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023年新教科版(含进度表).docx
-
资源ID:72702697
资源大小:19.9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023年新教科版(含进度表).docx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 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 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 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 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 一般。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 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六(2)班,总 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 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 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册内容由“小小工程师”“生物多样性” “宇宙”和“物质的变化”四个单 元组成。“小小工程师”单元,将了解住房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建筑工程的复杂性。 然后,学生进一步了解住房中的系统,知道住房是由许多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组成 的,感受建造住房的复杂性、系统性。知道一项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 内部需要协同工作。知道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 知道工程的关键是设计,需要经历设计一一建立模型一一测试一一评估改进这一 闭环性反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知道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集 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协作完成。“生物多样性”单元,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 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 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 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宇宙”单元,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 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 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 宙奥秘。“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 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 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 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 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 地球环境。在本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 一步的发展。三、教学目标:1 .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 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2 .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3 .学习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习用多种不 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4 .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 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5 .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 奇心。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1 .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 法。2 .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3 .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4 .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5 .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五、补差意见1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 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习态度,确定学习目标。2 .对平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XX%o3 .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习的要点消 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平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的 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 更大的进步。4 .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一些简 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 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六、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2. 13开学第一课122. 14-2. 171.1 了解我们的住房1.2 认识工程1132. 20-2. 241.3建造塔台 机动1142. 27-3. 31.4 设计塔台模型1.5 制作塔台模型1153.6-3. 101.6 测试塔台模型1.7 评估改进塔台模型1163. 13-3. 17第一单元复习273. 20-3. 24第一单元测试+讲评282.1 校园生物搜索2.2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1194. 3-4. 72. 3形形色色的植物 机动1清明休息1天1104. 10-4. 142.4 多种多样的动物2.5 相貌各异的我们11114. 17-4.212.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2. 7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1124. 24-4. 28复习+期中测试2135.4-5. 123.1 太阳系大家庭3.2 八颗行星1劳动节放假3 天1145. 15-5. 193.3日食13.4认识星座1155. 22-5. 263. 5夏季星空3.6浩瀚的宇宙11165. 29-6. 23.7探索宇宙 第三单元测试11176. 5-6. 94.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4. 2产生气体的变化11186. 12-6. 164.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机动2196. 19-6. 234.4 变化中伴随着现象4.5 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1端午放假1天1206. 26-6. 304.6 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4.7 美丽的的化学变化11217. 3-放假期末复习+测试2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教学反思】2001版老版教材中也有七色光这一课,通过比较发现,两版教材内容大体差 不多,但新版教材中把重点落在如何制造彩虹上,在通过多种制造彩虹的方法中, 比较归纳出相同的地方:太阳光在透过水雾、斜插入水中的镜子和三棱镜时可以 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 以下两点值得思考: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同时,要能引发学生真切关注现象,提出真实问题,产 生真正思考。学生对彩虹现象可以说是熟悉的陌生,都是在生活中不经意间的无意发现,并没 有对其产生的原因做进一步的思考,最多是惊讶和兴奋(当然不排除有少数孩子 真能联系自己的课外知识来解释)。因此,在课堂中能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现象, 进入到真实的情境场中去,才会引发学生进行真正的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我先 让学生观看真实记录的彩虹视频,调取学生的生活记忆,并让学生猜测要想出现 彩虹,可能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初步引出太阳光、水等关键要素。接着带学 生到室外真刀真枪地去制造彩虹,这样的情境是真实的,学生也是特别期待的。 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生又会进一步发现,并不是有阳光和水,就一定能看见彩 虹。问题又聚焦到观察的角度上来,从而能引发更深入的思考:观察角度很重要, 怎样的角度最容易看到彩虹呢?(其实应该是怎样的角度最容易将阳光分解成七 色光呢?学生当然是不知道的,但为后面用插入水中的镜子和三棱镜来制造彩虹 提供了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制造彩虹,不能仅以出现结果为目标,要关注制造的过程,在实践和记录的过 程中发现规律。 教材中要求用多种方法制造彩虹,并给出了制造的方法和步骤。在教学这个环节 时,我还是比较纠结的:如果都告知学生实验的方法了,学生就只会照着步骤一 步一步去做,探究在哪里?思考在哪里?但如果不给实验方法和步骤,让学生自 己去摸索,难度很大,比较盲目,不知道如何下手,即使成功,很难关注到是如 何做到的?鉴于此,我采取了折中的方法,给方法,但要让学生在制造的过程中, 重点要记录下是如何做到的?是怎么来逐步调整角度的?(前面的实践活动已经 让学生关注到角度问题),以此来“倒逼”学生一定要关注制造的过程。通过先 前的师生共同用水雾来制造彩虹,再到学生自己用插入水中的镜子和三棱镜来制 造彩虹,让学生观察比较几种不同的方法,归纳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发现都 是太阳光在透过水雾、插入水中的镜子、三棱镜等物体时,在一定的角度时能产 生七种不同颜色的光,从而得到科学的结论: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活动目标也仅到此为止,至于为什么太阳光透过它们就能变成七色光,这可能 也是学生非常想搞明白的,但这不在本课教学目标范围内,以学生的年龄和认知 水平也无法弄懂,不要纠缠和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