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等学校产业支撑计划项目选题指南.docx
甘肃省高等学校产业支撑计划项目选题指南为进一步强化全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服务全省十大生态产业 发展,并就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开展科学研究,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 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和军民融合,加快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直通机制建设, 助力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根据国家和甘肃省相关规划和文件精神, 制定高等学校产业支撑计划项目选题指南。一、选题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 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科技成果转移 转化直通机制的实施意见和省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十大类 生态产业发展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等 文件,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组织高等学校科研攻关团 队聚焦甘肃绿色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和重大问题瓶颈,凝练科学问题,促进 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升级。二、重点方向(一)信息化及人工智能研究L支持甘肃智慧教育云平台优化构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 智慧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打造,促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支持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 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2 .支持煤制烯烧、煤制天然气、油煤共炼等新型煤化工和煤化工基 地建设。3 .支持甘肃乡村旅游新业态集群,打造文化旅游节庆会展品牌,建 设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基地。4 .支持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打造,提升循环农业核心竞争力,健全良 种繁育体系,建设标准化种养循环基地。2022年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申报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汇总表申报单位(盖章):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单位负责人职称项目主要成员所属学科项目类别(资助/自筹)项目登记号项目登记号A表项目序号2022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申报书项目类别:学科门类:课题名称:项目负责人:所在学校:申请日期:甘肃省教育厅制填表说明1 .本表内容除签名外,其他请用计算机认真如实填写。本表所涉及学 科代码请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 (以下简称国标代码)填写。2 .封面上方2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请用中文填写。其中“项 目类别”选择“资助项目”、“自筹经费项目”其中之一填写,“学科门类” 填写一级学科名称。3 .课题组主要成员。必须真正参加本项目的研究工作,不含项目负责 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课题组主要成员信息 最多填写5人。4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研究内容,一般不加副标题,不超 过4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5 .研究方向。按照国标代码中三级学科名称及代码填写,如没有 三级学科,按照二级学科填写。填写方法如“魏晋南北朝史()二申报“交 叉学科/综合研究”的课题,要选择最多三个相关研究方向(二级学科, 包括理工类二级学科)。6 .研究类别。选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战略研究”“团队培育” 其中之一填写。7 .最终成果形式。按下列成果形式填写,可选报1项或2项:著作、 论文、咨询报告、电子出版物、专利和其他(要注明具体成果形式)。8 .申请经费以万元为单位,填写阿拉伯数字。申请人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所在部门行政职务最后学历最后学位外语语种联系电话申请者作为负责人承担的代表性科研项目情况项目编号课题名称批准时间是否完成申请者本人近三年来代表性研究成果(可为项目、论文、著作、专利、新产品、新技术等,如是论 文、著作等应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限800字)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及签名总人数裔级 职称中级 职称初级 职称参与的 博士生参与的 硕士生参与的 本科生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专长工作单位分工情况本人签名以上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限800 字以内)B表(自此往下不得出现申请人个人身份信息,否则申请书作废!)课题名称研究方向研究类别计划完成时间口一年 口两年最终成果形式经费总额(万元)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与申报指南的相关性(限 1500 字)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研究目标主要论述将要解决哪些科学问 题、突破哪些核心/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主要论述围绕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 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限2000字以内)三、本课题前期研究基础及资料准备情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计划进度(限1500字以内)四、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成果将以何种方式对U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发挥 何种的作用和影响(限1500字以内)网络监管提升工程,加快兰州新区国际数据专用通道项目建设。3 .支持信息产业发展培育工程,创建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打造大数 据生态产业链,加快发展网络安全产业。4 .支持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创新应用工程,推动信息 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政务数据开放共享。5 .支持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交通” “互联网+农业”,推进智慧校园、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农业。6 .支持工业“三化”(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和工业互联 网推进工程,建设工业软件和工业互联网支撑体系,构建工业信息安全保 障体系,建设工业云及智能服务平台。7 .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通讯设备、智能终端等电子产业,培育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培育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 力。8 .支持企业与高校组建跨企业、跨领域的网络协同设计中心,服务 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有色、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9 .支持高端工业软件、新型工业APP等研发和应用,发展工业操作 系统及工业大数据管理系统,提高工业软件产品的供给能力,强化软件支 撑和定义制造的基础性作用。10 .支持围绕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能源等传统制造业关键环节的 工业操作系统及工业大数据管理系统研发,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转型。11 .支持石化通用装备、新能源装备、电工电器装备、数控机床、五、经费概算(单位:万元)科目名称合计专项经费自筹经费一、经费支出(一)直接费用L设备费(1)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2)计算类仪器设备(3)软件工具2.业务费3.劳务费(二)间接费用其中:绩效支出(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A表:项目承诺书本人保证项目申请书填报内容真实,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问题。若获准立项,本人将严格按照本 表填写内容,按时完成研究计划,按要求及时报送中检、终结等相关材料。遵守国家和省上关于科研 项目管理的各项规定,如有违反,本人将承担相关责任。申请者(签名):年 月 日学校科研部门意见(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及参加者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 的研究工作;该课题是否经过校学术委员会评审或评审委员会评审;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 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项目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本单位能否对项目予以前期经费 支持。)负责人签字:科研管理部门公章年 月 日学校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字:单位公章年 月 日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制造和产品智能化平台研发,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 级和提质增效。12 .支持研发开采装备智能管控系统及开采过程参数实时采集、通 信、存储与检索等关键技术,研发基于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有色金属矿 山开采装备健康状态表征与动态调度决策平台,研发金属矿充填系统全流 程实时精准监测及自适应调控系统。13 .支持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 备研发,完善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高端医疗器械、机器人等领域的构建 材料、装备、应用各层面的供应链。14 .支持农业智能化生产,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 术与装备集成应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生产感知系统。15 .支持智能技术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上的集成应用,创新应用个体 体征智能监测技术,推进精准饲喂、疾病智能预警和智能繁殖。16 .支持运用大数据技术完善“一部手机游甘肃”综合服务平台, 实现全省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各类涉旅企业和游客的集中式、一站式服务。17 .支持利用3D模型查看和VR全景观览等技术研发,加快推动敦 煌莫高窟、大地湾遗址等重点景区、历史文化遗迹的数字化复原展现,提 升甘肃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8 .支持3D打印等数字化新型制造技术研发,打造增材制造产业链。(二)服务“两港”建设.支持丝绸之路信息港建设工程,打造服务“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信息平台。1 .支持以“丝绸之路信息港”为依托的国际信息通信专用通道、高 速高效的骨干传送网和陆上国际数据交换中心建设,提供应用承载、数据 存储、容灾备份等数据中心服务。2 .支持以丝绸之路信息港和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为载体的数 字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监管治理、 新型智慧社会等领域的建设和完善。3 .支持以多式联运大数据中心为载体的兰州国际空港和兰州国际 陆港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建设,加强陆海新通道信息互联互通,构建物流大 通道。4 .支持跨省区、国际化的“交响丝路”系列品牌线路打造,跨市州 全域旅游主干景观廊道开发,跨县区支线旅游绿道打造,“通路、改站、 畅游、智联”四大融合提升工程实施。5 .支持以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支撑的风险预 测、主动防御等技术手段突破,形成关键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安全可控的 良好局面。6 .支持与世界知名企业,大数据、互联网领军企业的合作,解决数 据信息产业发展的难题瓶颈。(三)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1 .支持高校围绕农业科技前沿提升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强化农业科 技创新源头供给,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 富裕等重大、热点、前瞻性问题开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为当地政策制定提 供理论支撑。2 .支持河西戈壁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新业态培育,推广陇东粮畜果一体化区域循环模式、中部小流域治理与产业开发循环模式,陇南及天水南 部山地农林立体复合生态循环模式。3 .支持甘南及祁连山高寒牧区草地生态畜牧业循环模式推广,沿黄 灌区绿色高效现代都市农业循环模式。4 .支持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打造,推进“三园一体”建设,强 化品牌创建培育。5 .支持戈壁生态农业、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戈壁生态农业循环产 业链,创建戈壁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6 .支持循环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省大宗、优势、特色农 作物为主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健全质量追溯体系。7 .支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中关键问题的研究,开展全产业 链大数据建设,用好产业扶贫政策,推广先进经验模式,促进一、二、三 产融合发展。8 .支持城市垃圾、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针对存在的 问题研究关键技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9 .支持特色农产品研发、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及品牌建设。(四)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1 .围绕符合科学发展趋势且对未来长远发展可能产生巨大推动作 用的前沿科学问题,聚焦可能形成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并对产业结构升级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具有重大引领性、 前瞻性基础研究项目的预研。2 .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 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3 .支持“双碳”目标任务的实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 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4 .支持清洁生产产业发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打道绿色物流体系,以促进钢铁、有色、电力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5 .支持发展核产业,有序发展风电,多元发展光电,规范水电开发, 稳步发展地热能和生物质能。6 .支持新能源消纳水平提高项目,优化电网调度,培育新增用电负 荷,推广清洁供暖工程,实施电能替代,创建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7 .支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工程,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提升中医 药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打造道地中药材品牌,推进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及 中医事业系统化发展。8 .支持石化通用装备、电工电器装备、重离子装备及技术应用、新 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电子及通讯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先进装备制 造产业。9 .支持智能电网建设、清洁能源科技创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继 续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10 .支持冬季清洁取暖工程,研究煤改气、煤改电、清洁煤替代工 程。11 .支持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行业的产业延伸,关键问题解决,推 动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12 .支持面向能源、石油化工、高端装备、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的 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制定。(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 .支持优质煤炭集中配送网络建设,编制重点发展节能和环保装备 清单,开展餐厨垃圾处理装备示范推广。2 .支持兰州市、嘉峪关市、甘南州、定西市、酒泉市垃圾分类试点 城市建设,健全节能环保产业统计体系和信息发布制度。3 .支持绿色工业设计,开展绿色工业设计试点,促进绿色设计技术 开发应用。4 .支持完善工业节能工作机制,推进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回收利用试 点工作及项目建设。5 .支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优化中药材种植布局,加快推进道 地药材认证、规范化绿色生产。6 .支持中药现代化制造工程,促进中药骨干企业发展,培育中药大 品种大品牌,推进中药产业园区建设。7 .支持推进传统装备产业改造提升,培育新兴装备产业,发展智能 制造,加快装备制造业研发模式、制造模式创新。8 .支持新材料产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有色金属新材料、化 工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高端结构材料、电池材料、生物质材料等绿色 低碳新材料探索。9 .支持新型MEMS传感器的行业关键技术的攻关、新型微电子器件 研发及产业化,促进中西部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推动“中国制造2025” 和“互联网+ ”国家战略。10 .支持中药材物流中心和储备库建设,中药电子商务、电子交易 平台及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建设,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 量追溯体系。11 支持当归、党参、黄茂、大黄、甘草等道地药材质量标准和规 范化栽培技术规程制定与完善。12 .支持道地药材饮片开发、中药配方颗粒剂试点生产,中药制剂 产业化转化,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中成药产品。(六)服务“一带一路”建设1 .支持外贸突破行动计划、冷链物流建设计划,培育壮大产业体系、 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2 .支持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打造中欧(亚)国际货运班列编组 枢纽,完善省内物流发展布局、构建国际营销网络体系。3 .支持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建设,推进兰州、嘉峪关、 敦煌三大国际空港建设。4 .支持大数据物联网配套支撑系统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商 务合作高端论坛。5 .支持“一带一路”物流大数据平台建设,打造对外开放合作交流 平台。6 .支持中药材流通体系提升工程,完善中药材交易市场功能,推进 电子商务应用和中药材期货交易。7 .支持文化旅游精品演艺工程、红色旅游、全域旅游示范区。8 .支持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开发特色旅游餐饮,发展多元住宿业态, 推进文化旅游南向通道建设。9 .支持地图数字水印、地图数字指纹等面向地理空间信息安全的技 术开发和应用,使我省在地理信息产业化发展的个别点上处于全国领先地 位。10 ,支持多式联运,构建能源资源物流大网络,促进交通枢纽区位 优势和能源资源优势高度聚合。11 .支持“一部手机游丝路”建设,推出手机APP城市行囊,创新 抓好宣传和推广营销,将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线上线 下无缝连接。(七)促进军民融合1 .支持重大科技协同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基地和设备设施资源开放 共享,促进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2 .支持产业领域统筹发展,推动核产业、航空航天、特种化工、电 子信息、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国防科技工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3 .支持基础领域统筹发展,促进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气象、测绘、 信息、科研设施和城市防护体系等资源军民共享。4 .支持军事后勤和国防动员统筹发展,加快后勤保障社会化,加强 医疗保险资源共享,加强应急和国防动员能力建设。(A)培育高水平平台基地1.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新产品研发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