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古村和赣江文化漫谈.docx
江畔古村与赣江文化漫谈赣江,江西的母亲河,全长700多公里,号称千里赣江。她,南 北纵贯于江西,浸润大山小岭,哺育千万生灵。赣江,是一条历史的河流,江西的历史,从赣江起源。赣江,也 是一条文化的河流,江西的文化,从这里开始。一部文明史总是把“江河”写在他开篇卷首,赣江一路倾泻的大 珠小珠,在两岸遗留,凝结成五光十色的文化瑰宝。当赣江进入中游, 来到吉泰盆地,江河开阔平缓,孕育出一片“吉泰平安”之景象,孕 育出远近闻名的庐陵文化名村江畔古村。一、得名赣江之畔江畔古村,位于泰和县沿溪镇,名曰"江畔”,顾名思义,名字 源于赣江河畔。古代,赣江既是江西经济与人文的重要资源,又是南北交联的重 要纽带,而江畔古村,就成为了赣江边的一颗明珠。江畔古村,古称浮潭,肇始于北宋,兴盛于明清,历经千年,为 千年古村。古村中保存有连片的60多栋明清建筑风格祠堂、书院和民居, 村周有古樟、古驿道、古渡、古堤,还拥有象征庐陵科举文化的魁星 塔和状元桥,还延续有人戏和龙灯等庐陵地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也 具有深厚庐陵区域特征的赣商文化,被称为“庐陵文化古村”。二、浮潭之美丽传说 胸径2米多,据专业人员测定,树龄一千二百多年。它的枝叶在蓝天中摇曳,树冠足可荫蔽一亩多的地面。它挥展双 臂,好似热情欢迎来往客人,因此称为“迎客樟”。这颗古樟有千年 树龄,与江畔村的历史一样长,是江畔村最大的樟树,可以说是江畔 的“村树”、“村宝”。在江畔古村,无论在村周或山坡,无论村前或村后,也无论在桥 边和塔旁,都可以见到樟树浓密翠绿的身姿,闻到它樟脑味的飘香, 它营造了富有江南特色的景观,它和江畔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陪伴 着人们走过了漫漫历史发展的长河,也为人们作出了大量贡献,因此 深受人们的喜爱。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江畔古村因赣江而得名,因赣江而兴盛,江畔古村的兴衰正是赣 江交通作用的一个缩影,是农耕商贸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江西发展 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交通格局的重大变化,进入十九世纪,江西的经济、文 化地位开始衰微。赣江的帆船时代,在江畔古村蕴藏着一个个悠长的故事,每一段 都让人驻足回望,难以释怀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进入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赣鄱千年黄金水道”将以绿色生态,焕发出新的壮美风采。千里赣江过泰和县下行30多里,在山岗下拐了一个大弯,江岸 绿树葱茏,江面一湾碧水,形成了碧波荡漾的深潭,古称浮潭。泰和县志记载:“泰和县城东北沿江行三十里,有一宽十二丈、 长十里的浮潭,波光荡漾。”北宋时期,赣州一孙姓人氏,任河北燕山转运使。他督运木材和 粮草,过赣江浮潭,忽然,狂风大作,骤雨而至,把船队打散,货物 冲走。无奈之下,孙转运使靠岸休整,在浮潭边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 早起,眼前的一幕让他难以置信,只见薄雾笼罩的江面上,散失的货 物从深潭浮起,挤挤挨挨地靠在江边,他赶紧叫醒随行人员,打捞好 货物,重整出发。欣喜之余,他觉得冥冥之中得到神佑,觉得此处对他来说是福地。 他看到浮潭这地方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是个风水宝地,于是打算在 此定居。于是,他便携妻带子,从赣州宁都举家迁来浮潭,把村庄定 名“浮潭村”,后改名叫“江畔村”。自此后,孙氏就在此繁衍生息,人丁兴旺,事业昌盛,到了明清 时期,因为水运发达,江畔村已发展成为一个大村庄,还建有巡检司、 粮仓,兴起坪镇,商贾云集,成为泰和通往吉安的一个水陆交通重镇。三、花石潭与商旅文化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江畔古村东临赣江,浩瀚的江水从南边天际而来,奔流向北,碰撞在河岸的崖壁上,激起层层旋涡,形成深水的花石潭。泰和县志记载:“花石潭在县东北三十里,潭侧有大小石,日出 则五色灿烂如花,故名。”花石潭是古代赣江上的一个著名驿站,设有巡检司和便民仓。明 英宗实录记载:“花石潭舟船停泊,多被盗贼劫掠,不可无巡检防 捕,故命设之。”明代御史泰和人曾于拱记:“花石潭巡检司,明永 乐初建,便民仓在花石潭巡司内,东西廊为仓。”花石潭是赣江上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儒 土俊彦,在江面上穿行,有的下船驻足,探奇访古,流连忘返;有些 人感伤国事,思念故乡;还有些人满怀踌躇,跃跃欲试在花石潭留 下了许多脍炙人口、荡气回肠的诗文。他们中有明代的杨土奇、尹直、刘松、孙承恩、张天赋和黎民表, 有清代初期的施闰章、张填、来鉴、潘耒、彭孙贻和彭孙遹等文人志 土。明代兵部尚书泰和人尹直多次来到花石潭巡检司视察,江畔旖旎 风光让他留下了美好印象,他情不自禁地赋诗花石潭:“去县东逾 舍,巡司扼两河。盐沙堆白渚,花石蘸清波。风动金鳞跃,星驰采翻 过。几回经宿处,击节和渔歌清初政治家文学家安徽宣城人施闰章,任江西布政司参议,他逆 流而上,舟行花石潭,忽遇狂风大作,赶紧停泊避风。此时此景,让 他感慨宦海浮沉,飘忽不定。写就:花石潭阻风“作吏如浮云,风 吹不得住。浮云去无心,作吏行多惧”嘉靖初年,路经花石潭的明代官员上海人孙承恩,从岭南千里还 乡,顺流而下,乘兴而诗:“昔从此路去,今从此路回。转眼花石潭, 已失章贡台旷然心神超,笑口天与开。岭表梦寐中,回首何悠哉广东兴宁人张天赋游历江西,舟行赣江,停泊花石潭,夜宿巡检 司,感伤花石纲导致北宋国亡,怀古而作:宿花石巡检司“宋室谁 兴花石纲,奸臣不管国将亡。泊舟闻说名花石,仓卒令人倍感伤。过往花石潭,还有赶考的年轻学子,元末明初官员文学家泰和人 刘程,舟行赣江,过花石潭,夜宿盐堆头,一方面想象的是狼烟和战 鼓,踌躇满志,一方面想象的又是离家渐远,思绪不断,有感作诗: “花石耀寒星,盐头隐暮汀。风沙开漠漠,烟浪入冥冥。战鼓秋初急, 羁愁夜不醒。故园西岭外,渐隔两长亭。”回乡后的刘松,在花石潭边送别王巡检,感谢其任职五年,水陆 畅通,治所平安。“五年乘障山无盗,千里通津水有航。野驿晓晴芳 树合,石潭春雨落花香。”四、赣江与赣商文化赣江自古就是中国水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尤其是唐朝张九龄开凿 出梅岭(大庾岭)古道,打通了运河-长江-赣江-珠江的黄金水上贸易 通道,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东移江西,为江右商帮的发展提供了极大 的交通便利,江西也迎来了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盛景。赣江水道是一条财路。在那水运兴盛的时代,赣江把江畔古村人 的梦想捎向远方,让江畔人的脚步不断地向前延伸、延伸。江畔人凭 着“一个包袱一把伞,走遍天下当老板”的雄心壮志,凭着吃苦耐劳 的品质,凭着仁义诚信的经营理念,逐步从小生意做成大商业。明清时代,江畔古村迎来了历史发展上的一次高峰。一群又一群 江畔子弟从田间走出来,来到赣江边上的码头上,登上停靠在码头边 的商船,以赣水为圆点,不断地向外省扩散,足迹遍布湖南、湖北、 江苏、广州、云南、贵州、上海等地。江畔人由赣江进入商海,注定以商贾富甲一方。在江右商帮之中, 从江畔古村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商人,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赣商中的 一支劲旅,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外经商致富发达后,江畔人积极回馈家乡,将大批的钱财运回 家乡,先后建立义公会(公益应急基金)、义祭会(公益祭祠基金)、义 学会(公共书院和教育基金)、义田会(公共田地基金)和义仓会(公益粮 食基金),使江畔村成为“五义之村”。清朝泰和县令沈衍庆为此特向吉安市报告请将职员孙明捐置义 田条款立案详牍,还特此写下孙氏义田记:“昔范文正公义田,千 古称述弗衰,今复于泰和孙氏见之兹综会肆存子母得三万缗,启东命 纳其半,置田七百五十余亩,析亩半为一号,编诸册,计号五百有奇。 族之聚者半千口,其贫不能自赡者,人给一号,许种不许售。”他们重义轻利,兼济社会,积极投身教育科举、公益民生和慈善 事业,捐献军饷报效国家,大力修建会馆士馆、学院书院,桥梁道路, 先后捐修了京都会馆、南昌试馆、吉安白鹭洲书院和澄江书院等教育 设施,校刊了金元明八大家文选,捐助会试乡试学子生动地诠 释了赣商仁义精神。他们的善举遍布北京、南昌、吉安、泰和,享誉 省内外,是当时泰和人的骄傲。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更是出现了孙明、孙涝等一批又一批的 名商巨贾。泰和首富、亿万富翁孙明,他为一代儒商,一生经世济民、 行侠仗义,用自己一生的勤奋经营和慈善事业,书写了孙氏义田记 开设谷当告示孙明捐置义田详牍乡试宾兴会记南宫宾兴 会记和澄江书院记等史志,特别是一门三代三修建吉安府试院, 在府史、县史上留下了厚重墨彩。五、赣派建筑与庐陵文化江畔古村保存有连片庐陵赣派风格水墨画式的老民居,有的坐落 在河岸边,触目皆是,鲜明又清朗。有的建在山脚下,隐藏于葱郁的 林木之中,若隐若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些民居一律青砖条石黛瓦,飞檐翘角马头墙。马头墙高低错落, 一般为两叠式、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 多至五叠或六叠式,其中五叠式俗称"五岳朝天“。古民居大多是明、清朝的,有独栋豪宅,也有由多栋组成的院落 式连体大宅,其中最为阔气、最为气派的几栋位于村中心。村中心有两口古塘,一大一小,一方正一长条形。大的正方池塘 前为村中最为著名的豪宅-江畔别墅,名称源于外墙上的两个大字” 别墅"。”别墅U门庭宽大,厚墙高屋,门前原先有一个风雨廊,门外 铺就一整块大红石,门墩、门楣均为青条石,门楣上方为木雕鳌头飞 凤。其石专墙37cm,近普通砖墙两倍的厚度。别墅分为前后两堂,旁边为厨房,整座别墅相当于3-4栋普通房 屋的面积。前正厅宏伟宽敞,青砖铺地,条石镶边,抬头顶上天花板 有一幅宽大的金漆古画,大厅四周木板隔栅,上部隔栅或为镂空刻字, 或为金漆字画。正厅两旁为厢房,后为后堂,也相当于一栋单独房屋, 有天井、后正厅、厢房和小院落。长方形池塘正面为排屋,前后两排,每排3栋,共6栋组成一个 深宅大院。门前为宽大红石台阶、红石门楣。与众不同的是,室内通 向二楼的都为木踏板楼梯,厢房为隔空木地板。按中国风水,水主财 运,村中心两池塘前豪宅大院,都为当年富甲一方豪商所建。六、南无桥和曲水的人文意境有江必有河,有河就有桥。江畔古村前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河水清澈,名为“曲水”或“曲 水溪”,从西南而来,折而由西向东从村前缓缓流过,再往东北向绕 村而过,注入赣江,实现江河交汇。村庄东南方进村道路,跨河有一座三孔古石桥,称为南无桥,江 畔村民也称之为“状元桥”。古桥始建于清朝光绪元年,为红米石砌 置而成,桥面铺岩条石,两边立有青石桥墩和栏杆,桥墩上阴刻“光 绪元年洪秋吉日建”和“南无阿弥佗佛”。江畔古村众多不凡的名号渗透着不可小觑的人文意境,比如“曲 水”,其与兰亭序中“曲水流殛”之意喻相通,而南无桥、花石潭则 与佛教“南无阿弥佗佛” “天花乱坠”等有勾连之意,当然更多的是 与读书相关联。传说,古时候有一天,天刚蒙蒙亮,文曲星早早来到凡间,考察 天下读书人用功情况,他一路顺着赣江巡视过来。突然,前面传来一 阵阵读书声,他拨云一看,是一群青年学子正在花石潭上的书院,对 着赣江早读,他大为感动,翻开功名薄一查看,决定给这个村庄增加 文运,他提笔在村庄前面虚点几笔,写了个草字“文”,于是,村庄 前面出现了一条四转五折的小河,当年,村庄科举考试大中。村民为了感谢文曲星,把这条小河称作“曲水”,村民又在曲水 河上架起了一座石桥,为了纪念文曲星,称之为状元桥。七、魁星塔与科举文化“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是江畔人的追求,魁星塔为江畔古村 祈望文运兴盛的象征和标志。魁星塔位于村后东北角赣江边上,为明代江畔古村修建,古石塔 由砖石砌置,六面五级,葫芦顶,高15米。塔身嵌有青石阳亥I''惜字 "二大字,意为珍惜文字。古石塔高耸雄峙,造型优美,最上层正南面镶嵌“魁星阁”石 刻匾,在塔身第五层3个窗口,有石雕“指日高升”“魁星点斗”“天 官赐福”等传说故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魁星”是赐科试第一 的神灵,被人们尊称为文运之神,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称作“夺 魁”,“魁首”,所以古塔也被当地村民称为状元塔。古塔旁,有一座名为“回龙桥”的单孔古石桥横跨溪上,因为, 赣江涨水时,河水倒灌溪内,有如游龙回旋,故桥得之名。桥边有颗被称为“笔架樟”的数百年大樟树,分3-4枝大树杈, 枝繁叶茂。从远处看,石塔就象一支如椽大笔,斜架在“笔架”上。江畔村后还有八口古塘,其中一口称为“月光塘”,其它七口呈 七星排列,组成“七星伴月”。池塘环环相连,相通,聚集山涧 来水,汇成涓涓一溪,从古塔旁潺潺流过,向东注入赣江。古塔旁溪 水常年不断,象征着江畔村文脉经久不息,历久弥盛。在村民中流传有这种说法:“状元桥上走一走,考试不用愁”“状 元塔下拜一拜,好运自然来。八、千年古樟与绿色生态文化江西史称:“樟木之乡”,保留有大面积的古樟群及全国少见的古 樟树。据历史记载,江西古时地属豫章郡,唐人张守义说:“章,今 之樟也”。江西境内的赣江及其支流河畔,一片片的古樟依然挺立,尤以赣 江中游的泰和县为盛,江畔古村就是其中代表之一。江畔古村是一个 千年历史的庐陵文化古村。庐陵村落自然环境有一个最鲜明的特色, 就是樟树多。赣江边环村山坡有一大片古樟树,全是高高矮矮的樟树,似无尽 头,编成了一道壮观的绿色屏障,稍远处见不到村庄房舍。有的单独一棵,华盖而立,有的一丛丛,连片成林,成为江畔一 道道美丽风景。古樟有伞樟、迎客樟、笔架樟和连理樟古樟被当 地村民称之为“风水林”。大古樟树一般看作村庄的风水树,大多位于村口、要道和风口上, 起到屏风镇村的作用。从一个村庄的古樟,可以看出这个村庄的历史 底蕴和村貌。江畔古村村口草甸上,则有一棵冠盖如云的巨樟,高达30多米,