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8《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72704716
资源大小:12.7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8《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精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词大意。2 .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以及朋友间的 依依惜别之情。3背诵古诗。二、教学重难点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以及朋友间的 依依惜别之情。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 .导入:同学们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你想对即将分别的同学们说些什么呢?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词人王观写的一首送别词。(齐读课题)2 .解诗题:通过 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王观送别的是好友鲍浩然;“之浙东”告诉我们鲍浩然要去的是浙东;卜算子 是词牌名。评价:你能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题。真棒!3 .识作者:关于作者王观,你们熟悉吗?读读下面这段资料,你知道了什么?王观,字通叟,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 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 赋,后得宋神宗赏识,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预设:王观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曾作扬州赋,得宋神宗赏识。(二)读通词文1 .自读:请你自己先读读这首诗吧!出示PPT: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2 .指名读,学生评价。(注意读出节奏、断句、押韵)3 .同桌互读。(三)想象画面,体会词境过渡:通过“古诗词诵读”单元第二首诗的学习,我们知道王维在边关渭城送别好友 元二。那么这首词中王观又是在哪里送别鲍浩然呢?请你自己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边读边 想象,从这首词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送别画面?1 .自由想象。预设:水似眼波、山似眉峰、在山水交汇处送别好友2 .串联意象:你所描绘的更像是孤立的景物,谁能试着将这些景物串联起来说说诗人 看到的画面吗?预设: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问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 交汇的地方。小结:用山水比附眉眼,仿佛这山水也拥有了情谊。3 .谁能通过朗读带着大家一起描绘诗人描写的画面?过渡:同学们,在你的眼中,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色?预设:美好、动人的风光,好似一幅山水画。4 .面对好友的离去,这美好动人的风景在王观的心中又会有怎样的不同?请你自己试 着读读词的下阕,你又读懂了什么?预设:送走了春天,紧接着又送走了朋友,我感到作者内心十分不舍,有一种淡淡 的忧伤;王观希望远行的鲍浩然仍然能和春天相遇,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祝福。小结:词人连用了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同人巧妙相连,既表达了作 者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同时也希望朋友和春天相聚,表达了词人王观的美好祝愿。(四)依依送别,悠悠文韵情意深重的诗人们每当分别时总会赋诗相赠,于是最终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诗体一 一送别诗。虽然同是送别诗,但是不同的诗人相送友人,情绪往往各不相同。同学们,请 你读读以下这三句送别诗,想一想,它们在表达情绪上有着怎样的差别呢?(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预设:高适在送别时内心十分乐观旷达;王维在送别时心中有淡淡的忧伤;王昌龄在 送别时表明了自己高尚的操守和品格。(五)指导诵读过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想象画面,看到了词人王观送别朋友的情景,感受到 了词人对朋友的不舍与祝福。1 .此时此刻,请你把自己想象成正在送别朋友的王观,将你内心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 出来吧。2 .练习背诵。(1)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试着背诵这首词吗?(2)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板书设计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借景一一眉眼盈盈处祝福惜别抒情一一千万和春住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方法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2、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 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运用电教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 课外书的习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5、精心设计各类练习,不乱抄乱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