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
资源ID:72698358
资源大小:15.6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含反思一、教材简介本次习作安排的是介绍国宝大熊猫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引 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把问题写清楚,同时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 事物。为了降低难度,教材采用了解答疑问的方式,列举了对大熊猫 的疑问,同时提供了一些相关的信息,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完成习作。 经过此次习作,学生会对大熊猫有更深刻的认识。二、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 特点。”本课教学重点指导筛选整合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清 楚、有条理地介绍国宝大熊猫。课前,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 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的读者意识。课中,我们围绕项目要求,引导 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围绕问题筛选信息,将“无关的、重复的 去掉”;搜集信息时“按顺序,排一排”;整合信息时“改一改,串 一串”,从而准确、清楚地向大家介绍大熊猫。本着先写后教、以学 定教的原则,在学习初步整合信息后,我们放手让学生进行习作,以 便把握真实的学情,在学生练写的基础上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为学生搭建交流互 动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殿堂,使学生在激情、愉悦的 氛围中喜欢上习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的方法与策略是:1 .启发点拨法:巧妙引导学生朗读片段,学会筛选信息,优化组合 信息,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2 .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 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乐学乐 用。3 .评价激励法:教育心理学认为“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 对学生的肯定,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科学的教学 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使课堂充满活力。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 而且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小学三年级 学生已初步具有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收集 有关大熊猫的资料、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 信息的能力。其次,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整合信息,试 着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在交流与表达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四、教学目标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地用上一些说明方法。五、教学重点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六、教学难点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七、教学准备PPT、视频、图片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这个单元我们领略了天 空的珍藏、大地的珍藏,海底世界的有趣,以及火烧云的变化,这真 是个奇妙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世界,认识一个闻名世 界的国宝级动物(板题)审题指导:默读习作要求,告诉老师你获取了那些信息?1 .出示教材上的疑问。(1)大熊猫是猫吗?(2)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3)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2 .还有哪些问题,交流汇报。(随机板书)(二)分享资料,交流信息1 .同学们交流的这么精彩,说明你们课前已经查找了很多与大熊猫相关的资料。现在,我来问,你来答。(1)有人说,大熊猫从懂事起有两个愿望,一是治好黑眼圈,二是照张彩色照片。这让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点:大熊猫眼睛周围一圈是黑色的。大熊猫全身黑白分明。(2)大熊猫小时候应该叫小熊猫,对吗?提示:不对,因为大熊猫和小熊猫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出示小 熊猫的图片)小熊猫毛棕红色,长尾巴,除喜欢吃竹笋、竹叶,还吃 各种野果、树叶,捕食小鸟或其他小动物、昆虫,大小是成年大熊猫 的十分之一,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 .那我们来看看大熊猫小时候的样子吧!出示几张大熊猫宝宝的 照片。看了这些照片,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要点:大熊猫宝宝刚出生时小得很,是粉红色的,身上只有稀疏 的白毛。长大一点的大熊猫宝宝特别调皮可爱。大熊猫和小熊猫是两 种完全不同的动物。3 .关于大熊猫的信息有很多,如果把其中的一些信息整理组合起 来,变成一段或者几段文字,甚至是一篇文章,这个本领就叫整合信 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本领一一整合信息,来介绍国宝大熊猫。(三)解答疑问,学习整合1 .学习围绕一个问题,把答疑的话整合为一段文字。(1)老师出示了几个问题,听老师来介绍,说说解答了哪个疑问?听完后出示:片段1: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叫“猫熊”,意思是“像猫一样的 熊”,所以它不是猫,而是熊的一种。它比熊稍微小一点,胖嘟嘟, 圆滚滚,十分讨人喜欢。片段2:现存的大熊猫主要生活在四川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 的山区。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适合熊猫生活。不过很 多大熊猫生活在保护区内,全国共有十三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要点:片段1围绕“大熊猫是猫吗”这个问题来介绍,片段2围 绕“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来介绍。(2)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围绕问题用一段文字来介绍的。以“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例。请3个同学合作读来介绍, 每人1句。设疑:这段文字的第1句“现存的大熊猫主要生活在四川北部、 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山区”,就让我们知道了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 方,为什么还要加上第2、3句呢?要点:第2句介绍了大熊猫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原因,第3句突出 了大熊猫非常稀少,所以需要保护区,这是说大熊猫生活的地方和许 多动物不同。这3句话组合在一起,成为一段完整的文字,很好地回答了 “大 熊猫生活在哪里”这个问题,这就叫围绕问题来介绍。如果把这段介绍中的第2句话前置,成为第1句,这样组合可 以吗?要点:不可以。但只要把句子改动一下就可以。譬如这样改: 大熊猫适合生活在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的地方。四川北部、陕西 南部和甘肃南部的山区就是这样的地方,大熊猫主要生活在这里。不 过很多大熊猫生活在保护区内,全国共有十三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这3句话可以这样组合,也可以那样组合,我们甚至还可以 在后面加上第4句:保护区内的设备很好,大熊猫生活得无忧无虑。 得出整合信息第一招:围绕一个问题,把答疑的儿句话按顺序组合成 一段文字。 (样子:按顺序 写具体)2 .光明白还不行,当堂说说,怎么围绕“大熊猫吃什么”来介绍。 要点:可以介绍吃哪些东西,如,吃翠竹、竹笋等;可以介绍成年大 熊猫一天要吃多少;可以介绍吃的样子;还可以介绍大熊猫偶尔吃竹 鼠。(四)补充信息,丰富内容1 .第一招我们学会了,接下来,老师还要教给大家一个厉害的本 领,让我们的习作内容更丰富。2 .出示图片: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大熊猫,你首先会想到什 么?你能根据大熊猫的特点,描述一下他的样子吗?(有顺序、运用 修辞手法)3 .它的可爱可不止体现在长相上,老师课前也搜集整理了大熊猫 活动时的信息,并把它们合成了一小段视频。(图片+视频)看一分钟视频,丰富学生的信息、,拓宽他们的思路。提示:视频简短精致,内容包括大熊猫爬树、玩雪、吐舌、挠痒 等。4 .围绕这个特点,选取视频中的一些信息来介绍。评价:要具体生动,加上细节描写,不能一句话带过。(抓特点 写 生动)5 .得出整合信息第二招:围绕某个特点,把相关的几个信息合并 起来,组成一段内容。【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习作要素为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但前面的 习作教学中没有相关训练,为了降低整合的难度,将整合分解成学生 可以操作的步骤不同信息分一分,多余信息删一删,同类信息合 一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借助可视化的工具,每一步都带着学生分 析并及时操作实践,让思维越发清晰。】五、整合信息,组段成篇1 .我们不仅会围绕一个问题用一段文字来介绍大熊猫还会围绕 一个意思把相关的几个信息组合成一段内容来介绍。那么,如果以“国 宝大熊猫”为题写一篇文章,你想组合哪几个内容来介绍?要点:可以围绕课本上的问题来介绍,也可以加上视频中大熊猫 的特点或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来介绍。2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到的整合信息第三招:围绕作文题目,按顺 序把几段内容组合起来,变为一篇文章。3 .这里有一篇大熊猫的自述,看看作者是怎么把几段内容组 合成一篇文章的。要点:围绕模样、食物、喜好等方面来介绍的,用第一人称。4 .如何命名、列提纲(学结构:总分总)、凤头豹尾、好词。5 .回顾总结今天学到的整合信息的三招,动笔写一写。【设计意图:梳理本课核心知识,鼓励运用所学方法介绍更多动 物,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迁移能力,更将交际语境贯穿到底,让学生明 白“习作即交流”。 九、板书设计:国宝大熊猫围绕一个问题,组合一段文字(有顺序)围绕某个特点,合并相关信息(用修辞)围绕作文题目,组合几段内容(有顺序)十、作业设计:认真完成本次完成作文,并尝试用修改符号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