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修辞立其诚教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资源ID:72689025
资源大小:23.3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4.1 修辞立其诚教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第一单元4.1修辞立其诚教案教学目标1 .通读全文,理解作者的重要观点,并梳理全文的论述思路。2 .学习文中的多种论证方法。3.体会文中对于“真” “善”的孜孜追求,培养良好的品德。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全文,圈画重点字词,体会本文独特的语言特色。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划分层次,厘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结构,并学会在 写作中加以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本文“修辞立其诚”的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注重品 德修养,养成“求真、求实”的文风。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考生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养成言行一致、心口一致 的诚实品格。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文章的论证思路,掌握层进式的论证结构。难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学习中涵养自己深厚的道德素养。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在很多学生写出的文章总感觉不能打动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 情实感。写文章时常常东拼西凑,生编硬造,千篇一律,给人似曾相识之感。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孔子说:“修辞立其诚。” “修辞”就 是修饰词句,是写作。“立其诚”就是写文章要实在、诚实,写真话,抒真情。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 .请从学校、家长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劳动教育的落实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案及解析:答案:1 . A; 2. C; 3. C.材料二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引论部分, 从疑问与自身的劳动经历切入,既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又显得生动有趣。在回归 “劳动”的策略上,又能采用辩证分析以及举例的论证方法,把道理阐释得严谨 而有说服力。4 .学校角度:努力取得社会的支持,综合利用自身场所与条件动员学生广泛参 与劳动。家长的角度:亲自示范并鼓励孩子尝试劳动,令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 惯。学生角度:增强自身的劳动意识,积极参加劳动实践。解析:5 .B项,由材料一中的“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 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 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取得 好成果”,可知“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和“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 育信息形态的竞争中取得好成果”之间不存在条件关系。C项,表述过于绝对, 材料二中说的是“回归'劳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D项,材 料三中,作者列举了当下劳动教育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三方面为并列关系, 不能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生长的土壤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缺失造成的。2 . “都会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说法绝对,材料三说的是“这 种方式有可能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劳动 本身的乐趣”。3 .A、B、D三项都能从劳动教育的问题上谈做法,并且能够从劳动价值的观念以 及“小事”“细节”与“实践”等角度强化劳动教育的落实,但是C项强调的是 学习也是一种劳动,不能够直接解决材料三中所提出的问题。4 .题干问的是在论证上的特点,那么可从观点的提出、论证的方法、论证的结构 等角度作答。对于材料二来说,文本提出观点的部分,先以疑问开始,能够吸引 读者的注意,接着又重点结合自身的经历生动阐释,给人一种娓娓道来之感;而 行文的后半部分重点给出了落实“劳动教育”的策略,采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 法,给人一种无懈可击之感。而总体来说,材料二采用了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 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5 .作答本题时,可从材料三中所涉及的几个“问题”入手,材料三中的“无合作” "假合作''与“功利心”等问题,涉及学校、家长与学生自身,然后结合前两则 材料和生活实际综合思考即可。由此看来,文章能打动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要采撷生活中足以令人 感动的事,用朴实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现。二、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92年。当时,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然而人心浮躁,甚至一 些学者文人也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辞浮夸。张岱年有感于此,写了修辞 立其诚一文,呼吁作文、为人都要“立其诚”。“修辞立其诚”出自周易:“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 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意思是君子致力于培育品德,增进学业,以忠信来培养 品德,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操持自己事业的立足点。“修辞”本指注重 文化修养,后指修饰词句。”修辞立其诚”指文章修辞要服从于内容的真实。三、作者介绍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别号宇同,河北献县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 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张岱年1933年任清华大学助教, 1936年写成名著中国哲学大纲。1952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78年 起张岱年担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1979年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张岱年被推 举为会长。张岱年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具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 的建树。他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导师,桃李满天下。四、题目解读修辞:本指注重文化教养,后指修饰文辞。诚:真诚。整句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后多指文章修辞要服从于内 容的真实。五、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概述“立其诚”的含义。第二部分(第2-5段),具体阐述“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名实一致、言行 一致、表里一致。第三部分(第670段),从认识世界、端正学风、社会现实三个角度阐述 “修辞立其诚”的重要性。第四部分(第11段),阐述“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六、全文分析1 .作者是如何提出文章的中心议题的?明确:文章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名句,指出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 则,并对“立其诚”重新定义,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界定,强调古代儒家 谓之为“诚”,就是现代所谓的“真”。至此,本文的中心议题“立其诚”就呈 现在读者面前了。2 .文章将“立其诚”的含义概括为哪三点?应如何理解? 明确:作者认为,“立其诚”应包括“名实一致” “言行一致” “表里一致”等三 个方面。“名实一致”,就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一致;“言行一致”,也就 是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 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3 .从文中看,应如何认识客观世界?明确: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首先,正确认 识客观世界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其次,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 提。4 .“修辞立其诚”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明确:文中强调,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人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主要是因为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种 不正确的人心扭曲必须改变,而改变的方法就是说真话、讲实话。5 .文中作者引用了心术上中的名言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引用的这段话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外物的 本来面目。换句话说,认识外物要尊重其客观性,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尽量排 除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6 .课文第7、8两段,阐述“学说、言论、文章''诚伪问题,但文中却没有提 到“诚伪”,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偏题了?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明确:没有偏题。第7、8两段承接上文对“立其诚”三层含义的论述,为第6段“学 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所领起。“诚伪”中的“诚”对应"立其 诚”的三个“一致”,“伪”则对应其中的不一致。作者阐述做到“诚”的必要 条件,从反面理解,也就是阐述了克服或避免“伪”的必要条件。因此,虽然作者 在文中并未提到“诚伪”,但内容是紧紧围绕“诚伪”而展开论述的,与“立其诚” 含义中的三个“一致”相吻合,不存在偏题之说。7 .文章倒数第三段引用汉书儒林传的话,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作者反对“曲学阿世”,批评这种做法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说明“修 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号召大家要遵行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8 .概括分析文章在论证上的特点。明确: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大致遵循“立其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的思路;中间也有并列式的结构,如“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多处运用引用论证方法,文中引用了易传文言管子心术上汉 书儒林传等传统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有力地证明了论点。9 .“修辞立其诚”对我们有哪些方面的启发?明确:示例:当今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或 情感得,这就使得我们的一言一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被极度放大诚实的、符合道 义的言行会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相反,则会来负能量。这就要求我们要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能够注重自的品德修养,开口说话,先“立其诚”,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传播 正能量的人。七、中心思想本文基于“诚”这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就“立其诚”的三层含义,由修辞到 为人,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进而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立其诚”方面存在 的问题作了分析和批判,强调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八、写作特点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在文章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典内容。但在引用之后, 又用浅显的文字加以说明分析,让人感受到经典的力量,又深刻地理解了内涵。简易平实,观点明确。如在解释“名实一致” “言行一致” “表里一致”的时候,都是用一句话解 释,观点明确。他许多观点,在简易平实中显现着生命力。九、补充资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 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取得新进展的 科学总结,用于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 途的书面文件。简而言之,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 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分类:按研究的学科,可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按研究的内容, 可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按写作的目的,可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 性论文。特点: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平易性、专业性、实践性。布置作业修辞立其诚强调为文为人要“真”,怜悯是人的天性认为人的天性 为“善”,两篇文章都涉及立身处世的原则问题。请联系文章,谈谈你对人性的 理解。课后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毋庸置疑,新的时代,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沧海桑田,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 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认为,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要用专业、 创新的教育形式去切实求得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学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学习生活的实际、 社区环境的实际,'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 果。”檀传宝提醒,“专设劳动教育的课程,固然是劳动教育重要着力点,应当 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劳动教育又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加强空间。”在他看来,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甚至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 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 劳动教育的可能性。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 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只有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 劳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檀传宝同时指出,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 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取得好成果。没有以理服人的互 动模式,没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既然时代不同了,教育对象已经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之中,劳动教育 就理应不断创新形式。故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应当成为新时代全体 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他强调说。(节选自孙竞立足新时代,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人民网)材料二:近日,中央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乍一看, 不免惊诧,我们不是早步入以机械化、智能化和高科技化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 了吗?提倡劳动教育,学生需要从事怎样的劳动?我不禁想起儿时的情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我的身份就从学 生转化为家里的劳动力,放下书包就去放牛、割草、挑水、生火和做饭。学校每 个月都会组织我们去十多里之外的山里摘茶叶,农忙时节去老师家里帮忙割麦、 收花生这些劳动实践是我重要的农村记忆,让我了解农村的生产与生活过程, 体验了劳动的艰苦与价值,理解了父母的付出与不易。劳动是我最痛苦也是最重要的“乡愁”与童年记忆。劳动很早就赋予了我一 个劳动力的身份,使我不再仅仅是一名乡下的儿童。反观现在,在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导下,大部分学 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少部分学生沉溺于电子游戏而无法自拔,还 有一些学生依靠家长提供的优越物质条件坐享其成。哪怕是农村孩子,很多也不知道他们吃的各种食物是怎么来的,更说不出各 种农具的准确名称。城里的孩子被封闭在知识的“象牙塔”里,终日忙于课堂学 习与课外补习。大学生除了专业学习外,还忙于考驾照,参加有附加学分、奖学 金倾斜的功利性社会实践,却鲜有机会与城市发生实质性关联,很少参与城市的 发展与建设,不了解城市生产与运转逻辑,谈不上是城市真正的“主人”。概言之,在现行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下,劳动被严重遗忘,学生普遍缺 乏劳动锻炼与劳作实践,家长、学校和社会不重视劳动,与城市和乡村脱节,与 真实的生产和生活脱节。怎么力、?回归“劳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对于成长在乡村的学生来说,可以聘请熟悉乡村的能人、掌握乡村传统技艺 的工匠,担任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导师,带领学生们参与农业生产实践,了解当地 农作物的育苗、施肥、生长、成熟、收割、加工与销售等过程,系统讲述乡村濒 临失传的技艺,在此基础上编写特色乡土教材,让乡村学生真正认识、了解和热 爱乡村。各学校开辟乡村文化展示区,用于展示乡村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让 “乡愁”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城里学生可以参与城市的公共卫生与环境治理、交通疏导等项目,让他们有 机会熟悉城市治理过程,理解城市治理逻辑,成为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参与者 与见证人,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提升他们的公民意识,增强他们的城市认同 感与归属感。对于城市学生不了解农村生活,农村学生不了解城市的情况,可利用周末或 寒暑假推进城乡校际互动,开展城市和乡村学校“结对子”活动,让城里学生深 度参与农村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感受传统乡村魅力,让乡村的学生体验现代都市 文明,从而消弭城乡分割,加速城乡的互动与融合。“劳动”“劳作”的本质是将学习与劳动并重,治学与做人并举,培养学生 互助合作、节俭勤劳的美德,在劳作中修己善群、服务社会、健全人格,通过劳 动建构人与地方的紧密关系,根植地方依恋与归属感,在体验劳动艰辛的同时感 知劳动带来的快乐。(节选自姚华松智能化时代,学生需要怎样的劳动,中国青年报)材料三:作为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容之一,劳动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往往 被忽视。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呼唤劳动教育回归的声音越来 越响亮。如今,劳动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但是,当下劳动教育 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是无合作,学校劳动教育有盲区。劳动教育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优良传 统,但今天劳动教育在学校中却被弱化了。当劳动教育一再缺位和异化,学生就 只能在“纸面上”完成所谓“成长”。学校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将任务分 配给每一个学生,培养的是学生“单打独斗”的劳动技能。在劳动实践中,“一 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劳动时挑三拣四,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屡 见不鲜。这与平时劳动教育过程中注重个体技能训练而无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不无关系。这一问题值得学校重视和改正。其次是假合作,家庭劳动教育存在误区。家庭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 动习惯,但当下的家长普遍持有“学习第一”的观点,这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 丧失了生长的土壤。尽管学校积极提倡劳动教育,但仍不免出现在家庭中“表面 一套,背后一套”的假合作现象。很多家长将学校布置的劳动作业当成不必要的 任务,甚至为孩子代劳。这样的假劳动、假合作是家庭劳动教育应该避免的。最后是功利心,这是学生劳动实践的雷区。在小学低年级,学校会用多种形 式的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如发小红花、校园币,贴花等。家庭中,家长 则会对各项劳动明码标价,如:扫地2元,洗碗3元而这种方式有可能将学 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劳动本身的乐趣。劳动 不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更是目的本身。因此,劳动教育的重心应是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避免在动机误区中越走越远。(节选自李向劳动教育的问题、价值及实现路径)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檀传宝教授认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不仅要注意挖掘学科内涵,还应该把劳动教 育融入全部教育生活。B.要想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竞争中取得好成果,就要增 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C.只要“劳动”回归并加强教育,那种与城市和乡村脱节,与真实的生产和生活 脱节的现象就能消失。D.当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缺位、弱化和异化是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生 长的土壤的根本原因。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檀传宝教授看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以及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可促使受教 育者喜欢上劳动教育。B.在姚华松看来,不论是“乡愁”的根植还是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增强,都可 通过实施劳动教育来实现。C.不论是用小红花等来激励劳动的行为,还是用明码标价的方式鼓励劳动的行为, 都会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D.劳动教育的重心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不要陷入动机误区。3.下列说法中,不能用来解决材料三所提出的问题的一项是()A.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需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把劳动精神、工匠精 神、合作精神等纳入他们思想体系的建设之中。B.劳动教育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其核心是劳动的价值观。无论是实施者还是接受 者,只有认可劳动的价值,才可能从根本上落实。C.学习是劳动,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使求学的兴趣依赖于严肃的思想,而不是 依赖于任何不合乎实际的表面文章。D.劳动教育以实践品质的培养为核心,学校应创设多样立体的学习空间,从而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