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工作方案.docx
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加强技工院校 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一体化教学改革,搭建全省技工院校教 师交流学习平台,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特制定本方案。一、大赛类别与内容(-)大赛类别大赛设五个专业大类:公共类、机械类、电工电子类、 交通类、综合类(含信息、服务、财经商贸、工业综合与农 业、文化艺术等其他专业b各类别所含专业(课程)参照 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类别与专业(课程) 对应关系表。(二)大赛内容大赛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现场撰写教学设计,时长270 分钟;现场制作说课PPT ,时长270分钟;现场说课与答辩, 时长15分钟,其中:说课10分钟、答辩5分钟。二、命题方式选手提前报送个人参赛课程的微任务(不少于16个b 赛前由选手现场抽取参赛的微任务,并按抽取的内容撰写教 学设计、制作说课PPTo教学设计撰写和说课PPT制作采取 封闭形式,现场屏蔽网络,选手只允许携带参赛课程的教材, 不允许携带其他图文等电子、纸质材料。三、报名要求(一)参赛资格承担过一体化课程的教学任务的技工院校在职在岗教 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可报名参赛。 第一届、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江苏省选拔 赛第一名获得者不可参赛。(二)参赛名额每个大赛类别每个设区市限报1名选手。四、成绩评定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教学设计、说课与答辩成绩各占 总成绩的50%0五、奖项设置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占参赛人员总数 的10% ,二等奖20% ,三等奖30%0 一、二、三等奖获得者, 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获奖证书,作为参赛教师在 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方面的依据。其中,一等奖获得者由 省人社厅认定为省级教学名师,颁发证书;二、三等奖获得 者由省人社厅认定为省级专业带头人,颁发证书。享受省级 一类竞赛的有关政策。六、赛程安排七、工作安排时间赛程事项7月13日14:0018:00评委、选手报到20:0021:30评委分组、审核参赛教材7月14日7:408:00检录,抽取微任务、座位号,领取教材8:0012:30选手撰写教学设计(封闭)13:3038:00选手制作PPT作品(封闭)19:3021:30评委评审教学设计、设计答辩问题7月15日全天说课与答辩、展示参赛作品(一)专家推荐。各地每个大赛专业类别推荐1名省赛 专家,专家参照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评审 专家组织推荐办法,6月20日前提交专家推荐表。(二)市级选拔。各地应根据省级一类赛要求组织开展 市级选拔赛,确定大赛参赛选手,6月30日前提交参赛选手 报名汇总表及个人参赛课程的微任务(不少于16个b八、大赛经费本次大赛省级决赛由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承办,省财政 给予200万元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大赛的组织、宣传、技 术服务保障等支出。九、工作要求举办大赛是展现技工院校教师风采、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的有效方式。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省赛要求, 细化工作计划和措施,加强对院校指导服务,客观公正选拔 参赛选手。要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开展宣传,让更多技 工院校教师了解大赛、关注大赛、参与大赛。大赛结束后,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将对大赛工作进行评估 验收。专家推荐表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学历所学专业职称擅长的领域口公共类口机械类口电工电子类口交通类口综合类所在单位职务工作性质口教学 口研究 口管理口其他办公电话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邮寄地址邮政编码主要工作经历 (含评审评估)i体化课程教 学改革、世赛 技术指导、研 究成果和获奖 情况本人所在单位意见:(盖章)2021年 月日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意见:(盖章)2021年 月日注:请在电子表格中填写。乒家库人选有关信息后打卬盖章。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评选标准(教学设计评审)参赛选手编号: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分数教学设计1.选题价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选取相对独立、完整的人文素质 /职业学习活动或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的某一具体内容,具有典型性。102.学习目标。能够反映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并能结合 学生实际,明确、具体且可操作性强。103.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及工作的各项要素要求,匹配具 体学情,与人文素质养成或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相关。104.学习资源。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过程,其相关环境设计与社 会生活或工作环境要求尽可能相一致。10教学实施5.学生主体。体现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能积 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106.教学手段。有效支持学习活动的开展,适当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以及信 息化手段和数字化资源,新颖、富有创意。107.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适应具体学情, 采用混合式学习,重视学生的适应与接纳,形式灵活、方法有效。15教学评价8.学业评价。以学习目标为依据,评价方式方法合理,易于操作,能有 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以及职业素养与综合职 业能力的提高。10文本评审9.教学设计文本。所提交的教学设计文本体例规范,内容全面,文字通 顺,图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表述清晰,文面整洁,书写美观。15总评意见:评价总分评委签名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评选标准(说课与答辩评审)参赛选手编号: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分数教学设计1.选题价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选取相对独立、完整的人文素 质/职业学习活动或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的某一具体内容,具有典型 性。102.学习目标。客观分析学情,能够反映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 的要求,并能结合学生实际,明确、具体且可操作性强。103.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及工作的各项要素要求,匹配 具体学情,与人文素质养成或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相关。104.学习资源。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过程,其相关环境设计与 社会生活或工作环境要求尽可能相一致。10教学实施5.学生主体。体现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能 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o106.教学手段。有效支持学习活动的开展,适当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以及 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资源,新颖、富有创意。107.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适应具体学 情,采用混合式学习,重视学生的适应与接纳,形式灵活、方法有效。15教学评价8.学业评价。以学习目标为依据,评价方式方法合理,易于操作,能 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以及职业素养与综合 职业能力的提高。10答辩评审9.理解表达。准确理解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所陈述的观点正确,内 容全面,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普通话标准。15总评意见:评价总分评委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