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布局分析.docx
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布局分析随着人口红利的渐渐下降,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涨,工业机器 人正逐步走进公众的视野。但是尽管如此,工业机器人也面临问题, 详细我们请看以下内容,以下是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布局分 析:一、产业基础薄弱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的产业基础薄弱,工业机器人配套企业 的加工力量和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产品系列和批量化供应力量都与 国际知名企业有较大的差距。特殊是高性能沟通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 速器的差距尤为明显,研发力量落后。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核心 零部件70%以上依靠进口,进口成本已占总成本的40%以上,严峻减 弱了国产工业机器人的竞争优势。二、产业体系尚待完善工业机器人强国高度重视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标准和人才 等产业体系。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通过建设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将 关键共性技术、标准化的工艺实现信息共享、推广应用,日本机器人 协会也乐观推广日本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标准。同时,FANUC等国外工 业机器人企业大都设立培训中心,培育专业人才。我国早期的机器人 研发多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存在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脱节的 现象。企业的科研也各自为政,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用户之间缺少 协同创新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在技术标准等方面缺少话语权,对专业 技术人才的培育力度不足。三、规模化水平低工业机器人行业存在“100台起步、500台持平、1000台盈利” 的说法,反映了规模化对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展的重要性。我国工业机 器人的进展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运营模式,年产500台的工业 机器人企业比较少见,高端工业机器人仍依靠进口,国产工业机器人 主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2022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仍以中 低端的三轴、四轴为主,高端的六轴关节机器人占比不足6%o尽管 我国早在国家863方案就已开展了机器人技术的科研攻关,但是,由 于当时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未现端倪,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 化水平不高。机器人技术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滞后以及应用企业较长 的验证周期导致我国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缺乏影响力,推广应用难 度较大。四、市场同质化竞争在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快速增长的形势下,大量企业和地方政 府看好工业机器人市场,企业通过并购、合资、参股等方式进军工业 机器人行业,地方政府也乐观布局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建设。目前, 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系统集成环节,通过选购国外工业机 器人为下游用户设计方案,徘徊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低附加值环节。 因此,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存在低端锁定的风险。国内工业机器人企 业的恶性竞争和“一哄而上”式的重复建设,使得国内生产工业机器 人的企业利润微薄,最终可能制约国产机器人向产业链高端升级的进 程。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展对策建议第一,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适应产业进展方向。目前来看,工 业机器人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游原材料以及工业机器人本体的 生产环节,而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所占比重严峻不足,核心技术与日 韩等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应加大企业的 技术研发力度,重点讨论开放式、模块化的工业机器人系统结构,研 制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先进工业机器人掌握器,以及针对汽车制造业, 焊接行业等详细行业的工艺需求,在结合新型掌握器技术和智能化作 业技术方面进行讨论。其次,依托院校联盟资源,推动产品技术创新。高校和科研机 构具备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在转化科技成果、产业进展、探究创新机 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学问创新的主体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技术创 新的主体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产、学、研结合的机 制问题。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整合产、学、研三方面的关系, 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使之在新的起点上、更大的范围内实 现地区学问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品的技 术创新。第三,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大创新人才培育。中投顾问发布 的2022-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猜测报告 指出,企业需要不断地乐观探究经营机制和用人机制,鼓舞采纳人力 资本、技术入股、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技术骨干、 高级管理人员加入企业,力争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乐观 性和制造性。同时,企业应支持工业机器人领域相关人才参与各种学 术会议,加强和促进企业开展的相关技术培训,加强校企合作,集中 培育关键领域中的稀缺人才,培育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第四,进展高端工业机器人,不断推动人类和机器人的和谐分 工进展。工业机器人转变了传统的生产制造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劳动 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全都性,代替人或人的某些作用,尤其是在一些特 别作业环境下,甚至可以完成人无法操作的作业。需要讨论节能节材 机器人以及机器人绿色制造应用技术,讨论机器人与人类一起协同工 作方法,以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柔性化,降低资源消耗,削减废弃物 排放,解放人类繁重体力劳动和重复性工作。另外,进展机器人产业, 不仅不会造成大量人员失业,反而又会制造更多就业岗位。机器人已 经在全球直接制造就业岗位400万600万个,间接制造就业岗位300 万一500万个。虽然机器人可以代替部分人的工作,但却永久不会完 全取代人类,不必担忧失业问题,由于是人类在创新和进展机器人, 并且掌握机器人为人类工作,尤其是使人更多关注创新工作和制造力 量,实现机器人和人的工作和谐分工和合作,将机器人数字化、自动 化、智能化与人类制造力有机结合,助推幸福制造、绿色制造和智能 制造。更多相关行业分析请查阅由发布的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