明白劳动的意义,让人更 加珍惜粮食。10、【答案】“读薄”偏重于求深度;“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由“薄”而“厚”,再由 “厚”而“薄”;11、【答案】暂无12、【答案】暂无I).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用时间词去表现抽象的时间的变化,往往是通过以具体的视觉为意象来表 现的(3)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B.在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巨星。杜甫称赞李白“清水出关蓉,天然去雕饰”,李 白自己却爱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伟大词人,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同列唐宋八 大家,并称“三苏”。D.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词,表 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2、【来源】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第46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智慧城市”理念问世以来,对其研究的理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智慧城市建设 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 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 表。第二,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 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地运行。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 对象是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 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 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摘编自秦志光等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分析技术) 材料二(摘编自曾凌霄从5G试点城市看我国智慧城市布局)地理位置分布蜥GDP技术资源5G城市试点才晾、上海、潮II、成都、武汉、贵阳、兰州等18个城市胡焕席线以西只有州省会城市相应地区占比高当地存在大量通信 高科技企业0形成 产业链国家智减城市试点城市添达0290个胡恻线以西仅能州、拉萨、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在相应地区占比高枷帆发达、高科838强中心服务企业众多【注】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从黑 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胡焕庸线”也成为目前城 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材料三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 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 实中,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卜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 后、资源浪费。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 稳”等智能管控领域,不同部门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 惠”。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 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 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可见,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两个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智慧城市建设既不 能落入资本驱动的陷阱,也不能落入技术驱动的陷阱。要保证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成功的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技 术嵌入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推动城市居民广泛有序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来,以此提高城市治理 水平,实现整个城市包容性发展。(摘编自吴晓林智慧城市建设须注重可持续和包容性)(1)下列对“智慧城市”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需要以多种新兴的热点技术作为依托。B.让多方受益并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C.可主导信息技术内部要素的优化配置。I).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难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变化。B. 5G城市试点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须同时展开,影响二者布局的因素具有共性。C. “胡焕庸线”可以大体反映我国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和国家智慧城市的分布特点。D.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原则,善于运用资本驱动和技术驱动。(3)下列对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新型模式,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B. 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F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造成了智慧城市“有慧无惠”。C.智慧城市建设只有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原则,才能解决“有产无智”“有智无 慧”“有慧无惠”的问题。D.胡焕庸线以东的省会城市,要发展智慧城市,应该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建设资源配置合理 的有机系统,发展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模式。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41分)3、【来源】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第713题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贤士隐居者士了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 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 居明州城中,奉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甚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明忘寝食告 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 其故? ”抑崇日:“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疝之,无 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己其是乎?其二Id,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 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 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己也。其三日,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靳人之知。至于 践履问,虽细事不奇也。平旦起,篌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亦 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其四日,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 亳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 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一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日: “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日:“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 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注】王氏:王安石率:大概苟:马虎扣:求教俟:看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欲呼张良匕俱去朝济而夕设版焉率:大概苟:马虎扣:求教俟:看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欲呼张良匕俱去朝济而夕设版焉(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奉一岁四五访其庐B.虽细事不奇也C.辄一航之D.篌卖菜者过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薪人之知B.不妄白人接C.而独厚于公D.苟一日之用足,血玩心坟典此向岳阳楼之大观也(3)以下各项中都属于宜接表现“贤土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A.B.C.D.(4)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窕经书,从来不与外人 交往。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周易 有很深的造诣。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不喜欢 交游。D.周口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受。(5)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一项是A.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白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B.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C.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I).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 (6)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土人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7)作者认为“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4、【来源】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第14题9分(每题3分)20202021学年5月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下学期月考第14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 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罹陌上三 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 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绣衣:官服。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 旨是安抚巴蜀百姓。铜鞋陌:代指襄阳。(1)辛词善于用典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A. “赤壁矶头千古浪”用苏轼游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B. “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C. “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宦游漂泊的凄苦。写出词人“不堪离别”的原因。(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结合 具体诗句作简要阐释。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来源】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第15题1分20172018学年北京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2014年安徽安庆高三二模20142015学年安徽高三期中20172018学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6、【来源】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第15题1分20202021学年5月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下学期月考第15题1分 ,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7、【来源】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第15题2分20202021学年5月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卜.学期月考第15题2分诗经氓中,女主人回忆自己年少时和男主人公相处的时光,颇有点“青梅竹马”的味道的句 子是:“ , "。8、【来源】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第15题2分20202021学年5月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卜.学期月考第15题2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提到了很多历史英雄人物,其中,提到了孙权的句子是“ ",与霍去病相关的句子是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9、【来源】2021年天津和平区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第1620题21分(3分,4分,4分,5分,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捡剩黄荣才捡剩是我童年的主要农活之一。捡剩虽然让我们增添了许多游玩的成分,让我们简单的童年 在充满汗水的时候也充满欢乐和笑声,但对于大人来说,捡剩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游戏,而是正 儿八经的农活,甚至有很明显的指标考核。捡多了大人自然高兴,捡少了不仅仅是劳动果实的不 够丰厚,还很容易催生大人们“一样养小狗却咬输人”的挫折感,这对于讲究“输人不输阵”的 大人来说足以很生气,生气的后果要么孩子挨骂甚至挨打。在稻田或者麦地捡稻穗或者麦穗是我们开始的捡剩劳作。收割之后的土地承载了我们热烈的 搜寻目光。空旷的土地喜怒哀乐取决于我们目光之内的收获,看到等待捡拾的稻穗,我们奔跑的 脚步绝不拖泥带水,在稻草堆里,我们的翻找急促而且有规则,稻草是要照样码整齐的,否则大 人的骂声肯定在屁股后面响起,甚至会劈头盖脑扔过来一束稻草,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那份恐 吓已经足够让我们惊怵地遵守“游戏规则”。我们知道我们的捡剩劳动不能影响大人的劳作,也 不能增加大人的工作量。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大人没有太多的耐性和包容之心,生活让他们急躁, 让他们无法心平气和。在捡剩的过程中,很容易催生划地为营的思维或者说自私的细想,谁发现稻穗比较多的稻草 堆是不吭声的,默默而迅速地收拢稻穗。容易为发现一个稻穗欣喜不已,也容易为一个稻穗争 夺、翻脸甚至动手。往往是两双小手同时伸向一个稻穗,争执之卜或者各得半穗或者某人独得。 曾经我和另一个伙伴争一个稻穗,一个执住稻穗不撒手,另一个用力抽夺,你拉,我拽,你at 牙,我咧嘴,小脸红扑扑的,像不远处熟透的高粱,结果是抽夺的人赢了稻草,不撒手的人却把 所有的稻粒搀下来了。得到稻粒的人很有成就感地把稻粒放进自己的小娄子,另一个人却恼羞成 怒,冲过去把他摔倒在地,架由此打开,最后两个人浑身都是泥巴。不过这样的打架却不会让仇 怨结得太久,经常是几天不说话或者互不理睬之后,慢慢地重归于好。童年是比较容易消解仇恨 和怨气的年龄。捡稻穗或者麦穗是捡剩里比较轻松地活,毕竟那只需要目光锐利,勤跑动。如果是在地瓜地 里捡剩,那可是需要力气的活。带一把小锄头,在挖过的地瓜地翻刨土地,期待能找到一些漏挖 的地瓜。要么是小地瓜,要么是被锄头截断的残块,要挖出完整的大地瓜是有相当难度的。有经 验的捡剩人总是带着工具,在地上逡巡一遍,发现哪里土块相对集中或者隆起,赶快开挖,或者 是找地头地角、沟沿等边边角角,比较有希望获得丰硕的果实。国画中大写意地找过之后,就选 择一块地,老老实实地从头翻刨,渴望有被漏掉的地瓜或者吃了锄头的残块。毕竟是挥锄劳作, 在地瓜地里捡剩不可能像捡稻穗一般密集,大多是各自一块地忙活着,一人一头,有多少收获各 自听凭运气。这样的翻刨土地是很累人的,手上起血泡是很正常的事情,满头大汗基本上是每次 劳动必然出现的情景了。捡剩获得的成果稻穗或者麦穗要么手搓要么摔打之后融进家里的谷堆或者麦堆。地瓜则大多 是水煮之后填进辘辘饥肠,作为物质匮乏年代的补充。后来物质相对丰盛了,捡剩依然存在,但 大多是一种惯性或者说培养劳动习惯的延续,色彩消淡了许多。对我而言,捡剩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了。捡剩完全退出生活是以后的事情了,不仅仅是长大。捡剩跟年龄无关,而跟我们日益丰盈充 实的物质密切相随,当年长起血泡长手茧的地方已经重新长成细皮嫩肉,捡剩自然成为蛰伏的记 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我们不再为一个稻穗争执的时候,“粒粒皆辛苦”也就成为书面语言,没有汗水和艰辛, 没有深入骨髓的体验,朗诵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组汉字的排列,轻飘飘地在教室上空飘荡。(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本文描写场面细致而生动,孩子们参与捡剩劳动,虽然有着汗水的付出,但也有快乐的因素, 有童年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