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我们的民族学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熟悉“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 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装扮”等19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学 校的宠爱之情。3 .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宁静情景的 句子。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赞美之情,初步了解句子的含义。课前预备1 .课前发动同学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文 字资料。2 .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课前预备:1.同学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板书设计:随便揪新发觉最喜爱早晨中午傍晚绿色黄色绿色金色的草地细心 观看余涛余涛12532022-10-4 09:36:00:人教版三班级上册教案(全册)3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让同学通过查字典,熟悉生字,了解字义,并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教学过程:一、同学初读课文,查字典自同学字。回顾自同学字词的方法步骤。1 .读:自读课文。2 .画:画出文中生字词。3 .查: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中查找所学的生字。4 .找:依据词义,从字典中找出难解字的字义。二、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检查自学状况。1 .读准字音:2 .留意字形:3 .理解词意。(1)让同学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同学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加信念或士气。最终: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消失的状况。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文指努力向上登攀。吸取:吸取。迟疑:拿不定办法。竟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 又陡的天都峰。出乎意料,令人鄙视。三、自由读文,巩固生字词。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 .讲读全文,教育同学擅长从别人身上吸取奋勉向上的士 气和力气,培育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行。2 .把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沟通资料。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 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 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 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 使很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 放后又修凿了 1000多级石阶。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二、围绕课题,质疑。1 .谁爬天都峰?2 .怎样爬天都峰?3 .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1. 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本文主要写了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 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舞,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写 quot;我quot;和老爷爷。)2 .理清思路:小组争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 的情景? (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 (6-7 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 哩!”告知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 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好像是从天上挂 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挂” 是直上直下的意思,用“我爬得上去吗? ”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 势面前担忧,怕爬不上去,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可怕的心理。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心理的紧急与担忧。3 .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困难。“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 分鼓起劲来,尽全部的力气爬。“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两个 “一会儿”读出爬山时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历尽艰辛克服各 种困难。“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最终都爬上了天都峰 顶。”“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简单。“最终”是奋力的结果, 还能表现出“我们”经过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把带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要攀登高峰,必需奋 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4 .抓住“相互道谢”,通过争论,明白登山胜利之理。同桌沟通,谈谈自己对“我”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quot;要不是你的士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 竟然爬上来了!这句话确定了 “我”爬山的士气对老爷爷行为的 影响。“竟然”是说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没有 想到的。“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士气向上爬的!”这句话 告知我们“我”由望峰生畏到坚决信念直至爬山胜利,士气来源 于老爷爷的行为鼓舞。通过沟通,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5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爸爸的话。(1)自己动手画出爸爸说的话,仔细读一读,“吸取”是什 么意思?(吸取)(2)爸爸说的话“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舞,相互学习。)(3)爸爸为什么说这句话?(这句话告知我们,在人与人 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舞,才能取得进步。) 四、总结全文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舞, 共同进步。要擅长从别人身上猎取力气,增加士气,把事情办好。 五、课外拓展。(1)开展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为话题的争论会,可搜集一 些典型事例沟通。(2)开展“黄山风景图片展”活动或出一期墙报、手抄报专刊。2 .老师预备好相关的图片。3 .预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 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很多学校生,他们分别 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2 .顺势切入,初读课文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伴侣,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 阳,着露珠,蹦蹦跳跳,高兴奋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 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学校)对,那可是一个布满欢乐,漂亮而 可爱的地方,今日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 舍不得离开。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熟悉的字,借助 拼音读一读。趣味识字.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坪坝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铜铃粗大凤尾竹.指名读,正音。1 .开火车,练读。2 .做嬉戏巩固识字。3 .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朗读感悟1 .同学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相互说说读 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2 .组织朗读竞赛,你最喜爱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其次课时朗读感悟1 .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a、自读感悟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依据下列提示绽开想象, 读后沟通描述: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同学读后沟通描述。b、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内多美啊,你喜爱这时的校内吗?那 么就把你的喜爱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同学自读自练,指名沟通。2 .读读说说演演,学习其次、三自然段。a、你喜爱这所民族学校吗?分组争论沟通,引导同学说出喜爱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 学校的同学读课文特别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玩耍,特别欢乐等 等。b、这读书的声音毕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 说。引导同学理解“窗外非常宁静”一句,体会正由于同学 们读书的声音特别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 飞了,猴儿也来了。C、情景表演:几个小伴侣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 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伴侣感情朗读其次、三自然段, 假如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悄悄地倾听。d、激情朗读: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为了鼓舞大家,今日老 师允许大家一起和民族学校的小伴侣一起嬉戏,你想玩什么?引导同学口述,再朗读该部分、读读画画,学习第三自然段。a、同桌互读。b、联系前面的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 你脑海里的民族学校。复习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通过已学过的生字关心巩 固新同学字,如提土旁加平还读png,虫字旁加胡依旧读h。留 意渗透偏旁表义的思想1 .边用课件演示要求写的十二个字,边指导书写。2 .同学写字,老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拓展活动民族学校的很多同学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伴侣交个笔友,他 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爱他们喜爱的民族学校,也很想了解你们 的生活。请小伴侣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 得更多的信息了。板书设计:我们的民族学校民族学校(漂亮)各民族同学团结(好学)教学反思: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激发了同学们对了解各个少数民 族风俗习惯的爱好。100余涛余涛12532022-10-4 09:30:00:人教版三班级上册教案(全册)2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引导同学只要认真观看生活,就会发觉很多好玩的现 象。教育同学爱护花草树木,爱惜大自然。2 .连续培育同学自主、合作的学习力量。3 .学习本课的n个生字。教学重点难点: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缘由。教具预备:课件、蒲公英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词语搭配练习。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师: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呢?二、新授:(一)同学们,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说说你看过的蒲公英。老师拿出事先预备的蒲公英,拿给同学看。点评: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挖掘同学已有的学问。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二)自读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中批注。1.同学质疑:老师估量同学的问题有:(1)乡下是什么地方?(2)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快乐的日子?(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4)我的新发觉是什么?(5)草地的颜色是做梦变化的?(6)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7)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宠爱的花?能解决的问题,同学提出后当时就解决。2 .把同学的问题归纳为: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 么关系?出示上面两幅图,让同学观看,直观上的不同。让同学实行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试验、 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3 .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老师行间巡察。老师把蒲公英的实物交给动手试验的 这一组同学。点评:老师没有过多地设计问题来牵着同学,而是让 同学找到有相同爱好的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连续培育同学自主、 合作的学习力量。4 .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读书小组:直接读第三段。一个同学读书,其它同学 补充解释。着重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问题。读到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时,请画画组的同学展 现他们的图画,并解释。可以准时利用刚才出示的那两幅图,让同学认真观看。 随机消失蒲公英的课件。为什么会消失这种状况呢?动手试验组的同学来解 释。可以把自己的手当做蒲公英来演示,也可以拿着蒲公英的实物来说明。结合同学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其中有 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点评:从对课文的理解延长到同学的生活阅历,使课 堂学习与同学生活融合在一起。争论:发觉了蒲公英的这种开花规律后,我和弟弟有 什么变化吗?学习其次段与第四段,进行对比。理解其次段的“我 们总是为了寻快乐,随便揪掉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J和最终 一段的“从那时起,我们不再随便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宠爱 的一种花。”引导、教育同学要爱惜植物,爱惜大自然。师: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伴侣,而且,它还是药材 呢。同学们在课下还搜集了不少有关蒲公英的学问、图片,下面,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点评:通过展现、沟通的图片等资料,激发了同学到 课外去学习学问的欲望,同时,也为课外学习供应了方法和途径。我和弟弟为什么能发觉蒲公英的开花规律呢?认真观看。大自然有很多好玩好玩的现象,只有细心 观看的小伴侣才能知道。三、作业。认真观看你喜爱的花草树木,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